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绿色的柯柯牙》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172
颗粒名称: 见证篇
分类号: S732.45
页数: 40
页码: 040-079
摘要: 宛若一道绿色长城,阻断肆虐的风沙,拱卫着我们的家园。象似一环翡翠项链,闪耀绚丽的光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年筚路蓝缕,柯柯牙绿化工程——这一被阿克苏各族人民赞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致富工程”的宏伟壮举,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文明建设中铸就一座丰碑。
关键词: 柯柯牙 绿色长城 阿克苏

内容

宛若一道绿色长城,阻断肆虐的风沙,拱卫着我们的家园。
  象似一环翡翠项链,闪耀绚丽的光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二十年筚路蓝缕,柯柯牙绿化工程——这一被阿克苏各族人民赞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致富工程”的宏伟壮举,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文明建设中铸就一座丰碑。
  绿色进行曲
  ——探寻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动力之源
  文/魏永贵
  十年前,西方某国的卫星遥感人员在拍摄的地球地貌图片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往一派焦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竟然出现了一抹绿色,而分析表明,那是一片新出现的绿洲。
  这片绿洲,就是近年来广为人知的柯柯牙绿化工程。
  目前,长约25公里,宽约300米至3000米的柯柯牙绿化工程,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能在卫星阴片上看到的人造景观。
  中国地质大学的几位学者,在探讨沙尘暴危害与治理的一篇论文中,特意举出了这个事例,并对柯柯牙绿化工程赞叹有加,视之为向沙漠进军的奇观。
  柯柯牙今年20岁了。与千万年的干旱荒芜相比,她如今的容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柯柯牙原是一片土壤贫瘠、沟壑纵横、盐碱肆虐、植被稀疏的亘古荒原,是阿克苏市和温宿县的风沙源。1986年,柯柯牙绿化工程开始实施到2005年,完成了三期工程,总计造林5.8万亩,四期工程计划造林15万亩。
  这是一个远大的设想,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南进,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形成一条有效的绿色屏障,完全阻断沙漠北侵的可能性,使阿克苏市和温宿县被一条长长的绿色腰带环绕。
  柯柯牙,这片曾经的干渴荒原,将彻底成为一片林海。
  柯柯牙的绿色是令很多人难以想像的奇迹。尽管这个奇迹的诞生因为花费了20年的光阴,而且使亲历其艰难困苦的人们对此保持着平常心态。但是,假如我们从远处端详,我们就会发现,柯柯牙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切体味。
  柯柯牙的绿色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不成规则的星星点点到波澜壮阔的连绵不断,是靠什么力量在推动?在它的内核中,有什么样的质素使它充满活力,进而促使那一派绿色不断向沙漠延伸?在那片林海的背后,埋藏着什么样的故事?柯柯牙,是过去历史的终结,还是未来故事的起点?
  二十年了,随着光阴的老去,有关柯柯牙的很多人和事也在湮灭,探寻柯柯牙的过去,
  是探寻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在沙漠中,那是一条布满林阴的大道。
  沙漠使人进步
  这是一个阳光温煦的午后,在柯柯牙绿化工程龙口,头顶微秃的哈力甫·买买提爽朗地笑着,动作很夸张地比画着去年植树造林时他在工地上过生日的情景。
  哈力甫·买买提是地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的生日是3月12日,恰巧就是植树节,“我一生下来就植树,这一辈子都要植树了。”他笑着对我们说。
  哈力甫·买买提毕业于新疆林业学校。从工作起,他就跟植树造林结了缘,对柯柯牙的沟沟坎坎,就像对自己手掌心的纹路一样清晰。“这几年下来,我闭上眼睛都能画出柯柯牙的施工分布图。”他说
  千百年来,柯柯牙一直是盐碱茫茫、干旱少雨的蛮荒之地,大多数人不相信这里能种活树。解放前,也曾在柯柯牙植树,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了许多坎儿井,结果不见水出,只好宣告失败。上个世纪60年代,有人设想把多浪河水引到柯柯牙,最终因引水方位不对,工程放弃了。
  历史记录表明,在实施柯柯牙绿化工程之前,阿克苏市的沙尘天气较高的年份达到100多天,也就是说,这里的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在沙尘中度过。
  “那时候,阿克苏市和温宿县每到春秋季节,沙尘一刮起来就很长时间,满天都是,白天都要开着灯办公。”
  恶劣的环境总是在逼使人与之抗争,在自然灾害的威压下,人必须要向前走才能最终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哈力甫·买买提说,可以认为沙尘威胁是柯柯牙绿化工程实施的最直接动因。
  柯柯牙绿化工程是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动工的,国家没有立项,地区只能筹集到600多万元资金。
  柯柯牙的土壤盐碱含量出奇地高,测得的最高值是9%,平均为5.58%,而国家规定的造林标准是不超过1%。而柯柯牙的地貌,有数百条大小洪沟横在台地上,最宽的260米,最深的13.6米,填平一条大洪沟需要30多万立方米土,并且要进行夯实处理。在盐碱的作用下,有的地方土质坚硬如石,平整难度极大。
  针对困难,阿克苏地委、行署认为,在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全民义务劳动。
  植树造林首要的是解决水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阿克苏地委、行署下定决心:从温宿县革命大渠建一条引水渠,把水引到柯柯牙。
