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典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729
颗粒名称: “一个好典型”
分类号: I025
页数: 25
页码: 160-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典型事迹突出,真实感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先进性、群众性、时代性和广泛性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时代感、示范性、感召力强,使群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关键词: 典型事迹 简介 阿克苏地区

内容

评选标准:典型事迹突出,真实感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先进性、群众性、时代性和广泛性的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时代感、示范性、感召力强,使群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十佳个人(10人)
  阿米尔·克然木:尽职负责的好“村官”
  阿米尔·克然木,男,维吾尔族,现年32岁,乌什县边防大队英阿瓦提边防派出所副所长。
  阿米尔·克然木从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至乌什县英阿瓦提边防派出所担任英阿瓦提乡库齐村警官。经受过2005年地后的齐村百废待兴,2007年3月,被英阿瓦提乡政府任命为库齐村支部副书记的阿米尔·克然木,紧跟支队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思路,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为模范村建设的“辅政人”、平安建设的“负责人”、基础建设的“责任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引路人”。他以村为家,通过两年时问的努力,将库齐村建设成为乌什县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2007年,阿米尔·克然木“村官”工作成绩突出,被新疆边防总队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吐鲁洪·依力牙斯:乡镇卫生院的“领头雁”
  吐鲁洪·依力牙斯,男,维吾尔族,1963年出生,外科主治医师,2004年5月起任温宿县佳木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在吐鲁洪·依力牙斯从医的23年里,他累计主刀手术11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2000多人。在他带领下,4年问使佳木镇中心卫生院由年均病人不到百人、管理松散、不能做手术的乡镇级卫生院变为年门诊人数上万,住院病人三千,可做数十种手术,年业务收入超过260万元的乡镇卫生院。
  作为一名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领头雁”,吐鲁洪·依力牙斯始终坚持以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他在佳木镇卫生院提出了“不准收红包”、“不准勒卡患者”、“不准开大药方”的三不准原则,并制定了《医患协议书》、《告患者书》等,明晰了诊疗费用,还公示了30多个病种的收费标准,如阑尾炎、胃穿孔等手术费用比市内医院便宜了将近一半。
  玉素甫·依马木尼亚孜:为救落水儿童献身
  玉素甫·依马木尼亚孜,男,39岁,维吾尔族,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托万克西木艾日克村农民。
  2008年6月28日,托万克西木艾日克村的7名女孩结伴在河边放羊。中午天气炎热,女孩们想洗个澡凉快一下,最大的女孩吾格拉木·尤努斯首先跳下水,不料一下水她的脚就被河底的淤泥粘住了,吓得大声呼救,同伴看着越陷越深的吾格拉木·尤努斯,吓得不知所措。这时,正在不远处放羊的玉素甫·依马木尼亚孜听到了呼救,来不及多想,就跳入了河中,奋力将女孩推上了岸。可是他自己体力严重透支,在淤泥中越陷越深。玉素甫·依马木尼亚孜走了,丢下了妻子和3个幼小的孩子。
  提起玉素甫·依马木尼亚孜,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大家都说他正直善良,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乡亲们都很尊敬他。
  古力加马力·吐地:拥有一颗慈母心
  古力加马力·吐地,女,维吾尔族,中共党员,现年44岁,于1983年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数学系,同年在阿瓦提县第三中学任教至今。
  “她有一颗慈母心”是认识她的家长和学生们对她的评价。执教25年来,她坚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们在她的课堂上会学、乐学、善学。在她的努力付出下,她的教学成绩在历次统考和中考中始终名列前茅,特别是自2002年至2005年的内高班招生考试,她所带的班级都以被录取人数名列全地区前茅赢得嘉奖。她本人也多次受到自治区和地区以及阿瓦提县的表彰和奖励。在众多荣誉和掌声面前,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们爱我,家长信任我,我就应该让我的学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依明·毛来克:为了铁路大动脉畅通
