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506
颗粒名称: 社会篇
分类号: C91
页数: 30
页码: 163-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社会的情况。其中包括天山南北屯垦戍边的丰碑、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塔里木盆地的“华西村”、医疗卫生发展喜人造福新疆各族群众、让百姓安居乐业等。
关键词: 新疆 社会

内容

天山南北 屯垦戍边的丰碑
  ——生产建设兵团经济社会改革发展30年成就纪略
  陈建中
  30年,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让全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康庄大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执行中央赋予“屯垦戍边”使命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群体,也概莫能外,乘势而上,步入辉煌。
  奋起二次创业 再造兵团辉煌
  1979年,全国改革开放之初,新疆农垦农牧团场渐进推行“财务大包干”制度改革,初步克服了团场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农牧团场普遍对职工实行“三定一奖”式的生产责任制,实行浮动工资、联产计奖等分配办法,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百万军垦盼改革,引得春风过玉关。改革开放使得天山南北风起云涌。198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被撤销建制7年后,重新恢复。恢复建制后的兵团人,群情激荡,豪迈地“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直追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洪流。
  改革发展中的兵团在新疆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4年10月,在庆祝兵团正式成立4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西部开发的成功典范”。从1982年至1994年的12年间,兵团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空前发展,取得了令人称颂的成就。1994年,兵团耕地面积恢复性达到1600万亩,兵团兴修水利、治理沙漠,规模经营、科学种田,形成了机械化程度高,农工素质好,中国内陆干旱地区独具一格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七五”、“八五”期间,兵团农业发展速度平均年递增5.2%,高于3%的全国平均速度,职工人均收入比1982年增长162%。人们摩拳擦掌,你追我赶勤劳致富,追寻幸福,以改革与发展激励起来的巨大热情与积极性不遗余力地建设“塞上江南”创造自己新的美好家园。
  1983年,兵团在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程中,在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创造性、主动性,在石河子、博尔塔拉、五家渠、奎屯等许多垦区各种组织形式与联合方式的联产承包生产单元如雨后草原上的蘑菇,纷纷破土而出。无论是石河子垦区一四三团的李国信,还是农五师博乐垦区八十四团的卜宪运都是改革国有农场固有生产方式的尖兵。他们不约而同率先创办了家庭农场。于是,全国第一个家庭农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诞生了。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后的农场,秋后一结算,农工既丰产又丰收,过去干瘪的腰包鼓起来了,改革成果十分抢眼。九十团卢明锡为锁住风沙改造农业生产环境,他如同一棵青松挺立阿拉山大风口,率先创办了第一个家庭林场。
  一马当先有人闯,万马奔腾赶上他。于是,自1983年起,兵团大张旗鼓兴办家庭农场,提出“一主两翼”的发展口号,一主,就是办家庭农场承包土地固定15年不变;两翼,即鼓励职工开办开发性家庭农(林、牧)场,发展职工家庭庭院经济。这项改革举措挑战延续传承了几十年的国有农场的“一大二公”,团、营、连、排、班五级管理,农工敲钟上工、吹哨子收工军营式的旧生产模式。
  广袤的原野上,独户、联户或者劳动联合等群众首创的承包方式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星罗棋布,使得绿洲垦区更加郁郁葱葱。到1987年,兵团共建立了12.63万个生产承包单位,承包职工占当年职工总数的85.5%,承包土地占播种面积的90.7%,家庭农场由1983年开始试办的1066个发展到1987年的70926个。极大地调动了百万职工的积极性,1987年,全兵团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2.5%,棉花增长了70.9%,油料增长14倍,甜菜增长57.4%,经营体制改革崭露头角。
  1987年,兵团党委在农牧团场全面推进“两费自理”、租赁经营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实施棉花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普遍开展“两高一优”攻关活动提高生产水平。1998年,兵团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牧团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动“两费自理”和土地租赁经营步伐,农业连队取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98年,全兵团四大作物亩产分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方面,粮食增长37.2%、棉花增长92.3%,油料增长66.9%,甜菜增长62.3%。
  2001年兵团《关于深化农牧团场改革的意见》及3个配套文件(即“1+3”文件),提出了以“固定、自主、分配、服务”为重点,扩大基层民主和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2006年《关于进一步完善“1+3”文件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又提出以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为目标,以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为重点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框架,这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极大促进了团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坚持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积极发展特色和高效经济作物。
  矗立在天山南北的丰碑
  兵团继承和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在天山南北的大漠戈壁上大兴水利、开荒造田、植树造林、兴建城镇、办厂经商,在戈壁荒漠上建成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达的绿洲生态体系。改革开放30年,兵团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服十业如虎添翼,更加欣欣向荣。兵团人在世界最干旱的地区先后治理了数十条河流,修建了100多座水库、10万公里渠道、3200多项灌溉工程,开垦并巩固了100多万公顷耕地,形成了中国内陆干旱地区独具一格的机械化、集约化、大规模现代农业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2007年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兵团粮食亩产由125公斤提高到481公斤,增长2.8倍;棉花亩产由31公斤提高到136公斤,增长3.4倍;油料亩产由27公斤提高到172公斤,增长5.4倍;甜菜亩产由644公斤提高到4551公斤,增长6.1倍。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4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农业总产值的5.5倍,年均增长8.1%。
  ——改革发展30年促进了“白色革命”兵团棉花生产能力每年都上新台阶,2007年棉花播种面积达到919.59万亩,棉花总产量,达到124.72万吨,是1978年1.95万吨的63倍,亩产连续十多年创全国最高纪录。油料和甜菜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生产,工业用番茄、工业用辣椒、万寿菊、薰衣草等特色经济作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带动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特色高效经济作物。
  ——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兵团农业生产立足于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57.11万千瓦发展到2007年的303.53万千瓦,增长5.31倍,年均增长8.8%。机械作业达到3.5亿标准亩,农机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1400元。兵团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5%以上。
  ——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农业生产紧紧围绕科技进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把行之有效的常规技术与新技术新成果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十大主体”技术、精准农业六项技术、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主推技术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手段,各项技术覆盖面、到位率逐年提高,从种植业精准农业技术开始,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田间作物生长动态自动监测等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应用广泛,主要作物亩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水准高于全国平均值。兵团平均每万人中农业科技人员51名,平均每万亩耕地有农业科技人员8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30年,从兵团恢复前的1978年到2007年,先进农业科技在种植业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覆盖到林果业、畜牧业。果树园艺业标准化建园面积和矮化密植面积不断增加,节水灌溉技术逐渐应用到林业生产中。2006年,兵团在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粮食平均亩产排序中,名列第一,棉花平均亩产排序连续十年第一,棉花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30年来,2007年兵团节水农业驰名全国,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800万亩,其中滴灌76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8.7%,滴灌规模世界第一。
  ——畜牧业养殖小区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十项主体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猪、牛、羊等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98%、50%和65%,位列全国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1%,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7年兵团农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192元,是新疆人均的1.9倍,全国的1.5倍,在西北五省区名列第一。
  ——在创业前期30年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又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锐意进取,迅猛发展,兵团建设起了以石河子、阿拉尔、五家渠、图木舒克等新兴城市和几百座以团场驻地为中心的小城镇。兵团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从农牧产品加工业起步,发展现代工业。形成了以轻工、纺织、食品、制革为主,兼有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门类的工业体系。随着兵团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兵团所辖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有较高水平。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五”以来,自2000年起城镇化率年均递增1.6个百分点,兵团的四个城市、175个团场和2200多个连队居民点的城镇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农工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7年末兵团城镇化率达到44%,小城镇聚集了兵团40%的人口,创造了兵团60%的生产总值。兵团已经形成城镇化的雏形。尤令人欣慰的是,边境农场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叫邻国称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始终如一地遵循中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方针,在发展中壮大。伟大的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发展的模式和发展进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兵团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渐渐步入“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1978年,兵团生产总值仅为7.4亿元。经30年改革发展,2007年,兵团生产总值达到441.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3倍,年均增速9.5%。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实现较大突破,1978年兵团人均生产总值为374元,2007年突破2000美元,达到17088元人民币,按可比价计比1978年增长9.7倍。
