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唯一号: 320930020210000876
人物姓名: 林基路
人物异名: 林为梁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4/001
起始页: 0222.pdf
性别:
卒年: 1943年9月27日
籍贯: 广东省台山县
民族: 汉族

传略

林基路,又名林为梁,男,汉族,广东省台山县人。1916年4月17日生,大学文化程度。1933年初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派赴日本领导中国留学生运动,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同年10月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由党中央派来新疆工作,曾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区教育局长、库车县长、乌什县长等职。1942年9月17日在迪化(即今乌鲁木齐)被盛世才逮捕入狱,1943年9月27日被杀害于狱中,年仅27岁。他以自己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凯歌。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和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盛世才的邀请,1938年2月,党中央从延安派一批干部到新疆工作。林基路和李云扬等离开中央党校,踏上了赴新疆的征途。 林基路到迪化后,被任命为新疆学院教务长。当时新疆学院院长由教育厅厅长挂名兼任,林基路实际主持新疆学院工作。他一到学院,就以抗大精神办学,提出了“学用合一”的教育方针,制定了“团结、紧张、质朴、活泼”的八字校训,为学院编写了校歌。在短短的时间内,林基路作了大量工作,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各族青年学生中扩大了影响。这就使多疑善变的军阀盛世才非常害怕,以擅印抗战歌本为名,手谕给林基路记大过一次,并于1939年1月将林基路调离迪化,任阿克苏区教育局长。 林基路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安危,毅然到阿克苏赴任。到任之初,即调查全区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学校教学整顿,并写出呈文,要求省督办公署批准拨省银票8000万两,扩建阿克苏简易师范。由于拨款不能及时到手,林基路就呈请阿克苏区行政长公署批准,在阿克苏区逆产存款项下,垫付4000万两,当即动工修建。2月16日,林基路发出公函,通知库车、乌什、温宿、阿克苏、拜城、阿瓦提和柯坪七县,招收品学兼优的维、汉、回各族高小毕业生,在阿克苏简易师范学习,以培养造就学校师资。 林基路任阿克苏区教育局长不足5月,1939年5月19日,又被盛世才调任为库车县代县长。 林基路于6月22日到库车就职视事。到库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访民情,开释冤狱。过去的库车,是地主、恶霸、官僚、富商们剥削敲榨民众,为非作歹的天堂。一大批警察,无恶不作,残害百姓,库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林基路查清案情,将七八十名无辜民众释放出狱。对作恶多端的一批政务警察,则根据他们的罪恶轻重,给以判刑,全县人民无不拍手称快,称林基路为 “林青天”。在此基础上,林基路改革吏治,选用贤才,任命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员担任县政府科长,并改选了各乡乡长和库车县城的街长,设了总街长。改革后的县府,从县长、科长、科员到马夫、政务警察共有 32人,组成了一个精干廉洁、办事效率高的班子。 林基路在库车,特别重视宣传抗日救亡,其形式生动活泼,道理深入人心。每逢 “七 ·七”、“九 ·一八”抗战纪念日,他都亲自召开民众大会,宣讲抗战形势,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设抗日后方,支援抗日前线。在他的领导下,库车的抗日募捐金额,在阿克苏区每次都是名列前茅。 林基路为了传播革命理论,培养革命人才,组织了库车县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参加成员有二十余人,学习《唯物辩证法》、《论持久战》、《资本论》等课程。由林基路亲自辅导,提高了县政府骨干力量抗战建新的觉悟。 为抗战建新,林基路在库车实行了多项措施。其中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是他关心的当务之急。他从调查情况入手,大量收集资料,经常带着译员骑马到各乡、村考察自然环境,走遍了全县,为建设库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首先组织人力疏浚了旧渠,继而开挖新渠。据青海正闻社1939年12月的报道,库车县已开挖干渠40条,并进行了疏浚,条数之多,占阿克苏区各县之首位。于1940年1月受到了新疆省政府的传令嘉奖。 库车铜厂河(即库车河)多少年来洪水为害,每逢汛期,人民提心吊胆。1939年8月,洪水冲毁了库车城乡大部分桥梁道路,田禾受灾。林基路目睹此景,决心变水害为水利。他带人沿河实地考察,请教有经验的农牧民和水利技术人员,绘制了施工设计图,召开了各界人士会议,征得了一致的赞同,于1940年6月23日,正式修建北山龙口大坝。该堤筑成后,洪水变害为利,扩大了灌溉面积,全县人民为了纪念林基路,称此坝为“林基路大坝”。与该坝同时修建的还有博斯唐托克拉克大坝。他还号召人民开荒造田,三年免征田赋。 1940年秋,库车七区干旱,数万亩草场因缺水而荒芜。他亲自去察看,决定引塔里木河水灌溉培育草场,1941年4月,发动和组织七区民工开挖灌渠两条,改善了七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 库车龟兹桥连接天山南北的交通,且在库车县城之内,行人车辆往来频繁,自1928年修建,已历 13年之久,屡经山洪冲击,已成摇摇欲坠之势。 1940年6月,林基路决定重新修建,亲自参与设计图纸,并动员工商界及富户捐献。还组建了各界人士参加的建桥委员会,邀集能工巧匠建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新桥。大桥建成之日,民众载歌载舞赶来庆祝,并要求以林基路名字命名。林基路自谦地笑着说: “不,友谊之桥,千载古渡,各族人民劳动硕果,不可以我而名。”