  依明·毛来克,男,维吾尔族,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托克切克村人,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3月,依明·毛来克被正式批准加入新和县铁路护路联防队伍。
  加入护路队伍后,他“以路为家,以路为伴”,每日巡防铁路安全成1他最关心的大事。2007年6月5日,依明·毛来克巡视线路途中,发现一葡萄架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几棵碗口粗的葡萄架横卧在铁路上,此时5807次列车即将进站。依明·毛来克迅速叫来临近的三位村民,及时将葡萄架拖开,保证了火车运行安全。2007年6月22日和7月18日,辖区线路连续发生摆放障碍物事件,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引起了乌鲁木齐铁路局及铁路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依明·毛来克得知后,每日在线路上更加仔细地进行巡查,他还深入案发地附近村庄的居民中走访了解,终于在8月10日发现了作案人员,为案件侦破打下了基础。2008年1月,依明·毛来克被铁道部公安局评为“全国铁路公安系统优秀巡防员”。
  艾尼瓦尔·依力哈木:真情谱写团结歌
  艾尼瓦尔,男,维吾尔族,现年37岁,人民银行阿克苏地区中心支行保卫科科员。
  2005年春节前夕,艾尼瓦尔得知阿克苏市新城街道办事处建设社区一对汉族夫妇生活比较困难。为了让两位老人过一个祥和的春节,他购买了年货来到老人家探望,临走时还悄悄留下了500元钱。几年来,他嘘寒问暖,与两位老人结下深厚的情谊。不仅如此,当他得知有一名回族学生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时,他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当地区号召为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时,他率先捐出崭新的棉被和衣服。从事安全保卫工作15年来,艾尼瓦尔一直捍卫民族团结的大旗,对违反民族团结的人和事,发现一件就坚决制止一件,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之歌。
  卡米力·马木提:爱心温暖弃婴心
  卡米力·马木提,维吾尔族,家住拜城县拜城镇热斯台阔恰社区。
  1994年2月,卡米力·马木提收养了一名汉族弃婴,刚收养就发现孩子体弱多病,卡米力·马木提夫妻拿出家中仅有的3000元交了押金,让孩子住院治疗,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他们给孩子取名为阿曼古丽。阿曼古丽一直体弱多病,为了给她治病,夫妻俩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差点把自己的小饭馆卖掉。1997年春,阿曼古丽又生了一场大病,卡米力·马木提带着孩子来到了乌鲁木齐的大医院治疗,仅仅一个月就花光了所带的3万元。
  收养这名汉族弃婴的时候,卡米力·马木提已经有一个6岁的儿子。为了支撑这个家,供两个孩子读书,卡米力·马木提夫妇经常为了多挣10元钱和别人换班,多干几个小时。阿曼古丽上学后,经常可以看见卡米力·马木提骑自行车、赶毛驴车接送孩子,懂事的阿曼古丽劝爸爸不要接送了,可是卡米力·马木提总是笑着说:“孩子你还小,路上车多,等你长大点,我就不送了。”
  齐明:民汉团结一家亲
  齐明,男,汉族,43岁,阿克苏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输电工区工人。
  齐明历年来在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电力设施宣传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为确保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畅通,齐明利用自己会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的优势,走家串户有针对性地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家庭排优解难。长此以往,彼此之问的关系拉近了,友谊加深了,线路运行检修带来的诸多不便得到了解决。
  生活中,他经常助人为乐,做了好事不留名。2005年10月,他把一名发生车祸后危在旦夕的维吾尔族老大爷送往医院,使其脱离危险,然后悄然离开。有一个贫困的维吾尔族老大爷想为儿子准备新房却苦于无钱,他把自家的两扇防盗门和配套钢窗送给这个老大爷,以解其燃眉之急。
  阿依古丽·卡德尔:地税战线“女包公”
  阿依古丽·卡德尔,维吾尔族,现任库车县地税局计会征收科科长,已从事税务工作15年。她先后8次被库车县地税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两次获得自治区和阿克苏地区地税局“征管能手”、“最佳岗位能手”和“自治区地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自治区十大杰出女税务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3年8月,大学毕业的阿依古丽·卡德尔放弃了留在乌鲁木齐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乡库车县,在哈尼喀塔木乡税务所工作,在那里工作的400多个日夜里先后说服了十余家纳税“钉子户”。
