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展望“十二五”》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22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分类号: D668
页数: 5
页码: 45-49
摘要: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地委、行署坚强领导下,在河南省、上海市、中央企业无私支援下,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紧紧围绕“64122”工程建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乌鲁木齐“7.5”事件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解放思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新疆和全国的地位与影响力显著提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展现了“塞外江南”、“西部明珠”的亮丽风采。
关键词: 阿克苏 跨越式发展 长治久安

内容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地委、行署坚强领导下,在河南省、上海市、中央企业无私支援下,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紧紧围绕“64122”工程建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乌鲁木齐“7.5”事件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解放思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新疆和全国的地位与影响力显著提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展现了“塞外江南”、“西部明珠”的亮丽风采。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口径生产总值达到606.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9%;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82.2亿元,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2.7亿元,年均增长26.1%;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棉花、果品、肉类总产量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7.7%、51.4%、2.9倍和31%,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石油化工、煤电能源、煤化工盐化工、钢铁冶炼、棉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建成一批具备一定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支柱产业基础地位显著增强,工业园区核心地位得以奠定,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5.0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2.3%。现代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时期的34.7∶26∶39.3调整到“十一五”时期的29∶32∶39。
  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7%,五年累计完成579.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建成和在建2个机场、2条铁路、666条公路、8个电厂、11座变电站、1座水库等重大项目,电力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比“十五”末增长3.5倍,公路通车里程达10000公里。防洪减灾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通信能力稳步提高,信息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外经外贸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2010年招商引资额达到70.85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出口总值达到2.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6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9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民营经济规模、经营水平迈上新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财政税收、投资、价格、粮食、棉花流通、医疗、农村综合管理等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迈出新步伐。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呈现互联互动良好态势,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10年的37%。城市(镇)建设各俱特色,阿克苏币、库县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村村通电、通车、通电话基本实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4%。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实施了“双语”幼儿园、校舍安全改造、民汉合校等一大批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全面加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两基”攻坚高标准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54%,较2005年提高26.61个百分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文化站(室)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东风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开,“百日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龟兹、多浪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地区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体育健儿在区内外多项赛事取得较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村村通”工程累计实施3万余户,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达98.8%,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97.7%;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不断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碘缺乏病、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重大突发性、传染性、地方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5‰以内。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关爱工程”深入人心,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基本实现。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7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31元,年均增长14.7%、13.9%。加大抗震安居工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国有企业解危解困房等建设力度,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各族劳动者给予社保、岗位等补贴,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提高保障水平。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参合率达98.6%。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拜城、温宿、柯坪、乌什四个县展开,参保率达81%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一老一小”98%的覆盖面,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辖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11%;森林覆盖率达到6.1%,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保持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围绕“奥运安保”、“国庆安保”,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探索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建立起军警兵民联合防控指挥体系,加强社会面管控;组织万名干部进村(社区)入户面对面宣讲教育,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社区“四知四清四掌握”机制和农村“十个一”活动全面推广,社会管理防控能力有新的提高;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开展了宗教氛围浓厚问题的教育疏导专项治理,零散朝觐保持“零控制”。持续保持对敌严打严防高压态势,集中整顿“治安乱点”,及时打掉了一批预谋暴力恐怖犯罪团伙,迅速平息了“针刺”恐慌,有效防止了“7·5”事件负面影响的蔓延,保稳定工作坚强有力。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加深了地区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主要是:加快阿克苏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工业强阿”道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大工程、大项目战略,推动三次产业竞相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扫除障碍、破解难题、拓宽空间、提质增效;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团结一致、干事创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两手抓、两手硬,做到维稳工作常态化;必须坚持借助援疆与自力更生、能动奋发有机结合,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队伍、作风和纪律保障。
  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经济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不健全、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方式不优、支撑力不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落后,经济活力不足。二是跨越式发展受人力、资源、金融、交通等多方面制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任务艰巨。三是群众收入门路不宽,就业技能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较差,公共服务均等化欠缺。四是受境内外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三股势力”暴力恐怖破坏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以往改革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尚未全部化解,非正常上访问题较为突出;社会管理方式、能力尚不适应发展需求,地区维护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五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人才资源短缺;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掌控社会稳定大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较弱;个别党员宗旨观念、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纪律观念淡薄。
  第二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使地区发展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鼓舞、浙江省人民的大力援助,将发挥政策的强大推动力。自治区党委做出的阿克苏地区在南疆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打造天山南坡产业带的决定将激发思想光辉的能量,使地区别无选择地驰入发展快车道,言退、言慢皆不足取,只有大踏步地前行才是历史趋势。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数十年着力打造的经济基础,是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依靠,地区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快速跃升,在新疆乃至全国占居一席之地。此外也应看到,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坚强有力的推进下,新疆各个地州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增强压力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新形势变化,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64122”工程,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把阿克苏打造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南疆中心城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任务。
  指导方针: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和壮大制造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把资源整合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手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以煤炭为重点的矿产资源整合,以棉花为重点的农产品资源整合,以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重点的土地资源整合,建立重点优势资源有序管理,有偿配置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发挥各级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确保大企业大集团大工程大项目的资源需求,确保重点优势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阿和人才强阿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始终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招财引智水平,引进高水平、高效益、产业链条长的项目,通过培植基地型、龙头型企业使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和协作配套能力增强,吸引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把统筹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方法。走城乡同步发展、龙头城市和其他县(市)同步发展、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之路,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做优产业体系,快速提升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龙头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一坚持把浙江省对口援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协调浙江省及对口支援市加大经济援阿、干部援阿、人才援阿、教育援阿、科技援阿力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地位,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物质支援与文化交流结合起来,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率先”,实现“三大目标”,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项工程”,取得“六大突破”,把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加工、南疆煤电能源、纺织、钢铁基地,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南疆中心城市。
  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突出“两个率先”:率先在南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
  实现“三大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让我们唱响同一首歌”为主题的红歌演唱活动实施“四大战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升级战略,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工程大项目为龙头,加快培植地区产业格局,着力提高优势资源转换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园区经济和中心城市、集镇,加快乌什、柯坪县和233个重点村脱贫致富步伐;实施科教兴阿、人才强阿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抓好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经济建设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突出地位,强化节能减排,倡导循环经济,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入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推进“五项工程”,即“64122”工程。做强石油石化、煤电能源、煤化工盐化工、钢铁冶炼和矿产开发、棉纺织和农林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建设特色林果、优质商品棉、商品粮、畜禽产品生产“四大基地”;把阿克苏建成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及商贸物流集散地;进一步提升阿克苏市、库车县两座“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彰显龟兹、多浪“两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取得“六大突破”:即经济实力取得重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取得重大突破;双语和职业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第四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口径生产总值达到1340亿元,地方和农一师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地方生产总值达到770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投资达到50%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8∶47∶35。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辖区内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大气、水环境重点控制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6.8%,城市化水平达到45%,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保障和服务能力特别是住房、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水平明显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知识出处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收录了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规划报告,这些工作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对五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成就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