  经30年改革发展,兵团已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且看兵团物质文明辉煌业绩:兵团以仅占新疆约八点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占新疆比重近四分之一的农业总产值和六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生产了约占新疆七分之一的粮食,近二分之一的棉花,四分之一的油料,近三分之一的甜菜,四分之一的水产品,三分之一的棉纱、棉布、食糖和接近二分之一的出口创汇商品。这就是改革发展中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使得各项工作蓬勃开展。
  就业工作蓬勃发展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广大人民群众谋生的基本手段,生活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30年,自治区就业工作从“计划轨”向“市场轨”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我区城乡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491.2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811.75万人,增加了320.5万人,年均增加10.6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34.49万人增加到370.1万人,年均增加4.5万人。特别是近五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持续增长,就业人员占城乡就业人员的比重从2002年的46.67%上升到2006年的61.6%。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
  妥善解决了返城知青就业问题。从1978年到1985年,全区共安置返程知青等城镇待业青年66.9万人,其中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安置34.5万人,占安置就业人员总数的51.6%。到1985年底,全区1984年以前历年积压的城镇待业青年基本上得到安置,当年新增的待业青年也有50%的人员安排就业。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第二次城镇待业高峰的软着陆,缓解了就业压力,稳定了就业局势。二是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为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从1998年以来,全区地方2598户国有企业先后实施了下岗分流。10年来,全区累计支付进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1.37亿元。其中,支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7.88亿元,代缴社会保险金13.49亿元。进入社保中心的近40万下岗职工,100%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生活保障费,确保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再出社保中心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35.52万人,再就业率达90%,较好的化解了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构建了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到2007年底,全区各地、州、市、县(市)均成立了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城乡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三位一体,并强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职责,实现了“大就业、大培训”格局。至此,自治区城乡统筹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形成。每年,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带队,
  自治区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若干工作组分赴各地州市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指导、推动全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建立和完善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2000年以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新疆实际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1995年,《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进一步提高了对员工的保护力度,提升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2007年,《就业促进法》颁布,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促进就业的重要法律,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积极有力的法律保障。三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基本搭建了劳动就业法律保障体系框架,标志着就业工作从就业政策时期进入了就业法治时期。
  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组织机构体系。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是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中心工作。从2000年4月开始,自治区以发展社区服务业为突破口,以解决就业再就业为主要目的,从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社区文化教育、社区综合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社区建设试点。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建立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2558个,其中街道140个,社区1618个,建设率均为100%,乡镇800个,建设率93.57%,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5879人。基本形成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组织网络体系。
  统筹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截至2007年,全区各类职业介绍机构537家,其中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431家。全区15个地州市全部开通了“12333”就业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了以“人本服务”为宗旨,按照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要求,对城乡各类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求职登记、档案管理、培训申请、鉴定申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政策宣传。从2003年开始,每年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基本形成了服务全区广大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和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四大历史性转变。一是就业观念历史性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从一而终”、“以公为荣”、“铁饭碗”的传统观念,靠国家和单位安排就业,转为靠自己、靠市场求职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强自立的就业观念逐步被人们接受,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深入人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日益增多。
  就业机制历史性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劳动力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逐步过渡到“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在我区基本确立。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国有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身份和管理体制历史性转变。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职工由国家职工变为企业员工,终身制变为合同制。退休人员由企业负责管理转到由社区管理,由“企业人”变成“社会人”,实现了管理体制上的重大转变。
  就业和培训政策历史性转变。就业和培训政策在促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已经逐步延伸到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等就业群体。社保政策不断拓宽、延伸、惠及城乡就业人群。
  到2007年底,全区基本实现城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各级党委、政府把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列入政府工作要点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消除零就业家庭目标任务分解到街道、社区,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强化监督,优化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自治区制定了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等21项帮扶措施,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了对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
  职业培训成效明显。其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能力有所增强;办学条件、实训条件得到改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2007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2万人,比2005年6.6万人增长170%。其中,技工学校招生2.3万人,比2005年1.6万人增长140%,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其二是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劳动者技术技能素质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城镇的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3年以来,全区累计培训各类人员578万人(次)。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17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9万人(次),农村致富技能培训47万人(次),企业在岗职工培训224万人(次),创业培训4万人(次)。
  其四是高技能人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到2007年,全区企业在岗职工24万人,其中技能人才总数158万人;全区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人数19.5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1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与2005年相比,高技能人才增长83%,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增长72%。
  完善养老保险
  自1999年以来,积极开展并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区养老保险净增参保人数近88万人,年均增长8.1%;基金征缴收入由省级统筹前的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7亿元,年均增长30.3%,企业费率(不含个人缴费)由省级统筹前的平均30%下降到20%,降低了10个百分点;基金积累由省级统筹前的5亿多元,增加到2007年的近170亿元。我区的养老保险统筹模式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全国推荐的省级统筹样板模式。同时,省级统筹的实施,也促使我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得到强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连续三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先进省区。
  塔里木盆地的“华西村”
  秦汉
  达西村原本是新疆尉犁县兴平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然而,现在的达西村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全国人民都知道它是新疆沙漠边上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典型。新疆各族人民提起达西村,都会说:“达西村,亚克西!”
