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常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唯一号: 320930020210000010
人物姓名: 万宝常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058.pdf

传略

万宝常,是一位“声律之奇”足以追踪牙、旷一时之妙的知名音乐家,他一生坎坷,历经四朝。是一个刻苦好学、天赋极高但没有社会地位的“伶人”。据《隋书·艺术》记载,他的音乐修养与技艺达到令人瞠目的地步:“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必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可见万宝常乐艺造诣之深略见一斑。作为乐器,本来就是能发音的工具,关键是要由“识音人”来驾御它,使用它,只有达到游刃有余的娴熟地步才能“音随物移”“谐于丝竹”。他所作的八十四调理论是在苏、郑二人乐理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它适应了中原传统音乐与西域龟兹等乐的交流、传播发展的需要,为中华民族乐理调式增添了新的内容。他所撰写的六十四卷乐谱亦是依“广采博取”的模式和风格“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而就的。他在乐器制作和改制过程中亦有独到之处,随着他研制的“八十四调”乐律理论的问世,依此理论相适应或不适用的诸多乐器出现了“损益乐器,不可胜记”的隋代乐器使用和工艺制作中的变革。为使各种改制过的乐器传播流入西域各地为百戏散乐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秦腔、豫剧、京剧与河北梆子戏、曲子戏、秧歌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各种戏曲艺术以及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为国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推动了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