前额鹅黄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133
专题名称: 前额鹅黄妆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16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鹅黄妆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北朝诗人江洪赋诗曰:“薄鬓约微黄。”它是一种用黄粉涂于前额的妆式。也有用黄纸剪成星星、月亮、花卉、鸟尾形贴于前额,谓“贴黄”。《木兰辞》中巾帼英雄花木兰解甲回乡后,在闺房中就有化妆的描写:“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就是鹅黄妆。这种妆始自南北朝,盛行于唐代。唐代吴融诗中曰:“眉边金失翠,额畔半留黄。”裴虔余诗中曰:“半额微黄金缕衣。”鹅黄妆彩艳浓华,呈现新美色调。 额前鹅黄妆反映了古人化妆审美意识的发展与变化,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而演进。在高昌吐峪沟古遗址发掘的绢画上,那位乐舞仕女,身着彩锦窄袖胡装,头梳回鹘髻,额上饰黄星靥子,这种妆靥是当时流行的鹅黄妆。她那丽质色艳的感性面饰美,同样使人获得一种审美愉悦。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