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域的物产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779
颗粒名称: 四、西域的物产交流
分类号: K928.6
页数: 4
页码: 160-163
摘要: 上面谈到了西洋与东洋物产的交流,由于有充实的物产资料可供利用,所以使我们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由于关于明初西域物产的资料较少,没有发现如西洋和东洋那样详细的物产清单和交流情形,所以我们最后谈到西域地区,这也是不得已的。然而一个清楚的事实是,西洋物产通过西洋,甚至东洋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或者说文明的对话,而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西洋与西域的关系中。关于明初西域的物产,明初陈诚的出使西域最为著名,他留下了宝贵的记录。现将他所到西域国家记录的物产,列表于下:①。②直接揭示了多种哈烈繁多的物品来自交流的事实。这一记述正是撒马儿罕作为国际贸易集散地的证明。
关键词: 阿克苏 西域 物产交流

内容

上面谈到了西洋与东洋物产的交流,由于有充实的物产资料可供利用,所以使我们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由于关于明初西域物产的资料较少,没有发现如西洋和东洋那样详细的物产清单和交流情形,所以我们最后谈到西域地区,这也是不得已的。然而一个清楚的事实是,西洋物产通过西洋,甚至东洋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或者说文明的对话,而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西洋与西域的关系中。
  关于明初西域的物产,明初陈诚的出使西域最为著名,他留下了宝贵的记录。现将他所到西域国家记录的物产,列表于下:①
  陈诚记载哈烈“多有金、银、宝贝、珊瑚、琥珀、水晶、金刚、朱砂、剌石、珍珠、翡翠”,但是,他忠实地记述:“云非其所产,悉来自他所,有不可知。”②直接揭示了多种哈烈繁多的物品来自交流的事实。而他记述撒马儿罕“城内人烟俱等,街巷纵横,店肆稠密,西南番客等聚于次。货物虽众,皆非本地所产,多自诸番至者。交易亦用银钱,皆本国自造,而哈烈来者亦使”③。这一记述正是撒马儿罕作为国际贸易集散地的证明。
  陈诚出使哈烈三次,他也记述了哈烈的货币流通情况:“通用银钱,大者重一钱六分,名曰等哥,此者每钱重八分,名曰抵纳,又其次者,每钱重四分,名曰假即眉,此三等钱,从人自造,造完于国主处输税,用印为记,交易通用,无印记者不使。假即眉之下,止造铜钱,名曰蒲立,或六或九当一假即眉,惟于其地使用,不得通行。..税钱什分取二,交易则买者偿税,国用全资此钱。”①这里充分表明哈烈是一个以货币流通交易的贸易中心。
  可惜的是陈诚只记载了物产,没有交易的实况留下来。对此我们不能怪陈诚,比较郑和使团,明显的是陈诚使团的政治外交意义更大些,他们没有采办宝货的使命,即无“取宝”的任务,也就是纯粹的外交使团。因此,他出使后汇报朝廷的只有物产的记录,无可厚非。
  《大明一统志》中,有着西域物产以及与明朝的物品交流的记载。关于物品交流,撒马儿罕“贡驼、马”,“贡马及玉石”。哈烈“贡马及玉石”;关于物产的记录是:撒马儿罕“土产金、银、玉、铜、铁、珊瑚、琥珀、琉璃、罽苾思檀、水晶盐、瓦失实、阿魏、甘露、花蕊布、名马、独峰驼、大尾羊、狻猊”;哈烈“土产葡萄、巴旦杏、萝卜、锁伏、金、银、玉、铜、铁、珊瑚、琥珀、珠、翡翠、水晶、金刚、朱砂、名马、狮子”。②上述物产记载与陈诚的记录大多是一致的,而物品交流的记载则过于简略。
  明初西域交流物品主要是马匹、宝石、狮子等。可以补充西域物品交流情形的是万历《明会典》。其中记撒马尔罕“贡物:马、驼、玉石、阿思马亦花珠、赛蓝珠、玛瑙珠、水晶蔓碗、番碗、珊瑚树枝、梧桐硷、锁服、矮纳、镔铁刀、镔铁锉、硇砂、黑楼石、眼镜、羚羊角、银鼠皮、铁角皮”③。应该说明的是,这里记载的物品中,显然包括有嘉靖年间的新物品,如眼镜。但是由于正德《大明会典》中未载贡品,所以这里只好引用万历《明会典》的文字来说明。而其中将哈烈列于西域三十八国中,仅言朝贡自哈密,未言具体物品。西域交流物品中,最为重要的应属马匹。明仁宗即位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即位诏》中云:“一往迤西撒马儿罕、失剌思等处买马等项,及哈密取马者悉皆停止。将去给赐缎匹、磁器等件,就于所在官司明白照数入库。”①这里透露出永乐时以缎匹、磁器与撒马儿罕、失剌思等处贸易马匹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的情况。
  以上《西域番国志》只谈到物产,没有讲交易,《大明一统志》中记有物产,也有交流,可惜言及的交流过于简单。《明会典》则记载了更多的交流物品。我们将三者结合起来,可以得知西域物产交流的一个大致面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见到的西域传统物产在西洋交易中基本上可以见到,有的在东洋交易中也可见到。比如狮子,阿丹、忽鲁谟斯、天方、撒马儿罕、哈烈、迭里迷等六国均有;又如花兽也就是马欢所云花福鹿,即斑马,它产自阿丹国;再如来自哈烈的蔷薇水,同样与马欢记述的祖法儿、阿丹国、天方国蔷薇露是重合的;还有在忽鲁谟斯、撒马儿罕、哈烈都可见到的锁服;在暹罗、忽鲁谟斯、哈烈,都可见到的剪绒制品;而我们在天方、日本、哈烈、撒马儿罕又都见到了琥珀;更在南淳里、柯枝、古里、阿丹、忽鲁谟斯、天方、哈烈都列有珊瑚等等。以上物品种类的重合,不是偶然的巧合,正是物产交流传播和广泛融通的结果。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丝绸之路上的新和》、《古代新疆与阿拉伯文化》、《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21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喀什“香妃墓”辨误》、《19世纪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认知渠道》、《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20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万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