  1994年底,阿依古丽·卡德尔因工作需要调回局计会征收科工作,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搞特殊化,主动收缴了自家亲戚所欠下的税款,拒绝一切贪污现象,被当地人称“女包公”。阿依古丽·卡德尔每年都会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拿出5000余元,捐助贫困学生,经常为她所捐助的学生送去学习生活必需品,因此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古丽姐姐”。
  韩志伟:无声世界里无尽的爱
  韩志伟,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50岁,农一师八团加工厂工人。
  韩志伟作为一名聋哑人,却不忘时时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他人,用乐于助人的精神关爱他人,不断谱写人生精彩的篇章。他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却积极利用工作之余向领导、同事学习认字和各种知识,后来又学习书画和雕塑艺术。由于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他进步很快,他曾光荣地出席过自治区第一届残疾人代表大会和地区第一届残疾人代表大会。2008年4月,他再次出席自治区残疾人代表大会。2006年3月他被评为农一师先进文艺工作者。2007年3月,他荣获兵团首届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三等奖。生活中,他曾拯救过落水儿童,主动照料周边的孤寡老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十佳年度人物(10人)
  阿里木·吾斯曼:防疫战线上的尖兵阿里木·吾斯曼,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现年38岁,大专学历,乌什县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
  阿里木·吾斯曼自踏上工作岗位起就以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己任,为他所带的医务人员树立了爱岗敬业、争做白衣天使的榜样。1991年乌什县流行非甲非乙型肝炎时,为了掌握控制疫情的第一手资料,他每天骑自行车走30公里路,参加一线防治工作。1993年霍乱疫情在乌什县爆发,他身先士卒到阿克托海乡、乌什镇进行消毒隔离并采集40至50份标本,按时送去检验。1998年阿合亚乡、依麻木乡再次发生霍乱疫情,他连续105天工作在第一线..总之,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阿里木·吾斯曼的身影,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不怕危险,甘当守护神。
  武春学:一腔热血铸警魂
  武春学,男,1973年11月生,党员,大专义化,现任温宿县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教导员。2006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2007年被评为“标兵干部”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他的带领下,2007年所任职的派出所被公安部边防局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总队评为“执法先进单位”;2008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表彰为奥运安保先进单位,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武春学把爱民作为派出所责任区警官打牢群众工作的基础,并制定了责任区警官群众考评机制,使群众对警官的满意度大大提升,警民间的熟知率达100%。自1992年入伍以来,他以除暴安良、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2008年,他组织开展了“奥运安保攻坚战”、“打盗抢、抓逃犯”等一系列活动,先后抓获两名“伊扎布特”成员,打掉一个“穆斯林兄弟会”,破获刑事案件5起,治安案件10起,实现了部分村队刑事案件“零发案”,群众性事件“零发生”,群众对辖区治安满意率100%。
  托乎提·买提热依木: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托乎提·买提热依木,男,维吾尔族,现年45岁,初中文化,温宿县政协委员,托乎拉乡托万克苏布拉克村4组村民。
  托乎提·买提热依木思想活跃,早在1994年就建起了300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并承包了村里170亩水稻,还养殖家禽700余只,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2003年当选为温宿县政协委员后,他多次在县政协会议上就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言献策。他积极带领农民致富,使15户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并帮助7户困难户发展生产,给他们提供了化肥、农资等方面的无偿援助,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据统计,他每年为困难户提供无息贷款达25万元。除此之外,他还先后为乡里的小学捐款5000余元,并资助1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阿木提·热合曼: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阿木提·热合曼,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现年43岁,柯坪县水利局科员。
