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515
颗粒名称: 科教文化篇
分类号: G322.745;G527.45;G127.45
页数: 22
页码: 193-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科教文化的情况。其中包括我与新疆农科人、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30年教育谱写辉煌篇章、文化滋养和谐新疆、“科技创新”打造“数字新疆”等。
关键词: 新疆 科学 教育 文化

内容

我与新疆农科人
  张红
  20岁出头的我,风华正茂,当年来到新疆农科院。弹指一挥间,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感慨万分,最让我感动和记忆的是农科人的精神。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奉献,30年来,新疆农科院已取得科研成果1050多项,获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100余项,获国家专利奖55项,可谓是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这些年来,我由于工作的性质,零距离接触了这些农业科技人员,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被他们的科学献身精神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他们孜孜不倦、追求事业的魅力在我的生命中定格。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一幅幅为“三农”服务美丽的画卷,成为我心中一道道绚丽多彩的光环,这些年来像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地重现。
  新疆农科院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院士,大学毕业来到新疆,开始了她的生命之旅。58个春秋,她在这干旱、缺水、落后、闭塞的边疆,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美丽、奉献了一生。还有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员石玉湖,毕业北京农业大学,从秀丽常青的老家江苏南通来到新疆,一干就干到了70岁。他先后主持参与的“黄地老虎颗粒病毒及其防治黄地老虎研究”、“酰化酶工程菌固定化细胞生产L—氨氮酸”等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863”项目6项,创建了我区第一个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开放实验室,是新疆基因工程的创始人。水稻专家林应春在新疆温宿县工作了32个春秋,他培育的多个水稻新品种,目前已成为我区的主栽品种。
  新疆农科院从小到大,发展壮大,从起初的名不经传,到“八五”期间在全国1220个农业科研所综合能力评估中,有6个所进入“百强”,目前已拥有科技人员1184人,有研究员114人,副高级职称39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管理期内的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17名,博士后科技工作站有1名在站研究,高级专业技术专家数量在自治区级单位名列前茅,成为新疆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每年该院有300多名科技人员下乡,占科研一线人员的75%以上,往返于2000多公里的城市与乡村之间,为我区“三农”服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新疆农科院首任院长、著名农业科学家、新疆唯一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涂治为代表的老一辈农业科技专家,殚精竭虑,在开创新疆现代化农业科技,指导和发展科学技术与农牧业生产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新疆现代农业的奠基人,其代表人物还有黄异生、王敬儒、俞斯健、冯兆昆、吴锦文,姚家鹏、娄春恒等健在和已故的老专家们。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业科研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新疆农科院的几代科技工作者,风尘千万里,埋头苦干几十年,不辱使命,闯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康庄大道:其中如新疆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开展的生物固氮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承担的三项国家“863”项目成果尤为突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千万亩高产田技术开发、400多万亩吨粮田建设、百万亩优质棉花开发研究..一步一个辉煌。新疆的粮食连续30年,年年告捷。1978年到1996年,粮食单产从107公斤,猛增到318公斤;总产从370万吨,猛增到780万吨屯;人均占有量从303公斤,猛增到460公斤。粮食从年调入14、73万吨,到开始大量调出支援兄弟省区,年均净调出28万余吨。粮食连续增产丰收,使种植面积从3600万亩调至2400万亩,腾出1000多亩土地,扩种了棉花等经济作物,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促进了新疆大农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疆的棉花,一跃成为新疆的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产棉大区,总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优质棉高产开发、病虫害综合防治、5万吨(百万担)皮棉县建设、200万亩百公斤皮棉工程等,使新疆的棉花生产,从1978年总产5、5万吨,跃至2007年290万吨屯;皮棉单产从25公斤,跃至120多公斤。我区成为全国最大的产棉区。目前棉花发展更是世界闻名。林果业种植面积也达到新疆历史上空前规模,处于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亲切关怀下,新疆农科院几代农业科学工作者以其艰辛探索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为自治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骄人业绩和所取得的成果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并被载入史册。30年风雨同舟、开拓创新。据统计,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从1979年至2007年,我区小麦单产由104.5公斤提高到357.4公斤玉米单产由145公斤提高到537.7公斤水稻单产由151.5公斤提高到503.6公斤,大豆,单产由87.5公斤提高到180公斤。目前,新疆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区甜菜、红花等经济作物的科研水平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产总产均为全国第一。其中,新甜2号、6号以其高产、高糖抗逆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全疆迅速推广,直接推动了新疆甜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效益的提高。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126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在高峰期占全疆甜菜面积的70%以上,并打入国际市场。在红花遗传研究方面,打破了高油分与有刺、黄花的遗传连锁,培育出高产、高油、红花无刺的红花品种。培育出我国第一代也是世界第一代芥菜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油8号和9号,与加拿大同步进入该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农科院园艺所已培育出西甜瓜品种36个。新疆农科院对新疆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55个新品种,一个新属,填补了我国的空白。该项成果1979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一等奖。近10年来还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等一批项目,其中“酰化酶工程菌固定化细胞生产L—蛋氨酸中试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五”期间以来,新疆农业科技人员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科技项目有一是该院经作所主持的“新甜14号”等8个甜菜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项目。二是该院土肥所参加的准噶尔盆地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护的研究与农业开发技术示范项目。三是由新疆农科院主持,我区4地、州、局参加完成的“新疆小麦高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大面积推广”等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有:一是植保所主持、园艺所土肥所参加的加工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及产业化项目。二是经作所主持的中长绒、棉粮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开发项目。三是该院粮作所主持的“新青1号”等6个玉米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项目。四是园艺所主持,海南、上海我区等4家单位参加完成的“新疆厚皮甜瓜种质创新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五是由该院主持、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参加完成的“棉花发展战略研究”。六是由土肥所主持,国内4家单位参加的“灰漠土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有2项:一是粮作所主持的新疆豆类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二是经作所主持的超级长绒棉新品种及高效集成生产技术推广等项目。
