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国初年英国领事馆势力膨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804
颗粒名称: 二、民国初年英国领事馆势力膨胀
分类号: D802.3
页数: 4
页码: 233-236
摘要: 1911年10月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地处边远西陲的新疆各地革命党、哥老会和各族民众纷起响应。1912年5月7日凌晨喀什会党首领边永福、魏得喜发动暴动,直人疏勒城喀什道署刺杀袁鸿佑夫妇及参将汤殿恒、疏附县知事张秉铎等官员,顿时城内大乱。当日上午接到城内起义者送来的“大红帖子”(通告),宣称“保护欧洲人安全,不必惊慌,近日不要外出”等。然而起义者不仅没进攻领事馆,还尽力设法争取英俄对其政权的承认。直至两年后,欧战前夕,在英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布坎南爵士对俄外交部施加压力下,侵喀俄军才撤回国。辛亥革命期间,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馆的活动扩大了其在当地的影响。重建历时4年,至1917年馆舍竣工。
关键词: 阿克苏 领事馆 势力膨胀

内容

1911年10月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地处边远西陲的新疆各地革命党、哥老会和各族民众纷起响应。清末喀什地区会党云集,上至文武官弁、下有农牧工商兵及无业游民、遣员,三教九流“悉皆在会”①,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流兵、流民,深受官府欺压,对官绅充满敌视仇恨,时刻伺机戕杀泄愤。1912年5月7日凌晨喀什会党首领边永福、魏得喜发动暴动,直人疏勒城喀什道署刺杀袁鸿佑夫妇及参将汤殿恒、疏附县知事张秉铎等官员,顿时城内大乱。张秉铎遗孀、幼子和一些幸存官员仓皇逃出城,入英国领事馆避难。马嘎特尼闻变急忙组织动员全体馆员用各种武器护卫领事馆,又在领馆花园腾出几间房子供避难者暂住,后又搭起数顶帐篷,然而逃人的官民不断剧增,已难以安置。当日上午接到城内起义者送来的“大红帖子”(通告),宣称“保护欧洲人安全,不必惊慌,近日不要外出”等。次日喀什协台(副将的俗称)杨得胜到英国总领事馆商讨局势,又接到汉城(疏勒)发来的电报,起义已无法控制,正在向回城(疏附)进发。马嘎特尼紧急通知英国属民,带好值钱物品,到领事馆藏到最易于守卫的大房子中,必要时领事馆全部人员也要撤退到那个房子里。然而起义者不仅没进攻领事馆,还尽力设法争取英俄对其政权的承认。6月22日,沙俄军官鲍勃罗夫率领一个哥萨克骑兵团(750人)进占喀什。直至两年后,欧战前夕,在英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布坎南爵士对俄外交部施加压力下,侵喀俄军才撤回国。辛亥革命期间,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馆的活动扩大了其在当地的影响。1913年马嘎特尼被封为乔治爵士,英国总领事馆在原址(今喀什市其尼瓦克街)重新修建。英国人豪格伯格设计。重建历时4年,至1917年馆舍竣工。馆址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当时英领事馆是喀什最引人注目的欧
  洲风格的建筑物。
  民国后,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馆地位进一步巩固,势力不断扩大。领事馆驻有布莱克等3名军官和32名印度军人,他们定期由色勒库尔出入境换防,形成当地一支武装威慑力量。虽然中英两国从未签订过商约,然而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馆却以保护英属印度、阿富汗商民为名,援引列强在华利益均沾之例,强行在新疆享有同俄商一样的免税贸易特权、领事裁判权、英侨在各地的产业不纳税权,并包庇假冒英商偷漏逃税。英领事还仿效俄国,在其势力所及的南疆库车、莎车、巴楚、叶城、英吉沙等地设立英国商头。英国商头在领事馆的庇护下,控制当地经济,滥发通商票照,放高利贷,干涉当地政府司法,逼索赊贷,欺压盘剥,引起纠纷日见繁杂。①
  长期以来,英国对新疆有个传统的政策,就是分裂中国在南疆建立一个在其羽翼下的傀儡政权,形成打入中亚腹地的楔子。分裂新疆是英国侵略亚洲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阴谋制造“大西藏”,又炮制一个“大伊斯兰国”,它在印度北部吉尔吉特设置了军政机构,以便煽动印度、阿富汗的穆斯林叛乱,然后把南疆和印度、阿富汗、伊朗等联合建立“大伊斯兰教国”。为此,19世纪60年代扶植阿古柏政权。20世纪30年代初,新疆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各派地方势力混战,英国又趁机故伎重演,策划导演南疆独立。1933年8月英国从印度派出间谍潜入喀什,利用印商与南疆各界有广泛接触联系之便,收买民族败类,大肆鼓吹“泛土耳其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四处收集拉拢封建主和宗教上层人士。为实现其阴谋,英国拨出51,万卢比活动费。在英国驻喀什总领事的精心导演下,11月12日夜新疆民族主义分子伊敏和沙比提大毛拉等炮制的“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出笼②。英国领事馆官员出席了伪国“独立”庆典。其伪总理沙比提大毛拉经常与英国领事馆勾结,伪“外交部长”哈生木江阿吉则是英国间谍。伪政权组建后立即派人到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国家活动,要求承认其伪政权,给予军事援助,并用搜刮到的700头牛羊换购英国枪械弹药。英国当局也表示愿支援10000枝来福枪和200名士兵③。然而伪政权倒行逆施,内部派系矛盾重重,不得人心。1934年2月6日,马仲英所属马世明部与马绍武、马占仓部联合攻占疏勒城,“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立即土崩瓦解,伪首领或被捕,或作鸟兽散,残余越帕米尔逃往印度,一些爪牙“逃入英领署,依为护符”。马仲英部炮轰匿入英领馆的叛军,“英领署遂被焚毁”①。英国不甘心其一手扶植的伪政府就此覆灭,据1934年3月18日中国驻苏使馆给外交部的一份电报称:“英拟令南疆独立政府夺回喀什,未遂所谋。”另据《天山》杂志1卷2期赵瑞生《新疆之危机》一文揭露:南疆伪政权瓦解后,“负责诸人多退入印度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坎巨提诸地,英国当局为对抗苏俄,也怂恿他们回去扰乱”②。英帝国主义分裂新疆祸心不变。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丝绸之路上的新和》、《古代新疆与阿拉伯文化》、《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21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喀什“香妃墓”辨误》、《19世纪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认知渠道》、《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20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