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764
颗粒名称: 民间歌舞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
页码: 112
摘要: 塔什艾日力克乡民间歌舞艺术,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新和县是龟兹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渊源可上溯至六七世纪唐代的龟兹乐舞,其乐曲、舞蹈中的节奏旋律和舞姿蕴含着古代龟兹乐舞风韵、草原民族舞蹈、伊斯兰音乐及世代艺人精炼创造等艺术元素,其歌舞艺术也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维吾尔歌舞艺术之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目前新和县正在筹备出版《新和民歌集》,收入新和本地民歌40首。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民间歌舞艺术,是丝绸之路上龟兹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多种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阿克苏 丝绸之路 新和县

内容

民间歌舞:塔什艾日力克乡民间歌舞艺术,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新和县是龟兹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渊源可上溯至六七世纪唐代的龟兹乐舞,其乐曲、舞蹈中的节奏旋律和舞姿蕴含着古代龟兹乐舞风韵、草原民族舞蹈、伊斯兰音乐及世代艺人精炼创造等艺术元素,其歌舞艺术也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维吾尔歌舞艺术之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塔什艾日力克乡现有民间艺人百余人,年龄有72岁的老艺人,也有20岁的年轻艺人,世代相传,其中全乡著名老艺人有50余名,艺人们演奏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主要有《纳瓦木卡姆》、《新和赛乃木》等50余首弹唱歌曲。据老艺人托乎提·铁木尔回忆,他弹唱的乐曲已传六代,有三十多个“赛乃木”曲子,其中新和本地民歌有40余首。新和民族舞蹈“麦西来甫”有杏熟、瓜熟、喜庆、抓饭、刁羊、轮流、婚礼、节日、自由九种。经研究发现新和民歌主要有一咏三叹,歌词首尾都押韵的特点。新和县政府已经分批拨出专款拟建立一座民族风情园,做好民间歌舞艺术的保护、传承及研究工作。目前新和县正在筹备出版《新和民歌集》,收入新和本地民歌40首。
  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民间歌舞艺术,是丝绸之路上龟兹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多种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过程。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丝绸之路上的新和》、《古代新疆与阿拉伯文化》、《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21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喀什“香妃墓”辨误》、《19世纪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认知渠道》、《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20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邢春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