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叉麴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唯一号: 320930020210000863
人物姓名: 木叉麴多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4/001
起始页: 0111.pdf

传略

隋末唐初龟兹小乘教的高僧,声望颇隆。年轻时曾往印度学习佛教诸经20余年,尤精佛教、语言、文字方面的声明之学。回龟兹后,即住于阿奢理贰大寺,宣扬小乘佛教,被龟兹王及人民尊为大德高僧。当时汉地佛教高僧玄奘是大乘教徒,唐初所以要西去印度学习,目的是要学习大乘有宗最重要的《瑜伽师地论》经典,想寻求解答凡要通过什么阶段和什么手续才能成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玄奘西行时,他已年迈,但闻玄奘至,仍赶往龟兹王城,和王、众大臣、群僧迎迓东门外。次日,木叉麴多又邀请玄奘下榻阿奢理贰寺,并向玄奘说:“此国杂心、俱舍、毗婆娑等一切皆存,今可不必远涉西方,徒受艰难辛苦。”玄奘却向他索要《瑜伽论》,木叉麴多回答说:“何谓问此邪见之书耶?如为真佛弟子,必不学此书。”玄奘进一步回答说:“婆娑、俱舍,本国已有,恨其理疏言浅,非究竟说。所以故来欲学大乘瑜伽论耳。又瑜伽者,是后身菩萨弥勒所说,今谓邪书,岂不俱无底在抗乎。” 由此可知,玄奘时代龟兹已是小乘教的中心地,大乘教势力式微,像《瑜伽论》这样重要的大乘经典也已难找,所以玄奘只好继续西去印度。同时从木叉麴多的言谈中也可看到佛教内部的大小乘之间的矛盾斗争很激烈,从木叉麴多斥大乘经典为“邪书”一语中可以看出小乘教徒对大乘经典诋毁的实情。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