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助困难群众安居乐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魅力阿克苏》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109
颗粒名称: 保障性安居工程助困难群众安居乐业
分类号: I253.6
页数: 2
页码: 147-148
摘要: 阿孜古丽·莫一丁在康乐新村小区外开了一家饭店,她家的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随着多浪河景观带改造工程的实施,阿克苏市对沿河棚户区进行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让困难群众安居乐业。地区住建局房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地区想方设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关键词: 阿克苏 新闻报道 安居工程

内容

这几天,家住阿克苏市红桥街道古勒巴格社区康乐新村小区的阿孜古丽·莫一丁格外高兴,12岁的女儿顺利入学新建的阿克苏市杭州实验中学读初一,这让她做起生意来都格外有劲儿。
  康乐新村小区靠近风光秀丽的阿克苏市多浪河景观带,附近医院、学校等一应俱全,以褐色为外墙色的楼房整齐排列着,小区路面宽阔而整洁,处处绿树成荫,不少人在小区悠闲地散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小区建成以来已经成为阿克苏市西北角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阿孜古丽·莫一丁在康乐新村小区外开了一家饭店,她家的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我家住上崭新的楼房,女儿上了好的学校,我的生意天天红红火火,心情当然好!”阿孜古丽·莫一丁虽然普通话不太流利,但是她坚定地要用普通话招揽客人,因为在她心里好日子源于党的好政策,她要用实际行动学普通话。“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起变化,阿孜古丽·莫一丁打开了话匣子,在她的记忆中,康乐新村一带处于城乡接合部,群众住的是低矮陈旧的平房,巷道内“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因为生活条件差,一家人从没有过做生意的打算。
  随着多浪河景观带改造工程的实施,阿克苏市对沿河棚户区进行改造。2014年,阿孜古丽·莫一丁的院子被纳入拆迁范围,按照拆迁补助标准,她拥有了一套敞亮的高层住宅,还拿到补偿金,两口子合计着开饭店做生意。“我们这里不少做生意的都是拆迁户,政府不仅帮助我们改造了住房,还给我们提供创业就业的环境,大家都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变化。”阿孜古丽·莫一丁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让困难群众安居乐业。9月1日,沙雅县沙雅镇团结社区居民阿巴拜克热·图热普忙着整理房屋。阿巴拜克热·图热普是低保户,过去一家人总是四处租房居住。今年,在社区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一家搬进了公租房。阿巴拜克热·图热普说:“我现在有房子住了,房子有电、有水、有暖气、天然气,生活特别方便,感谢党的好政策。”
  与阿孜古丽·莫一丁、阿巴拜克热·图热普一样受益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群众还有很多。
  地区住建局房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地区想方设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例如,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参股等形式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持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重点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性住房供应等方式,促进广大群众尽早实现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至2018年,12.29万户困难群众受益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9年全地区还将有27470户困难群众受益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记者手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套房子就是一家人的港湾,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是很多困难家庭的梦想,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真正为困难家庭解决了实际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福音。一直以来,地区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作来抓,越来越多的家庭告别棚户区,住进了新房。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集中力量把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办好,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各族群众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魅力阿克苏

《魅力阿克苏》

出版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本书分黄与绿的断代史、绿色进行曲、山河如此壮丽三部分,反映了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以及生态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举。阿克苏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奇特,是丝绸之路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曾是古龟兹、姑墨、尉头诸国故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路
责任者
欧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