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11聚焦阿克苏》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617
颗粒名称: 民生建设篇
分类号: D632.1
页数: 50
页码: 174-224
摘要: 近日,记者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比西巴格乡齐乃巴格村,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干净、宽敞的富民安居房整齐地排列在路边,一派生态和谐的景象。当地村民买买提·乌斯曼满脸幸福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家的富民安居房。据介绍,今年以来,库车县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民安居建设工程,将项目建设与生态村、文明村建设相结合。到2020年,纺织工业城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实现利税200亿元以上,纺织工业城总就业人口将超过20万人。截至去年年底,纺织工业城已引进浙江华孚、雅戈尔等一批国内知名纺织企业,重点纺织项目15个,签约规模300万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
关键词: 阿克苏 民生建设 社会保障

内容

库车农民买买提的幸福生活
  《农民日报》记者 王伟 通讯员 聂万州
  近日,记者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比西巴格乡齐乃巴格村,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干净、宽敞的富民安居房整齐地排列在路边,一派生态和谐的景象。
  “养殖区的牛、羊粪便生产沼气用来煮饭、烧水、照明,沼液,沼渣做有机肥料在种植区内使用,用它种出来的蔬菜、瓜果那可是绿色食品,能卖出个好价钱。”当地村民买买提·乌斯曼满脸幸福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家的富民安居房。买买提的幸福来自于该县的“富民安居”工程建设。
  据介绍,今年以来,库车县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民安居建设工程,将项目建设与生态村、文明村建设相结合。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把生态家园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安居兴牧、水土保持、改水改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等相关项目整合起来,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农户在庭院里每建一座户用沼气池及畜牧养殖棚等配套设施,县里都会给予数千元不等的补助资金。
  同时,该县还结合“富民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富民安居”工程不仅仅让农民“安居”,更让农民“乐业”致富奔小康。该县以实施富民安居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开创了“以庭院经济为依托,一条沼气为纽带,促进高效养殖成产业,带动绿色种植出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
  该县按照富民安居建设工程标准,每户农户都分为生活区、养殖区和种植区,三区泾渭分明,布局科学合理。在生活区,院子里铺的是水泥地坪,平整坚实的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养殖区,数十只肥硕的牛羊在圈里悠闲自得地吃着青草;在种植区,温室大棚里种满了西红柿、毛白菜、豆角、生姜、大蒜等数十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因为没有施用农药,不存在任何化学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除了满足农户自己食用外,还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
  在库车县像买买提·乌斯曼一样,受惠于富民安居工程的农户还有4万多户,富民安居工程不仅带来了优美的农村环境,而且还使当地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买买提·乌斯曼还告诉记者,通过富民安居建设工程,他们村子已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据了解,去年该县已建成安居富民房4513套,为1200户抗震安居房新建暖圈、温室大棚、小菜园、葡萄架等设施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完善安居富民功能。今年该县又借助宁波援建的东风,投资6750万元用于安居富民房建设,新建户每户补助资金达到2.5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每户补助1万元,宁波每户援助1万元,县财政补助0.5万元,拟将建设2127套电、厨、卫、浴等设施齐备,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的高标准安居富民房。库车县富民安居工程,正在悄悄改变着当地农村的面貌,为文明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该县通过以富民安居工程促进生态家园建设的方式,使库车县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当地群众描绘了一副新农村建设的小康蓝图。
  阿克苏:大建设推动幸福指数提升
  《新疆日报》记者 郭旭霞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阿克苏地区抢抓机遇,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和自治区“两个率先”的要求,努力把阿克苏打造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南疆中心城市。
  惠民举措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之事,枝叶关情。这一年里,阿克苏地区住房建设、农村饮水、公路、教育工作等方面稳步发展,诠释了“民生最大”的内涵。
  2010年,自治区全面启动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两大工程建设,阿克苏地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多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想方设法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仅完成了新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2.42万户的任务,还建设了廉租房、棚户区改造房2.83万户、职工集资和统建房3900户,进一步改善了当地城乡群众的生活条件。2010年,地区完成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1.2万户,完成计划任务的108%,解决了9.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农村饮水工程规划目标。
  今年,阿克苏地区计划新增农村安全饮水入户2万户、再解决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以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今年,阿克苏地区重新调整了阿克苏市城市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车用天然气价格及多层、高层住宅天然气安装使用费,其中阿克苏市城市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由政府按每立方米0.62元进行补贴,解决了长期以来居民用气价格偏高的问题,。
  以两座龙头城市建设为重点,以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今年,地区计划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39126套,共投资31.9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其中实施“畅通富民”工程建设项目37个,建设里程395.7公里,总投资约3.56亿元。
  阿克苏地区的民生投入大幅增加,2011年计划实施涉及民生类项目722个,计划投资98.6亿元,民生投入达到历史之最。仅今年1月至4月,地区财政投向教育的资金就达6个亿。
  一项项惠及于民的举措,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日月星珠”成幸福指数重要支撑
