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后的新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505
颗粒名称: 企业破产后的新生
分类号: TQ174
页数: 4
页码: 158-161
摘要: 2008年12月19日,再过两天,就是农历的冬至。整个天山北坡带,均披上一层银色的外衣。但是,位处乌鲁木齐市西郊的原新疆建材陶瓷厂院内,年产3亿块凯乐砌块砖项目工程,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施工。总长度223米的焙烧多孔砖生产线安装现场,电焊弧光星星点点;大型设备吊装有序;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厂房赶进度。庞柯秀老工人的话,道出了新疆建材陶瓷厂全体职工的心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获悉该厂艰难、真实困境后,立即指示自治区建材行办、经贸委、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组成企业稳定破产清算工作小组进驻该厂。
关键词: 新疆 建材 陶瓷厂

内容

2008年12月19日,再过两天,就是农历的冬至。整个天山北坡带,均披上一层银色的外衣。
  但是,位处乌鲁木齐市西郊的原新疆建材陶瓷厂(现已破产)院内,年产3亿块凯乐砌块砖项目工程,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施工。总长度223米的焙烧多孔砖生产线安装现场,电焊弧光星星点点;大型设备吊装有序;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厂房赶进度。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部经理董文辉用肯定的口气介绍:“到明年7月1日以前,这条全国最大的凯乐砌块砖自动化生产线将会安装竣工投产。届时一种抗压超轻的墙体材料——多孔烧结砖将成为乌市建筑市场的‘宠儿’。”
  新疆建材陶瓷厂党委书记李昌明颇为兴奋地说:“这也是改革开放为全厂1400多名职工带来的实惠。老企业,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制约,退出了建材市场。但是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及自治区国资委、自治区建材行办、自治区发改委和财政厅、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的全力扶持下,不仅全部妥善安置了企业的所有职工,而且又为老厂子引来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庞柯秀激动地说:“我们衷心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因为我们老企业是破产了,但一个新的产业给全厂职工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不,到明年夏天,我家将离开住了30多年的仅有14平方米的土块平房,新迁70多平方米的有自来水、有暖气、有卫生间的新楼房。是改革开放使我们这个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老企业焕发出发展的后劲。”
  庞柯秀老工人的话,道出了新疆建材陶瓷厂全体职工的心声。同时,也折射了我们其他国企职工获益改革开放,而分享的改革实惠。
  没有一名职工上访上诉
  新疆建材陶瓷厂,是1958年建立的一家老国企。因为人员老化、设备陈旧等,到1998年就跌入停产、半停产状态。步入2003年底,账面负债16962万元,负债率高达154%。其中银行债务13279万元,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等900余万元,成为我区一家老大难特困企业。
  职工没活干、工资没处领、看病没有钱,该厂人心浮躁、情绪不稳。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获悉该厂艰难、真实困境后,立即指示自治区建材行办、经贸委、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组成企业稳定破产清算工作小组进驻该厂。专门指导该厂政策破产、债务清算、疏导职工思想等具体事宜,把职工困难解决在基层。
  从2005年初开始,驻厂工作组20多个成员,不分白天、晚上;也不论是刮风、下雪,更不论是公休、假日,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职工、教师、离退休人员家庭,广泛听取意见,切身体察他们的困境,与他们一块研解脱困途径。工作组成员在职工6号住宅楼“下访”看到职工家里雨天打着伞对付屋漏。住在土木结构平房中的职工,已有40多年,不仅水,暖不通,而且400多户、1000多人口天天面临危房威胁。不少“五七”家属工,丈夫患病,不但没钱送医院救治,而且由于拖欠工资,连买面粉的钱都没有..
