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种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绿色的柯柯牙》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167
颗粒名称: 风口种树
分类号: S732.45
页数: 2
页码: 036-037
摘要: 提起三毛以西3000亩盐碱地秋季植树成活率达97%的奇迹时,人们都对林业专家毕可显竖起大拇指。1987年6月的一个下午,指挥部召开会议,提出一个方案:秋季在三毛以西地段植树3000亩。毕可显,秉性刚烈。人们的思绪纷纷,有人点头赞同,有人提出异议。下午7时,颉富平和何俊英,还有毕可显,不约而同地上了三毛以西那片被风剥蚀的土地。毕可显手掌里捏起一把上,用手指轻轻捻着,任土粒从指缝间沙沙流下。不久后的一天早晨,毕可显将一份沉甸甸的技术措施书放到颉富平的办公桌上。毕可显认为,如果在作业程序上,严格执行这项技术方案,就有可能成功。
关键词: 柯柯牙 风口种树 毕可显

内容

提起三毛以西3000亩盐碱地秋季植树成活率达97%的奇迹时,人们都对林业专家毕可显竖起大拇指。
  1987年6月的一个下午,指挥部召开会议,提出一个方案:秋季在三毛以西地段植树3000亩。
  “凭什么?”第一个跳起发言的是林业专家毕可显,“要知道,这里是风口,由山口前来的季风寒流长驱直人经过这里。树苗种下等不到缓过气,就会风干。不消说待一个漫长的冬季了。劳民伤财,3000亩苗木当柴烧”。
  毕可显,秉性刚烈。在工作中,尤其是搞科研项目中,向来把科学依据作为稳操胜券的前提,那种缺乏科学依据的事他是断然不能认同的。
  人们的思绪纷纷,有人点头赞同,有人提出异议。下午7时,颉富平和何俊英,还有毕可显,不约而同地上了三毛以西那片被风剥蚀的土地。毕可显手掌里捏起一把上,用手指轻轻捻着,任土粒从指缝间沙沙流下。
  “沙质土,不能保水保肥,土还瘠薄,苗根不能保墒。”毕可显操一口浓烈的山东口音,嗓门洪亮。
  “从踏勘的第一步到第一批苗木的成活,我们一次一次优选设计方案,一项一项讨论技术措施,你老毕,几乎是白天晚上泡在这块荒原上……”颉富平拍拍毕可显的肩膀。
  “颉书记,我不能为此让大家落个骂名!”毕可显语调沉重。
  “我不怕!”颉富平微微地笑了,“我也做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多少人在这块土地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懂得了用科学来治理这片荒原。”不久后的一天早晨,毕可显将一份沉甸甸的技术措施书放到颉富平的办公桌上。
  那些天,毕可显领着几个技术员起早贪黑在三毛以西3000亩地的片区内,每天巡回20多千米,先后取回58个土壤剖面作化学分析。夜晚,他在灯下查阅资料,结合自己30多年来的造林经验,在树苗的抗风保墒措施上,提出了改良土壤和采用种植接杆标准苗的方案。
  毕可显认为,如果在作业程序上,严格执行这项技术方案,就有可能成功。果然,在这
  3000亩的三毛以西的风口地段创造出奇迹。

知识出处

绿色的柯柯牙

《绿色的柯柯牙》

本文记述了柯柯牙由一个土壤贫瘠,沟壑纵横,盐碱肆虐,草木稀疏的亘古荒原变成为林木的世界、花果的海洋,到处流水潺潺,瓜果飘香,牛羊成群,初步显现出她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柯柯牙在观光者眼中是生机勃发的绿色海洋,在诗人眼中是长袖舞动的绿色精灵,在作家眼中是灵感迸发的绿色涌泉,在歌唱家眼中是驰聘奔放的绿色乐章,在画家眼中是逶迤磅礴的绿色长卷,在摄影家眼中是醉心迷人的绿色天堂,在建设者的眼里是自强、奋斗、奉献的无悔追求,在各族人民心中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园。

阅读

相关人物

毕可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柯柯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