  积累了多年的发展能量,积聚了多年的发展渴望,工业,正是打开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那把金钥匙。
  今年以来,已有29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7%。
  第一季度,库车红狮水泥日产2×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万吨/年亚氨基二乙腈、拜城峻新年产9万吨精细化工、拜城瑞诺机械制造加工四个项目在地区境内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64亿多元。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去年在阿克苏考察调研时指出,阿克苏地区要在南疆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两个率先”就是要让阿克苏地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石油石化、煤电能源、矿产开发、棉纺织等产业集群,并发展关联配套的装备、制造、组装业,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良好基础,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让阿克苏成为率先发展的“标杆”。
  审时度势,争夺先机,阿克苏地区提出打造“日月星珠”企业集群。即:完成2至3家规模上市公司,形成3至5户产值百亿元的“太阳”企业、10户产值20亿元以上的“月亮”企业、100户产值亿元以上的“星星”企业、200户产值过千万元的“珍珠”企业等。
  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太阳”企业代表之一的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项目全面启动,根据总体规划,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将依托阿克苏轻纺工业园区现有基础条件规划建设,2010年至2020年要完成600万锭纺织总规模(不是地区总规模)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包括棉纺、化纤、针织、梭织、染整、家纺、服装、仓储物流、动力能源、生活商贸十大功能区。到2020年,纺织工业城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实现利税200亿元以上,纺织工业城总就业人口将超过20万人。同时,还将带动沙雅、新和、阿瓦提、阿拉尔等县市形成400万锭纺织规模,从而在整个阿克苏地区形成1000万锭纺织规模。截至去年年底,纺织工业城已引进浙江华孚、雅戈尔等一批国内知名纺织企业,重点纺织项目15个,签约规模300万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
  对口援疆为提高幸福指数加分
  5月19日,在阿克苏教育学院的“阿克苏·浙江”双语教师培训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浙江2011年援助阿克苏的44个项目在此集中开工。此举,标志着对口援疆工作进入全面落实的新阶段。
  借助援疆平台,阿克苏地区把“输血”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功能结合起来,把国家支持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全力配合落实好浙江省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等全方位援疆工作部署。
  今年以来,阿克苏借力浙江对口援疆力量,积极推进和改善民生。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农一师累计共完成投资4.88亿多元,已完成援建项目10个,惠泽地区医疗卫生、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饮水安全、干部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地区2011年计划安排的722个民生重点工程,已开工建设236个项目。
  2010年6月,作为试点先期开展对口援疆工作的杭州市对口支援阿克苏市指挥部通过调研,确定将阿克苏市“友谊路改造工程”列入杭州市援建试点项目,仅用了150天就完成首个援建民生项目,用高效率展示了“浙江速度”,项目建成后,阿克苏市将这条2.7公里长、50米宽的路改名为“杭州大道”。
  今年,浙江省共安排对口援疆项目163项,总投资370326万元。按照“以民生项目为主、中小项目为主、公益性项目为主”的要求,浙江省将突出抓好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七大工程”。
  与此同时,作为新一轮教育援疆的重点,2010年10月12日,浙江省率先启动对口支援“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对地区35岁以下的5000余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进行“双语”教育能力培训。为组织好该项培训,浙江省教育厅与地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协商,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先行在杭州市培训60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同时,浙江省的19名专家在阿克苏对300名学员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培训。目前,地区首期赴杭州市培训的60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已返回阿克苏,在阿克苏市各乡镇学校任教。
  面对援疆干部带来的新思潮、新理念、新作风,阿克苏市上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在各级党政部门间流行一种叫做“白加黑”和“5+2”的工作法。所谓“白加黑”,就是指白天干不完的工作晚上必须加班加点完成;“5+2”就是指每周5个工作日之余,如遇到急迫的事项,星期六和星期天继续工作。
  如今,阿克苏大地上气象万千,对口援疆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带动起了创新思维、作风的转变。
  阿克苏地区民生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新疆日报》记者 郭旭霞
  今年上半年,阿克苏地区财政民生支出达到51.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9%;民生建设重点工程开工396个,完成计划的38.96%。
  为了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阿克苏地区各县(市)采取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温宿县确定了“一个民生项目、一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运作、一系列措施保障”的工作机制,实行民生项目领导分工包干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柯坪县实施“五掌握五摸清”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民情大调研活动,建立“五项保障机制”,以硬措施加速推进民生建设顺利展开;拜城县确定了“七到位”工作机制。各县(市)按照“立项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要求,加快民生项目建设进度,并普遍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加大了监管和服务力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上,各县(市)因地制宜,乌什县实行规划先行,整村推进,做好规划后再动员村民拆除旧房,既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也为农民节省了资金;阿克苏市结合实际,实行高标准配套建设,对于较富裕的农民提高建设标准,对于其他农户实行功能齐全,配套建设,对于完成整村推进的村给予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极大提高了农民改变住房条件的积极性;库车县、拜城县则加大对农民工匠培训力度,鼓励农民工组成安居工程施工队,为农民工以后进入城市进行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阿克苏地区以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为重点,通过鼓励到各类中小企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等措施,多渠道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带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一系列扎实工作,地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阿克苏地区为民办实事乡村遍布条条“致富路”