  胡锦涛总书记何以先后两次给达西村的复信,这还得从改革开放以来达西村取得的显著变化说起。
  2005年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尉犁县达西村青年买买提·沙吾尔等回信,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勉励农村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胡锦涛在信中说,从你们的来信中了解到,这些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各族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村里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邻里和睦、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在这个过程中,村团总支积极动员和组织团员青年,发挥优势、勇挑重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欣慰。
  胡锦涛在信中指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这也为广大农村青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胡锦涛希望达西村的各族团员青年始终胸怀远大志向,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积极进行劳动创造,带头倡导文明新风,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巩固和振兴祖国西部边陲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买买提·沙吾尔是达西村团总支书记。多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和村里的各族团员青年一道,坚持艰苦创业,依靠科技致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进步。昔日的贫困村现在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买买提·沙吾尔曾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从此,达西村,这个中国西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做客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节目,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一家也被请进演播室。崔永元问沙吾尔·芒力克:“我听说,在达西村,村民每年可以享受到18项优惠,都是村里出钱。是这样吗?”沙吾尔·芒力克回答:“是的。达西村村民孩子上小学费用由村里负担。考上中专一次性奖励500元,大专以上一次性奖励1000元。没考上的孩子,由村里出钱送去学技能。自来水费、闭路电视收视费由村里承担。65岁至79岁的老人每月补助50元,80岁以上的老人补助70元;村民去世后,由村里补助安葬费650元;村民盖房,宅基地免费,村里还给免费提供15000块砖;盖好的房子抗震效果好,还可以获得500元至1000元的奖励。”
  但是,谁曾想到30年前,达西村与全疆、全国的绝大多数农村一样,不仅一穷二白,农民无钱、缺粮、少穿,而且祖祖辈辈都要同戈壁滩、盐碱地争地抢粮。因为“达西”维吾尔语意为“盐碱地”。到处是满目粉状的沙粒与碱土,在黄色的沙粒与绛紫色的碱土,间,夹杂着白色的物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地面上结着一层硬硬的土壳,当地人把它叫做盐碱壳。
  达西村虽然地处尉犁县城郊,但是由于它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缘、塔里木河中下游、孔雀河下游。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来,塔里木河的水越来越少,盐碱地上种庄稼投入大、产量少,过去村民们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春风化雨,为达西村注入了的活力,使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达西村各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年,全村粮食产量比1982年翻了一番。但是达西村的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缺乏发展后劲。穷则思变,达西村党支部没有消极地等、靠、要。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深刻认识到: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充分发挥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两个积极性,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实现脱贫致富的步伐。他组织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分析讨论达西村的发展思路。同志们结合达西村的实际情况,一致认为“领头羊”沙吾尔·芒力克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大伙都懂得“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如果村集体成了空壳,村民们就更没指望了。于是,他们达成了“瞄准市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全体党员集思广益,在当时村集体家底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根据农民生活需要,首先因地制宜,利用村委会闲置的库房投资兴建面粉加工厂。1987年,达西村办起了第一个集体企业。仅仅一年时间,面粉加工厂就为达西村创收2万元。可别小看这区区两万元,这是达西村掏回的第一桶金。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两万元成了达西村日后燎原的“星星之火”。1990年,村里划出150亩集体土地,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温室大棚,承包给菜农,当年产值达200多万元。
  1992年,达西村利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优势,投资38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52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每年创收5万元。1993年,达西村又兴建了一个年产100万块砖的砖场,每年为村里创收12万元。
  达西村就是采用这种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完成他们的原始积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1994年,国家鼓励水土开发、发展棉花生产。达西村的“领头羊”顶着烈日,一个人来到村外的一片荒漠上,望着荒漠出神。
  这是一片平坦的半沙化的戈壁滩,平坦的戈壁滩上稀疏地生长着一些红柳丛和骆驼刺,裸露的戈壁表面由北向南均匀地排列着一道道细细的鱼鳞似的沙纹,那是漠风的杰作。太阳照在头顶上,空气炽热,阳光白晃晃的,荒漠在阳光下袒露出金灿灿的胸脯。沙吾尔·芒力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多么希望这片荒漠能变成良田啊。
  沙吾尔·芒力克回到村里向村民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村民表示赞同,也有人嘲笑他“痴人做梦”。他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集体讨论研究,大伙一致认为只要有水荒漠就能变良田。沙吾尔说:“我仔细的观察过了,咱们的那片荒漠地势较低,可以把水引过去。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打机井。”
  达西村抓住这次机遇,先后开发荒地1600亩,办起了村办小农场,每年创收9.5万元。尝到开荒甜头的达西村,又在原先一片半荒漠化盐碱地上开出一片农田,经过改良土壤,到1995年以后,将温室大棚逐步扩大到280亩,成为尉犁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1999年,由于棉花市场的低迷,达西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划出了150亩地,定植香梨5300余棵,建成了一个集体果园。
  今天30年过去了,达西村砖场累计为集体创收120万元,集体享有砖场25万元固定资产的股份,成为达西村集体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村农贸市场已成气候,48间商铺向社会公开出售后,为集体创收78万元。
  2002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3元,比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08元超出1575元。达西村人的钱袋子鼓起来啦,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5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650万元,流动资金140万元,全村人均集体固定资产5532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20万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格外关注塔里木河下游的达西村,2003年5月,他在达西村视察时欣然题词:“学华西,赶华西,达西定能变华西。”对达西村寄予厚望,积极鼓励达西村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那时起,王乐泉书记的题词,激发了达西村全体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巨大热情。
  当年6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州干部群众向沙吾尔·芒力克学习。2004年,达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96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总收入960万元,集体流动资金18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6328元。
  或许,这些数字在经济发达地区算不了什么。然而,我们不能拿达西村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要知道,达西村在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这里远离海洋,信息闭塞,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差,各族农民自身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也参差不齐,就这个收入水平,他们已经是天山南北有名的富裕村了。
  目前,达西村有村办企业5家,村集体资产已达455万元,集体经济年纯收入36万元。全村283户农牧民中已有42户购买了小汽车,生活步入了小康水平。沙吾尔·芒力克的儿子买买提·沙吾尔是达西村的村团总支书记,并且荣获了第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看着家乡巨大的变化,达西村的各族人民激动不已,总想用什么方式向党中央报喜,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于是,他们从当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和“轮台县东四乡人民在塔里木油田的无偿支援下用上电之后给党中央写信报喜”的事儿受到启发。委托达西村团总支书记买买提·沙吾尔以第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身份给胡锦源总书记写信汇报达西村的巨大变化。
  买买提·沙吾尔理解乡亲们的心情,他拿起笔来,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和达西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及取得的新成绩。信寄出去以后,买买提·沙吾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天天在想,胡锦涛总书记日理万机,为党和国家的大事操心,能有时间顾及给自己复信吗?然而,让他梦寐以求的喜事终于成真了,总书记给他复信了。
  胡锦涛总书记勉励达西村人民“为新农村建设、为巩固和振兴西部边陲再立新功”热情洋溢的回信,带去了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激发了达西村团员青年建功立业的热情。全村团员青年纷纷向党团组织表决心,要把青春和汗水义无反顾地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沙吾尔·芒力克和买买提·沙吾尔既感到荣幸,同时也感到了压力。父子俩陷入沉思,下一步该怎么干才能够给总书记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连续好几天,他们坐在一起探讨下一步计划。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达西村党支部和团支书决定,把2005年定为向总书记复信“交卷”之年。
  具体的奋斗目标和措施有:坚持棉花发展不动摇,高度重视林果业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造农村道路,积极拓宽二、三产业,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实用新技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新居,以实际行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05年,对于达西村的各族村民来讲的确是不寻常的一年。他们在胡锦涛总书记复信精神鼓舞下,群情振奋,谋发展,思稳定,赶华西,做榜样,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棉花单产由2004年的148公斤增加到260公斤,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棉花的由2004年的2820元增加到2005年的3028元。果园面积达到4600亩,实现人均3.6亩园,林果业已成达西村新的支柱产业。人均纯收入已由2004年的893元增加到2005年1008元。2006年,村里为种植香梨的农户提供每亩250元的贴息资金。全村养殖育肥户已达120户,牲畜存栏达1400头(只),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923元增加到2005年的1100元。买买提·沙吾尔主动为贫困户包尔汉·阿西木担保贷款20万元。包尔汉·阿西木当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子,牲畜存栏达到300多头(只),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20万元无息贷款拉动二三产业,全村138户个体经营户涉及运输等17个行业,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1500元提高到2005年2000元。村团支部副书记依力·哈木在买买提·沙吾尔的带动下,多方筹措资金,买了小轿车,办起了婚庆公司,并在农贸市场上开了一家商品店,一年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全村20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了科技培训,284户成为科技示范户,184名农民获得技术员资格证书。95%以上的团员青年学会一至两门实用技术,涌现出致富能手近50户,65名团员青年拿上了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