  其中“新疆小麦高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大面积推广”项目以研究优良小麦品种为核心,以“高产、高效、优质、节肥、节种、生态安全”为技术框架,多单位、多学科联合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区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出多项技术成果。该成果集成新疆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发布小麦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9套。2004年至2006年,这一成果在喀什、阿克苏、伊犁州直、昌吉州等8个小麦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1263万亩,单产421.2公斤,亩增产52.5公斤,增产14.3%,累计新增产量6.63亿公斤;亩增纯效益56.8元,累计新增纯效益7.2亿元。亩节本增效9.8元,累计节本总增效1.2亿元。研究出小麦原种超稀播高倍繁殖技术,亩产由原来的450公斤左右提高到550公斤以上。繁育倍数达到275倍以上,技术应用面积162亩。集成多区域小麦高效施肥技术,建立施肥模型14个,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
  15.9%和11%—27.8%。建立了新疆小麦水肥协同管理模型,水与氮、磷、钾肥耦合效应方程。摸清了新疆小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明确了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建立了新疆小麦条锈病中长期预测预报模型和小麦重大病害预警系统。应用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技术,确定高产技术集成研究、示范推广的关键因素、重要性排序及研究重点,确保了实施的关键技术、集成技术达到预期的增产、增效目标。
  很多人可能不曾想到,新疆农业科研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连串骄人的业绩。背后还有着多少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故事。1992年的夏季,新疆农科院副院长张云生一行5人去哈密落实科研项目的途中发生车祸,当即3位专家遇难。1993年的3月14日,我区优秀工作者、该院小麦育种专家彭启良,抱着实验小麦倒在了田间,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离去时他的口袋里只揣着一份医生开出的住院诊断书。实验基地宿舍内,仅存有他放在餐桌上早已干透的馒头和榨菜。2006年的秋季,该院著名棉花育种推广研究员娄春恒,带病坚持在莎车科研第一线。当他病倒住进医院时,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实验课题。他们没有醒世惊人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们却有着超出常人、经得住考验的坚定信念,为我区农业科技这艰苦而光荣的事业做出无私奉献。
  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新疆科技30年发展回顾
  常铖
  1978年春天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新疆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一
  30年来,承续全国科学大会带来的机遇,新疆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地膜棉”试种成功、棉花大幅度增产;被称为“中国美利奴羊”的良种细毛羊培育成功。上世纪90年代,牛胚胎移植取得突破性进展,“漏斗式全排沙技术”应用,“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研制成功。进入新世纪,国产化风力发电机组从600千瓦起步,迅速发展到兆瓦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由单一品色到多种品色,并实现了产业化;“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成果造就了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绿色长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并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与此同时,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陆续建成,使新疆在特色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与科技部共建的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实验室,在盐生植物抗盐碱基因筛选、昆虫抗冻蛋白基因功能开发、控制鼠害不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与农业部共建的新疆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在性控胚胎生产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犊性别准确率达97%以上。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系列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为新疆棉花的优质高效生产和棉纺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甜瓜、西瓜新品种(系)26个,辐射到全国30个省区和美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了“直驱永磁恒频变速大型发电机组”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支撑了国产化的风电产业的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新疆民营科技企业由弱到强,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2007年,全疆801家民营科技企业,总资产达541.7亿元,从业人员5.5万人,总收入超过400亿元,上缴税金12.4亿元。
  据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新疆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标在全国排第28、29位,但新疆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标却排第10、11位。“低投入高产出”是新疆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敬业奉献结出的硕果。
  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1991年7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新疆经济的决定》。1999年,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提出把“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2000年,自治区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强化实施科技兴新”并发布《2001~2010年科技兴新纲要》,明确了科技兴新的“四大重点”任务。2006年,自治区提出实施面向优势资源转换加强科技创新战略,有效支撑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科技兴新”成为“科教兴国”在新疆的成功实践,提升了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
  农业方面,从“地膜棉”的推广到“宽膜棉”的创新,从优良品种的“矮、密、早”到膜下滴灌技术创新推广,新疆棉花生产从1980年皮棉单产不足3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100公斤以上。优质棉产量、高产面积、病虫害防治水平等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为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棉区农民增收作出了直接贡献。科技攻关解决了新疆细羊毛品质及其商品价值的关键技术问题,使新疆细羊毛品质大为提高。技术辐射在项目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883万元,使技术辐射地区近百万名养羊牧民增收数亿元。科技进步促进了番茄种植业和加工业的迅速成长,番茄酱出口量占国际总量的四分之一。番茄红素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啤酒花、枸杞、葡萄、香梨、苹果、杏、石榴、核桃、红枣、大芸、阿魏菇等特色产业在南北疆相继兴起。生物新技术的推广,使牛的改良周期由15~20年缩短到5年左右。全国60%的奶牛胚胎由我区生产,并为20多个省区提供技术服务。
  工业方面,新疆制造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一些技术和产品开始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已占领国内40%的市场份额。“特变电工”生产的世界容量最大的220千伏变压器远销美国,500千伏输变电成套技术出口中亚国家。高技术发展成就了新疆的一批新兴产业。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金风科技”开发的750千瓦、1.2兆瓦、1.5兆瓦机组,在全国风机市场占有33%的份额。“众和股份”生产的高纯铝、电子铝箔和电极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微机信息处理系统研究成果及应用,加快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此外,正在兴起的新疆医药产业,雪莲注射液、祖卡木颗粒及阿胶钙等产品,在国内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