  通讯员 郑德良 吴杰
  农村公路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阿克苏地区是一个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地区,全地区7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农民的生产运输和生活出行主要依赖公路交通,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更好地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对于促进阿克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阿克苏地区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认识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发展农村公路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响应中央战略部署,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作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期间,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公路的里程和技术等级都有所增加和有效提高,地区交通部门把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断延伸、通畅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为为民办“实事好事”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80.2公里,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5.22亿元,投资规模、建设里程创历史新高,是阿克苏地区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最快时期。截止目前,全地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472公里,84个乡镇通油路率达98.8%,1125个行政村通油路率达74.76%,初步形成了以阿克苏市为中心,以国道314线为主轴,国道217线和8条省道为主干,农村公路为密布支线的公路网络。同时,有效增强交通发展的前瞻性,启动了《阿克苏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被交通厅列为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示范地区。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交通部门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实施畅通富民工程,切实抓好了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养护,落实农村公路建管养护的主体责任,理顺了农村交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实现促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了农村客运,强化建设与运输的衔接,有力的推进了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提高农村客运的通达深度和密度。他们不断强化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推行了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制度、双合同制度及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有形市场,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管理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大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交通基础设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族农牧民群众期盼修路、支持修路、配合修路的情绪空前高涨。如阿瓦提县作为地区财政困难县,2010年财政收入仅7000余万元,但2009年、2010年年连续两年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财政支出就达2000余万元,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充分彰显了当地党委、政府快修路、修好路的决心。该县英艾日克乡至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道路属等外路,路况极差,路面坑坑洼洼,路线曲曲折折,浮土有二三十厘米厚,“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条路的真实写照,当地维吾尔族群众赶一次巴扎要走三四个小时,农副产品运销极为不便,沿线群众早就盼着通柏油路,好让农产品能够快速运出去,卖个好价钱。随着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该路线全长31.4公里的四级公路全面贯通,一条崭新的沥青公路从村民家门口经过,沿线受益人口达2.5万余人。
  在2010年11月29日,阿克苏地区交通局在全疆各地州率先建成使用的《地区农村公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了自治区交通厅专家组评审,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这是一次创新工作理念,科学谋划管理新方式的举措,该系统是在全面摸底掌握地区公路现状和总量的基础上进行制作,涵盖地区境内全部国省道、县道、农村公路及客运站点准确信息数据,包括路面状况、路线起止点、路线编号、桥梁跨度、基础结构等主要技术数据,全面反映了地区公路现状和建设管理过程。该信息系统注重交通综合功能的完善,是以“科学治路”为前提,整合了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了地、县路网统计、查询、建设等数据资源共享,它的建成使用,为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的全方位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服务,标志着地区农村公路步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轨道。
  与此同时,该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也不断稳步提高,公路出行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地、县交通局先后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设立了83个乡镇农村公路管护站,配备专兼职路政人员100余名、协管员800余名,路政车辆20辆,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管理养护机制,确保了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1.19%。他们从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入手,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并实施信用评价和质量监管体系,组织成立东四县、西五县(市)两个项目执行办,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管控状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研究出台了《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建立了地、县、乡三级考核体系,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同时,做好季节性养护工作,2010年,共争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890万元,完成路面养护136804平方米。