  14公里村组道路进行了硬质化,修复了农田灌溉水渠35公里,防渗6公里,新打机井5眼,使全村5000多亩农田及时得到灌溉。新建抗震安居工程103户,平均每户150平方米,总计15450平方米。通过路渠林防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达西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身上积蓄着巨大的能量。达西村117名青年组成了青年突击队,积极投身于14公里乡村公路柏油化建设工程和6公里的抗旱防渗透渠工程。青年突击队员们顶着炎炎夏日修防渗渠、打机井、给“三老”人员棉花打顶..达西村团总支充分发挥青年科技示范点的辐射作用,传播星火科技,推广先进技术,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致富。
  达西村青年塔依尔·肉孜2001年7月从巴州农校毕业后,因为没有找到工作,一直赋闲在家。在村团总支的帮助下,他承包了25亩香梨园,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路子,一年就创收5万元。年底,他购买了出租车,开辟了第二职业。2005年9月,买买提·沙吾尔出资一万元,村委会出资一万元,联系县科技局和农广校,成立了达西村农广校,第一期就有30名青年报名参加,通过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达西村青年为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总书记的复信激发了达西村广大团员青年讴歌美好生活的热情,村团总支利用农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青年党员、团员志愿者服务活动、趣味体育比赛、乡村青年文化艺术节、环境文化宣传、“金融保险杯”环境旅游自行车拉力赛、第四届青年健身操比赛、“颂歌献给亲爱的党”卡拉OK大赛..达西村人向总书记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2005年度达西村荣获“国家级小康村”称号,并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至此,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心里,过去一穷二,白的达西村,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而且被新疆人民誉为塔里木盆地的“华西村”。
  总书记的复信精神,在巴州地区反响强烈,各族干部群众备受鼓舞。达西村的先进事迹和脱贫致富的做法辐射到全州。全州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总书记复信精神的热潮,涌现出了一批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优秀集体和个人,使巴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呈现出崭新局面。
  200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25亿元,位居新疆第三位。人均GDP达到27258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企业家信心指数多次位居新疆首位。巴州第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光荣称号。
  胡锦涛总书记的给达西村团总支书记买买提·沙吾尔的复信,激励了达西村的广大青年,建功边疆的热情。2005年,达西村一年就干成了过去20年都没有干成的事。全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300万元,集体流动资金300万元,人均纯收入7136元,比上年增加807元。荣获了国家级小康村的称号,并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全村有科技示范户280户,电话入户率达100%,97%的农户住进了砖混或砖木结构的新房,百人拥有手机61部。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拥有率分别达100%、80%、20%。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6%。有70户农民购买了小轿车。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138户、690人,涉及17个行业。
  2006年,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20万元,集体纯收入98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94元,比上年增加958元,位居全自治区前列。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750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014元,比上年增加920元。集体经济壮大后,村民享受的福利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7项增加到如今的23项。村民的孩子免费上学,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孩子考上大学村里奖励1000元,抗震安居住房、订阅党报、自来水、闭路电视、用电、合作医疗等,村里都给补助..几乎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年,达西村都拿出近40万元做福利,让村民切身感受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优越性。
  2008年春天,达西村的各族群众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拉萨等地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从广播中听到了“东突”分子制造南航班机空难未遂事件和喀什、和田等地发生的一些分裂破坏活动,全村人都感到非常气愤。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致表示,要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共产党走,齐心协力把生产搞上去,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决不给民族分裂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让敌人的阴谋永远不能得逞。他们委托买买提·沙吾尔再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汇报达西村在总书记复信3年来的巨大变化。向总书记汇报,达西村过去27年的变化,都比不上这3年。
  2008年6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百忙之中再次给达西村团员青年回了信。总书记在信中深情地写道:“买买提·沙吾尔同志和达西村的青年朋友们:你们好!时隔3年,很高兴再次收到你们的来信。从信中得知,这些年来,在你们和全村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达西村经济持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衷心祝贺你们取得的新成绩!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青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相信,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你们和各族群众的不懈奋斗中,达西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新疆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看到总书记第二次复信的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说:“我们村委会在总书记二次复信精神鼓舞下,研究通过的九项发展计划。我们全村现有村民355户,125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80%,汉族占20%,现有耕地9300亩,5个村办企业。今年年底全村人都能住上抗震安居房。我们现在着力提高棉花种植的技术含量,到2010年,棉花皮棉单产从现在的162公斤增加到200公斤,全村棉花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鼓励农民搞大棚蔬菜,种植瓜果蔬菜,农民资金不够的,村集体给予贷款支持,全村温室大棚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全村人均种植香梨6.5亩,建成8500亩的香梨种植基地,全村香梨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元;搞好科学牛羊育肥,使育肥户从现在的168户增加到200户,全村育肥人均纯收入1500元;抓紧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只要是村里定的17个商业项目,想扩大经营的村里一律给予贷款支持;全村人均纯收入就可达到13000元,全村毛收入达到4000万元,全村集体资产达到1900万元,集体纯收入达到150万元。我们提出让达西村的各族群众像城市一样过上更加幸福、更加舒适的美好生活,让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
  医疗卫生发展喜人 造福新疆各族群众
  朱晓波
  30年沧桑,30年巨变。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我区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诗篇。
  卫生事业规模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大力发展新疆卫生事业,使新疆卫生事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7465个(含私营,不含村卫生室),比1978年增加4884个。卫生机构床位总数9万张,比1978年增加3.3万张,其中医院床位7.1万张,卫生院床位1.6万个。全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4.16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12.8万人,比1978年增加6.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全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2.08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65人。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科技教育、中医民族医药、卫生行政执法等门类齐全、专业完善的医疗卫生队伍。全疆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基础建设全面加强。1992年至1995年间,自治区党委、政府投入建设资金1.53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设备、人员配套)建设,完成了723个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竣工面积达28.2万平方米,为乡镇卫生院装备基本医疗设备共计3858台(件)5340多名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接受了正规培训,乡镇卫生院的总体服务功能明显增,强。2003年非典之后,中央和自治区更加重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利用国债资金、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不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投入近14.51亿元规划建设了全区8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医院(病区)、紧急救援中心、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事业成就瞩目
  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30年来全区已建成较为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并完善了自治区、地、县、乡传染病信息直报网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危害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伤寒、霍乱、黑热病、出血热等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传染病总发病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881.17/10万降至2007年的667.532/10万。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等儿童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免疫规划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85%以上。改革开放前,几乎遍及全疆的甲状腺肿,经过长期有效的补碘措施,患病率已大幅度下降,全区目前已有58个县、市实现了消除或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结核病防治工作实现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制定的阶段目标。取得了抗击非典和防控人禽流感的重大胜利。
  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立了自治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了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和阶段性目标。组建了新疆传染病医院,承担定点收治新疆艾滋病病人的任务。全区艾滋病专业防治机构得到充实和加强,防治能力不断强化,每年为近11万人提供免费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