  改革开放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设备和高层次人才,大大加快了新疆科技发展的步伐
  。国家305项目就是国内外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主任王宝林介绍说,通过20多年的科技攻关,305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研究,发现圈定了50多条重要矿带,可利用提取价值6000多亿元,并吸引了国内大批的地学人才到新疆开展研究工作。据统计,20多年累计有2.2万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新疆开展工作,带动和培养了新疆的科技人才队伍。在同国外合作方面,305项目先后与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40多项课题。
  进入新世纪,东西合作、共同发展的舞台越来越宽阔。我区已成功举办了4次“科洽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谈会),还有北京的“科博会”、深圳的“高交会”。其中新疆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关注的目光。
  同时,我区同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在20余个领域取得进展。与丹麦、德国的合作加快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和产业化,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合作带动了新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澳大利亚合作开展风险勘探为有色金属矿产开发提供了依据。
  四
  30年改革开放风雨兼程,科技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携手同行,结出了累累硕果。30年来,全区累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202项,有3235项成果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奖励;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全区专利申请量达20854件,专利授权量达11704件。
  新疆的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1978年的8.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55.3万人。吴明珠、夏训诚、郭志勤、吾守尔·斯拉木等一批科学家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吴明珠、刘守仁、康玉柱、王小东4位科学家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2006年12月,自治区召开首次科技大会,提出了“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战略,踏上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新征程。2007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同科技部建立会商机制,11月,科技部启动了“全国科技支疆行动”。2008年8月,科技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工作会商第二次会议决定深入推进科技支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面向中亚、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实施新疆科技人才的培训工程,为新疆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区科技部门将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支疆带来的新机遇,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东中西合作,围绕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主动把科技创新融入经济发展全局,科技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将会更加有效地支撑和引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0年教育谱写辉煌篇章
  蒋夫尔
  光阴荏苒,3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30年,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新疆的教育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注支持下,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围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新疆教育系统坚持以努力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切实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两基”工程: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南疆,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迷人的少数民族风情,还有这样一幅美好的图景: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最开心幸福的是学生!
  古丽尼莎,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今年14岁的她,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实验中学读初中二年级。
  “我来自200多公里外的帕米尔高原,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很好,我非常喜欢。”古丽尼莎用汉语介绍她的学习生活情况,“由于家里穷,小学毕业后,父母不打算让我继续上学了。”
  然而,2006年8月底的一天,正准备去放羊的古丽尼莎突然接到乡里的通知,说有车来接她去县里的中学上学。“听到这个消息,我不敢相信是真的。”古丽尼莎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很兴奋。几天后,古丽尼莎和乡里300多名小学毕业生一起,来到县城的实验中学读初中。
  阿克陶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大多数群众分散居住在山区和牧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2006年,阿克陶县用国家投入的300万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和筹集来的560万元资金在县城集中建设了一个1.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中心,把乡里的初中适龄少年接到城里的学校读书。如今,阿克陶县学生公寓中心已经接纳了该县8个乡的2358名初中学生集中寄宿。
  阿克陶县实验中学的老教师买买提·尼牙孜感慨地说:“30年前,山里的教学点、教室也是破破烂烂的,四处漏风,到了冬天,就没法上课了。”买买提·尼牙孜曾经在乡下教书,谈到30年来教育的变化,他感触颇深,“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仅办学条件好了,教育质量也提高了,大山里的孩子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育了。”
  从200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每年投入1.9亿元,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使自治区56个县205万名贫困学生得以享受。2005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增加投入,使“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全区228万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中小学生,占到全区这一阶段学生的69.3%。全区已有92个县(市)实现了“两基”目标,全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8%,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28%,较1977年提高了5.08%,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达93.88%,较1977年大幅增长。
  2007年,自治区获得国家授予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成就奖”,基本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双语教学:汉语儿歌在天山南北唱响
  和田,这个祖国边陲的美丽地方,素来被称为“美玉之都”。在和田,少数民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96.4%,民族教育一直是这里教育工作的重点。
  阿依左娜是加罕巴格乡中心小学学前“双语”班的一名学生。2006年9月,她进入乡里开办的学前“双语”班学习。“听说乡里有学前‘双语’班,我第一时间找到校长,要求把孩子送去学习。”母亲阿米娜罕接着说:“我没读过什么书,不会汉语,别人家懂汉语,一斤杏子可以卖4元,我不懂,一斤只能卖3元,吃了不少亏。”
  不过,现在让阿米娜罕感到欣慰的是,女儿阿依左娜尽管刚上了一年学前“双语”班,但6岁的阿依左娜已经能够说30多句汉语日常用语,她还学会了20多首汉语歌曲。
  如今,走进和田的乡村学校,常常能听到动听的汉语儿歌,那是学前“双语”班的孩子们在学唱歌呢!