  这条引水渠长逾50公里,工程浩大然而,在全社会的动员下,引水渠顺利建成,成为第一期绿化工程的生命之水。这两万亩林大都是杨树和有了水,平整了土地,一场声势浩的群众性植树运动随即展开。每当春秋两季的星期天,阿克苏市有儿万名群众带上干粮浩浩荡荡开赴柯柯牙植树工地,有近一半的人是骑上自行车带上劳动工具去的。
  通过两年奋战,数百条洪沟填平了,采取灌水压碱法把含盐碱量降到了0.8%以下,种植的上万亩树木成活率达到了87%,超过了国家标准。
  于是开始种树,一种两年。两年里,人们像看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照顾着那些普通而又珍贵的树苗。第一期工程,在阿克苏人的努力和坚持中,终于栽种成活了两万亩的林带。沙枣树,是新疆最朴实的树种,就像朴实的阿克苏人。
  全民义务植树从此在阿克苏形成了传统,这一坚持就是20年,可以说,植树造林对于阿克苏人来说,是一种能够得到最普遍响应的公益性事业。
  从1986年开始的柯柯牙绿化工程,正式使阿克苏人迈开了向沙漠进军的脚步。
  如今,在柯柯牙的浓浓绿阴当中,还保存着一段柯柯牙的原始地貌,那是一片依然贫瘠的荒漠洪沟。身处其中,人们可以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柯柯牙绿化工程的艰难历程——这个历程,实际上是阿克苏人绿化山川梦想的体现。
  传递梦想
  2000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来到柯柯牙参观,抚今追昔,他面对柯柯牙的巨变感慨地说:“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柯柯牙就是榜样。”
  20年,从第一棵树到满目葱茏,阿克苏地区的领导换了几届,植树的人们也换了一代,然而柯柯牙的绿化却从未停止。
  工程启动之初,社会上一些人、甚至当地一些领导干部对这项工程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存有疑义:没有国家一分钱投资,完全靠自己、靠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工程会不会半途而废?
  为了向阿克苏市各族人民表明自己的决心,首倡绿化柯柯牙的时任地委书记颉富平动员妻子儿女举家从昌吉搬迁到阿克苏。1986年春天,一场人与自然灾害的持久战在柯柯牙拉开了序幕,颉富平带领首批志愿者来到柯柯牙,厚厚的浮土没过了膝盖,镐锹落下,烟尘弥漫,一辆拉运石料的拖拉机竟然陷进沟壑泥沙中,机车拖了上来,而车斗埋在了沟壑。就这样,颉富平带领第一批志愿者在柯柯牙荒漠种下了第一片共计430亩的风沙防护林。
  这片最早的防护林目前已经成材,最粗的须一人合抱。
  “一棵树的材积在一立方米左右,按照现在的林木价格算,价值350元,可以说,第一期工程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植树造林、改造山川的精神和传统,还实实在在地留下了一大笔财富,给实施后期工程树立了信心。
  从1986年起,每年都有约3万人次在柯柯牙荒原上挥汗奋战,播种绿色的希望。
  兵团原副司令员康克俭1990年从农一师调到阿克苏地区担任地委书记,成为柯柯牙绿化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在担任阿克苏地委书记3年里,他率领各族干部群众在柯柯牙共进行7次大会战,出动人力20万人次,植树造林1.5万亩,创造了在盐碱含量超过普通土壤3倍的土地上林木成活率达85%以上的奇迹。
  原自治区副主席熊辉银,曾是柯柯牙绿化工程上马后接任的阿克苏第三位地委书记。当时,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柯柯牙绿化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一些干部中也出现了松懈情绪。熊辉银召集地区各部门负责人在柯柯牙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指出:柯柯牙绿化工程目标决不能动摇,必须全面完成,而且工程规划还要进一步扩大。在熊辉银的带领下,阿克苏地区干部群众在柯柯牙掀起了新一轮植树造林高
  
  阿克苏地区以公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已完成可绿化面积的90%以上。图为穿过柯柯牙林区的314国道。
  潮,柯柯牙绿色长廊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现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原阿克苏地委书记侯长安,从前三任书记手中接过了柯柯牙绿化工程接力棒,提出了再树雄心做大规划、上大规模,把柯柯牙绿化工程向南延伸,跨越南疆铁路,与兵团农一师的防护林连接的规划。
  到2005年底,柯柯牙绿化工程完成了三期工程,植树总面积达5.8万亩。
  今年3月20日,柯柯牙绿化四期工程正式启动,柯柯牙绿化第29次大会战打响。地委书记、柯柯牙绿化工程总指挥朱昌杰发出了彻底征服这片亘古荒原的动员令。
  按照新提出的四期工程的规划,到2010年将完成造林15万亩。其中温宿县7万亩、阿克苏市5万亩、实验林场、红旗坡农场3万亩。
  这是柯柯牙绿化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规模最大的一期工程。待四期工程结束后,柯柯牙绿化工程总面积将达到20.8万亩,届时与周边的防护林连接将形成约50万亩的绿色屏障。
  柯柯牙绿化工程是阿克苏人民的伟大创造。柯柯牙工程建设的20年,为阿克苏地区发展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朱昌杰说,现在回过头看,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的意义,给予我们的启示很多,一是柯柯牙工程建设为我们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丰富了我们以后的发展思路;二是柯柯牙工程建设当时在1986年那样的条件下,以颉富平为首的领导班子发扬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大家一起干事业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精神仍然是推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法宝;三是柯柯牙工程要建立新的机制,包括建设、包括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很好的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社会资金投入柯柯牙建设。向柯柯牙绿化工程要生态效益,使国家、集体、个人几个方面都能够获得效益,使柯柯牙建设一代一代持续下去,而不是由于管理不善、投入不足而终止下来,要在新的时期结合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型地把柯柯牙绿化工程搞得更好。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柯柯牙绿化四期工程把温宿县、阿克苏市和地区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及温宿木本粮油林场纳入规划,将对阿克苏市和温宿县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一个梦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样本:治沙基地