  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已有地(州、市)级妇幼保健机构9个,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79所,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配备了妇幼卫生专干和保健员,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为依托,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妇女卫生工作模式逐步由单纯保健向保健与临床相结合转变,服务内容由单项服务转向系统管理。各地还开展了促进母乳喂养,创建“爱婴医院”的活动。截至2007年,全区已有205所国家级“爱婴医院”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89.13%。投入资金近亿元,覆盖全区12个地州68个县市的1000,多万人口,为70%以上的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60%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产科设备,累计培训县乡村妇幼卫生人员达3万余人次,资助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达11万余人。各种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全区妇幼卫生主要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解放初期的不足5%上升到2007年的89.2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从无到有,分别达到2007年的62.32%、67.12%。
  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颁布实施了《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自治区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办法》等卫生法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区14个地(州、市)、98个县(市、区)组建了独立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加强了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卫生监督能力和执法力度进一加强,集中开展了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专项治理工作,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医疗服务市场不断规范。
  爱国卫生运动成绩显著。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目标管理,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2007年底,我区已有国家级卫生城市4座、国家级卫生县城9座,还涌现出了一批自治区级卫生城市。过去垃圾遍地、臭水横溢的旧面貌得到彻底改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达779.3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9.85%,走在了全国前列。卫生厕所从无到有,全区目前使用卫生厕所户数已达86.43万户,普及率达到2007年的38.72%。“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相约健康社区行”、中央补助地方健康教育与烟草控制项目及学校健康教育等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卫生科普知识得到普及,各族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就医得到保障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得到长足的发展。2003年,自治区正式启动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田县、麦盖提县、乌鲁木齐县、玛纳斯县和富蕴县成为首批新农合试点单位。五年来,新农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展十分顺利。目前,全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已覆盖农牧业人口1005.393万人,参合人数947.925万人,参合率达94.28%,实现了以县(市、区)为单位100%全覆盖的目标。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新农合的健康保障作用日益显现。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区865所乡镇卫生院(含国营农牧场改制后的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上划管理和全额拨款。积极推行乡村卫生组织管理一体化,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随着各项重大举措的落实,我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族农牧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保障,形成了农牧民看病补偿受益、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增强、党和政府得民心的“多赢”局面。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从无到有,逐步进入稳步推进和规范发展阶段。截止2007年底,全区已建成58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提高到50.8%。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成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渠道之一。
  济困医疗工作有序推进,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逐步得到缓解。200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意见》,改制新建了两所济困医院,面向城镇特困群体开展医疗服务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有157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济困医疗服务工作,设立济困病床6559张,诊治济困病人13.2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896万余元。
  继承发展中医民族医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中医、民族医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了对维吾尔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发展等工作,使宝贵的民族医药遗产得到了及时抢救和继承,使中医民族医药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区共有县级以上政府举办的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65所,实际开放床位5242张,卫生技术人员6397人;维吾尔医学高等教育院校2所,中医药、维吾尔医药研究机构2所。新疆维吾尔医药研究所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维吾尔药药理病理实验室、维吾尔药药剂实验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三级实验室,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动物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动管会和自治区科技厅的SPF认证,取得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全区现已初步形成了中医民族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新药开发基本配套和中医药、维吾尔医药、蒙医药、哈萨克医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卫生科教成果显著
  医学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本科学制由3年恢复到5年,中等医学学校学制由2年恢复到3年;各大中专院校均增加了基本建设投资,更新了教学设备,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经过30年的发展,我区现已形成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为一体的终身医学教育体系。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新疆医学院与原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新疆医科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了校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少数民族医学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等医学院校,陆续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医学专门人才。此外,为了保护和发展新疆民族医药,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自治区用3年时间筹建的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维吾尔医药人才的专科学校。学校自招生以来,已培养出维吾尔医药人才1337人,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维吾尔医内科学心血管疾病重点建设项目”、自治区级科研项目8项,编辑出版的《新疆维吾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促进了维吾尔医药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的交流。
  让百姓安居乐业
  ——自治区抗震安居工程巡礼
  王颖
  一
  如今的巴里坤县奎苏镇牧业村,你再也看不到那些破破烂烂的旧房子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政府补助修建的一排排漂亮的抗震安居房。为了表达对党和政府实行惠民政策的无限感激之情,今年住上抗震安居房的48户村民自发在村口竖起了一块感恩碑,上面刻上了这样一句话——“住上抗震房,不忘共产党”。
  原来居住在奎苏东二十里村的努尔拉,2007年9月份搬来牧业村居住,终于不再为自己家的住房问题发愁了。因为,在政府抗震安居工程政策的帮助下,他和已成家的儿子修建了四间新房子。谈起党的好政策,努尔拉满怀激动。努尔拉说:“以前,我们一家三代人住在10多年前修的老房子里。老房子破得不行了,全家老小住在里面,整天让我提心吊胆。家里的经济情况也不好,多亏党的好政策,今年修房,政府给我和儿子每家补助了15000元钱,才修起了房子。中国有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党和政府真心实意地关心我们牧民的生活,我们不会忘记。”
  是啊,像努尔拉一样,在全区已有690万各族群众彻底告别了世世代代居住土坯房和干打垒危房的历史,抗震安居房已基本具备了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如今,抗震安居房已遍布天山南北,从天山北部的县乡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村镇,沿路总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砖房,有的墙壁上写着“抗震安居房”几个字。白色的新房或掩映在杨树中,或坐落于农田旁,成了新疆农村最美的风景。
  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是因为自治区始终把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保障民生、惠及百姓重要举措来抓。早在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就提出了将被动防灾变为积极主动预防的战略,决定在全疆范围内开展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好城乡居民的房屋抗震问题。同年2月24日全区抗震安居工程正式启动。
  4年多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等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到南北疆农村调研和指导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每年都召开党委常委主席联系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区抗震安居工作;每年都召开政府工作会议,落实目标任务和表彰奖励先进县市。各地州市的党政一把手也亲自抓任务落实、资金筹措、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使全区上下开展的抗震安居工程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抓”的为民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抗震安居工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多方筹措资金为抗震安居工程助力,通过财政筹、社会帮、银行贷、民政救济等方式,加大了资金筹集力度。从2004年开始,自治区制定实行了一系列减轻建房户负担、激发农牧民群众建房热情的优惠政策。
  阿合奇县农牧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受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缺少建筑工匠。县里也没有建材生产企业,所需水泥、钢筋、红砖、木材等均需从200公里外的阿克苏购买运进。由于建房资金困难,建房成本大,群众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些困难,主抓这项工作的县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向群众作深入宣传,想方设法减少农牧民负担。当得知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利用砂石料建造出价格低、质量高的“石木”结构房的信息后,便前去了解情况,学习经验。通过试验证明,采用“石木”结构建的抗震安居房,可以为最远的乡每户节约7000多元,全县平均每户可节省资金5600元。县领导由此提出了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方案,在阿合奇县全面推广“石木”结构抗震安居房,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自治区加大了对地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乡村的贫困农牧民修建住房的支持力度。对农村年人均收入低于670元以下的特困户,由每户补助3000元提高到每户补助4000元;对年人均收入在670-865元的高寒山区贫困户由每户补助2000元提高到每户补助3000元;对平原农区贫困户每户补助2000元。自治区财政斤帮助洛浦县建起的移民搬迁新村,新疆电力公司帮助策勒县建起的电力新村,新疆石油管理局帮助托里县新建的石油牧民新村,武警新疆总队帮助裕民县新建的爱民小区,新疆军区69064部队帮助库车县新建的军民共建新村,都成为当地各族群众最满意的样板工程。4年多来,全区累计投入的用于抗震安居工程的资金超过321亿元,有力地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二