  和田地区的老百姓发现,2006年9月以后,和田农村一下子“冒”出了很多过去没有的教育机构——学前“双语”班。
  去年,和田地区共开办了300个学前“双语”班,10810名少数民族农民的孩子得以走进学前“双语”班学习,这个数字超过了招生计划的16.3%,农民的热情可见一斑。
  农民买买提·吾斯曼翘起大拇指兴奋地对笔者说:“农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了,农民送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很高,少数民族教育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买买提·吾斯曼说:“想想自己,也是这几年才学会说汉语的。30年前,不仅没有人教汉语,大家的观念也远远达不到今天这个水平,没有人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如今不同了,老百姓也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了,汉语不好,将来要走出去,可以说很难。如今,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学习汉语成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热切期盼,前后对比,30年发生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始终坚持把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作为“稳边兴疆”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198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在少数民族学校加强汉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1992年,启动了少数民族中学“双语”授课实验。近年来,各地严格执行“少数民族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规定,并创造条件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积极推广中小学“双语”授课实验班的教学模式。2007年,全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班8788个,学生29.4万名,分别增长了39倍和53倍。2006年9月,在自治区全力支持和推动下,南北疆七地州学前“双语”教育全面启动,2007年,学前“双语”幼儿已达到18.05万名。
  自治区“双语”教学从中学下移到小学和学前阶段,由城市延伸到乡(镇),规模成几十倍增长,许多地区的“双语”授课班已从数、理、化三科使用汉语教学发展到除母语课外,其他学科均使用汉语教学的新模式,自治区“双语”教学多元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远程教育: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每天早上,哈斯也提都要比学校的其他教师提前两个小时到学校。哈斯也提是喀什市夏马勒巴格乡斯尔克其村小学的一名教师,之所以要提前到校,是因为哈斯也提除了教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接收通过卫星传过来的远程教育资源。
  “我们这里和北京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北京是早上8点钟上班,而我们这里是10点钟。”哈斯也提接着说:“如果10点钟到学校,就不能全部接收远程教育资源了,这对学校可是个不小的损失。”
  如今,走进斯尔克其村,远远就能看到一口白色的“大锅”架在村小学的房顶上,就是这样的一口“大锅”改变了这里教师多少年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走进斯尔克其村小学的远程教育资源办公室,老师正在接收数据,墙上是各种关于远程教育的规章制度,旁边的资料柜里装满了各种教育资源光盘。“已经有400多张了,这些资料中,很多都是我们教师可以用上的。”斯尔克其村小学校长阿不力米提·买买提艾力告诉笔者:“我的汉语就是通过这些光盘学的。”
  一位教师这样描述远程教育:“30年前,连电视机是啥样都不知道,如今,不仅学生可以借助电视机学习知识,就连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远程教育网络也到了边远的学校,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
  同喀什市的农村中小学一样,在新疆各地农村学校,因为远程教育的实施,教师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改变。远程教育在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目前,新疆已建成农村中小学教学光盘播放点2101个、卫星教学接收点4785个、计算机教室1268间。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共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高校校园网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新疆教育区域网、卫星宽带网。在全区88个县(市)的6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实现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覆盖,94%的农村中小学都能与城市同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实现远程教育覆盖使新疆的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自治区今年还将建立新疆远程教育网、直播课堂、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和视频会议系统,以此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此外,全区已基本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着更多的人才。
  文化滋养和谐新疆
  ——改革开放30年新疆文化建设回放
  佟志红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全区各族人民,让新时期的边疆老百姓在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享受着和谐的文化雨露。
  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一翼的新疆文化,虽几经历史变迁,却始终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
  当代新疆文化在历史承袭、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渊源。新疆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民族、语言等特点,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新疆处于古“丝绸之路”中段,是民族迁徙的走廊,是东西文明对话、交流、碰撞的地方。世界四大文明、三大宗教在此交汇,留下众多的古迹遗存,以“木卡姆艺术”和“三大史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世代相传,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风情,都给新疆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内涵。
  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疆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指向,并对各种流入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而发展起来的。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包含,共同成为新疆历史的精神写照,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疆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艺术表演、群众文化、大众传媒、文化消费、文化科研等门类齐全的格局,文化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至2007年,新疆已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0个,艺术创作研究机构2个,书画院8个,高中等艺术院校3所,公共图书馆98个,博物馆28个、文化馆91个。全疆隶属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文物事业和产业机构3523个,从业人员15962人。自治区文学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大型歌舞《洒满阳光的新疆》《木卡姆的春天》《冰山上的来客》等轰动全国、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一批文学艺术作品走出新疆。全区各级文艺团体面向基层年均演出10438场次,其中,农牧区占50%以上,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申遗成功激励文化自信
