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强化支柱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展望“十二五”》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23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强化支柱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
分类号: D668
页数: 5
页码: 52-56
摘要: 加快推动以强区为主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二五”末初步形成新型工业化格局,带动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日、月、星、珠”工程,完成不少于2—3家上市公司,形成3—5户产值百亿元的“太阳”企业、10户产值20亿元以上的“月亮”企业、100户产值亿元以上的“星星”企业、200户产值过千万元的“珍珠”企业等。全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加大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增加资源留用总量和价格优惠。和氮肥生产基地。积极做好口岸开通后参与邻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准备工作,加快开展八钢南疆基地下游产业链研
关键词: 阿克苏 强化支柱产业 实现新型工业化

内容

加快推动以强区为主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二五”末初步形成新型工业化格局,带动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日、月、星、珠”工程,完成不少于2—3家上市公司,形成3—5户产值百亿元的“太阳”企业、10户产值20亿元以上的“月亮”企业、100户产值亿元以上的“星星”企业、200户产值过千万元的“珍珠”企业等。
  各县(市)、工业园区注重实施产业差别化发展,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和煤化工盐化工产业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注重提高优势资源转换的质量和水平,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工程大项目,力求新工艺、高水平、高起点、高效益,延长产业链,解决产业“断头”问题;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两个可持续”。
  第一节 做大做强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
  按照“支持-上游、介入中游、发展下游”的原则,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步伐,不断提高资源加工数量,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全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加大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增加资源留用总量和价格优惠。加快地区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按照自治区石油石化产业“一山挑两头”布局,以库车县为重点,兼顾有条件的县(市),以炼油、乙烯产业为龙头,加快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160万吨尿素、180万吨硝基复合肥等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4万吨聚甲醛、60万吨烯烃、20万吨三聚氰胺、35万吨聚丙烯、20万吨1,4-丁二醇、8万吨亚氨基二乙腈、10万吨DL-蛋氨酸、60万吨氨醉联产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相结合的化工产业,延伸拓展下深加工产业链。“十二五”期间,培植1至2户百亿元产值的石化企业,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
  库车华锦大化尿素装置夜景地区书记黄三平(右)为沙雅县60万吨硝基复合肥调试点火
  和氮肥生产基地。
  第二节 大力发展煤电能源产业
  加大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整合力度,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地区煤炭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提高集约规模、技术装备和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煤炭回采率。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鼓励风险勘探。按照地区作为南疆三地州能源供应基地的国家战略部署,加快俄矿1000万吨产能扩建、河北开滦240万吨煤矿、大平滩240万吨煤矿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矿井的技术改造,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地区原煤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吨。积极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快准油能源煤层气勘探开发等项目建设。
  壮大电力产业,形成以火电为主体,以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为补充的电力体系。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坚持煤电一体化,抓好徐矿阿克苏热电厂一期2×20万千瓦、二期2×66万千瓦、俄矿1000万吨煤矿2×60万千瓦坑口电厂、国电库车火电厂二期2×33万千瓦、浙江能源拜城2×66万千瓦火电厂、国电库车第二火电厂一期2×35万千瓦、沙雅循环经济园区2×35万千瓦热电联产、新疆华孚纺织100万锭自备动力、山西金晖聚氯乙烯项目120万千瓦自备动力、温宿循环经济产业园210万千瓦硅铝产业自备动力等项目建设,为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提供坚强可靠的支撑电源。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加快库车河、库玛拉克河、托什干河、木扎提河、卡普斯浪河、喀拉苏河、渭干河、台兰河等流域水电开发,重点抓好大石峡水利枢纽、小石峡水电站、亚满苏水电站、温热提水电站、琼俄塔什二级水电站、喀拉苏河水能开发、骆驼脖子水利枢纽等项目建设。实施“金太阳工程”,推进阿克苏市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建设。建设大小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等调峰电源。“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发电装机能力突破1000万千瓦,其中火电875万千瓦,水电120万千瓦,太阳能5万千瓦,力争形成600万千瓦产能,努力建成南疆能源枢纽和保障基地。
  第三节推进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发展
  继续扩大煤焦化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疆兆丰能源90万吨、新兴铸管煤焦化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焦炭生产能力稳控在900万吨,满足地区新型工业化需求。鼓励焦化企业推进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和余热发电建设,提高焦化产业综合效益,延伸以煤焦油、焦炉煤气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链。按照煤-焦-电石-盐化工一体化的思路,做好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山西金晖100万吨、湖北兴发100万吨聚氯乙烯等项目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培植1户百亿元产值企业,聚氯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煤化工实现百亿元产值。
  第四节 壮大钢铁冶炼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
  抓好八钢拜城钢铁基地和温宿县硅铝产业建设,形成300万吨钢铁和1.8万吨多晶硅产能,加快推动拜城铌铁基地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基础地质勘查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商业性风险勘探,促进地勘投资多元化,摸清资源家底,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和保证程度。加快引进区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实现铜、铁、铀、铝土、铌、钽、钒、磷、锰、石灰石、岩盐、白云岩、大理岩、花岗岩等矿产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开发利月。积极做好口岸开通后参与邻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准备工作,加快开展八钢南疆基地下游产业链研
  拜城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究,推进钢铁产业发展壮大,满足南疆新型工业化、富民安居等重点工程建设需要。
  第五节加快纺织工业建设步伐