  资金有了保障,还要确保群众建房的质量。自治区要求各地、州、县、乡、村必须建立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实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竣工验收制度,切实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把工程质量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作为年终评比先进单位的重要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抗震安居工程的质量。
  为了保证建房材料质量,降低成本,墨玉县抗震安居房所使用的建材全部由县政府统一采购。雅瓦乡举买巴扎村第五村民小组组长买买提·阿不都拉,手指着刚刚建好的地基说,夯打地基用的水泥和沙石料全是县上集中统一购买的,既节省了资金,又确保了质量。今年全县集中采购的红砖、水泥、钢材等材料比去年节约了980多万元。为把好施工质量关,质量技术监督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一律推倒重建,对不合格的全部责令整改,并要求在整改完毕后进行复查,确保让农牧民住上放心、满意的抗震安居房。
  在疏勒县,他们将质量监管职责按照包户到人的原则,分解、细化到包村领导或乡、村干部人头,并与相关人员签订抗震安居工作责任书,切实增强了监管人员的责任感,解决了抗震房建设过程中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问题。该县还成立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巡查小组,设立了工程质量巡查台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对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实行“一日一报”制度,遇到进度缓慢或质量问题,除限期改正外,还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在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过程中,为防止建房返贫、借债盖房的现象发生,自治区在多方论证后认为,找到一种就地取材、费用低廉、抗震实用的建房办法,是帮助农民摆脱目前困境的突破口。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一种用土坯、石膏、棉秆制成的价格低廉又环保的现浇石膏土坯抗震房,成功诞生于伽师县,这种新型环保抗震房经实验,可以经受住烈度7—9.5度的强震考验,其50平方米造价仅为6000—8000元,比木板夹芯房、砖木或砖混房造价分别节省6000元、10000元,加上国家对抗震安居房的补助,农民完全可以承担。
  正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抗震安居房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2005年2月15日发生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6.2级强烈地震,同年8月26日发生在和田地区皮山、墨玉两县的5.2级地震,2007年7月20日发生在特克斯县的5.7级地震,所建抗震安居房无一受损,有效地保障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2008年3月21日于田一策勒7.3级地震中,抗震安居房发挥了明显的减灾效益。据介绍,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9479.9万元,抗震安居工程均基本完好,减少经济损失近一半,为9508.76万元。灾区群众经历本次地震,从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感受到抗震安居工程所带来的效益。
  三
  新疆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已在农牧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农民群众争先恐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抗震安居房的建设热潮当中。阿克苏地区每年申请建房的农户都超过当年计划任务,建房农民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家家户户的墙上都张贴着新房设计图纸。和田地区每年都有10多万农民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开着拖拉机、赶着毛驴车到几十里以外捡卵石、拉红砖、运水泥;各乡镇的木匠、铁匠忙着加工门窗、木梁和制作构造柱、圈梁,各村农家房前屋后堆放着木材、红砖和砂石,农村呈现出备工备料的繁忙景象。喀什地区有10多万户农民主动拆掉了几十年居住的破旧危房,不管农闲农忙,在农村到处都能看到男女老少拆旧房、挖地基、砌砖墙、上屋顶、抹墙泥的建房热潮。克州每年有5万多名青年农民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修公路、拾棉花、搞建筑,人均创收3500多元,为自家建房筹备资金。2007年7至8月,特克斯、尼勒克、木垒、巴里坤、托里等县遭受地震和洪灾的山区乡镇,群众积极要求尽快新建抗震房。广大农牧民在抗震房的建设中,实现了期待已久住上新房的心愿,他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为群众办了一件大事实事。“吃水不忘挖井人,安居不忘共产党”、“住上抗震房,永远跟党走”等标语在农村随处可见,真情表达了各族群众的喜悦之情。
  和谐城市 和谐水务
  ——乌鲁木齐水务发展30年回顾
  刘海华
  30年像一幅长卷,展示一路多样的风景;30年像一首乐章,奏出水务人的精神乐章;30年像一部史诗,诉说着城市水务事业发展历程
  从1958年到2008年,从50年前的几眼手压机井到今天的230多万城市人口的供水保障,从满街道的污水横流,到如今的地下蛛网密布的600多公里排水管网,乌鲁木齐城市水务事业已走过半个世纪,从纤弱递进到宏大,从贫弱革变为强盛。目前,乌鲁木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近20亿元、职工1000多人的大型水务企业。改革开放30年来,水务事业以“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为奋斗目标,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为城市发展营造了和谐氛围。
  上善若水30年风雨铸就辉煌事业
  解放前的新疆,民不聊生,自来水是何物,远非普通百姓所能想象,就是商家富户,达官贵人,用水也是靠肩挑驴拉。当时乌鲁木齐的水位埋层较浅,普通百姓随便在河滩挖坑汲水解决饮用,水质根本无法保证,排水设施尤为简陋,常常是“晴天恶臭掩鼻过,雨天黑水满街流”。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百废待兴,乌鲁木齐第一代水务人带着党的嘱托和全市人民的厚望开始创业。他们学技术、研究设施方案,建水厂、铺管道,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分别修建了手压机井和电机井的水站,为乌鲁木齐水务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9年,新疆第一座水厂三甬碑建成送水,天山区的胜利路、团结路、和平路一带居民最先用上自来水,当年城市供水总量12.3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万人。同年,新市区北京路修建了乌鲁木齐第一条下水管道。乌鲁木齐城市现代水务事业粗具雏形。1958-1965年,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形势,乌鲁木齐水务人大干快上,扩大供水面积,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日益加快,供水范围扩大到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和新市区部分区域,供水量从12万立方米/年剧增至411万立方米/年,用水人口从2万增加到27万。1966年“文革”开始后,各项事业横遭凄风冷雨,供水事业的发展放慢了脚步,但一直未曾停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8年,改革的春风真正翻开了乌鲁木齐水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1980年第三水厂建成,1983年8月建成哈玛山水厂(第四水厂),供水范围扩大到水磨沟区和哈玛山地区。1985年,供水量达到3695万立方米/年,供水主干管达232公里,用水人口75.6万人,供水事业初具规模。
  从1989年至2004年底,我市以政府投资、企业贷款的形式,开发新建水源,建成新水厂,改造管网布局,先后建成了三处大型骨干水源工程。同期还新建、改建了近400公里直径100毫米以上供水管网配套设施。到2004年底,已形成每日67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供水管网总长度达700公里;市区供水普及率达92%以上;日人均生活用水量近120升,基本缓解了乌市供水紧张的状况。同期,城市排水事业也在生生不息地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市排水管线仅有近百公里,排水建设在城市的很多地方还是空白。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市政府加大投资,统筹规划,城市排水管线迅速递增,到2005年,首府排水管网形成了以乌鲁木齐河为界的河东、河西污水排放系统,水磨沟到卡子湾以及头屯河排放系统,中心城区市政排水管网盖率达到80%以上。2005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整合城市水务产业链,加快城市水务事业发展,将原有的制水(部分)、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合为一体,组建了水务集团公司。2005年8月31日,乌鲁木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乌鲁木齐市最大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公司现拥有4座自来水厂(三甬碑水厂、柴西水厂、红雁池水厂、西山水厂),6家供水公司(天山区供水公司、沙依巴克区供水公司、新市区供水公司、水磨沟区供水公司、头屯河区供水公司、东山区供水公司),一家排水公司和一家污水处理公司。
  水务的重组,给城市水务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真正实现了统一规划、集中决策、资源共享、优化配置的目的。水务集团积极落实城市南控、北扩、东延、西进战略,配套完善城市供、排水设施项目建设,拓展水务服务区域,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把改革和创新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水务信息化建设,确立城市预警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区域计量有效核算成本、控制支出;实施科技测漏有效减少漏损、节约成本;科学调压减少爆管事故;公开招标、规模采购降低费用;推行预算管理有效控制成本费用。通过企业改革创新,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乌鲁木齐水务事业进一步向现代化一流水务企业发展的进程。至2007年底,乌鲁木齐城市供水能力74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总量约1.6亿立方米/年,用水人口230余万,供水管线800余公里,排水管线600余公里,遍布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
  厚德载物水务事业始终心系百姓
  水务事业,是与首府百万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水务集团始终把“优质服务,用户满意”作为自己秉持的天职,从讲政治的高度,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优质高效的水务服务,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在水务行业里,有这样两句话来形容城市排水工作——“看不见的战线”、“地下工作者”。它很贴切地说明了排水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特点。每天,上百吨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流淌在全市地下蛛网般的排输管道中,任何一处出现堵塞,排水工人的身影就会出现在事故现场。为了让市民喝上放心水,水务集团严格按照卫生部饮用水的规范标准,实行由水厂净水工段、水厂化验室、公司水质监测中心组成的三级监测制度;加强供排水管网养护维修巡查工作力度;规范抢险处置工作业务流程和部门职责,建立了社会投诉率、故障发生率、处置及时率“三率”监督考核机制;坚持以12345市长热线和12319城市热线作为城市服务品质考核平台,配套完善各项服务规范,建立健全应急抢险处置反应机制,提高传递、处理、反馈执行力度。2007年,在城市服务热线考核的30余家单位中,水务集团以96.81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二,2008年服务热线的办结率、及时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至今保持着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
  和谐共赢 构建现代一流水务企业