  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新建、改建县乡级客运站43个,完成投资3247万元,乡(镇)场、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和82%,逐步形成了以班线客运为主导,农村客运为补充的客运网络。目前,全地区拥有客车3498辆、53562座次,货车23739辆、131743吨,五年间完成客运量4427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07629万人公里,货运量10905万吨,货运周转量1315882万吨公里,基本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公路运输格局,公路运输成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阿克苏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对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以满足农民群众需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并结合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技术政策,继续建设“满意工程”和“放心工程”。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与阿克苏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加强和完善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网系统,形成覆盖农村地区的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的农村公路网,农村公路乡镇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状况得到基本改善,为农牧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出行提供便捷、快速、经济、可靠的运输通道,适应新时期阿克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到2015年,阿克苏地区农村公路的密度和服务水平将明显提高,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各市县之间实现便捷的交通联系,农村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所有乡镇通油路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100%,通油路率达到92.8%。
  安居乐业新生活
  ——阿克苏市安居富民工程带来农村新变化
  《新疆日报》记者 闫静
  一条条贯穿全村的道路两旁,依次排开座座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走进任意一座小院,居住区、养殖区、种植区井然有序、严格分区,房屋里客厅、卧室、厨房完备齐全、宽敞明亮。
  建新房与村镇规划、农户庭院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
  “我家的房子是去年改建好的,不仅有客厅、卧室,而且厨房、卫生间的设备也非常齐全,我们的住房升级换代了。”在阿克苏市良种场尤喀克乔格塔勒村村民乌布力·卡斯木家里,主人与记者说起自家110多平方米的房子时,满脸都是喜悦。
  记者也仔细打量了他家住房,客厅、卧室里摆放的是崭新的家俱,式样挺时尚,厨房用具齐全,烧水做饭用的是沼气。卫生间里安装的是坐式抽水马桶,还有太阳能淋浴器,使用的洗漱用品都是较高品质的。让记者好奇的是,在他家住房旁还另有娱乐室、客房,他说是为开“农家乐”准备的。
  乌布力·卡斯木告诉记者,村里多数人家是2005年盖起的抗震安居房,当时的建设标准不是很高,村里114户人家从2009年开始改造房子和庭院,家家户户的房子都盖大了、盖漂亮了,院子也整齐了,院里种上了果树、蔬菜,修建了羊圈、鸡舍。生活、种植、养殖三区严格分开。你随便进一家看看都是这样。记者到几户村民家里看了看,果然家家院落干净,有的人家桑葚树上结满桑葚,菜地里小白菜、辣椒长得绿油油的。
  像这样的村民住房,良种场还有575户。今年,场里根据农民的意愿,在离场部很近的地方辟出一块地,为50户农民建二层小楼,独门独院,目前建设进度已过半。场领导介绍,这里还有50套安居富民房,不仅要安装上下水管道、天然气、抽水马桶,还要采用地暖,集中供热。拜什吐格曼乡也已建设市级安居富民示范点20个、乡级示范点5个。玉素甫霍加艾日克村66户示范点同样令人羡慕,道路笔直、干净,村民住房外墙贴着瓷砖,每户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家用设施齐全,集中供沼气。
  阿克苏市把安居富民工程与村镇规划、农户庭院改造、户用沼气、改厕、村委会建设、村镇路网、水网、电网、广播电视、通讯等工程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规划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经济合理、因地制宜。今年,阿克苏市各乡镇至少要建设1个至5个规模在30户以上的高标准示范点,目前,各示范点安居富民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建新房与农民增收、产业培檀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我现在忙得很,加工大木床的人很多,我的收入也多了。”记者来到拜什吐格曼乡玉素甫霍加艾日克村村民亚生·阿不都热依木家时,正忙着做活的他对记者说道。
  亚生·阿不都热依木家去年盖起135平方米的新房,因为他会木匠活儿,乡上又帮他把院子好好规划了一下,腾出更大地方做木工活儿。做简单家具,加上种植果树,他家一年纯收入有五六万元。
  良种场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离城区近,被场里定位为民俗旅游村,修建了葡萄长廊和民族特色的住房。村民乌布力·卡斯木去年建起3亩地的“农家乐”,有亭子、餐厅、娱乐室、休息室,院子里种有蔬菜、果树。他和父亲合养了近百只牛羊、100多只鸡、200多只鸽子,既满足开“农家乐”需要,又可以在市场销售。
  乌布力·卡斯木告诉记者,村里已有7户人家开了“农家乐”,来游玩的客人很多。
  杭州市今年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托普鲁克乡木日开旦木村安居富民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这个示范点共有113户农民。杭州市援阿指挥部按照“一户一方案”的原则,将村庄布局规划与整治规划相结合,新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户型美观与经济实用相结合,民族特色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
  记者在平面设计效果图上看到,每套住宅均由客厅、餐厅、主卧室、厨房、卫生间组成,客厅不低于30平方米,厨房10平方米,8平方米的卫生间包括洗浴间和洗漱间两部分,中间设置隔档,洗漱间配备洗脸池和洗衣机,洗浴间安装洗浴池和便池。每户农家都配置太阳能热水器,管线通到卫生间,整村建设下水设施;每户修砌围墙,围墙高度为2.4米,全部粉刷涂料,绘制特色画面。
  阿克苏市在规划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时,把农民增收、产业培植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如良种场实施庭院“五个一”建设,即家家有一架葡萄、一群鸡、一片果园、一座下挖式温室大棚、一群牲畜,利用农户庭院大力发展以樱桃、草莓等鲜食果蔬为主的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
  市民菜篮子直通农家菜园子
  《新疆日报》记者 朱必义
  最近,连续几天,阿克苏市农业局党总支书记肖明都带着人在市区各住宅小区“踩点”,打算选择合适的地方创办蔬菜直销点。
  “菜农直接进城卖菜,减少中间环节,市民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菜,菜农也可以增加收入。”肖明书记介绍蔬菜直销点的好处。
  阿克苏市各类蔬菜面积6.4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6万亩,大小拱棚1.8万亩,还有3万亩露地蔬菜。多年来,当地菜农只管种菜,蔬菜购销主要依靠经纪人,转了几次手以后,菜价就上去了,最终市民抱怨菜价高,菜农的口袋却没见鼓起来。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政府部门扶持,采用蔬菜直销的方式,菜农以高于经纪人上门收购价,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中间价位”卖菜,对于菜农和消费者或许都是一件好事。
  问题在于,设立蔬菜直销点不能仅仅是政府行为,关键还取决于菜农是否有积极性。记者在没有当地农业部门以及乡村干部陪同情况下,抱着“随便找几个菜农聊聊”的态度,一头扎到蔬菜大棚里去了。
  地处阿克苏市郊的瑞星农业开发公司30多座蔬菜大棚是去年建起来的,其中包括一座两连栋大棚和一座五连栋大棚——五座拱棚连为一气,面积达10亩。
  负责管理这些蔬菜大棚的杨小军听说市里正在筹划建设蔬菜直销点,首先对居民小区的消化能力表示怀疑。他谈到30多座大棚一茬西红柿产量就达数百吨,每天采摘量10来吨,靠居民小区能销多少?蔬菜要是不能及时卖掉,势必造成腐烂,到时候损失谁来补?
