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517
颗粒名称: 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其他题名: 新疆科技30年发展回顾
分类号: G322.9
页数: 3
页码: 197-199
摘要: 1978年春天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新疆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30年来,承续全国科学大会带来的机遇,新疆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与农业部共建的新疆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在性控胚胎生产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犊性别准确率达97%以上。依靠科技创新,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由弱到强,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新疆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标在全国排第28、29位,但新疆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标却排第10、11位。
关键词: 新疆 科技 科学事业

内容

1978年春天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新疆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一
  30年来,承续全国科学大会带来的机遇,新疆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地膜棉”试种成功、棉花大幅度增产;被称为“中国美利奴羊”的良种细毛羊培育成功。上世纪90年代,牛胚胎移植取得突破性进展,“漏斗式全排沙技术”应用,“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研制成功。进入新世纪,国产化风力发电机组从600千瓦起步,迅速发展到兆瓦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由单一品色到多种品色,并实现了产业化;“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成果造就了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绿色长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并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与此同时,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陆续建成,使新疆在特色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与科技部共建的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实验室,在盐生植物抗盐碱基因筛选、昆虫抗冻蛋白基因功能开发、控制鼠害不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与农业部共建的新疆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在性控胚胎生产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犊性别准确率达97%以上。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系列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为新疆棉花的优质高效生产和棉纺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甜瓜、西瓜新品种(系)26个,辐射到全国30个省区和美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了“直驱永磁恒频变速大型发电机组”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支撑了国产化的风电产业的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由弱到强,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2007年,全疆801家民营科技企业,总资产达541.7亿元,从业人员5.5万人,总收入超过400亿元,上缴税金12.4亿元。
  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新疆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标在全国排第28、29位,但新疆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标却排第10、11位。“低投入高产出”是新疆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敬业奉献结出的硕果。
  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1991年7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新疆经济的决定》。1999年,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提出把“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2000年,自治区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强化实施科技兴新”并发布《2001~2010年科技兴新纲要》,明确了科技兴新的“四大重点”任务。2006年,自治区提出实施面向优势资源转换加强科技创新战略,有效支撑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科技兴新”成为“科教兴国”在新疆的成功实践,提升了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
  农业方面,从“地膜棉”的推广到“宽膜棉”的创新,从优良品种的“矮、密、早”到膜下滴灌技术创新推广,新疆棉花生产从1980年皮棉单产不足3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100公斤以上。优质棉产量、高产面积、病虫害防治水平等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为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棉区农民增收作出了直接贡献。科技攻关解决了新疆细羊毛品质及其商品价值的关键技术问题,使新疆细羊毛品质大为提高。技术辐射在项目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883万元,使技术辐射地区近百万名养羊牧民增收数亿元。科技进步促进了番茄种植业和加工业的迅速成长,番茄酱出口量占国际总量的四分之一。番茄红素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啤酒花、枸杞、葡萄、香梨、苹果、杏、石榴、核桃、红枣、大芸、阿魏菇等特色产业在南北疆相继兴起。生物新技术的推广,使牛的改良周期由15~20年缩短到5年左右。全国60%的奶牛胚胎由我区生产,并为20多个省区提供技术服务。
  工业方面,新疆制造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一些技术和产品开始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已占领国内40%的市场份额。“特变电工”生产的世界容量最大的220千伏变压器远销美国,500千伏输变电成套技术出口中亚国家。高技术发展成就了新疆的一批新兴产业。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金风科技”开发的750千瓦、1.2兆瓦、1.5兆瓦机组,在全国风机市场占有33%的份额。“众和股份”生产的高纯铝、电子铝箔和电极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微机信息处理系统研究成果及应用,加快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此外,正在兴起的新疆医药产业,雪莲注射液、祖卡木颗粒及阿胶钙等产品,在国内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
  改革开放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设备和高层次人才,大大加快了新疆科技发展的步伐
  。国家305项目就是国内外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主任王宝林介绍说,通过20多年的科技攻关,305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研究,发现圈定了50多条重要矿带,可利用提取价值6000多亿元,并吸引了国内大批的地学人才到新疆开展研究工作。据统计,20多年累计有2.2万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新疆开展工作,带动和培养了新疆的科技人才队伍。在同国外合作方面,305项目先后与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40多项课题。
  进入新世纪,东西合作、共同发展的舞台越来越宽阔。我区已成功举办了4次“科洽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谈会),还有北京的“科博会”、深圳的“高交会”。其中新疆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关注的目光。
  同时,我区同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在20余个领域取得进展。与丹麦、德国的合作加快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和产业化,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合作带动了新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澳大利亚合作开展风险勘探为有色金属矿产开发提供了依据。
  四
  30年改革开放风雨兼程,科技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携手同行,结出了累累硕果。30年来,全区累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202项,有3235项成果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奖励;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全区专利申请量达20854件,专利授权量达11704件。
  新疆的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1978年的8.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55.3万人。吴明珠、夏训诚、郭志勤、吾守尔·斯拉木等一批科学家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吴明珠、刘守仁、康玉柱、王小东4位科学家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2006年12月,自治区召开首次科技大会,提出了“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战略,踏上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新征程。2007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同科技部建立会商机制,11月,科技部启动了“全国科技支疆行动”。2008年8月,科技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工作会商第二次会议决定深入推进科技支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面向中亚、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实施新疆科技人才的培训工程,为新疆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区科技部门将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支疆带来的新机遇,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东中西合作,围绕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主动把科技创新融入经济发展全局,科技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将会更加有效地支撑和引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常铖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