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唯一号: 320930020210000874
人物姓名: 白明达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4/001
起始页: 0146.pdf
籍贯: 龟兹

传略

龟兹人,他是从龟兹来到中原的一位杰出音乐家,从隋炀帝到唐高祖、太宗、高宗四代,一直活跃在华夏乐坛。为宫廷创作了许多新曲。公元606年,隋炀帝把周、齐、梁、陈遗留的乐家子弟编为乐户,成为专供他玩赏的伎乐奴隶;另还把擅长乐舞的庶民集于洛阳,他自己又写了大量歌词,命宫廷乐正白明达配曲。《隋书·音乐志》中指出白明达创作的新歌曲有“《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掩抑摧藏,哀音断绝”。这些乐曲的内容尽管是汉风的,但乐曲的主旋律却是龟兹乐。由此可见白明达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所创作的乐曲能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能把这些名曲流传下来。当然他一生决不止于创作这些乐曲,未被记录下来的一定还很多。隋炀帝对白明达创作的乐曲也十分满意,并从其创作的乐曲中悟出“多弹曲者如人多读书。读书多则能撰书,弹曲多即能造曲,此理之然也”。可见白明达作品的感人魅力,难怪隋炀帝向白明达说:“齐氏偏隅,曹妙达犹自封王,我今天下大同,欲贵汝,宜自修谨。”由于白达明精通乐律、作曲,而被提升为“乐正”官职,负责隋朝宫中有关西域乐舞的排练。唐朝初年,白明达依然为唐廷所重用,唐太宗时命担任“太乐署”职务,组织音乐、舞蹈演出。李世民听白明达的作品后,非常欣赏他感人的高超技艺。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