  走进柯柯牙,你会惊讶于这里景色的强烈反差。这种反差,使柯柯牙显示出了一种奇异的魅力。
  爬上林区其中一座30多米高的了望塔,极目远眺,有郁莽莽的林海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大海的波涛起伏,层层绿叶在漠风劲吹下翻卷着,似乎海面上的浪花。而在林海的边缘,是连绵不断的土黄色的荒漠和沙丘,在浓绿的林海衬托下显得格外乍眼。
  柯柯牙的历史,从另外的角度看,就是人进沙退的历史。在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样本,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治理沙漠的艰辛历程。
  这个样本是一个治沙基地,全称是“荒漠节水及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与这个基地一起成长的阿克苏巴郎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如今,他担任着这个基地的副主任。
  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个头中等,很壮实,由于长年在沙窝窝里跑,风吹日晒,面色黧黑。但是他的汉语说得非常好。
  他是一名大学毕业生。1999年,从繁华的古都西安归来后,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遇到了人生的第一道坎。
  当时他刚刚从西北林学院毕业。那时候,能够考到内地去上大学,而且是“上正而八经的大学”的民族学生还不像现在这样多。幸运的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一度是邻里乡亲们羡慕的对象。
  毕业了,回到家乡的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跟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能够有一份自己喜欢而又体面的工作,但是他没有想到,他一工作就会与漫漫黄沙打交道。
  他被分配到了地区农业局。不久,局里安排他到正在筹建的一个治沙基地去工作。那个治沙基地的任务就是在沙窝窝里搞节水试验,种树种草,发展生态农业。
  那儿是不折不扣的沙漠,大风吹起来,卷起的沙尘有一人多高。阿克苏的老人们都知道,以往年年“进城”的沙尘暴就是从那儿吹过来的。要想在这片沙漠中种树种草,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提会有人一头扎到那儿去工作。
  但是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去了。像他一样去那儿的还有八个人,都是大学生。
  这个治沙基地,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时,它跟旁边的几大块“园艺场”一样,都只是停留在纸上的一份规划。能不能干成,看的是来人的心智和毅力。
  “刚到的那时候可真苦啊,风沙太大,准备来这里包果园的农户,很多人来看一眼就摇摇头走了,除了来打工的,很多事情我们只有自己干,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干的现在都是基地的骨干了。”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说,大伙儿的干劲非常大,因为旁边同样属于柯柯牙工程的几千亩地都在慢慢变绿,这里虽然是沙窝,可也不能让它就这么荒着。
  打井、平地、架电线、铺设滴灌带,驾驶着推土机换着班推去沙层露出沙土,一次次补种被风沙吹倒、被骄阳烤死的幼苗……沙漠里,一条条汉子个个脱下了几层皮。昔日校园中的文弱一去不复返,尽管内心依然充满书生气,但是人却变得如同砾石一样粗砺。
  事情就这样干出来了。现在,这个总规划15000亩的治沙基地,已经绿了将近8000亩。他们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把北上的沙漠撕开了一个口子,用绿色逼退了黄沙。
  就在这个治沙基地的旁边,至今还有一座高十几米的沙丘。沙丘之上细沙如粉,它们却再也没有前进的力量,被一片绿海阻隔在远方的沙漠之外。
  阿不力米提·阿不力孜说,这片林子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益,“生态效益不用多说,你们看看那座沙丘就知道了,原先,这里都是沙丘,现在已经变成了树林;要说的是经济效益,我们这里挂果的红枣林地,一亩一年可以收1万多元。”
  在这里,我们实地查看了承包大户高光朝的果园。高光朝外表很普通,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是,他在这里有100亩的枣园,另外还承包和自建了二三十座蔬菜大棚,每年的收入都很不错——至少能让城里人大吃一惊。
  事实上,柯柯牙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如何,已经成为众多老板们耳熟能详的一本账。这得益于柯柯牙启动实施后的经营模式和理念。
  以林养林
  柯柯牙的成功,不仅是植树造林的成功,还是探索“以林养林”新道路的成功。
  从1986年柯柯牙绿化工程启动始,改善生态一直是它的主要目标。
  第一期的两万亩林木,以新疆杨等生态防护林木为主,经济林的比例比较低。随着三期工程的成功实施,造林面积不断扩大,防护林前期是按照6∶4的比例进行种植的,即防风林占60%,经济林40%,中期经济林提高到50%,现在经济林已超过了60%。
  地区林业局局长王建平说,柯柯牙绿化工程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出的问题,从当时和后来地区财政状况来说,不可能每年投入大笔的资金养护树木和进行基础设施维护,只有形成以林养林的良性循环,才能使逐步扩大的林地保持旺盛的生长状态。
