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奇喀特古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760
颗粒名称: 玉奇喀特古城
分类号: K928.6
页数: 4
页码: 107-109
摘要: 玉奇喀特古城:维吾尔语“三重城”之意,位于新和县西南22公里处,距玉奇喀特乡政府北约2公里,系汉代遗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约1160000平方米。内城土阜起伏,低洼不平,洼者浸为水地,本地人传说为衙门。由内城至外城相隔约60米,外城略圆,周长约624米,城中有土阜数处,大部分已开垦为熟地。由外城至大外城相隔约240米。城为红土坯筑成,规模宏大。该遗址发现的“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均为铜质印章,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国家博物馆。“汉归义羌长印”目前仅存两枚,其中一枚出土于甘肃,另一枚出土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城,该印是当时汉中央政府授予该地羌族首领的印鉴,尤为珍贵。
关键词: 阿克苏 丝绸之路 新和县

内容

玉奇喀特古城:维吾尔语“三重城”之意,位于新和县西南22公里处,距玉奇喀特乡政府北约2公里,系汉代遗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约1160000平方米。民国17年(1928年),黄文弼先生到此地考察,黄文弼教授在《考古记》中记载:城三重,城基尚存,高约1米,当地人称玉奇喀特城(三道城之意)。分为内城、外城、大外城三重。内城土阜起伏,低洼不平,洼者浸为水地,本地人传说为衙门。由内城至外城相隔约60米,外城略圆,周长约624米,城中有土阜数处,大部分已开垦为熟地。由外城至大外城相隔约240米。城为红土坯筑成,规模宏大。
  此一带出土文物极丰,主要有汉印四枚,“汉归义羌长印”一枚、“李崇之印”一枚、“常惠之印”两枚;铜牌一块,铜牌长方形,长5.9厘米,宽2.7厘米,厚2毫米,底镌阴文篆书,近似“李耕隶”三字。出土各种饰物有耳环、耳坠、项饰、帽缨等,有石质、木质、鸡血石质、绿玻璃质、孔雀石、绿松石、蛋白石,颜色主要是黑色、紫绛色、翠绿色、褐色、茶色等,形状有椭圆形、扁圆形、珠粒形、管状等。以上均为1~6世纪遗物。
  该遗址发现的“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均为铜质印章,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国家博物馆。西域都护是汉朝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长官,级别相当于中原地区最高一级地方官——郡太守,一般以文武兼备的骑都尉加衔担任。西域都护除直接掌握领导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外,奏请中央王朝批准,可以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打击来犯之敌,维护地方安宁,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按汉制,西域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据史籍记载,西域都护从首任都护郑吉始,西汉凡十八任,李崇是最后一位,十八任都护中仅存“李崇之印”于今,极为珍贵。“汉归义羌长印”目前仅存两枚,其中一枚出土于甘肃,另一枚出土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城,该印是当时汉中央政府授予该地羌族首领的印鉴,尤为珍贵。据专家考证,“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的发现,为我们确定玉奇喀特古城的性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轮台县境)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行使中央政府对于天山南北的军政管辖。西域都护西汉凡十八任,李祟是最后一任。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李崇于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为保西域安定,曾率汉羌部队抗击匈奴贵族的叛乱,但是由于汉末内地政局动荡,后援断绝,加之前任都护但钦被杀后,原位于乌垒的都护之所毁于战火,李崇逐“退保龟兹”,都护之所随之移至此地,“数年莽死,崇逐没,西域因绝”。按古代印随官行的规则,以及该古城出土的“李崇之印”、“汉归义羌长印”等物证,考虑到当时新和在龟兹地区的中心位置,可以初步确认,李崇当年卒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城,此城亦是李崇驻扎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在中亚北部地区的发展与作用》、《丝绸之路上的新和》、《古代新疆与阿拉伯文化》、《巴蜀古代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21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喀什“香妃墓”辨误》、《19世纪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认知渠道》、《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20世纪中印关系史研究概述》、《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邢春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