  相对于居民小区的“小打小闹”,杨小军倒是对单位“团购”更感兴趣。比如把菜卖给国防团,批量大,供应起来也省心。
  杨小军领记者参观他们的五连栋大棚:开阔如大型企业生产车间的大棚内种满了蒜苗,蒜苗中间套种了让记者惊讶的桔子和樱桃。杨小军介绍,蒜苗收获后,空出来的土地还打算用来种西瓜,然后是草莓。桔子、樱桃也好,西瓜、草莓也好,靠居民小区的“菜摊子”恐怕解决不了问题。
  企业对居民小区蔬菜直销持保留态度,菜农却是拍手叫好。依干其乡布隆科瑞克村农民郑小英正在大棚里定植豇豆苗,午后的太阳把大棚晒得跟蒸笼似的,郑小英热得只穿着一件长袖T恤。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郑小英两口子从1995年开始从事设施农业,依靠种大棚菜,他家三个子女一个就读天津工业大学,另一个考上华侨大学,还有一个今年参加高考,不出意外的话,他家菜棚子将培养出第三个大学生。
  “农民送菜、卖菜?可以啊!”郑小英说道:“贩子(经纪人)上门收,芹菜一公斤一元多,拿到市场上就变成三元五角。小白菜、油麦菜两元五角收的,到了市场卖五元。”
  郑小英愤愤不平:经纪人收菜卖菜虽然要花费人和汽油钱,蔬菜要是不能及时卖掉还得承担一些损失,可是他们赚钱也狠了点:一农用车菜按500公斤计算,一公斤挣两毛钱也能净赚100元。问题是,对于很多经纪人来说,两毛钱哪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为了给菜农进城卖菜提供方便,肖明书记表示将协调交警部门,为进城卖菜农民发放“绿色通行证”。同时将协调城管部门,免除卖菜农民摊位费、卫生费等等。当然,届时他们还会建议菜农备好垃圾袋,及时把菜摊上的烂菜叶等清理干净。
  拜城县五年十六亿元用于民生
  通讯员 郭刚
  8月初,家住拜城县二社区的居民艾合买提·马木提开心地对笔者说:“以前我们住的房子盖得不整齐,喝的是压井水,没有厕所,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一身泥。近年来,政府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把我们棚户区居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给我们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我们非常幸福。”
  艾合买提·马木提是今年参加拜城县棚户区改造的居民之一。2006年至2010年,拜城县地方财政收入由1.07亿元增长到5.72亿元,年均增长41.61%。五年来,拜城县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各族群众。
  有了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拜城县在全疆率先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全面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廉租住房实物补贴制度和租赁补贴制度等。
  今年,拜城县进一步加大了民生建设力度,筛选并敲定为民办155件实事,覆盖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障、城市建设等领域。以解决“零就业家庭”和2009年以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制定出台了《拜城县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拜城县创业引导型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等文件,由县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用于引导、鼓励和扶持创业活动。投入1340万元,建成3个创业孵化基地,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人员、残疾人等提供创业孵化平台;投入3595万元,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未就业人员创业、自谋职业等办法,解决200年以前历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拜城县结合实际,将新农合门诊统筹比例提高到80%,参合农民最高可享受大病补偿13万元。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对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全面改造,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卫生服务网络。同时,大力培养村医,将村医待遇提高至每月500元,目前全县村医发展到218人。
  为保障群众居者有其屋,近年来,拜城县建立廉租房补贴制度,全面推进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建设,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26平方米。2010年,全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6.6万元,新建城镇廉租房8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85户。今年,拜城县投资3.5亿元用于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942套廉租住房、2394套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已开工,614套公共租赁住房进展顺利,符合条件并申请的廉租家庭住房保障率均达到100%。
  拜城县还借助浙江省温州市对口支援的优势,投入近500万元完成了城市新的总体规划(2010一2030)编制并获上级部门批准实施;投入近2亿元用于城区道路硬化、体育公园、体育馆、街头节点绿化等硬化、绿化、亮化工程,目前城区基本形成了“300米一个小绿地、500米一个小游园、800米一个小公园”的建设目标,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
  富民安居让新和农民尽享小康生活
  通讯员 朱志升 杜刚
  一条条柏油路、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一排排富民安居房⋯⋯近日,笔者来到新和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塔木托格拉克村采访时,看到富民安居工程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
  走进村民依不拉音·乃吉米的家,生活区地面上铺的是彩色地砖,100多平方米抗震房的墙壁上,刷的是乳胶漆,院子上空是用笔直的长木头搭起的葡萄架,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依不拉音·乃吉米正在养殖区里清理牛羊粪,准备运到种植区里作肥料。
  得知笔者的来意,依不拉音·乃吉米指着自家的房子乐呵呵地说:“这幢房屋造价10万多元,我家只花了7万多元,地砖、墙砖、太阳能热水器、铁门及墙头彩钢等资金都是政府补助的。我家有3亩棉花地和9亩红枣地,去年纯收入近4万元,再加上养殖收入,一家5口的年收入超过5万元,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据了解,新和县在推进富民安居工程过程中,采取国家补贴、县财政配套、乡财政和农民自筹、县直对口帮扶单位捐款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建房资金,并确立“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整村推进,二十年不落后”的目标,实行住宅区、养殖区、种植区“三区分离”,要求户均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