  经济林的果品产出,成为支撑柯柯牙不断自我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没有柯柯牙自身效益的支撑,这个工程的投入将非常大,靠政府财力没法填补,柯柯牙也就不可能发展壮大。”王建平说。
  在一二期的建设中,林业管理建立了站、队、组三级管理机构,对林带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前期吸收承包农户639户,后来随着林地的扩大,共吸收农户1500余户,承担着林木的养护责任,其林果收成与林管部门按比例分成。
  柯柯牙林区的承包户不仅精心养护着树木,而且从水果的收益中按比例上缴承包费,林管部门用这笔经费进行基础设施维护,为政府减轻了财政负担。
  2004年,柯柯牙的水果产量突破8000吨,创产值近一亿元。
  柯柯牙林管站站长包伟说,近几年,政府对柯柯牙的投入在逐年减少,再过几年,柯柯牙将全面实现以林养林的目标。
  盛夏时节的柯柯牙林区令人心旷神怡,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在一二期工程的林带内延伸,两边生长多年的杨树茁壮而又挺拔。高大的杨树组成了阻挡风沙的绿色城墙。被防护林包围的果园里,葡萄藤匍匐在架子上,缀着一串串白色的花朵,桃树、梨树和苹果树上已经挂上了新结的果实。
  这里的果园都承包给了附近的农民和外来的民工管理,经营果园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果园承包户比比皆是。
  如今,果农们还瞅准了农家办旅游业的机遇,纷纷整修庄园,办起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柯柯牙一二期工程建起的果园,目前已经成了城里人和外地游客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对阿克苏本地人来说,实地观光柯柯牙,是对多年艰辛后的最好回报。
  谈起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发展与成果,阿克苏地区行署专员吉尔拉·伊萨姆丁说,柯柯牙绿化工程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也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们以林养林、全民搞绿化和全社会办林业探索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为我们阿克苏从一个农业强区向现代工业转化过程中,利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来了精神财富。我们要围绕把阿克苏市建成水韵之城、人居最佳和森林城市的目标,继续扩大绿洲造林成果,继续延伸柯柯牙绿化造林工程,发挥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政策与市场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张连治打开电脑,用鼠标轻点搜狐网,熟练地键入“盛苑园艺场”,点击搜索后,面对闪现出的32项搜索结果,他爽朗地大笑起来:“没想到这网上还真能找到。”
  今年49岁的张连治是柯柯牙林区盛苑园艺场场长。7年前,面对沙丘连绵、贫瘠荒芜的一片戈壁荒滩,他以非凡胆识,一举投入百万家产,在柯柯牙荒原上创办起阿克苏地区第一家民间治沙的独资企业。
  7年风霜雪雨,呕心沥血,张连治在这片热土上先后投入700余万元,他率领680余户、
  1000余名承包员工垦荒造林5000亩,将昔日的沙漠荒滩改变成林茂果丰的香梨基地。
  在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历史上,张连治可以说是规模化投资造林治沙的第一人,迄今为止也是造林治沙规模最大的一个。而柯柯牙对他的回报也是丰厚的:盛苑园艺场的总体资产经过评估已经接近亿元。
  谈起创业时的想法,张连治很感慨,“人一辈子要做点事情,对我来说,我觉得绿化荒地最有价值,这是造福后代、造福自己的大好事。政府也支持,如果你能坚持住,就没有风险,收益肯定不会差。”
  创业是艰难的,除了劳累,还有无休止的沙尘的折磨。所幸的是,这些困难,张连治都挺过来了,他说,“我的信念是:给我一片荒漠,还你一片绿洲。当年,我就是不信我搞了这么多年的园艺,会在这里种不好树……”
  在困难面前,张连治和别的民营企业家们得到了来自党委和政府的强大支持。从柯柯牙工程实施起,每年春季地区都组织部队官兵、机关干部和群众到柯柯牙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在张连治的地块,前任地委书记侯长安、现任地委书记朱昌杰以及驻地部队等领导都相继来到这里,带头义务植树,让他很感动。6年来,仅地区安排的来到他的地块间义务植树的劳力就有将近4万余人次。
  地区领导带头到“老板们”承包的荒地上义务植树,对很多人都是莫大的触动。原先,在三期工程刚刚开始,不少老板承包荒地后,参加义务劳动的一些群众甚至是领导有怨言:老板们包地是为挣钱,为什么我们要去给他义务植树?
  这种怨言出现后,“经过我们反复宣传教育,地区领导带头去义务劳动,这些怨言才慢慢消失了。”地区林业局局长王建平说,政府的目的是让荒地变绿,让农民变富,老板们的目的是能在荒地上挣钱,这都得首先把树栽活了,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不仅是法律义务,而且是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有关系的大事,不是哪个人的私事。
  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激发了民间资本的创业冲动。像张连治这样,在柯柯牙林区投资造林治沙的民营企业家不止一个当年阿克苏有名的“暖气大王”蔡雪亮如今也把目光转向了这里,就在今年,他一举承包了15000亩荒漠,准备大干一番而已经产生效益的民营林场、园艺场,都成为吸引商界老板们的榜样。
  1986年开始至1998年,柯柯牙绿化工程依靠政府推动,社会义务植树,已经完成了两期共2.5万亩的绿化面积。但是从1999年起,在一二期工程确保以林养林的前提下,第三期的两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部由新生的民间治沙力量承担。
  具体说,就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先后有13位民营企业家承包治理了1.8万亩荒地,已投入资金总量近3000万元。
