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088
专题名称: 西王母的传说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03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穆天子传》中记述周穆王巡游天下曾到新疆,会见居住在高原上的一位原始部落首领西王母,互赠礼品,传为千古佳话。神话般的动人传说,显示了秦汉以前我国古代中原和西域各国友好往来的景况。 西王母并非实有其人,迄今为止,尚找不到确凿的依据来说明或引证。周穆王却实有其人,是西周王朝第五代国君,姓姬名满。据《穆天子传》中记载的“昆仑”、“春山”,其地理位置与新疆的昆仑山和葱岭基本相符。著名的敦煌莫高窟第249窟、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以及内地画像石刻中都留有西王母的形象,有关西王母的传说深入而又广泛。 有关书中所指“西王母之邦”和“天子宾于西王母”等传说,在《山海经》中亦有记述。书中云:“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戴胜即指妇女首服,豹尾虎齿即指以虎头图腾为标记的某部落。 西王母的形象与衣冠服饰穿戴多流传各地。在西人著戴岳译的《中国美术史》书中插图即有武梁祠石刻画像,曰:“西王母戴五梁冠,端坐楼上。”梁冠为在朝文官所戴,三品五梁。在汉画石刻中也为贵妇戴冠。武梁祠石刻画像中又刻出五梁冠为西王母所戴,它仅为一种传说。 东汉嘉祥蔡氏园出土的“西王母像”,与山东嘉祥宋山汉画像石颇为相似。原题为西王母戴胜,此“胜”指妇女首饰,与《诗·齐风》中所说:“总角兮”;《礼记·内则》中“男角女羁”及《丧大记》中疏云:“髦者,幼时剪发为之,至年长则垂著两边”大体相近①。 山东两城汉像石,刻画技艺精巧,画像中表现了神话般的浪漫色彩。画像中刻画西王母的衣冠服饰与其造型反映一种神秘的意蕴,呈现了人们的希望与欲求,包含着宇宙万物。 汉代画像风尚流行一时,不仅有画像石,还有画像砖和帛画。题材多取自神话传说,奇禽异兽,也有少数描绘社会现实的。画像构图饱满、匀称,刻画风格为文与野、雅与俗的交汇融合,形成一种富有民俗性文化内涵的独特风韵,受到人们的喜爱。 《西王母》画像石刻怪诞奇特,是一幅装饰性浓郁的肖像画。西王母端坐正中,身着宽袖襦袍,双手拢袖,神态安详。头戴冠,冠顶站立青鸟,表现了《山海经》中的一个情节,即“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与图中下端两鸟对称呼应。 西王母全身披着帛巾,飘拂浮动,形成匀称的云纹,使主体人物似在云彩缭绕之中升腾。异样怪诞的两侧人物造型,是一男一女人首蛇躯,蛇身盘结缠绕,构建成绳纹图案的蛇尾座,勾画出一个总体形象,使神态威严的西王母稳坐蛇尾座上。蛇尾的末端幻化成两只生机盎然、勃勃灵动的青鸟,它似回首顾盼,挺立在神话般的天宇间。奇特的构成方式浸染着西王母的造型更具浓厚的神秘色彩,这是神话传说的魅力,是民间艺术丰富的想象力和工匠的独特手法。 由于历史的变迁,其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差异,西王母的形象由“豹尾虎齿”的凶神变成容貌端庄,戴冠着宽袖襦袍,或帔帛绕身的吉神、女神,揭示了民间对神的不同祈求与愿望,是神画像内涵在外形造像上的巨大变化。 总之,西王母的形象显然脱离了原发性的主体生命律动形式,反映民众主体的心理、情感与不同的文化层面。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