  参加工作22年来,阿木提·热合曼一直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当成自己的座右铭。2007年7月中旬,阿木提·热合曼连续120天无偿为县医院的20余名病人提供早餐。自2002年起,他每年都会为玉尔其乡玉尔其村4-5户最需要帮助的贫困户送煤,使他们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6年来,他共为28户贫困户送去“暖心煤”18吨。去年,盖孜力克乡喀拉玛村建抗震房80户,他通过统一采购建材为每户建房户节约成本400余元。今年2月,他负责盖孜力克乡喀拉玛村、库木也尔村“四位一体工作”时,通过他与厂家联系,使农民买到了厂家的直销农资,每吨低于市场价80-100元。
  买买提·尼牙孜:百姓的守护神
  买买提·尼牙孜,维吾尔族,男,现任拜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自1997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一直在拜城县公安局刑警队从事刑事侦查工作。
  在1997年11月地区督办的一起爆炸案中,买买提·尼牙孜和其他两名干警加班加点,在接案不到一个月的时问里,就迅速侦破此案。2001年破获30起刑事案件,其中破获一起重大团伙抢劫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2002年破获一起重大团伙抢劫案,该团伙涉及5名主犯,作案12起。
  前几年,拜城县多次发生拐骗儿童案。针对此类案件,买买提·尼牙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侦破方案。2002年至2003年,他共解救被拐骗少年儿童11人,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2004年破获一起重大电力设施盗窃案,买买提·尼牙孜连续工作十几天,从此案中又揪出35起案件,抓获19人。10年来,买买提·尼牙孜共计破案321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13人。其中参加了87起命案的侦破工作,成为拜城县侦查破案的好手,多次获得该局及上级公安机关表扬。
  贾新平:魂驻蓝天碧水间
  贾新平,男,汉族,中共党员,2008年4月9日因公去世,享年54岁。原任地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贾新平1971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环保事业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始终以科学发展、环境监测工作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环境保护事业上。2008年4月9日,贾新平在第一次全国环境污染源普查期间,赴温宿县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地域——天鑫矿业处理环境污染投诉事件现场,在采集水样下山返回途中,他乘坐的车辆在距温宿县64公里处发生事故,不幸因公殉职,2008年10月被地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
  范善河:心系果农的老技术员
  范善河,沙雅县农业局退休干部,68岁,北京林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
  义务为果农上门送技术、送服务是范善河几十年如一日的做法。2001年退休至今,范善河省吃俭用,花去上万元买林果业书籍,不断学习,义务为沙雅县各地果农现场讲解、传授果树管理技术100余场次,百余人直接受益。他还把自己买的书送给果农,把常见的问题和处理办法编成小册子复印后免费发给广大果农。对于果农询问他的问题,他总是认真记下,然后再翻阅大量的资料用手机短信一一回复。
  在1977年农村普查工作中,范善河认识了海楼乡喀什巴格村农民热合曼·赛买提。当时热合曼家有一片杏园,因品种不好经济效益非常低。范善河从外地采来优质杏品种接穗,手把手地教热合曼嫁接方法。经过范善河的精心指导,几年后,热合曼家的杏园里结满了丰收的果实,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范善河长达30年的帮助和指导下,热合曼的果园从原来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亩,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吾甫尔·达吾提:爱洒汉族残疾弃婴
  吾甫尔·达吾提,男,维吾尔族,1942年出生于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1964年10月应征入伍在喀什部队服役,1970年2月复员后到库尔勒市喀拉玉尔衮公社工作。1993年5月14日,吾甫尔·达吾提外出办事,捡到了一名汉族弃婴,后来被鉴定为三级肢残。他不顾邻居朋友的劝说,毅然收养了这个孩子,取名赛买提·吾甫尔。为了孩子将来不受到“我是弃婴”的困扰,他毅然放弃了在库尔勒的工作,当年6月就带着妻子和这个汉族男婴举家搬迁,回到了沙雅县红旗镇开始了新的生活。