  承包治理柯柯牙荒漠的老板们享受到了较为优惠的政策,包括在一定期限内免土地管理费、土地使用费和水资源费等。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一旦果树栽种成活并挂果,回报将非常丰厚——2005年,地区红枣俏销,在柯柯牙林区,一亩枣园的收入普遍在1万元以上。
  2004年8月20日起,地区实施了更为优惠的植树造林政策:凡在地区境内承包荒山荒滩,用来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除享有免土地管理费、上地使用费和水资源费外,优惠期限也由现在的30年延长到50至70年。这对不少老板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张连治目前盼望的是在柯柯牙片区还有剩余的荒地可以承包,但是实际上这已经不大可能,由于优惠政策的落实,柯柯牙的荒漠如今炙手可热,基本已被承包一空。
  地区实验林场副场长黄志东对柯柯牙的发展模式非常了解,他说,如果政府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中不走市场推动的路子,不吸收民间资本,是无法完成预定绿化目标的,“即使财力上能够投入,后期的管理也是大问题,几万亩林子,都靠政府来管,得养多少人啊?还不一定养了人就能管好。”
  “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连沙地都是好资源了。”黄志东对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很推崇。他说,政府的目标是改善生态,民营企业是在追求利润,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当然不能靠指令的或者计划的手段,动力应该是市场经济。
  柯柯牙绿化工程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国家三北林业局宣传处处长褚卫东说:“民营治沙近几年正成为新的趋势,通过治沙和发展沙产业,将可逐步实现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局面。”
  而从柯柯牙始,这种大规模吸收民营资本进入治沙造林领域的模式正在推广,在温宿县西北部,近年来在风沙策源地新建设的1.6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全部由民间治沙者承包治理,规模最小的治理户也承包了100亩以上的荒地。
  “扎根戈壁滩建设林果盛苑,征服大沙漠绿化美好家园。这是盛苑园艺场大门口贴的一副对联。也许,沿着这条道路前行,重现大西北秀美山川不再是梦想。
  以未来之名
  如今的柯柯牙已经成为阿克苏地区的一张名片,与外地人谈起柯柯牙,阿克苏人的心里总有一丝骄傲。我理解,这种骄傲来自于长缨在手缚苍龙的自信。
  在柯柯牙龙口广场上,有一座红牛雕塑,阿克苏人说,这代表了我们的拓荒精神;与之异曲同工的是,在军垦城市石河子,那“军垦第一犁”也是一座展现拓荒精神的雕塑。
  从拓荒中诞生的城市是美丽的,像诗人艾青吟唱的那样”阿克苏市同样是一座“年轻的城”。她年轻,是因为她有着柯柯牙绿色的裙裾和蓬勃向上的朝气,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向四周开拓的勇气,那么她将很快失去生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柯柯牙,实际上是城市生命的延续。
  柯柯牙,这个曾经徒有虚名的“绿色沟壑”,真正有了绿色。一望无际的林海,7.2万亩的林海,二十年的汗水与眼泪,足以让我们感动。
  今天,人们形容柯柯牙是沙海腾起的一条巨龙,戈壁荒漠上的一颗明珠,那在柯柯牙绿化工程全部完成,一条200公里长的林带环绕在沙漠边缘之时,未来的人们将怎样赞美我们今天的付出?
  柯柯牙,不是一个愚公移山的传说,而是一个与梦想、信念、坚韧以及执着有关的故事。
  让我们为柯柯牙骄傲!
  林海人家
  文/党天喜
  柯柯牙绿化工程不仅美化了环境,扮靓了家园,而且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这里,果农们靠这些“绿色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他们当中不少家庭买了汽车,住上了宽敞的房屋,过上了殷实幸福的生活。
  近日,我们走访了三户最早在柯柯牙承包果园的人家。
  寇林:科学技术进果园
  2005年,他作为一名科技致富能手参加了自治区农林牧业科普知识大奖赛,他学科技用科技,以林为主,发展家庭养殖业,建设农家立体生态园的经验在专题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他就是柯柯牙的致富典型寇林。
  1989年,从四川来阿克苏作过几年服装生意的寇林,受优惠承包政策的鼓舞,报名来
  柯柯牙。那时,刚开荒定植的果树只有拇指粗,加上土地盐碱重、土质差,一家人心里也直打鼓,这果树能活吗?但能吃苦、肯钻研的寇林坚信:土地是根本,政府又大力支持,只要辛勤付出,就会有回报。于是,他们夫妻俩承包了30亩果园。补栽苗木、埋土防寒、灌水压碱、改良土壤、间作套种、剪枝嫁接,经过三、四年的精心管理,果树枝繁叶茂,成型挂果,初见效益。
  为建设优质的高产苹果园,1994年,他在承包的十亩果园里摈弃杂果,统一高嫁红富士,率先推行环剥实验、套袋等技术,果品质量、产量大幅提高。1996年平均亩产3吨多,当年价格又高,创收10万元。2003年他又转包8.4亩;2005年19.2亩果园实现创收12万元。在抓好果园管理的同时,寇林又发展起养殖业。养猪100余头,放养鸡、鸭100多只,年养殖收入达3万元。
  善于学习钻研新技术的冠林,2005年又投资建起了沼气池、果窖,走综合利用、环保高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养畜粪酵沼气燃料”,“肥田果”良性循环的立体生态结构;他建造的50立方米的果窖,可储藏鲜果一千多吨,每年春节前后上市,仅此就可增收1万元。
  寇林的生态果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甘永军:家庭办起游乐园
  沿路,依渠,高大茂密的林带,赭红色的木拱门,移步入门,别有洞天。苹果园里清幽恬适,树下青草繁花,绿毡铺地,鸡雏啄戏,鸟鸣啾啾,徐步缓行,满园清馨;几座蒙古包点缀其间,数十位游人悠然散步,一派农家田园风光。这便是甘永军的家和他经营的佳乐休闲园。
  35岁的甘永军,16年前随父母举家从木垒县落户柯柯牙,承包18亩果林。冬去春来,几番辛苦,换来果压枝头的喜悦。2002年,他创办了柯柯牙第一家农家休闲园。敏锐的市场判断,给他带来良好的收益。每年4至10月客流旺季,平均每天接待20余人次;赶上大的节假日或春暖花开、金秋果满枝头的旅游高峰,游人更是络绎不绝。而今,他们哥弟、妯娌经营,年营业收入达10万元,果品收入7万多元。全家供养一个大学生,他的三弟从这里迈入全国重点大学的殿堂。