  围绕新疆纺织工业构建“两城七园一中心”的战略部署,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沙雅纺织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科教研发、商贸展示、仓储物流、热电联产等产业。加快华孚100万锭、浙江巨鹰集团20万锭、雅戈尔集团30万锭、库车海天30万锭、永翔纺织20万锭、江苏联发20万锭、浙江立天10万锭、沙雅富宏10万锭、四川金泰10万锭、上海百金10万吨粘胶等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纺织企业落户纺织工业城,支持山东鲁泰、河南海洋、新和健鹰、河南新野技改扩建;依托浙江省化纤纺织优势和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优势,结合地区棉纺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化纤产业链研究和前期工作,加快引进聚酯、涤纶、粘胶、锦纶、腈纶等化纤产品生产企业,全面提升纺织产业整体水平,形成棉花“种植—加工—纺纱—印染—织布—成衣-家纺”紧密相连的产业生产模式,重点发展中高档棉纱、高档针织、梭织面料等家纺产品、针织服装、休闲服装和运动服装制造产业,推动纺织工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纺绽规模达到600万锭,成为新疆最重要的纺织基地和浙江及东部省市向阿克苏地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第六节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围绕巩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果、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奠定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基础的要求,扶持和引进屯河集团、益海粮油、金谷粮油、好想你枣业、澳新枣业、天娇红枣业、青山果业、刀郎果业、华森果业、思源果业、浙江华隆、新疆嘉丰、多浪畜产等企业,特别是扶持果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的程度,加快形成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建成10个工艺先进、设备精良、加工门类齐全、产业链长、农产品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林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
  第七节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 围绕延伸产业链,依据制造业市场需求,坚持装备制造与地区六大支柱产业相结合,引进有实力的工程机械、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等再制造企业,力求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装备设备在地区境内加工,保障纺织工业、钢铁冶炼、煤电能源、石油石化、盐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重大产业发展和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需要,推动新兴产业形成。
  第八节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培育、巩固、壮大、提高”的发展方针,引导现有企业在新能源、先进环保产业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抓住浙江援阿有利契机,引进浙江省科研机构、企业和高层次科技与管理人才来阿创业,推动两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实施对口援阿“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培育新型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光伏发电、煤层气利用等新能源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县(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发展面向基层的科技服务产业;建设区域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建立1-2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第二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培养一批高新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和配套人才。
  第九节 提升新型建材和建筑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业,重点发展非粘土烧结类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引导现有粘土烧结类建材企业技术改造转化,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培植1-2户20亿元产值的新型建材生产企业。鼓励支持建筑业发展,加快优势企业资本、人员、技术和品牌扩张,向房地产、建材、租赁等领域延伸产业链,向中亚国家输出管理技术、劳务,承接各类建设项目,巩固拓展区内外市场,培植3户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产值达5亿元的建筑企业集团。加快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建筑,不断提高建筑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确保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和主体工程先进、可靠,确保民用建设项目适用、经济。强化建筑设计能力,拓展前期咨询和后期项目管理功能,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形成造价机制。严格招投标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改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以专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规范建筑施工用工行为,鼓励施工企业进行健康、安全、环境认证。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
  第十节着力推进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主导产业集聚,把引进大项目作为园区发展的关键来抓,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同时注重相应的生活、服务、商业、物流配套等设施建设,强化专业性与综合性融合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
  加快推进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支持中石化塔河分公司、华锦大化、新城化工、新联化、河北开滦等大企业集团续建新建的重点项目,加速以天然气—煤炭化工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发展,实现聚集一百户以上石油石化、精细化工加工企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加快推进纺织工业城建设,以阿克苏、沙雅为核心,重点扶持浙能集团、浙江物产、华孚、巨鹰、雅戈尔、鲁泰、立天、联发、永翔、河南新野等重点企业,“十二五”末全地区建成600万锭规模,初步形成纺、织、印染、家纺、制装、物流配套产业体系,产值突破150亿元。
  加快推进拜城重化工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宝钢集团新疆八钢公司、河南永煤、中南控股集团公司、中粮集团、山西金晖、浙江能源等大企业集团,加快建设八钢拜城300万吨钢铁基地、永煤60万吨聚氯乙烯、中南控股天然气制丙烯及1,4—丁二醇、浙江能源2×66万千瓦发电、山西金晖100万吨聚氯乙烯、准油能源煤层气勘探开发等重大项目,形成钢铁、煤焦化、盐化工、天然气化工基地,产值突破300亿。
  加快推进沙雅循环经济园区进程,重点扶持金圣胡杨、玉象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建成以硝基复合肥、三聚氰胺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园,产值突破100亿元。
  加快推进阿克苏市重工业园建设,以徐矿集团、青松建化、天山多浪、天基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中石油45·80化肥装置、湖北兴发年产100万吨PVC、3万吨二甲砜、5万吨蛋氨酸、徐矿阿克苏热电厂一期2×20万千瓦、二期2×66万千瓦等重点项目,形成煤—电—化工百亿元产值格局。
  加快温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以横店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横店集团硅铝产业,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聚氰胺、烧碱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焦化、选洗煤、金属镁、活性钙等项目,形成多晶硅、天然气深加工、精细化工和建材为主导的工业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
  加快浙江产业园、宝钢集团八钢公司钢铁工业园、上海百金循环经济特色化纤产业园、新和工业园、阿瓦提工业园、乌什边境贸易合作加工园区、温宿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柯坪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完善功能,提升承载能力,聚集企业规模。

知识出处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收录了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报告,这些工作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对五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成就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