遂挥笔而书: “龟兹古渡,团结新桥”八个大字。该桥一直使用到解放后的 1958年。 1940年从春到秋,他还组织人力修建了 “进步桥”、“哈郎沟桥 ”、“大涝巴桥”和“英大雅桥 ”,大大便利了库车县境内的交通。 林基路在库车,付出很大气力,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培育各族知识青年。从十六所学校发展到四十余所,在农村还办有扫盲班。学龄儿童大部分入学。成人也入学扫盲。林基路的办学方法有三:国家办学(由政府出经费办公立学校);社会团体办学(如维文会、汉文会出钱办学);依靠社会捐助办学。由于他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又善于动员和组织人民,因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 林基路还为地处库车北山深处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办起了柯族小学,使用逆产房院办起了库车县第一小学和哈拉哈布庄小学。1940年春发动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劝学运动(劝学龄儿童上学),同年秋季举办了学生作品观摩展览会,形成了库车文化教育史上的新进展。 他还费尽心血办了诊疗所,为人民治病,减少病痛;购置了活动电影机,为人民放映电影;设置“社教推行委员会”,陈列图书报刊,供学生民众阅览;举办运动会,增强学生体质。多方面丰富了库车县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林基路和战友蒋连穆,根据新疆财政厅长毛泽民的指示,对库车财政税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支持兑换了新币,清理了田赋,进行了验契查田,牧税调查,工商户纳税登记,整理市场打击投机倒把等工作。特别注意了“开发税源、节省开支”,以税收支持发展生产。因而库车出现了物阜民丰的好局面,市场稳定,物价便宜,人民安居乐业。1942年3月份,库车县政府储粮达1823.3万斤,全县每人平均占有政府储粮130斤。小麦一斤价值6分3(新币),包谷一斤5分,大米一斤1角7分。羊肉一斤3角5分,清油一斤3角3分。林基路在库车政绩卓著,省政府公认是全疆最好的。 1941年9月,林基路被调回迪化,在述职期间他以革命战斗的风格,用鲁父的笔名,于11月间,在《新疆日报》上,先后发表了《关于夏伯阳的败亡——读〈夏伯阳〉感言》、《论六出祁山的历史价值——历史遗产研究》等文章。后一篇文章分析了吴、蜀统一战线破裂的原因及后果,以古喻今,警告盛世才若破坏统一战线,将自食其果。文章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同情和支持,盛世才几次追查文章作者。最后竟怀着阴险的目的向新疆党代表陈潭秋提出,让林基路任他的私人秘书,林基路断然予以拒绝。盛世才怀恨在心,便于1942年元月调林基路至边远的乌什县。 林基路于1942年元月15日任乌什县县长后,首先拟定了乡村视察计划,自兼组长,视察了全县乡村的水利、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预防牲畜传染病,建立区公所等政情。成立了区代表会议,草拟了《乌什县人民生计调查表》,组织人力绘制了《乌什县略图》,拟定了全县地理说明书。为抗战建新,大展宏图,他还主持拟定了乌什县县政计划大纲,对乌什县政务、生产建设、财政、民政、司法、教育和社会救济等,做出了详细安排。呈报省民政厅后,毛泽民厅长当即批示:“所列各条,尚属实际需要。惟求上项大纲之实现,必须有详妥之计划,应由该县根据此项大纲,再作各部门之工作计划。”林基路根据既定工作部署,作了一系列有益于乌什县各族人民的工作。办起了“县平抑合作社”,平抑全县市场物价;调查安置全县28名贫苦无依无靠的老弱病残进了阿克苏救济院;调派医生预防乌什县传染病;呈文调拨免疫痘苗1200份,为乌什儿童接种。乌什县边境哈拉湖,是当时阿克苏区与苏联的通商口岸,为求公路畅通,他带领宣传队,拉着大米、羊肉亲自去公路施工地点,慰问筑路民工。在此期间,他还组织机关干部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使许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广泛购置马列书籍。就在林基路呕心沥血为乌什县大干抗战建新宏伟事业的时候,盛世才加剧了对中共党人的迫害,致使林基路被迫辞职,于1942年5月下旬去职回迪化。 8月,反动军阀盛世才公开投蒋反共,彻底撕毁了与我党结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9月27日,派出军警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逮捕入狱。在狱中,林基路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同自己的战友一起,与敌人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3年9月27日夜,与陈潭秋、毛泽民等一起被盛世才秘密杀害于狱中。林基路在狱中作有《囚徒歌》和《思夫曲》。 林基路在阿克苏区的政绩卓著,为当时新疆省政府所公认。他呕心沥血,为库车县抗战建新,改变面貌,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广大民众作了大量好事,立下了丰功伟绩,深为库车县广大民众所爱戴。在他调离库车时,全县民众纷纷联名上书,打电报,要求省政府将他继续留任,至少让他再干五年县长。 林基路在乌什任县长,时间虽短,但他忍受着盛世才的迫害,英勇奋斗,勤于政事,对乌什县的生产建设和各项政务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措施,处理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冒着天寒地冻,亲自深入农村、牧区和边境公路,视察乡情,慰问民工。至今时隔60年,人民仍然记忆犹新。 烈士关怀人民,人民纪念烈士。阿克苏区的各族人民为怀念林基路烈士,解放后在库车县设置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展出了烈士的生平事迹,用以教育子孙后代永远踏着烈士的遗迹前进。每逢节假日,区内外干部群众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务长
职位
局长
职位
县长
职位
县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