  2006年,甘永军打算再投入4万元,扩大规模。谈起今天殷实的日子,甘永军说:“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给我们果农带来的实惠。”
  张明利:品牌水果闯市场
  张明利开着自己的家用面包车把我们拉到了他的果园。张明利是柯柯牙水管站园林一队的果农。
  2005年,张明利取得了国家商品商标和包装专利权证书,拥有了“明利”牌果品商标和包装专利。一个柯柯牙果农,用自己心血浇灌出的果实,为信誉和品质做出承诺与保证。
  “柯柯牙,柯柯牙,来时满口牙,如今没剩几颗牙。”说起当初的艰难,张明利记忆犹新。他承包的10.8亩苹果园,第一块是沙土地,放三天水放不好,漏水;第三块地是红胶泥土,放三天水放不下去。夫妻俩硬是手挖肩挑换土改良。
  1995年果树刚开花结果了,由于泛碱十分严重,不少果树枯死。队里组织挖排碱渠,人工整整挖了两年,最终才根治盐碱。
  如今,硕果累累。打造名优品牌才有市场。2005年,他组织果品协会的果农到乌鲁木齐销售300多吨苹果,不仅卖出好价钱,拓展了市场,而且提高了果品的知名度。于是他萌生出注册商标专利的念头,并如愿以偿。
  科技兴林 优化果品
  地区林科所建成千亩经济林示范基地
  阿克苏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在柯柯牙绿化二期工程中,建立千亩高效优质特色经济林示范推广基地,引进培育了8个苹果品种、6个梨品种、10个桃品种、8个葡萄品种、4个樱桃品种、6个巴旦木品种、10个杏品种和10个红枣品种,并且深入林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工作,大力推广优质果品的种植。
  1994年,林科所为柯柯牙林区提供了长富、秋富等优质红富士苹果接穗,淘汰了原有的全部劣质品种,使柯柯牙出产的红富士苹果增强了在疆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来,地区林科所对58个枣品种进行中试、培育,扩繁了大量优质苗木,极大地丰富了柯柯牙绿化工程的营林种类。
  繁育名优树种中心苗圃绿色兴旺综合开发 繁荣经济
  阿克苏地区中心苗圃广选全国各地名优特品种,通过栽培训化、对比观察、去劣选优,繁育了适合西北地区栽植、观赏价值高的绿化树苗、花卉、草坪和经济效益好的树苗品种,包括长绿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和经济林果等达300余品种。
  1999年,苗圃受自治区绿化委员会的委托,为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选送了18个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树种,载植在新疆园内。在评选中,获金奖2枚、银奖2枚、铜奖4枚。
  发展地方特产 薄皮核桃享誉市场
  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是一个专营核桃生产和繁育各类苗木的国营林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了新温185号、新早丰、新萃丰、新巨丰、新温81号、新温179号、新温233号、新温417号、新新2号等9个核桃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早实、丰产、壳薄、香脆,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新温179号和扎343号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
  综合开发 繁荣精神
  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二十年来,在探寻“以林养林”的道路中,坚持以林为主,广泛引资,实行综合开发,多种经营,使柯柯牙绿化工程融防护、生态、园艺、游乐、科研和果品加工为一体,显示出这一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开发潜力、发展势头和前景。
  二十年来,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发展,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投资者,接纳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承包户。柯柯牙林区从业人员的增加,居民片区的建设,应运而生了商店、饭馆、诊所、学校和幼儿园,甚至还有了棋牌室、桑拿浴等休闲娱乐的场所,逐渐形成了许多小型集镇。
  果农们在经营所承包果园的基础上,寻找多种增产增收途径,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建造沼气池,形成了果业——养殖——积肥——果业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柯柯牙林区以及周边地带,许多投资商冲着柯柯牙林区的果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开发房地产、兴建与林果业相关的加工厂,正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常言道:有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使1号工程招商引资得到实施。现在,柯柯牙林区周边,来自各地的开发商相继建起了厂房。
  柯柯牙一片片枣园,为生产“天枣素”提供了充足的上好原料。北京天海绿洲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医药研究所在阿克苏开发区建设了生产基地。
  柯柯牙林区相继建起了两个养鹿场,果农们可以用收割的杂草换取鹿粪做果园的肥料。
  给我一片荒漠 还你一片绿洲
  ——记阿克苏盛苑园艺场场长张连治
  文/党天喜
  “给我一片荒漠,还你一片绿洲”。7年前,面对沙丘连绵、贫瘠荒芜的一片戈壁滩,他立下如此豪迈的誓言。为了这个誓言,他倾注了半辈子积攒下的百万家产,以非凡的胆识,创办起全地区第一家民间治沙的独资企业。7年风霜雪雨,呕心沥血,他率领680余户、1000余名承包员工垦荒4914亩,造林198万余株,将昔日的戈壁荒滩改变成林茂果丰的林果盛苑、香梨基地,践行了自己的誓言,闯出了一条“个人承包,独自经营,联户治沙,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这位果敢力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就是阿克苏盛苑园艺场场长张连治。