  同时,征求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建设户型、面积、风格不同的居民小区和富民安居房,建成的富民安居工程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清洁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和水、电、卫生间、洗澡等配套设施一步到位。
  阿瓦提县“双语”幼儿园为民解忧
  《新疆经济报》记者 范伟花
  10月21日下午6点多,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双语”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放学快一个小时了,5岁的小阿里木江与老师努尔比艳仍在校门口坐着。努尔比艳看到小阿里木江有些不耐烦了,就与他玩起了游戏。
  “幼儿园放学的时间是下午5点30分,可现在地里的活儿还比较多,很多家长因为忙,耽误了接孩子的时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努尔比艳傲笑着说。今年9月,学习幼教专业的她刚刚来到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双语”幼儿园支教。
  晚上7点,买买提·吐热克才骑着摩托车急急忙忙地赶来,看到儿子后,他露出了笑脸,对着努尔比艳连说了三声“谢谢”。他说,今天因为活儿太多,棉花地离家又远,所以回来晚了。说起儿子上“双语”幼儿园的事情,买买提·吐热克赶忙竖起了大拇指,“因为我不会说汉语,没办法教孩子学习,以前乡里没有幼儿园,孩子在上学前班之前,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这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对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很不利,现在家长不用担心了”。
  买买提·吐热克说,乡镇里以前没有幼儿园,孩子们只能跟在父母身边,农闲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照顾孩子,可一赶上农忙,根本就没有时间管孩子。为了地里的活和照顾孩子两不误,大人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地里,大人干活,孩子就坐在地头玩。可这样是很不安全的,新疆的棉花地很长,往往一个来回就是一上午。有一次,买买提·吐热克把儿子放在地头后去拾棉花,等他回来时,儿子抱着被棉花枝扎烂的脚已哭了一个上午。“他脚上有道很深的口子,可等我听到孩子哭的时候,血早已经凝结了,棉花地太长,我在那头干活根本听不到他在哭。”买买提·吐热克既自责又无奈地说。
  英艾日克乡“双语”幼儿园开学的那天,买买提·吐热克第一个将儿子送到了学校。此后,每天早晨送,晚上接,即便自己有事情,只要给幼儿园的老师打个电话,老师就会多陪孩子一会,直到家长来把孩子接走。“孩子不仅上学不用花钱,每天中午还有饭吃,有觉睡,把孩子放在学校,我很放心,再也不用在农忙的时候带着儿子下地干活了。”高兴地说完,买买提·吐热克骑着摩托车哼着歌,一溜烟儿地走了。
  据了解,自2009年阿瓦提县开展“双语”幼儿园工作以来,共建立了50所“双语”幼儿园,使阿瓦提县的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双语”幼儿园。今年秋季,全县“双语”幼儿园共招收幼儿7471名。
  阿瓦提县教育局的佐然木·卡迪介绍说,随着学前“双语”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阿瓦提县人事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实施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赴农村“双语”幼儿园支教工作,以补充和加强现阶段全县农村“双语”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提高学前“双语”教育质量。
  除此之外,阿瓦提县还通过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学生到校情况月报制,开展“千名教师家访调研”等措施,降低了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县小学生月平均到率校达99.3%以上,中学生月平均到校率达98.2%以上。
  梦想的生活变成了现实
  ——拜城群众眼中的幸福生活
  《新疆日报》记者 覃超群
  构建和谐社会,全力推进民生建设年活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拜城县城乡,群众用自己朴实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和谐社会”和“民生建设年”活动带给他们的实际感受。
  司马义·艾力是生活在拜城县赛里木镇喀拉墩布拉克村的百岁老人。作为全镇5个百岁老人之一的他,今年已经106岁了,在他家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他。老人笑容可掬、精神矍铄。谈起现在的生活,司马义·艾力老人十分满足,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我现在每个月有258元津贴(80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贴、78元的低保金、100元的老年津贴),孩子们生活得也不错,家里住的房子也很好,全是砖混结构的,很宽敞,村里的路修得也比以前好多了⋯⋯”在拜城县,像司马义·艾力这样的百岁老人共有26个,他们全部生活在农村,领着相同的养老金、低保金和老年津贴,住着统一规划修建的抗震房,过着闲适宁静的生活。
  生活在县城里的买买提·吐尔地现在心情格外好。买买提·吐尔地已在拜城县二街住了50多年,县里棚户区改造让他家受惠,今年他家7口人终于告别了低矮潮湿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完善的安居房。他告诉记者,二街是拜城县最早的街市之一,有900多户人家,多数都是做小生意和手工艺的人,原来这儿的居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抢上公共厕所。许多人家都用煤炉,到做饭的时间,从远处看街上到处都是烟。街面和院子里都是烂泥路,地势低洼,一下雨就水漫成河。“现在多好,不仅楼房是新的,小区的路面也全部修好了,还种上了树和草,装上了路灯。我现在的房子在二楼,有72平方米,只花了2万多元。现在住的房子有暖气,有卫生间,政府还免费给安装了天然气,以后再也不用露天做饭,还能在家洗热水澡⋯⋯我们梦想的生活现在变成了现实。”买买提·吐尔地高兴地说。
  给百岁老人发津贴,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为改善民生,今年拜城县做的还远不止这些。为了方便城乡居民生活,今年该县还组织实施了行政商务区北广场、市民健身广场、节点绿化、天然气人户、垃圾处理、集中供热、新城区排水管网、城区道路路面维修8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6个村镇建设示范点道路工程和污水处理池工程,以及2个乡镇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拜城县委提出,从今年起,拜城将以建设“幸福拜城”为抓手,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的,坚持把上级的支持、对口援疆省市和单位的支援以及不低于70%的新增财力投入到以民生为主的社会事业中,每年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新和县委大院给民生工程让路
  《新疆日报》记者 杨继春 通讯员 杜刚
  这几天,新和县委办公大楼的许多部门都开始到其他地方寻找办公场所,因为开春后,整个县委机关大楼就要拆迁,县上将在这里兴建全县最大的购物广场。
