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120
专题名称: 椎髻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16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此髻式流行最广,延续最长,是古代妇女经常梳理的发式。它以结椎式的变化,将头发拢结于头顶或两侧、或前额、脑后,再扎束后结挽成椎,用金钗或玉簪贯住,高耸于头顶或两侧的一椎、二椎、三椎样式。此髻式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泥俑,她脸部敷彩、粉妆,丰腴的圆脸显出唐代时尚的环肥之美。她头梳高髻,两鬓贴面,束之于顶做椎状,即“一撮之髻,其形如椎”。《旧唐书·太宗诸子传》曰:“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它证实了椎髻是西域最早兴起的发式。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