  机遇+胆识:
  作出人生和事业的新选择
  今年49岁的张连治,1991年从河南鄢陵县农村携妻带子来到阿克苏。这位中原汉子,凭着种养花卉的专业技术,短短几年的时间便积累下不菲的家业,走上致富路。正当他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1999年,他却作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承包位于市区东南、卡尔斯牙河东岸、距市区7公里远的4000余亩沙漠荒滩,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
  “连治呀,咱苦拼苦干好不容易挣下点家业,刚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你还折腾个啥?把钱扔在那个屙屎不繁蛆的地方,图个啥呢?”对他这个决定,妻子一百个不愿意。亲戚朋友们也很不理解,没一个人支持他。
  但在张连治看来,他有面临一次难得的机遇。
  1999年,正值柯柯牙绿化三期工程启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再造山川秀美新西部政策指引下,地委、行署转变营思路,提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投入林业,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建设柯柯牙绿化工程的新举措。
  在机遇面前,往往能考量出一个人智慧和胆量。抓不住,机遇将失之交臂,留下终生遗憾;抓住了,将再辟蹊径,步入佳境。经过充分的考察、分析与论证,张连治与地区实验林场签下了承包5000亩沙荒地的合同。
  在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历史上,张连治成为规模化民营投
  资造林治沙的第一人。
  “投资生态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张连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但这利国、
  利民、利己的事,张连治看准了,认定了,就甩开膀子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当年,阿克苏盛苑园艺场正式注册成立。
  信心+苦干:
  成就一番利世惠人的事业
  1999年春,张连治带上首批人马,进驻到这片荒滩。
  张连治和技术人员背着仪器和丈量工具,顶风冒寒,测量放线。沙子灌进鞋内,脚磨出了血泡;风吹日晒,手上裂满血口,嘴唇泛起燎泡,风一吹,钻心疼。由于与外界道路不通,生活生产用品全靠人背肩扛。张连治和大伙历经三个月的奋战,荒地开出来了,渠沟开通了,石子路铺起来了。第一口机井流出了甘之如饴的泉水,第一批百余承包户住了下来……当年在荒地四周种植了新疆杨、沙枣等防护林木。
  2000年,栽种500亩香梨,成活率达85%。张连治和承包户们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伴随着喜悦的还有挫折、困难。2001年4月8日,一场罕见的沙尘暴席卷阿克苏。园艺
  场刚刚定植嫁接发芽的1000亩香梨几乎全被刮折,外围林带的杨树迎风面被剥去半边皮;果园内间种棉花、蔬菜的地膜全被吹走。不少承包户思想产生波动。张连治及时发动大家抗灾自救,稳定了人心,度过了难关。
  面对困难,张连治得到了坚强的支持。从2000年起,每年春季地区都组织部队官兵、
  
  机关干部和群众开展会战。前任地委书记侯长安、现任地委书记朱昌杰以及驻地部队等领导都相继来到这里,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给他莫大的鼓舞和激励。6年来,阿克苏城区机关、单位,累计上阵劳力3万多人次。
  截至目前,盛苑园艺场定植香梨3354亩,防护林125亩,林木成活率达95%以上;打灌溉井7眼,架设高低压电线路11公里,配套防渗渠88公里,铺建农田道路17公里;建成4个艺队,承包员工680余户,常住人口达3000余人。
  十年树木,春华秋实。如今,数千亩果树已陆续挂果,亩效益达6000多元。昔日沙丘连绵的不毛之地,变成阡陌纵横、碧流潺潺、密林幽幽、硕果累累的田园。
  个体+集体:
  携手发展同奔小康路
  播下一片绿色,带富一方群众。这是柯柯牙绿化工程被各族群众誉为“德政工程”、
  “民心工程”的缘由,也是张连治创建盛苑园艺场所追求的目标。
  张连治坦率地说:“如果仅仪是为个人,我可以不承包这片荒地。”
  从盛苑园艺场创建至今,凡来承包果园的农户,绝大多数都不富裕。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到阿克苏后四处打工谋求生存。最终选择落脚这里,他们在这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四川籍承包产王琼,一家三口过去漂泊不定,靠打工维持生计,挣钱多少不说,孩子上学问题就让两口子头疼。如、今在这里承包9亩果园,不仅盖上了宽敞的住房,每年还能挣上2万来块,娃娃就近在场里学校就读,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企业发展了,人口聚集了,居民区、小集镇建立起来,园艺场承担起办社会的责任。建立了自来水厂,兴办了学校和便民医务所,解决员工子女上学和居民就医问题。近7年来,园艺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8人,安置下岗工人和待业青年100余人。每年,企业还拿出万余元,解决困难员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安排困难员工子女免费入学。
  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园艺场发展规划、产品上缴等重大事项,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素质,积极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谈起未来的打算,张连治说:“我们立足于地区林果业产业化经营和打造优质果品基地的发展战略,将用8至10年时间把盛苑园艺场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科研、储藏、销售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带领全场承包户率先走上致富路。”
  张连治告诉笔者,去年他的儿子从北京工商学院毕业,如今也加入到造林治沙行列。如果可能,他计划再承包一片荒地,进一步扩大规模,为柯柯牙绿化工程,为阿克苏的建设多做一些贡献!