  2005年11月,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一次世界级的评选,新疆代表中国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胜出。这不仅仅是因为新疆文化的魅力,更是因为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结果。因为这是在国家文化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才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
  与新疆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挖掘和整理相对应的,是新疆各族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细心挖掘、积极举荐中。像少数民族“三大史诗”、音乐形式“花儿”等,这些几乎快被现代生活冲淡和漠视、而又曾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内容,又被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在这种对民族文化重新建立起的前所未有的自信心鼓舞下,2006年,新疆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等多个方面。2007年,新疆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08项入选,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154个、初步遴选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约220名。
  同时,新疆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活动,接待中外观众60万人次,扩大了在国内外的影响;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新疆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展示了我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木卡姆艺术研讨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以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申报、研究等工作正进一步向深度扩展。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文化自觉
  自从小品《傻妞相亲》2006年7月起在沙湾县柳毛湾镇18个村队轮回演出后,“傻妞“这个勤劳致富、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乡村姑娘,便在当地家喻户晓。扮演“傻妞”的演员冯艳也成了农民心中的明星。实际上冯艳并不是专业演员,她跟“傻妞”一样,是个勤劳纯朴的普通农民。在镇上开展的文化系列活动中,她和其他村民一起主动报名参加,排排节目、练练歌,每天生活得很充实。
  更多像冯艳这样的农牧民在充分享受基层文化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文艺演出活动中来,展示着新农村的可喜变化。据了解,目前,由国家投资的1.64亿元的新疆400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建成392个,全区200多万农牧区群众享受到了这种家门口的文化服务;而连续5年在全疆组织开展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各族群众,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诞生了很多土生土长的农牧民明星。一支支来自群众、代表群众,同时又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群众文化团队在“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共建和谐文化的重要作用。
  激发群众文化热情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不仅仅是这些。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国家补助新疆县级“两馆“建设资金3720万元;同时,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投资8500多万元的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工程和投资555万元的自治区图书馆消防改造、外墙维修工程,先后在2005年国庆节前夕竣工开馆。投资1.12亿元的新疆民族歌舞学校建设工程即将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27万元建设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在全疆已经建立了各级分中心、基层站(点)108个,基本形成了以自治区图书馆为中心,以各地州市、县图书馆为分中心,社区、乡镇文化站为基层站点的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平台。2004年至2006年文化部、财政部实施“送书下乡”工程资助新疆的价值近300万元、29万册新书,也已全部分发到全疆48个县(市)图书馆和130个乡镇文化站。
  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为新疆广大农牧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动平台,更带动了乡镇各种文体竞赛、巴扎新风、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家庭电影放映队、民间演艺等的纷纷涌现,这些政府精心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的各种有效文化载体和活动,在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基层和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也使新疆群众文化多姿多彩。
  精品创作推动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学艺术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根据数十几年前的红色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制作的同名电视剧,先后在全国近20个省市地方频道播出,并在浙江、黑龙江、山东、河南创下了收视新高。五幕民族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作为新疆第一部大型音乐剧,受到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在疆内外公演61场,观众近7万人次,还先后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歌剧、舞剧、音乐剧展演二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第二届“天山文艺奖”。在2007年进行的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这两部作品再次双双获奖。
  为了更好地实施文化精品和品牌战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立足新疆丰厚的文化资源,坚持文化创新的原则,建立激励机制,于2003年倡导设立了自治区综合性文艺最高奖——天山文艺奖,同时坚持精品生产前期主动策划、提前介入,后期密切跟踪服务的工作宗旨,激励了一批各门类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其中电影《美丽家园》、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入选“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电影《吐鲁番情歌》、电视剧《苍茫天山》《冰山上的来客》;歌曲《卡德尔大叔的日记》,长篇纪实文学《卡德尔和一个村庄的传奇》入选“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在“五个一工程奖”中新疆取得了西北五省区和全国五个自治区中入围.作品数量均排名第一的成绩。2008年,由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中国首部奥运题材影片《买买提的2008》受到影视界和媒体的关注,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国际体育电影周放映影片在全国数字电影院和流动放映队实施同日万点放映。
  2008年6月,新疆还在乌鲁木齐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的国家级舞蹈团以及国内优秀舞蹈团的2600余名演职人员,在新疆人民会堂、人民剧场等10个剧场轮番举行45场演出,反响强烈。为国际舞蹈交流搭起一座友谊的彩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新疆、文化新疆的风采。