  吾甫尔·达吾提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之后,夫妻俩再也没有要孩子,他和妻子将所有的关爱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孩子身上,夫妻俩由于没有土地,常年靠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吾甫尔·达吾提的事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他被沙雅县委、县政府授予“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称号,2006年红旗镇将他安排到了敬老院,为他解决了生活困难,同时将赛买提转到了镇中学读书,并为他解决了一切学习费用。
  吾尔尼沙木·阿不都力:走上致富路的妇女标兵
  吾尔尼沙木·阿不都力,女,维吾尔族,45岁,库车县牙哈镇喀让古一村农民。2007年10月被选为库车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08年3月被评为自治区“三学三比”女能手,2008年7月被选为自治区第十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吾尔尼沙木·阿不都力目前已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她的创业却是靠卖掉妈妈一对金耳环换来的400元现金,买了一头牛开始的。在多年创业中,她边发展庭院经济,边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班,还征订了各种报刊杂志通过自学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了科学种田、养殖育肥、园艺等技术知识,从事多种经营,成为全村妇女致富的标兵。目前,她拥有果园25亩、牛40头、羊200只、鸡、鸽400只,固定资产30万元,流动资金达50万元,每年纯利润14.5万元,家庭人均收入达3.6万元。
  富裕后的吾尔尼沙木·阿不都力经常无偿捐助教育、福利事业。几年来,为贫困户发放面粉、肉、柴、煤、衣服等价值达2.5万元,为社会福利事业捐款10000多元。
  张荣:立足本职公正严明
  张荣,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35岁,大学学历,阿克苏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部科正营职干事。
  张荣严于律己,公正严明。对待他所负责的入党、立功、名额下拨等敏感工作从不徇私破例;他负责的党会纪录严格保密从不跑风漏气;兼管的纪检工作敢于较真碰硬,参与的31封群众来信的调查核实,承办的22名党员干部的党纪、政纪处分,所审理的案件从没包庇现象或被上级打回。张荣时刻把学习作为立身做人和干好工作的第一需要,坚持边学边干,注重思考总结,善于在写作中磨练自己,成为机关的“笔杆子”。他爱岗敬业,6年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他甘愿奉献,只要是领导交代的工作从不计较份内份外,不在乎棘手难办,都是尽最大努力完成,是公认的“老黄牛”。
  先进集体(5个)
  甘当铺路石,全力保畅通
  ——乌什县边防公路段
  乌什县边防公路段有132名职工,汉、维、回三个民族,管理养护着S306线K5—K151公里的公路和Z621线K0—K70公里的边防公路。多年来,他们发扬铺路石的精神,默默耕耘,奋发图强,为富民固边做出了积极贡献。
  乌什县边防公路段负责养护的路段大部分属于边防公路,确保畅通对富民固边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路处山区,常常因为暴雨而遭受洪水袭击,军民物资因此无法得到保障。该段工作人员以“安、畅、舒、洁、美”的标准,全力保障这条军用运输通道的畅通,在公路线上谱写一曲曲拥军爱民的凯歌。2005年9月27日,由于洪水冲断Z621线公路,部队送往边防连队的生活物资被迫阻挡在洪水冲毁段,为保障部队节日的生活需要,段领导和班长带着抢修队伍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河中组成“人桥”,帮助部队官兵一点点把物资运过水毁路段。今年,部队运送物资的一辆军车,因洪水较大陷在断路处。险情就是命令,段领导迅速组织推土机、装载车和职工前去救险,经过放置铁笼、筑坝改水、修车道、除淤泥,苦战8个多小时终于保住军车和物资,并及时将物资送到部队。
  为百姓撑起“保护伞”
  ——阿克苏市社会保险管理局
  阿克苏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干部职工共20多人,承载了全市7.2余万群众的失业、养老、医疗、生育、工伤五项基金的征缴、支付工作,为广大参保人员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保护伞”。
  每天只要来到岗位上,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但是,从来没有听见他们任何人叫苦叫累,总是以微笑面对每一天的工作,迎接每一位参保群众。在近几年五项基金征缴的统计表里,阿克苏市社会保险管理局都名列前茅,他们在征缴工作中永打头阵。通过实施政务公开,促进了社会保险管理局和群众的沟通,消除了一些误会,加强了信任,强化了为民办实事的意识。他们还从理论和业务知识、政策等方面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以上门服务的方式作为工作作风转变的新起点,树立了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2007年10月1日,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使更多的群众受益,赢得了民心。