  “扎根戈壁滩建设林果盛苑,征服大沙漠绿化美好家园。”盛苑园艺场大门口贴的这副对联,虽然风吹日晒但依然醒目,她向人们表明了张连治和盛苑人矢志不移的志向。
  柯柯牙影像
  柯柯牙林海赋
  文/党致义
  戈壁茫茫,依乎天山,狂飙怒啸,飞尘暗天。莽莽兮洪荒,浩浩兮无垠。洪荒万古,难尽其利于民。资源废弃,每惜荒而兴叹!斯当大漠,临迩阿温。隐烟笼树之田,流润沃土之津。岁逢丙寅,赖有地委,运筹帷幄,决变此境。于是乎干群层层以动员,指挥机构而令下。军民并肩上阵兮,春秋两季同造林。开长渠以引水兮,整垅亩而筑埂。遇沟壑以填土兮,逢沙包而推平。地坚硬以炮轰兮,盐碱重而水压。运沙石以铺路兮,搬砖石而建层。植杨柳以固沙兮,栽果树以营利。奋战已十载,造林累三万。战绩煌煌而醒目,声名赫赫乎惊世。往来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风雅文章赞美篇见诸报端。庆林海覆荒漠兮,荡清风而生态变。共绿洲于一色兮,鉴碧波之滔滔。疾风所至,惊浪起伏,万马奔腾,涛声雷鸣,阻沙尘于旷野,送清凉于街市。若遇阳春,杨柳依依以绿抹,百花灿灿而争艳,蜂飞蝶舞,生机盎然。如逢盛夏,秀木以浓荫,莺飞而草长,凉气沁心,景色宜人。幸临金秋,层林如绘,天高而云淡,秋风亦送爽,红叶黄花,瓜果飘香。时值隆冬,雪封千里,琼花万树,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但逢休沐,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或追逐于林隙,或歌舞于草地,或对弈于兰亭上,或留影于花荫间。登铁塔而观景兮,惊伴侣之入云。吟诗词而抒怀兮,情或系乎于劳顿。猗欤休哉!事虽举于今朝,功当垂于后世。
  (载1996年《龟兹诗词》)
  柯柯牙影像
  春
  早春的柯柯牙
  文/袁菽
  早春的柯柯牙富于变幻,一会白茫茫的,一会碧莹莹的,一会红粉粉的。
  这也许是太阳将五彩的梦幻,悄悄播进神奇的黄土地,于是,孵化出嫩绿的憧憬,充满诗意。相思的晨曦,悠悠舒展,新颖的色彩,绽开微笑。湿漉漉的情怀,裸露着希望。
  我们走向柯柯牙,柯柯牙走向春天,春天走向金黄。生命的开阔地呵!春韵正在欢快的流荡。
  柯柯牙影像
  夏
  醉人的绿
  文/了了柯柯牙的绿,是醉人的绿。这绿色虽然没有江南翠柳的妩媚,也没有巴蜀斑竹的葱郁。它却以大西北人特有的坚韧,顽强的纵横延伸。不论你左观右看,这绿色象一支利箭,正朝着荒漠深处挺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曾组织专家对柯柯牙绿化工程进行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柯柯牙绿化工程生态效益明显,具有防风治沙、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减少蒸发、增加空气湿度等效应。同时也是一项集乔、灌、草、花、果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工程,将绿化造林事业推向了高层次、高效益的方向这一评价,证明工程造林是林业发展的希望之路成功之路。
  盛夏,柯柯牙林区秀木浓荫,莺飞草长,凉气沁心,景色宜人。每逢节假日,游客纷纷而至,或踏青观光,或歌舞娱乐,或弈棋闲话,或尝桑品杏……柯柯牙林区成为城里人闲暇时光的好去处,也为此应运而生了“农家乐”旅游业。
  如今,在柯柯牙路旁的林园里,建起了许多农家休闲园,果农门不仅靠林果业治穷致富,而且拓宽了创收之路。
  六月间,新疆电视台在柯柯牙林区拍摄了一部歌舞艺术的专题片。
  柯柯牙影像
  秋
  柯柯牙秋色
  文/木公
  秋天,色彩斑斓流蜜飘香的季节。树摇红苹果,枝缀金木瓜,是柯柯牙如痴如醉的秋色。
  紫晶般的乌梅,玛瑙般的葡萄,收获了柯柯牙果农的心情。
  阿克苏地区种植红枣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内地引种的红枣竟然都比原产地的糖份高、品质好,在市场上称为“天枣”。
  为打造“中国枣园”、“中国红枣之乡”,地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种植面积,逐渐形成规模,配合科研、加工和流通等体系,未来的柯柯牙林区将成为红枣的生产、加工基地。
  阿克苏地区2005年红枣品鉴会在柯柯牙举行,地区领导朱昌杰、吉尔拉·伊萨姆丁和有关部门专家及红枣种植专业户一起参加了品鉴会。
  五月桑,六月杏,七月瓜,八月桃子树上挂,九月葡萄爬满架,糖心苹果和香梨,核桃红枣俏天下……
  柯柯牙林区经济林陆续挂果,有些已经到了盛果期,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产业,并且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
  柯柯牙影像
  冬
  不眠的冬
  文/木公
  犁耕施肥的地垅,在飘飘的瑞雪中静默,孕育着来年。
  鞭炮追逐着车辙,迎送美丽富足的嫁娘。感受那异样温情的是苗圃中的幼芽。

知识出处

绿色的柯柯牙

《绿色的柯柯牙》

本文记述了柯柯牙由一个土壤贫瘠,沟壑纵横,盐碱肆虐,草木稀疏的亘古荒原变成为林木的世界、花果的海洋,到处流水潺潺,瓜果飘香,牛羊成群,初步显现出她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柯柯牙在观光者眼中是生机勃发的绿色海洋,在诗人眼中是长袖舞动的绿色精灵,在作家眼中是灵感迸发的绿色涌泉,在歌唱家眼中是驰聘奔放的绿色乐章,在画家眼中是逶迤磅礴的绿色长卷,在摄影家眼中是醉心迷人的绿色天堂,在建设者的眼里是自强、奋斗、奉献的无悔追求,在各族人民心中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园。

阅读

相关地名

柯柯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