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新疆现代化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495
颗粒名称: 快速发展的新疆现代化工业
分类号: TQ-1
页数: 4
页码: 124-127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年来,新疆工业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在改革与调整中快速成长。自治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制定了符合新疆工业发展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先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万元GDP能耗呈逐步下降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疆商贸流通业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流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新疆 化工业 快速发展

内容

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年来,新疆工业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在改革与调整中快速成长。30年来,新疆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全面发展阶段(1978—198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工业经济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自治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制定了符合新疆工业发展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先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通过10年的改革、扩权、搞活、调整,较好地解决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改变了企业内部缺乏活力的局面,全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1978—1988年,10年间工业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1988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比1978年增长3.7倍和2.8倍。工业适销对路产品,特别是市场急需的“三高”产品、支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产品大幅增长。这一时期,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全面发展,奠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深化改革阶段(1989—2001年)
  从1989年开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这一阶段,自治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始起步,企业改革在一些难点、重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3年目标基本实现,80%的公有制小企业进行了改制,股份制企业开始迅速发展。2001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46亿元,比1988年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8.6%。全区1455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5亿,比1996年增长6.9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5.12,比1996年提高4.12点。
  3、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等战略决策。
  自治区在2005年、2007年先后两次召开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意见》,掀开了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新篇章。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贸系统各族干部职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交商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
  1、工业总体实力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高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405亿元,比1978年增长15.9倍,年均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97亿元。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1亿元(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以外的工业实现利润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60.6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2.57。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7年,原油产量2604万吨,比1978年增长6.4倍;原油加工量1692万吨,增长11倍;天然气210亿立方米,增长82.7倍;发电量404亿千瓦小时,增长18倍;粗钢446万吨,增长52倍;水泥1537万吨,增长18.7倍;成品糖64.9万吨,增长30倍;乙烯23.9万吨。这些重要产品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增长,不仅满足了新疆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也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产业集中度提高。到1992年,全区才有第一个开发区。2005年,各地开始掀起工业园区的建设高潮,工业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7年底,全区经“两级政府”(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审批的工业园区(开发区)32个。自治区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6亿元,入驻企业7808家,企业累计完成投资924亿元。2007年,自治区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19%,同比增长47%。工业园区日益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2、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成效明显,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成效明显。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自治区引进了神华、宝钢、首钢、中粮、新汶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我区,参与经济建设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天业集团、有色集团等一批地方优势企业迅速做大做强。2007年末,全区25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54亿元、利润总额654亿元,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94.6%,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已达10户。大企业大集团对新疆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3、企业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呈逐步加快趋势。2007年,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2亿元,比1978年增长141.8倍,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10亿元。以中泰化学36万吨聚氯乙烯和30万吨离子膜烧碱、八钢板带热轧及高炉建设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通过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组织实施了一批自治区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产学研联合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了2006年、2008年新疆产学研展洽会。目前,新疆企业建立技术中心87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建立了40个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特变电工、新疆众和、金风科技、新能源、驰达电器等一批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4、循环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近年来,自治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目前,自治区已有1个城市、1个园区、3家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范围。
  万元GDP能耗呈逐步下降趋势。2007年,自治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3.35吨标准煤,下降到的2.03吨标准煤,对我区典型的重化工业结构来说,成绩来之不易。
  能源消费结构趋于优化。2006年,全区煤炭消费比重由1978年的72.5%下降到56.7%,水电、风电由2.6%增长到4.3%,天然气由3.4%增长到14.3%。重点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不断下降。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近年来,自治区加强尾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2005年综合利用率已达到5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5、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疆商贸流通业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流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比1978年增长37.7倍,年均增长13.4%。以流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294万人,占社会就业人数的35.4%。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市场供给充裕,消费需求旺盛,物价保持稳定,粮、油、肉、蛋、奶、菜等农副产品市场供应量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彻底改变了1978年以前商品物资供应短缺的状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商品市场发展较快,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华凌综合市场、国际商贸城、边疆宾馆、北园春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对全区及周边国家经济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农村市场日趋活跃,新合作家佳乐、阿尔曼等企业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农家店、配送中心等连锁网点已覆盖全区92%的县(市)、86%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市场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初步建立。畜禽进点屠宰率达到98%。肉、糖等国家重要商品储备任务落实完成,调控市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6、区域特色工业经济迅速崛起
  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率先加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持扶优扶强、突出重点,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加快发展。2007年,天山北坡经济带生产总值约1837亿,占全区的52.2%,比2000年上升7.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876亿元,占全区的62.3%,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形成了具有全国和全疆意义的以能源、石油加工及化工、钢铁、建材、机电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
  乌昌一体化战略加快推进乌昌新型工业化进程。2004年,自治区做出了加快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了乌昌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乌昌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占全区的25.3%,已初步形成新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向西出口产品加工基地。
  地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克拉玛依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已成为新疆石油工业的战略支撑;巴音郭楞、阿克苏等地发挥优势,在加快发展天山南麓石油工业经济带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加工业,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伊犁、喀什、塔城、克孜勒苏、博尔塔拉等地以周边国家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阿勒泰、哈密等地大力开发优势矿产资源,矿产业发展迅猛;吐鲁番地区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优势企业入驻;兵团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新疆天业、天富热电、中基实业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兵团成为自治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疆三地州工业经济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务院32号文件提出重点扶持南疆三地州发展,逐步缩小区内南北发展差距,并对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自治区编制了《南疆三地州发展规划》,一批重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特色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组装业迅速兴起,显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