  水务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精细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员工。“绩效论成败,成败论英雄”是乌鲁木齐水务集团用人的最高标准。不论员工在什么工作岗位上,绩效将是其最终评判标准。企业建立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以情动心,感情留人;搭建平台,事业留人;劳有所值,待遇留人。精细管理是指细节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一种责任。通过管理目标的实现达到员工个人理想和高素质生活追求。在集团发展的过程中,水务集团党委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工作实际,以健全组织、转变观念、推动宣传、提供保障为着力点,努力为企业经营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水务集团积极构建“平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做好城市供排水公共安全及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生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水质安全应急演习和消防安全演习;强化安全生产督查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完成多项突发水务公共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强化预防控制事故工作机制,科学调配管网压力,大幅度减少供水管网爆管事故;通过借外力开展检测管网漏损,供水管网漏失率大幅降低,有效节省了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务集团始终坚持公益为先、效益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集团公司追求效益和服务社会的两重属性。推进各项工作向更高、更新、更深的层次发展。全面开展国际合作,加快推进水务集团信息化建设,推进国际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全面完善区域计量,供水管线联网调配,管网流量、压力、水质等相关数据采集,努力实现水务行业科学化决策、数据化监测、合理化调度、系统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的经营管理目标。2007年企业经营数据表明,水务集团业务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成本支出被有效控制并逐步降低,经营性减亏成效突出,经济结构和运行质量明显好转,水务集团开始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和谐发展,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需。和谐,方能构建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和永久的活力。水务集团以“上善若水、和谐共赢”的企业宗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加大企业文化展示和宣传,对外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对内树立“协作、进取、和谐”的企业文化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乌鲁木齐市水务集团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喀什各族群众看病不再难了
  陈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喀什地区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其配套政策,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坚持鼓励、扶持、引导、规范并举的原则,助推了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快速发展。截止2007年未,全地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1所,比1978年的308所增长了2.89倍。医疗卫生机构中有卫生部门所属综合医院14所,维吾尔族医院1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所、妇幼院(站)13所、专科防治院(所)2所、中心血站1所;171个乡(镇、街道办)有卫生院16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2371个行政村设村级卫生室1917所,有村级乡村医生(卫生员)1848人。基本形成了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组成、遍及城乡、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地区的300多万名各族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的历史问题。
  近几年来,地区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地委、行署《关于加强喀什地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调整优化卫生资源。截至2007年未,全地区编制床位8613张,实际开放床位11293张,与1978年相比,增加3361张,是1978年的1.42倍。按开放床位计算,全区每千人占有床位3.0张,住院难的问题明显缓解。2007年全地区有卫生人员12980人,比1978年增加了119%,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727人,比1978年增加了1.33倍。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生4333人,平均每千人占有医生1.15人,比1978年每千人占有医生增加了1人,有护士(师)3255人,平均每千人占有护士0.86人,比1978年每千人占有护士增加了0.77人。
  “八五”期间,国家投资为喀什地区14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保健,了医疗设备。自“十五”以来,共投入资金21392万元,完成了410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任务,为124所卫生院配备医疗器械899台(件),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利用瑞典政府贷款502万美元,并自筹4500万元,添置了包括核磁、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维彩超、C型臂等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医疗设备。地直医疗机构在国家的扶持下自筹基建资金近2亿元,完成新、改、扩建工程约10万平方米。随着国家投入向公共卫生倾斜,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投资4797万元资金,总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的13所地县(市)疾控中心业务楼已投入使用。投资1632万元的地、县级12所传染病院(科)也已投入使用。投资489万元装备了地区紧急救援中心的急救车和各县市农村巡回医疗车,为各县各族群众患者提供了随时就医的条件。通过国家、自治区对我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的投入,地区县、乡镇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条件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改善,就医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地区卫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64.78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46.34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4.6倍,医疗机构人均用房面积达54.4平方米;疾控和妇幼机构人均业务用房面积分别为31.3平方米和32.1平方米。2007年全地区卫生部门所属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已有11.9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9.37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31.2倍。万元以上医用设备2762台,是1978年的27.6倍,总价值3.53亿元,这些大型医疗设备已在地区地县医疗机构使用。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喀什地区各级卫生工作者心系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以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己任,作出了不懈努力,使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具体做法一是采取控制大处方,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规范药品采购。2001年以来,地区药品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均实行了集中招标采购,全地区、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检验试剂、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履约率达100%,最大限度地让利患者。二是积极采取城乡卫生扶贫、对口支援、抢险救灾等一系列措施,努力降低社会医药费用的显性负担。三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无论是在抗震救灾、抗击非典、传染病救治,还是暴力恐怖事件、特大交通事故中,我区卫生系统的领导和医务人员均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坐镇指挥医疗救治,把灾害降至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四是通过添置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诊疗设备,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努力减轻病人因异地转诊所带来的繁重的隐性经济负担。
  预防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整体人群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喀什地区各级卫生部门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农村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强化卫生宣传教育入手,结合农村防病改水,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条件,经常性预防监测与灾后防疫相结合,认真组织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防病效益。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比1983年下降了92.91%。结核病在世行项目牵动下,坚持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自项目实施以来,发现并免费治疗了近5万例肺结核病人。计划免疫使传染病进一步得到控制。自1994年以来,连续14年未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野毒株,麻疹发病率比防治前的1977年下降了93.58%,百日咳发病率比防治前下降了98.08%,白喉发病率比防治前下降了98.72%,病毒性肝炎比1989年下降了59.4%。近几年通过降消项目和新农合实施了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使住院分娩率由以往的33%提高至75.42%,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有所下降。2007年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为127/10万,比1989年基础调查时下降了73.82%;婴儿死亡率为30.77%,比1989年调查时下降了58.10%,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54.15%、60.72%,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之后,喀什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自2003年地区启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到2008年的全面覆盖,历经5年的从试点到全面推行阶段,目前地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地区范围内实现了制度统一、模式统一、运行方式统一,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共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7年,地区参合农民达215.4万人,参合率93.4%,累计受益166.39万人次,合作医疗基金补偿8546万元。地区农民平均住院率从2003年的5.69%提高到2007年10.50%,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为乡镇卫生院激发出了新的活力,各县(市)门诊和住院人次均有了大幅提高,部分县门诊量、住院人次同比合作医疗开展前增幅达50%以上。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喀什地区卫生事业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地、县、乡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条件和人员队伍建设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改善,就医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看病不再难了,为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为让病者有所医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病人纪实
  谭向阳 朱振陆
  2008年8月28日在卫生部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荣获05—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我区地方医疗机构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该院还同时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优秀奖。在此前的2008年7月1日一附院党委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表彰为自治区抗赈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12月,,该院还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称号……
  这一项项令人称羡的荣誉背后,隐藏着一附院人怎样的变革心路与奋力崛起的艰辛历程?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密钥”得以打开重生之门,踏上辉煌的发展之路?
  该院院长温浩告诉记者:“这是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科学发展方略的结果!”