  工作组把企业情况,一边向建材行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如实汇报,一边挨家、挨户、挨人做细化的解释疏导工作。同时又设法引进租赁企业工房、设备进行自救自助。工作组竭尽所能地扶助特困职工渡过眼前的难关。在自治区建材行办、经贸委、国资委的全力支持下,工作组修房防漏,使职工不用再打伞避雨了。另外,买上面粉、清油,送到特困职工家中,先解决他们无米之难,并真诚地告诉他们:“眼下的困难是暂时的,这些困难还得靠改革发展来解决。你们的疾苦,党和政府不会不管的。我们工作组就是党和政府派来的。只要我们工作组有饭吃,你们就有饭吃;只要我们工作组有房住,你们就有房住。”1964年参加工作的老职工魏兆雷流着泪连连道谢:“是党和政府送来了温暖,党和政府真的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孤老职工。今后再有天大的困难,我们都找工作组反映,并要为企业转产重组奉献自己的所有余热。”
  没有拖欠职工一分工资
  职工不上访了,家属不闹事了,但绝不是破产企业的一切难点都解决了。对建材陶瓷厂来说,真正的“焦点”是长年拖欠职工的工资。
  从1998年以来,该厂由于,市场等原因,经营逐渐滑坡,效益只减不增,职工工资越欠越多。到2005年9月底,该厂拖欠在岗、离退休1400名职工工资600余万元,造成这批人员生活困难、借债度日、怨声载道。
  驻厂工作组面对此情,知道这是棘手难题,必须依靠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以及经贸委、国资委、财政厅、总工会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才能分批、分期,逐步还清这笔巨额欠款。同时,工作组积极组织在岗800多名职工,以生产租赁(厂房、设备)全力生产自救,极力减轻政府的压力和负担。
  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艾斯海提·克里木拜(现任自治区政协主席),自治区副主席艾力更·依明巴海(现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昌元等领导,获悉该厂困境后,遵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的讲话精神,均曾先后到该厂认真调研、仔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艾力更·依明巴海先后5次到陶瓷厂、建材行办现场办公,听取行办主任吕志坚详实汇报。他对清欠职工工资,特困职工生活、破产后职工安置等,作出明确批示:“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尽快补发职工拖欠工资。”自治区财政厅、国资委、经贸委、发改委和劳动社保等部门,也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精神,从自治区已很紧张的资金中,拨出1000多万元,专为补发该厂拖欠的职工工资。同时,驻厂工作组也将补发拖欠职工工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经过企业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根据自治区财政部门拨款情况,工作组拟定了分3次补发工资的计划。为便于职工监督,工作组将拖欠工资的职工姓名、单位、数额,张榜公布墙上。这样到了2006年6月,该厂不再拖欠职工一分钱工资。
  补发了职工拖欠工资,紧接着就是在岗职工安置。因为企业破产,原来岗位不再,收购的企业留用人员甚微。但是这批人员又决不能撒手不管,让他们流向社会。为此,驻厂工作组按照企业破产政策,充分让职工自选买断工龄、自谋职业、留岗或转岗各选其一。但是留岗中,仅有30余人,还有700多名职工选择的是买断工龄。这就是说,这又需要政府拿出7000余万元,用来妥善安置在岗职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该厂的职工格外关爱,到2007年7月初,这笔资金一分不少全部发到职工手中。
  没有拖欠职工一分医疗费
  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医疗经费,对于效益好,经营善的企业,不是什么难题。但对于建材陶瓷厂这样一个特困企业来说,又是一大难事!
  据该厂自己统计,到2005年破产前,拖欠职工,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150万余元。757名离退休职工一直都未参加医疗保险,职工看病无定点医院,交不起押金,看不了病,大部分因病拖债千元、万元甚至10万余元。
  驻厂工作组研究认为,这个大难题不“解答”企业破产和转产重组也难以推进。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和艾力更·依明巴海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又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妥善还清拖欠的职工医疗费,经贸委、国资委、发改委和财政斤也伸出援助之手,首先拨出150万元专款,让该厂职工还清了拖欠医疗费,职工魏兆雷、张玉萍等领到补发的9万多元医疗费,含着眼泪说:“企业马上就要破产了,以为企业欠我们的医疗费,没想到党和政府今天却给我们送来了。这让我们发自内心高呼共产党万岁!”