  党的十六大以来,一批优秀剧(节)目、作品,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电影“华表奖”、电视“金鹰奖”、舞蹈“荷花奖”、杂技“金狮奖”等众多国内外艺术大奖。使新疆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全疆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使新疆各项文化工作稳步推进,也为构建和谐新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科技创新”打造“数字新疆”
  ——自治区第二测绘院开拓奋进求发展纪实
  白友兵
  3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自治区第二测绘院来说,却是一部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发展史。
  1979年1月,自治区测绘局综合内业大队组建,这就是自治区第二测绘院的前身。1985年,更名为自治区第二测绘大队;1995年,自治区第二测绘大队更名为新疆第二测绘院,2006年,确定为自治区第二测绘院,一直沿用至今。
  30年来,自治区第二测绘院实现了由传统手工制图向计算机数字化制图的飞跃,完成了生产结构调整转型,建成了疆内首屈一指的数字化生产基地,发展成为全疆测绘行业的领头羊。
  目前,自治区第二测绘院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装备精良,拥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站仪、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系统等一流的先进专业设备和成图软件,具备承担大地测量、地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专题地图编制等各类测绘项目的生产能力,是国家和自治区基础测绘任务的主要承担者。
  30年来,自治区第二测绘院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完成了《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新疆西部数据采集》、《新疆1∶5万地名数据采集》等一系列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测绘工程建设项目。承担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开发建设项目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奎塞高等级公路、314国道建设以及乌鲁木齐市、奎屯市、轮台县等市(县)的地籍测量和新疆北水南调工程、天山北坡经济带、西气东输输气管线、独山子石化工业园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测绘工程。与此同时,自治区第二测绘院还先后完成了乌鲁木齐市8400平方公里、喀什地区5750平方公里的1∶1万比例尺等基础测绘工作。
  30年来,按照“科技兴测”的方针,自治区第二测绘院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各项措施,加大“人才强测”的战略力度,科技兴测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该院着力培养各类业务技术人才和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机构建设,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自治区第二测绘院自主创新研发了《1∶、生产工艺改造》、《基于1∶10000DEMDOM10000基础测绘项目ARCINFO软件基本操作窗口界面化编程》、盲文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等科技项目,成功在维文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集》中实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完美译换,创新制作出了巨幅《喀纳斯景区遥感影像图》等。在全国首次将“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应用于生产;在全疆首次实现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在基础测绘中的应用;编制出了我区首部影像图集——《乌鲁木齐市影像地图集》等。应用“3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遥感技术RS)技术,生产出“4D”(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栅格图DRG、数字线划图DLG)产品及其复合产品以及卫星遥感地图等各种数字化产品。生产的各种比例尺地
  形图、等值线图、专题图、电子地图及“4D”产品、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已广泛地应用于自治区党政部门及交通、水利、邮政、电信、石油、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和文物管理等部门,并为实现“数字新疆”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自治区第二测绘院还完成了汉、维、哈文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集》、《乌鲁木齐市影像地图集》、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新疆西部数据采集等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3种不同语言文字版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集》的出版发行,不仅是测绘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30年来,自治区第二测绘院以发挥测绘服务保障为己任,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影响广泛。自主研发了《乌鲁木齐百事通》、《新疆旅游地图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交通与旅游图册》、涤绸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交通图》、(维文)《1∶
  175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1∶100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乌鲁木齐市卫星影像挂图》等项目。多年来,自治区第二测绘院还无偿向自治区有关部门提供各种地图集、地图册、旅游图册等数以万计,充分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连续两年向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赠送盲文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体现了人文关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殊荣见证历程。该院是首批全国甲级测绘单位,自治区“AA”级诚信单位,且在新疆测绘行业率先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全国测绘质量表彰单位”、人事部、国家测绘局“全国测绘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测绘局“十五测绘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昆仑山下的数字电影
  红柳
  高清晰、流畅动感的画面,或柔媚婉约,椰风阵阵,小桥流水;或粗犷豪迈、雪山冰川、戈壁绿洲,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流连忘返。高保真立体声的音响,或行云流水,长歌短板,丝竹唱和;或高亢激越、铿锵不羁、洒脱狂放,令人宛如身临其境,沉静陶醉。
  在刚刚过去的古尔邦节期间,我有幸在新落成、装修一新的喀什噶尔影剧院一连观看了数场精彩的数字电影,心情沐浴在高品位的艺术氛围之中,愉悦着,快乐着。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昆仑山下的喀什噶尔绿洲也分享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高科技带来的高品位艺术元素已经悄然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人们坐在人气兴旺、红红火火的电影院,有滋有味儿地沉醉在数字电影营造的美妙声画世界里时。许多长期从事电影放映工作的老电影工作者情不自禁地惊呼:“电影院又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备受冷落的电影院又热闹起来了。”人们深有感触地说:“久违的电影又回归了,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如今,在喀什噶尔绿洲广袤的城乡大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镇)的村委会,在文化站,甚至在乡间开阔的场院,人们就能够轻松、惬意地尽情欣赏数字电影带来的高品位的声画艺术享受。数字电影,引领电影放映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电影从传统的模拟时代昂首阔步走进高科技的数字时代,我区电影放映历史由此改写。