  近年来,阿克苏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先后被评为文明示范窗口、标准规范化建设单位、人民满意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等。五项社会保险征缴工作分别获地区和劳动保险部门一、二、三等奖。
  爱心扬起生命的风帆
  ——地区儿童福利院残弃婴儿童护理部
  地区儿童福利院残弃婴儿童护理部,有护理人员9名,其中8名女同志,护理着30多名生活不能自理的各类残弃婴儿童,日常生活完全靠护理员24小时的全天候照料。2004年地区儿童福利院残弃婴儿童护理部被地区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在工作中,她们始终秉承“视院如家,视孤如子”的办院宗旨,坚持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理念,时刻鞭策着自己的行动。始终坚持“四心原则”即爱心、关心、细心和耐心,努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那些曾经遭遇不幸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福虹是2006年12月送入护理部的一名残弃儿童。当时入院时就严重营养不良,并且大腿内侧有一个化脓感染的伤口,被医生判了“死刑”。为了挽救她,护理员24小时轮流在她病床前守护,专门调配营养餐一口一口喂,每天多次清理严重腐臭的伤口,静静守护她安睡,直到将她从死亡线上救回。张云是一名十多岁的脑瘫患儿,入院时身上长满褥疮,并目已经破溃。护理员们谁也没有嫌弃他,而是悉心护理,专门做小锅饭为他增加营养,坚持辅助他做康复训练,温暖了他的心。
  为党旗添光彩
  ——记新和县委老干部局党总支第一党支部
  新和县委老干部局党总支第一党支部成立于1993年,现有离退休干部党员47名,其中:汉族党员26名,维、哈、回、满等少数民族党员21名。
  第一党支部自成立以来,积极带领全体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推进新和县域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精神文明建设中积极发挥“智囊团”、“宣传队”、“施工队”、“先锋队”作用,走出了一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新路子。1996年—2000年连续5年、2002年—2007年连续6年被县委组织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04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地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党员先,后有18人被阿克苏地委、新和县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0人被评为地、县级“优秀行风评议员”。
  多年来,党支部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与在职单位党支部一个标准,把党支部建成老同志“精神家园”全力加强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同时,该支部,的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组成9个调研小分队,深入各行各业了解情况,每季度向县委、政府提供至少一条建议。
  绿染荒漠添锦绣
  ——地区荒漠节水农业示范基地
  地区荒漠节水农业示范基地于1997年开始建设,项目总体规划1.8万亩,总投资预算2258.57万元。1998年12月被立项为国家级节水示范项目。2006年完成铺路、规划设计、打井、节水设备安装和葡萄、梨、核桃、红枣等果树栽植。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基地在确保7400亩地尽早见效的基础上,建设3个示范区、2个示范点,示范项目规模达21000亩。亩均年用水量仅280立方米,特产园艺示范区稳产后每年可提供优质红枣5000余吨,其它果品1000余吨,瓜类3000余吨,并建有10万只鸡场2座,500头猪场2座,可为生态农业示范区提供可靠的有机肥来源,进一步完善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功能。项目建设可直接解决长期就业人数500多人。项目建设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了地区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多次报道,中央党校教研室曾组织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委于2007年参观考察,现每年接待地区内外参观人员3000多人次。

知识出处

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

《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

本文记述了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简介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