  勇于打破习惯定势,创新科学发展理念,确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新思维
  以前,由于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个别医院较为关注自我发展和自身经济利益,而放松医疗职业道德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竞争和过度治疗使患者负担加重的现象,给各族群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一附院结合卫生部首次在全国开展的医疗单位大检查进行了自我对照检查,医院领导层还同时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达成共识: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本,协调好大医院与小医院、首府医院与边远的地县级医院,以及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各级医院的优势与作用,整合医疗资源,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医院才能持续发展,才能重树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院党委决定在大力实施“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建院方略的同时,结合自身和新疆医疗实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疗资源整合,实施与地州县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启动远程网络医院、与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探索三级医疗机构共赢新模式等一系列科学发展创新措施,并以全国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主题”的医院质量管理建设活动,从而形成医院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患者从中受益的良性局面。
  医院确立了医、教、研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思路;确定从特高发和重大疾病切入,提高疑难危重急病诊治水平,保证疆内“疑难危重”患者救治基本不出疆,实现“属地治疗”新思维;以疾病和系统为纽带,组建整合心脏中心、骨科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影像医学中心等医院大诊疗中心,构建大临床医学概念;以专病专治为主线,将以往较弱的学科专业进行整合,强化特色专科建设;突出区域与民族特色,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医师,发挥人才队伍的群体效应,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接着,他们着手制度建设,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医院成立了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科,完善了“院长一医院各管理委员会一质管科一科室质控小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应起于培训也终于培训”理念,对包括副高职称以下的临床医护人员,就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历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医院感染以及基本技能、严谨作风“三基三严”等重点内容,进行每季度2次的培训,并将考核检查情况在医院内刊《医疗专刊》上予以通报,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他们秉承用多学科和群体智慧确定一种疾病的诊疗理念,并借鉴全球知名医学机构医学研究中心的经验,加快学科整合,优化学科和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可持续的学科整合,使一附院在很多疾病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孕生了肝胆胰、胸科、神经医学等病例讨论会,用集体的智慧和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客观、快捷、高效、适价的诊疗服务。
  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探求替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新途径
  新疆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着力解决。作为大型公益性医院,一附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政府和各族群众分忧解难,在全疆乃至全国都甚有影响,还创造了数个“第一”。
  在全疆率先提出“属地诊治、正确转诊、疑难重症不出疆”构想。从2006年开始,一附院大力扶持和帮助疆内各地州县医院,积极为其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以减轻基层患者的就医负担;一附院响应国家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及卫生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号召,由院领导带队,组织部分专家及相关人员赴全疆各地州医疗机构走访学习、传授技术。重点与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医院、皮山县人民医院及塔城地区医院、塔城市人民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帮助他们提高属地常见病、多发病和急诊病医疗水平,实现属地治疗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一附院近年先后向对口支援的地州县医院捐赠医疗设备和办公设施价值达637万元。
  在全国首次实施“3+2+1”医疗模式,探索并逐步完善三级医疗机构功能。为解决大医院看病难,而社区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病人少或没人愿意去看病,即常说的“吃不饱”与“撑得慌”的问题,2005年,一附院与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探索实施“三级分级诊疗体系、双向转诊机制以及对属地专项疾病进行社区干预”的新型医疗帮扶合作模式,形成视病人的病情,该在哪一级医院看病,就在哪一级医院看的局面。探索期间,一附院先后将急诊后需康复的46名病人转往第二济困医院,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约21.12万元。第二济困医院也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接收社区卫生服务站转来的病人2458例,转回社区康复并随访患者1766人次;启动对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病等专项疾病进行干预的合作模式,从而使各级医疗机构和患者都从中受益。
  最早在全国大型医院中设立济困病区。一附院投入250余万元,在院内开设有160张床位的济困病区,解决了“新农合”和“三低”患者的困难。还设立了200万元济困专项资金,确保对急、危、特、困病人实行“先救治,后结算”。2004年以来济困病区已救助患者数千人次,减免费用100余万元。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以及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等领导曾先后考察过一附院济困病区,并对一附院济困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全疆率先启动远程网络医院,使偏远地区贫困患者得到一流的诊疗服务。根据新疆地域广阔、医疗水平有明显区域性差别的特点,一附院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开发出“远程网络医院”等高新技术平台,面向全疆地州市县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咨询、医学教学等服务。比如,一个远在喀什农村的疑难杂症患者,如果要到位于首府乌鲁木齐的一附院诊治,起码要花上千元的路费、住宿等多种费用。而今,患者只需花费60-80元,在当地通过远程网络医院的视频就能得到专家的诊治台;一般疾病患者只需花8元即可,大大降低了患者诊治以外的费用。在缓解基层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还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医疗人才,提高了当地诊疗水平。今年4月至今,已建立70多家地州市县网络医院,并为各地州县市医院提供远程会诊600余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一附院通过实施院务公开、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规范药事管理合理用药,实行检查和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对单病种的费用控制,对一些普通、常见手术和疾病进行费用限定等,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尤其是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附院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普外科、急救中心、骨科、神经外科等科室抽调22名精兵强将组成首批救灾医疗队,并连夜准备了价值近83万元的医疗用品奔赴重灾区。他们7天接诊病人1700余人、输液400余人,进行各类手术26例。规范的诊疗程序、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医院总计捐款救助近150万元,并被评为自治区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建设,不断拓展和谐医患关系的新境界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院训,时时激励着一附院人心系患者、情注病人。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与医院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把思想工作、道德教育、行业作风与医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积极健全制度文化,着力打造专家文化,努力营造环境文化。通过加强医院环境软硬件建设,合理规划院区,凸显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启用就诊卡,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在病员中推行腕带识别码,方便患者就医和生活,全方位地营造了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医院环境。并通过举办联谊会、座谈会、演唱会和各种球类、棋牌类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以及组织医护人员赴SOS村义诊捐助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医护工作者的情操。
  “医学本身是一门与生命规律对抗的科学。从医学角度讲肯定是一种不完美的、带有缺憾的并始终落在疾病发生之后的科学。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决定其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医院管理应把医疗和服务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而病人和社会各界也应对医学这一特殊学科多一些了解,对医院这一特殊机构多一些理解,医患之间多一些交流,共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温浩院长颇有哲理的话,也正是一附院人努力去做去改进的事情。
  他们积极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环境,着力创建“平安医院”,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相继出台了科室和个人《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投诉受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住院病历质量管理办法》,设立了《重大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登记本》;开通“院长回访热线”并聘请了12名行风社会监督员,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有效减少了违反行业作风的行为。,同时将治理商业贿赂与行业纠风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健全抵制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护理系统还率先在全院开展了一微笑、一引导等“五个一”和“形象护士”、“明星护士”评选活动,并以此为抓手,创品牌服务。同时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对未成年的急难病儿进行救助,各族患者的满意度在逐年提升。
  突出精神引领,着眼既好又快,致力开创医院科学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局面
  情系患者、救死扶伤的天职,艰苦创业、爱院如家的情怀,严谨求实、优秀精湛的医术,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传统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为一附院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是由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一附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300余名教职员工、41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2450张实际开放床位,年门诊量过百万人次,住院病人超6万人次的特大型教学医院。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特色的多民族高级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正是因为一附院人认同和秉承这些传统精神,并在全院弘扬光大,医院的凝聚力、战斗力才空前增强。近年来,一附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医疗济困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一批老中青名医、名师、学科和学术带头人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一附院党委书记姚华、院长温浩和院领导班子信心满怀,他们表示将带领全院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坚持把大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作为第一责任,坚持“人民群众满意是医院第一目标、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医院第一选择,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医院第一响应”,为各族患者除病保健,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努力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美好愿望!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