  自2008年4月以来,作为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试点地区的喀什地区,伴随着自治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的启动,看电影已经不再是当地人,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民群众日思夜盼的奢望。
  在陶醉于数字电影清晰稳定的画面、圆润流畅的音质带来的高水平的艺术享受中,我的内心不禁思绪万千。
  我小时候生长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叶儿羌河畔的图木舒克垦区,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孩子一样,我们获得娱乐、增长知识的途径就是看连环画、听收音机、看电影。而既有画面又有声音的电影,是孩子们的最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富裕。整个团场仅有一套电影放映设备,加之受政治气候影响,公映的电影除了呆板的说教类幻灯片,屈指可数的故事片也很鲜见。电影放映队通常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在每个连队巡回放映一次。连队的打麦场、篮球场就是现成的露天电影院,一面刷有石灰的土墙就可以作银幕。连队里每演一场电影,就仿佛过了一次大年。听到放电影的消息,人们早早吃完晚饭,就搬着板凳赶到放映点抢占位置。打麦场面积有限,一些孩子就爬上树,胆大的上到房顶。看完一场电影,除了沉浸在美妙的回忆之中,就是长久难熬的等待。我永远忘不了1977年那个仲夏,追着电影放映队去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卖花姑娘》的情景。那年夏季,电影放映队破天荒地在同一个晚上上映两部电影。第一遍看完,我就被长征前期的革命小英雄潘冬子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为游击队送信、送盐的精神和朝鲜南北内战时期小主人公花妮扣人心弦的悲剧深深打动了。或许是源于心灵深处地冲动,为了一饱眼福,我居然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相约,一路跟着在各个连队巡回放映的电影放映队,整整7个夜晚,都在畅快愉悦地欣赏着那两部电影。以至于整整30年过去了,我还能够张口就说出电影里那些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经典对白,随口哼唱旋律优美的电影主题曲。这段童年时代难忘的经历,在我心灵深处滋生了与电影难以割舍的情缘。
  上世纪90年代初,工作之余,我曾经满怀着难以忘却的电影情结,多次走进电影院。不知是放映设备老化,还是电影拷贝受损,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画面模糊不清,声音含混甚至喑哑。往往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索性断了进电影院的念头,在家看电视电影频道。可是,独自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电影,压根儿找不到坐在电影院,与数十数百人一起欣赏电影那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心里就不由自主地生出些许的惆怅和失落。由于模拟电影拷贝制作费用昂贵,购买或租用成本较高,边远农村路途遥远、运送不便,“看电影难”成为喀什地区农牧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
  2006年3月21日,很久没有光顾电影院的我,却着实地被电影累了一回。那天,是喀什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县上分别组织了大型民族歌舞方阵表演、农民革命歌曲合唱比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当天,自治区“三下乡”服务示范团在我所工作的县城电影院放映电影《吐鲁番情歌》。因为给整个喀什地区仅仅赠送了一套拷贝,要求当晚电影放映后,立即把拷贝送交地区,供各县市巡演。考虑到同事们都累了一天,我承担了交送拷贝的任务。直到电影放映结束,放映员给我拷贝,我才大吃一惊:尽管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对电影情有独钟;尽管从电影中获得过无穷的乐趣,我也绝对想象不到,一部仅仅约两个小时的电影,居然足足有两铁箱子拷贝,抬手试着提了一下,有将近20公斤的重量。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既然承接了任务,我别无选择,不得不使出吃奶的劲儿,两手并用,一步一挪地把两个铁家伙搬到路口,好容易搭乘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喀什市下车,简直没有力气再提着它了,只好拖着,挪了将近半公里路,千辛万苦地送交到喀什市电影公司。两只饱受拷贝箱折磨的胳膊,整整酸痛了一个星期。
  这次并不轻松的经历,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个电影放映业老前辈对上世纪50年代在喀什偏远乡村大山里放映电影的往事的追忆。当年,这位前辈在叶城县山区放电影,足迹踏遍了该县南部山区的所有乡村。电影队里必不可少的,除了放映员,就是马和骆驼。他们长年在野外工作,每每是晚上抵达一个点,架设银幕喇叭,安装放映机,放映电影。第二天一大早就得打点行装,捆绑放映机,骑马或者赶马车上路,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放映点。到偏远的山区放映电影。崎岖的羊肠小道使“娇贵”的马儿顿时没有了用武之地。遇到这种时候,沙漠之舟骆驼就派上了用场,放映员骑骆驼,还要把放映机、扩音机、汽油桶、喇叭、行李、干粮、水葫芦等等一应家什都捆绑在骆驼身上。当时的发电机很大,很笨重,整体无法搬运,不得不拆成零件,才能驮。常常是因为驮载的东西太多,占地方,人根本无法骑,经常是人拉着骆驼走。有一次,由于随队的骆驼生病,临时找了一个没有驮过东西的小骆驼,不料,上路不久,在一个山梁上,骆驼受惊了!它在山上狂奔。由于剧烈颠簸,骆驼身上的绳子松了,箱子掉了,放映机飞出去了,在山坡上乱滚,经过检查,扩音机严重损毁,害得他们只得花了十来天时间返回县城修理,一个夏天的巡回放映计划全部泡汤了。
  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各族群众的关怀,带着国家广电总局对边疆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关心支持,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率先向喀什地区赠送了102套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这让喀什地区的300多万名各族群众,无论是在喀什噶尔绿洲,还是在偏远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或是终年白雪皑皑的万山之祖、万水之源帕米尔高原,数字电影的盛宴天天隆重上映着。这为喀什各族干部群众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精神文化的实惠。
  节能减排一新星
  ——记2008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宋晓玲
  王喜梅 薛和平
  今年38岁,从事塑料化工工作已18个年头的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河子化工厂厂长、中发化工公司经理宋晓玲凭着科技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带领青年科技人员为企业先后解决了30个重大科技创新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自治区、兵团等34项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奖。她本人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称号。
  电石废渣变香饽饽
  2002年夏季的一天,已是天业化工厂生产副厂长的宋晓玲,看到厂里成堆的电石渣,心想:生产水泥需要氧化钙,电石渣也含氧化钙,电石渣是否可以作水泥生产的原料呢?把电石渣变废为宝,当时行业上尚未找到解决的途径。带着这个“奇思妙想”,宋晓玲在石河子南山水泥厂配合下,主动提出承担电石渣制水泥的试验。天业化工厂距南山水泥厂来回70多公里,她天天要跑一个来回。为得到试验结论,她建议在原有石灰石制水泥传统工艺中,从添加5%电石渣试验起,再到10%,最后到20%的电石渣能生产同等质量的水泥。这一消息令她兴奋不已,但她并不满足,她觉得电石渣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后来,她得知江西有一家水泥厂用50%的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的水泥生产线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赶往江西这家水泥厂。通过7天的现场技术交流,她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又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最终完成了电石渣制水泥的实验。为天业循环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如今,天业化工水泥厂年产量已达35万吨,可将天业2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37万余吨电石渣全部“吃干榨尽”,创造了国内外100%用电石渣为原料生产水泥的奇迹!