  据了解,今年该县还将利用浙江省丽水市援新资金,建设一所高标准的高级中学,届时,困扰该县群众多年的购物难、上学难两大民生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得知这个消息后,新和县群众拍手叫好。一位姓刘的居民对记者说:“新和县没有一家像样的超市和高中,买东西要到库车去买、孩子上中学要到库车去上,这已成为我们无奈的选择。今后好了,我们也将有大超市和好学校了,再不必舍近求远。”
  近几年,记者多次来新和县采访,给人印象深的是,新和县农民的生活年年改善,收入逐年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县城的变化却不大,与相邻的沙雅、库车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县城建局局长杨成秀告诉记者,县城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老化、服务功能不完善已成为该县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县上就着手县城民生建设,新和县城发展规划已由内地高资质规划部门制定完成,今后,县城民生建设投资每年都将在4亿元一5亿元,今年预计在5亿元以上,涉及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等诸多重点民生项目。
  去年底,该县引进了阿克苏世纪中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建购物广场,该公司在考察了县城多个地方后,都感到不理想,最后,他们看中了位于县城中心区域的县委大院,把县城最好的区域让给民生项目,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经研究,县委常委会最终拍板让地。据了解,这个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的项目将于今年3月动工兴建,明年竣工投入使用。
  记者在县教育局了解到,学校规模小、师资缺乏、初中升学率低也是困扰新和县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县上和援建方浙江丽水市达成协议,今后浙江援新资金的20%以上将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新和县高级中学将是今后几年援建的重点。这个总投资1.5亿元、建设面积4.8万平方米的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优化该县的教育资源,还将成为阿克苏东部县市硬件最好的高级中学。
  县委书记马国强说,群众利益优先,民生工程优先,是县委、县政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鲜明态度,今后民生投入的资金将不断加大,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的目标都不会动摇。
  温宿让受灾群众住上温暖廉租房
  《新疆日报》记者 杨继春
  最近,家住温宿县亚瓦沟地质灾害区的低保户热孜万古丽·玉山高兴地搬进了由政府兴建的民生小区廉租房。为减轻她们的生活负担,县上还为每个搬迁户免费提供安装了煤气灶、壁挂暖气和天然气等。近一段时间,和热孜万古丽·玉山一起搬进廉租房的还有该县亚瓦沟地质灾害区的近2000户低保户及困难群众。
  温宿县地处地质灾害多发区,位于县城南部的亚瓦沟地带更是地形复杂,沟内6400多户居民的住房80%以上属于危房,近年来已多次出现房屋倒塌及居民受伤事件,被自治区有关部门列为重点地质灾害区。去年9月29日,一场特大暴雨冰雹灾害袭来,亚瓦沟地质灾害区内3300户房屋漏雨,不少房屋垮塌,上万群众受灾。灾情发生后,该县在全力做好救灾抢险的同时,决定分期分批对居住在这里的6700多户居民实施整体搬迁。
  据了解,早在3年前该县就把亚瓦沟居民的搬迁问题列人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争取到自治区建设补贴资金8000万元。目前2000多套廉租房建设已竣工交付使用。县建设局局长戴晓明告诉记者,去年受灾严重的770多户重灾户已于去年底和今年初优先搬进廉租房。今后几年,县上每年将兴建2000套廉租房,力争3年时间完成地质灾害区群众的搬迁工作,让居住在这里的6400多户居民全部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仅此,县上每年就将投入资金6000万元,相当于当年县财政收入的40%左右。
  在温宿镇民生小区,记者见到了去年12月就入住廉租房的亚瓦沟困难群众热孜万古丽·玉山。她家虽然不大,但屋里干净整洁。她告诉记者,政府不光让她们搬进了廉租房,对暂时交不起房租的群众,还由政府垫付,屋内的煤气灶、天然气壁挂炉等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每年600立方米的天然气也是免费提供的,此外,政府还提供了许多公益性岗位。今年初,热孜万古丽·玉山就在镇机关当了打字员,爱人也找到了一份开车的工作,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超过2000元。
  副县长阿不都卡德尔·毛尼亚孜说,让困难群众迁出地质灾害区只是第一步,对这些群众今后的生计问题,县上也早有考虑,今年县上决定投资2000万元,在他们居住的小区兴建民族贸易一条街和农贸市场,同时在县城边上兴建10万亩生态园,让困难群众走上自食其力的致富道路。
  新农村里的“新学堂”
  通讯员 胡秋香 张江
  这些日子,新疆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三道桥村农民沙尤甫·苏来曼一有时间就泡在买买提明·尼牙孜家的“农家书屋”,如饥似渴地寻找红枣春季管理要点。和他一样,村里不少农民都喜欢“农家书屋”,或借书回家看,或泡在书屋一看就是半天。
  眼看进入春耕的季节了,为了掌握科学种植的技术要领,让果树尽可能高产增收,不少农民开始主动挤时间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充电”。
  沙尤甫·苏来曼说,去年他的几亩核桃园和别人家的没什么区别啊,但产量就是没别人的高。他后悔自己不听农技人员的要求,不看这方面的科技书籍。原来妻子告诉他,核桃这东西就是靠天吃饭,不用管它一样吃果子,结果吃了哑巴亏。沙尤甫·苏来曼今年下定决心要在春季一开始就搞好果园管理,用科技武装自己,争取今年增产丰收。听说村里的“农家书屋”里有这方面的科技书籍,他一有空就往这里跑,一边读书还一边记录。
  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三道桥村买买提明·尼牙孜家的“农家书屋”于2009年开办,现在,他已经可以非常熟练地管理书屋了,借书、还书登记得井井有条,书屋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茶水茶杯随时备齐。买买提明·尼牙孜说,农闲时来看书的人最多,图书涉猎面最广;春耕备耕时节,农民大多是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阅读。
  库车县从2007年开始启动“东风工程”,三年来,207个行政村免费获赠得到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图书、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牧民看书读报难问题。为了给农牧民读书看报提供一个专门的场所,库车县大力开展农家书屋创建工作,筛选出一批家庭环境好、文明素养高、爱学习、好上进的“十星级文明户”来管理“农家书屋”。虽然没有额外报酬,但却是一份人人渴望的荣誉。县文体部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就“农家书屋”的经营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对全县207个村级文体中心和68个“农家书屋”图书进行分类。
