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686
颗粒名称: 《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
分类号: P46
页数: 2
页码: 87-88
摘要: 根据1961-2006年阿克苏地区各气象观测站资料,建立了大降水出现日序列,分析定义了大降水过程,并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各类大降水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它们在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为大降水的分析和预报提供气候背景。进一步普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降水天气资料,探讨了大降水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大降水次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加,50%以上发生在夏季,降够大降水的时间都主要集中在1-3小时之内,1小时降水≥10m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巴尔喀什湖低槽(涡)和中亚低槽(涡),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的暖湿区、高能区与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自然 科学 气候特征

内容

根据1961-2006年阿克苏地区各气象观测站资料,建立了大降水出现日序列,分析定义了大降水过程,并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各类大降水(局地大降水、系统大降水)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它们在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为大降水的分析和预报提供气候背景。进一步普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降水天气资料,探讨了大降水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大降水次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加,50%以上发生在夏季,降够大降水的时间都主要集中在1-3小时之内,1小时降水≥10m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局地大降水发生次数(329次)远远多于系统大降水(96次),有78.4%的局地大降水出现在西部和靠山区,东部、南部观测站以系统大降水为主。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巴尔喀什湖低槽(涡)和中亚低槽(涡),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的暖湿区、高能区与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胡翠珍,1965年9月生,女,河南临颖人,天气气候高级工程师,从事天气气候研究工作。
  推荐单位:阿克苏地区气象学会

知识出处

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

《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

本文记述了2008年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获奖作品集锦简介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胡翠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