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地区出土胡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830
颗粒名称: 一、东北地区出土胡俑
分类号: K873.45
页数: 3
页码: 316-318
摘要: 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的唐代墓葬出土了许多的胡俑,充分证明了西方文化因素已经传到了辽宁。在朝阳地区出土了许多胡俑,如在鲁善都墓出土彩绘骑骆驼俑(图1)、在朝阳纤维厂唐墓出土西域胡俑、在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骑骆驼男俑(图4)、朝阳中山营子唐墓出土西域胡人黄釉瓷质人头像①等,现选几件介绍如下。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戴尖帽坐俑“1件,M1:21,头戴尖顶帷帽,身穿蓝色翻领束袖长袍,腰束黑带。右腿屈立,左腿盘坐。足穿靴。通高11厘米”,①(图5)。朝阳下杖子唐墓出土胡人俑头部“1件,四为胡人俑,仅存头部,尖戴帽,高鼻梁,眉弓骨及颧骨突出,残高5厘米②(图6)。这些胡俑的出土为丝绸之路向东北地区延伸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 阿克苏 东北地区 胡俑

内容

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的唐代墓葬出土了许多的胡俑,充分证明了西方文化因素已经传到了辽宁。
  在朝阳地区出土了许多胡俑,如在鲁善都墓出土彩绘骑骆驼俑(图1)、在朝阳纤维厂唐墓出土西域胡俑(图2、图3)、在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骑骆驼男俑(图4)、朝阳中山营子唐墓出土西域胡人黄釉瓷质人头像①等,现选几件介绍如下。
  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骑骆驼男俑“1件(M1:77)。骆驼昂首引颈站立,张口,注目前方,双峰间置驮架,驮架中间置驮袋,后置生丝、织物,前左侧置一水壶,右侧悬挂一兽。驮袋上骑坐一人,头发中分,于两鬓编发盘于脑后,浓眉大眼,高鼻深目。身着翻领紧袖衣,右臂曲肘握于胸前,手中有孔,持物已朽,左臂曲肘置于腰前。下着肥裤,足穿尖头靴。左腿向后弯曲,右腿前伸。面部、颈部及胸前饰有粉红彩,长59.5、宽28、高73.5厘米”②(图4)。
  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戴尖帽坐俑“1件,M1:21,头戴尖顶帷帽,身穿蓝色翻领束袖长袍,腰束黑带。右腿屈立,左腿盘坐。足穿靴。通高11厘米”,①(图5)。
  朝阳下杖子唐墓出土胡人俑头部“1件,四为胡人俑,仅存头部,尖戴帽,高鼻梁,眉弓骨及颧骨突出,残高5厘米②(图6)。
  辽宁省朝阳西大营子唐墓主室出土残乳白釉瓷胡人头1件,“侧室出土琉璃珠二十余枚。残乳白釉瓷人头一件,瓷人深目高鼻,像是胡人”。
  ③(图7)
  内蒙古敖汉旗发现胡人骑狮辽瓷像“瓷像通高14.5、长9、宽4厘米。狮为雄狮,侧首立于一长方形底座上,张口伸指,双目直视,颈挂一铃,背部有鞍鞯。上偏坐一胡人,半侧身。头戴花瓣状的卷檐帽,帽两侧系绳在颌下打结。胡人突额,深目高鼻,大胡须,颈部戴围巾,手戴手套。双手抱一琵琶并作弹拨状,背负一壶。壶系白瓷略泛青,一侧呈弯弧状,外侧起棱壶与狮腿部有黑斑点。胡人身着的长衣为淡红色釉,局部有细开片”④(图8)。
  其中,朝阳纤维厂唐墓出土西域胡俑(图3)与洛阳(图9)、广东出土的胡俑除面目表情略有差异外,整体造型几乎一模一样。
  这些胡俑的出土为丝绸之路向东北地区延伸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丝绸之路上的新和》、《古代新疆与阿拉伯文化》、《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21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喀什“香妃墓”辨误》、《19世纪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认知渠道》、《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20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泓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