  目前,库车县共创建“农家书屋”68个,每个农家书屋配发了涉及农、林、牧和法律、生活、文学等方面的书刊1550本、音像制品250盘,还有书架和报刊架,总价值1440500元。为方便农牧民学习、借阅,每个书屋一天开放都在10小时以上,乡村干部或农业科技人员不定期在“农家书屋”开设“百家讲坛”,指导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宣传党的惠农政策。
  在“农家书屋”的创建过程中,库车县乌尊镇文体站还创造性地开展“农家书屋”送书工程,组织该镇“农家书屋”为农民送书,每月上门更换图书,解决了农民因农忙无暇前往“农家书屋”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2010年,该镇开展送书活动10余次,送图书进户近千余册。
  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再难
  《新疆日报》记者 严小娟
  “我妻子这次从拜城县到阿克苏市办转院,多亏了代办员阿依古丽·沙吾提。”11月9日下午,拜城县大桥乡哈尼喀村村民卡依赛尔·吉力力对记者说。一站式服务直达乡村社区,是拜城县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带来的可喜变化。
  “要让百姓有地方去办事!”拜城县委副书记兰疆说。以往群众办事很难,经常为一件事跑很多冤枉路。为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拜城县大力整合县直10多个部门单位、乡镇(场)基层站所以及工青妇等组织,成立“县社会服务中心”和“乡镇(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同时在全县171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室”,配备代办员,专门为群众跑腿办事;还专门制定“一案一补”财政补贴政策,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11月8日,记者在托克逊乡挂有“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两块牌子的办公室看到:一面墙上贴着综治办、民政办等10个职能部门名称,另一面墙上贴有全乡13个村名,在每个职能部门和村名下面都有一个“便民服务口袋”。村民把需办理的事项交由代办员放在相应的职能部门的“口袋”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办好后再放进村民所在村子名下的“口袋”里,代办员就可以及时转交给村民。
  调处矛盾纠纷,也是拜城县“一站式”服务体系的重要职能。今年4月农忙时节,托克逊乡吉格朗村26户村民因为低产田改造项目影响到农业生产,准备到县里上访。得知情况后,乡领导高度重视,一边分别给26户农民做思想工作,一边协调有关部门,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292亩农田的赔偿金全部赔付到农民手里。
  “由于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村民上访情况明显减少。”托克逊乡副书记冉崇建说,截至10月底,村民上访事件由2009年的67件下降到6件。
  拜城县16个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各具特色的为民服务活动。大桥乡将调处矛盾纠纷作为重中之重,上半年就化解了“土地”“林业”“农业”及“邻里纠纷”等8件矛盾纠纷;察尔齐镇针对流动人口比较大的实际,建立了“流动人口联系卡”,对流动人口管理做到“人来有人管、人走有人问。”
  去年10月至今,全县各级社会服务管理组织共接待群众4.5万余人次,受理群众办理事项近4万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千余件,落实“一事一补”资金6.85万元;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6.8%,治安案件下降46.7%,信访案件同比下降9%。
  库车县着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新疆经济报》记者 高虹 通讯员 胡秋香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把不低于70%的新增财力投入以民生为主的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日前,阿克苏地委委员、库车县委书记高克平在县委中心组学习时说。
  “托党福告别破矮屋,靠政府安居廉租房”。在库车县新天地小区一居民大门上,一副朴实的对联正是房主真实心声的写照。
  房主王旭升因残疾和妻子体弱多病,生活极度贫困,成了社区的贫困户。去年,在社区的帮助下,王旭升拿到了一套廉租房的钥匙,春节前刚搬进新居,从此告别了低矮狭小的土坯房。数据显示,2010年,库车县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9亿多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41%,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寻常百姓的小日子,党委政府的大民生。去年,库车县“两基”教育实现全覆盖,“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廉租房、集资房、棚户区改造、城乡医疗保障、就业再就业、扶贫开发、“双语”幼儿园、敬老院、乡村文化站等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年初为民承诺的15件实事全部落实。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援建工作全面展开的一年,库车县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求在“民生”两字上做大文章。高克平表示,今年要重点抓好就业工作,加强转变就业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导未就业人员提高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不断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增设、开发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24小时内实现就业。同时,始终把稳定市场物价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抓好商品生产、储运流通环节的组织指导,保障城乡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城乡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5%以上。健全教育、医疗、生活困难等救助制度,加快发展社会福利、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慈善事业。
  不仅如此,在民生工程建设上,今年库车县将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救助等方面做好15件实事好事,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知识出处

2011聚焦阿克苏

《2011聚焦阿克苏》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阿克苏地区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地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某规划,抢抓机遇争主动,攻坚克难促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众志成城保稳定,改革创新强党建,全面奏响了“跨越奋进超千亿、两个率先铸辉煌”的雄壮乐章,推动各项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