  “拖欠职工医疗费是圆满解决了。但757名离退休职工医疗保险也不能缓办啊!这批人有老工人、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他们都曾为企业发展、国家建设奉献过汗水、智慧。今天岁入晚年,体弱多病无钱医治,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驻厂工作组一边向建材行办、国资委等部门如实反映,一边积极求助劳动、社保、医保等部门支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始终把离退休职工挂在心上,一次就为该厂拨款1308万余元,彻底解决了离退休人员晚年看病的后顾之忧。
  企业即将破产了,但场内社区还有3600多职工,家属和孩子生活在远离市区的西郊,即使有了医保,头疼脑热看病也不很方便。为让职工、家属小病诊治不出厂区,驻厂工作组,自己筹措资金对该厂1980年建立的职工医院进行整修和添置医疗器械。院长李振江说:“20多年了,医院不但破旧简陋,就连一台B超机都没有。”驻厂工作组来后,对医院增添了电脑、B超机、制氧机、心电图机等设备,并在医院增设了20张床位,方便了企业职工看病。
  没有一个职工子女失学
  企业办学校,这是所有国企都背过的包袱,但是像新疆建材陶瓷厂,背着沉重包袱,在困境中挣扎多年的却很鲜见。
  2005年9月,驻厂工作组成员,只留了三分之一人员值班处理企业日常事务,三分之二人员在工作组副组长艾斯哈尔·茹孜等带领下,挥锹拿镐在挖管道地沟。有人问:“为啥不请施工单位开挖地沟?”艾斯哈尔摇头解释:“企业困难没有资金。”该厂子校校长介绍,“这是在为子校师生挖沟铺管供暖,不让1000多名学生冬天挨冻。”因为工作组驻厂以前,该厂子校教师还是靠生火点炉子取暖。这不仅不安全,而且冬天常常学生穿着羽绒服上课做作业。工作组研究决定干部义务劳动,挖沟铺管把暖气送进每一个教室。在这一个月中,工作组成员与企业党委班子成员,靠着铁锹洋镐、人拉肩扛,挖好了3米深、2米宽、总长660多米的暖气管道,在当年冬天来临之前为师生供了暖。
  工作组为减轻企业负担,决定依据有关教育规定,申请将该厂子校移交乌鲁木齐市沙区教育部门管理。这事又一次获得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为此专门召开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教育、财政、人事、劳动等主管部门座谈会,并让自治区财政拨款137万元,作为该校移交乌市沙区政府的过渡经费。同时对子校的26名教职员工、18名离退休教师员工都作了妥善安置。在岗的教师员工全部归编沙区教育局。离退休的教职员工按政策享受的一切待遇不变。子校校址不变,但已列入乌市中小学序列。这就使企业破产过程中,没让一个中小学生停课或辍学。
  没有一名职工党员退党
  该厂不论在岗的、不在岗的;也不论是退休的,或是在外自谋职业的党员干部,都曾先后收到该厂驻厂工作组和厂党委这样的一封信
  “您好,您还记得这是您宣誓入党的地方吗?在您曾经工作的单位党组织,至今没有忘记您。清楚地记得您在工作岗位上的闪光点。无论您在哪里,都是党的队伍中的一名成员。我们深信,在您在(离开)企业的时间内,特别为养家糊口而辛勤工作(奔波)实在不易。您在厂(外)如遇不顺心的事,也可以向组织说说。希望您永远努力工作、自主择业、开拓创新、缴纳党费、不忘组织。”
  这封溢满感情、充满人情味的书信,在该厂330名党员中激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外自谋职业,已与组织中断联系的56名流动党员,好似接到“亲娘”的家书。他们纷纷打电话,写信与企业党组织恢复联系。其中有52人主动把这几年的党费全部补交给党组织。时在阿勒泰铜业公司打工的党员刘晓江写信向企业党组织汇报了自己在外谋生的情况。他十分感谢企业党组织没有忘记他。他也从没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入党誓词,并请党组织相信他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给党旗抹黑,只能给党旗增辉。
  驻厂工作组和企业党委,对在岗、离岗党员进行继续保持先进性教育的同时,也不忘部分党员职工下岗、生病与实际生活困难。工作组和党组织了解到特困党员职工孟照合、冉启松等6个家庭因病、因伤等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等困难,筹措了2万余元捐助给他们暂渡难关。另外,还有100多名党员职工家庭,居住在低矮的棚户房中。驻厂工作组和厂党委,在建材行办的支持下,自筹80多万元对其棚户房进行堵漏加固,保证他们有个温暖栖身之处。让他们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广大党员职工,看到党和政府,建材行办和驻厂工作组这样关心呵护他们,个个都向党组织表示这一辈子永远跟着党走,哪怕今后困难再大、辛苦再多也永远不会退党。
  2007年8月28日,自治区住房改革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了新疆建材陶瓷厂危旧房改造建设计划批准书,到2008年12月,专为该厂职工建筑的10栋解困楼已全都封顶,装修后即可交接职工迁居。尤其让他们充满信心,看到希望的是,2008年5月9日新疆建材陶瓷厂被新疆城建集团股份公司收购后,企业1400多名职工的利益未损,而且企,业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个公司已投资1亿余元,建设一条生产环保节能的焙烧大孔洞凯乐砖生产线,年产值可达1亿余元,利润可达1000余万元,吸纳劳动力500余人。
  2009年7月超轻节能的多孔凯乐砖,将进入全疆的建材市场。新疆建材陶瓷厂又焕发了生机,奏出了和谐音,干部职工中又充满了欢笑声。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南珠
责任者
长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新疆建材陶瓷厂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