  聚合配方全国独创
  宋晓玲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她说:“我一休息,就有一种负债心理。只要不在试验现场,心里就不踏实。”负债心理使宋晓玲不断进取,不断挑战着自己。
  2002年,纳米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给化工行业开辟了节能减排的新路。宋晓铃敏锐地捕捉到这方面的信息,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大量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决定在聚氯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加入加工助剂纳米碳酸钙,以增强聚氯乙烯的韧性和性能。
  为了解决此项国内难题,2002年7月,宋晓玲前往浙江大学聚合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研究。当时,南方盛夏天气酷热难耐,宋晓玲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工作七八个小时,一刻也不离开,生怕错看一个现象,漏掉一个数据。
  她天天写工作日志到深夜,经过几百次的实验、几百次的失败和总结,她终于找到了解决此项技术难题的关键点。其中关键技术《纳米碳酸钙改性PVC脂原位聚合综合分散技术》获2006年国家发明专利,获2002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固相增韧接枝共聚纳米PVC复合树脂的开发》获2007年兵团首届青年创新创效一等奖。树脂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废气排放零的突破
  电石法氯乙烯工艺中,氯乙烯单体尾气的回收是国内、世界煤化工生产的难题,也是困扰宋晓玲心头多年的疑虑。为达到零排放标准,她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2000年,她和厂里的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攻关小组,大胆地将负压解析装置改为正压解析装置。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近千次的分析,氯乙烯精馏尾气排放控制在了2%以内。2004年4月,她牵头再次组成技术攻关小组进行立项攻关。又经过上百次试验论证、再试验、再论证,氯乙烯尾气排放终于实现了零排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6年,中发公司被国家三部委认定为全国103家创新型企业之一。2007年9月11日该公司生产的聚氯乙烯树脂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烧碱连续3年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她主研的氯乙烯尾气回收的课题成功解决了零排放的问题,每年为国家创造利润6000万元。她与同事们共同攻克的干法制乙炔新技术,节约资金900余万元,提高效率20%,每年增加产值337万元。她主要承担的聚氯乙烯废气回收解析项目,每年成功回收废气640余万立方米,又增效6500余万元。
  十几年来,宋晓玲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模范”,农八师石河子市“十大”女杰、“科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被业内人士誉为行业节能减排的一颗科技“新星”。
  蓬勃发展的新疆新闻出版事业
  段离
  1978年至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代,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写下了史无前例、气势恢宏的篇章。新疆的新闻出版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是在改革开放十年之后的1988年成立的。回顾新闻出版局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可用“前所未有,功绩卓著”八个字来概括。
  改革开放之初,新疆只有5家出版社,现在已发展到12家,年出版物数量达3000余种。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累计出版各类图书6.15万种,总印数17.59亿册,出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960多种。目前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占全部出版总量的61%以上。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成立20年以来,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简明读本》《汉哈大词典》《医药志》《我们新疆好地方》等34种图书、音像制品,先后分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国图书奖等国家级奖项;《玛纳斯》《维吾尔多浪木卡姆》《中亚通史》《维吾尔文学大典》等240多种出版物分获中国民族图书奖和新疆图书奖及音像电子出版物奖等省部级奖项。迄今为止,新疆出版界已4人获“韬奋出版奖”一人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优秀出版人物奖,还有7人获“出版百佳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2007年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还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集体奖。
  新疆出版业用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理论著作和其他重要图书,组织出版了大量的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新疆历史教育方面的图书。与此同时,新疆出版业还精心策划,整理出版了多种挖掘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典籍,如《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卫拉特历史文献》《十二木卡姆》《医典》《维吾尔医药志》《医药志》等,并翻译出版了一批中外名著、古代诗词和现代优秀文学作品。
  服务“三农”是新疆出版业始终如一的出版宗旨。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各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共出版为“三农”服务图书3000多种,其中民文出版物占90%以上。近年来,新疆出版业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拓展“走出去”选题,组织各出版单位积极参展法兰克福、莫斯科、美国等大型国际图书展会,有多种出版物已进入中亚、欧美、东南亚及我国港澳台市场。使新疆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出版物走向世界。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新疆的报刊业方面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之前,新疆的报纸只有40种,期刊也只有33种。现在,新疆的报纸总数达98种(民文报纸占42%),总印数达7.56亿份;期刊总数达208种(民文期刊占54%),总印数达1346.04万册。
  机制的创新与体制的改革,使新疆的报业出现了空前的发展。报业的产业化运作不断深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使《乌鲁木齐晚报》《都市消费晨报》《新疆都市报》《库尔勒晚报》和《伊犁晚报》等一批都市类报纸应运而生,丰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成为新疆的朝阳产业。
  新疆新闻出版事业腾飞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图书发行市场的繁荣。1978年,新疆新华书店图书销售4117万册,销售额仅1208万元;2007年,图书销售达2.36亿册,销售额达17.7亿元。1978年,全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销售额只有594万元,2007年达5.2亿元。目前,全区有县以上新华书店96家,国有图书发行网点160多家,大型出版物配送中心1处,大型出版物交易中心1处,分销、零售书店近1500家,初步形成国有与民营发行企业相互补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1988年以来,新疆印刷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印刷行业的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普及应用。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新疆印刷企业不断加大技改力度,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先进的印刷设备,为印刷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为止,自治区共有各类印刷企业4068家,其中以现代企业为代表的新疆印刷集团的强强联合,和另外具有一定实力的出版物印刷企业共有183家。全区印刷业年工业总产值近11亿元,用纸量近13万吨,利税总额约6000余万元,已成长为具有文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产业。
  随着2007年1月1日起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的实施以及2007年下半年在新疆广大农牧区推行的农家书屋工程的启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潮在新疆大地上开始涌动,农牧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也逐步地得到保障。
  “东风工程”是党中央在新疆农牧区实施的一项特殊的文化出版摄影,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每年按计划采购一定数量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文的党报、期刊、图书、音像制品,通过新华书店和当地邮局,免费发送到全区865个乡镇和9019个行政村,让广大农牧区各族群众能够及时看到急需的出版物。
  在“东风工程”实施过程中,“农家书屋”工程,也在新疆广大农村牧区全面铺开。新疆的农家书屋建设分准备、试点、示范、全面推进四个阶段进行。新闻出版总署规划“十一五”期间在新疆建立3000个农家书屋;自治区确定2007年在南北疆建立150个试点农家书屋,2008年计划建设1000个。在试点农家书屋建设中,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动员区内各出版社和新华书店,采取每赞助2万元的出版物或现金即可取得一家书屋冠名权的办法,共收到捐赠出版物2300多种,10万多册(盒)。截至2007年12月17日,150家试点农家书屋如期建成。
  “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基本上解决了新疆广大农牧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给新疆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