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故城:时光掩盖不住辉煌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魅力阿克苏》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072
颗粒名称: 龟兹故城:时光掩盖不住辉煌的历史
分类号: I253.6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走进库车老城,一段古老的城墙散落在树木之中,斑驳之间映照出一个城垣的背影,回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这就是龟兹故城,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西域重镇,是龟兹文化的发祥地。库车有“中国白杏之乡”之称,城内的道路边栽种着不少小白杏。龟兹故城,就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小白杏林中,来到杏花公园,就来到了龟兹故城。库车人称龟兹故城为“皮朗古城”,汉代称之为延城,到唐代更名为伊罗卢城。
关键词: 龟兹 新闻报导 历史

内容

龟兹故城:时光掩盖不住辉煌的历史
  走进库车老城,一段古老的城墙散落在树木之中,斑驳之间映照出一个城垣的背影,回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这就是龟兹故城,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西域重镇,是龟兹文化的发祥地。
  库车有“中国白杏之乡”之称,城内的道路边栽种着不少小白杏。龟兹故城,就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小白杏林中,来到杏花公园,就来到了龟兹故城。
  库车人称龟兹故城为“皮朗古城”,汉代称之为延城,到唐代更名为伊罗卢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龟兹故城周十七八里,城郭之大,在西域诸邦中是罕见的。但由于风雨侵蚀,古城的身影已渐渐矮小,如今城墙高两米多、宽两米多。
  1958年3月,历史学家黄文弼先生来到库车,先考察了龟兹故城。那时的龟兹故城呈现出不规则的长方形状,周长约7千米,还有南墙,与现在残存的西墙紧密相连,且一样长短。1990年,东墙仅剩11.4米长,基础宽5米、高6米,北墙大部分被毁,只剩下长400米、高约7米。如今残存的城墙越来越短。
  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墙身严重坍塌,墙顶像骆驼的背凸凹不平,有的地方严重凹陷,有的地方已被掏空,面临崩塌的危险。
  沿着城墙往南走,地势越来越低,形成一段从东到西的低洼地段,城墙在这里彻底消失。旁边是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是一条水渠,水渠外有核桃和杏子等果木。城墙的西边是一片杏园,种植着小白杏等果树。在这些果树的掩映下,古城显得愈加沧桑。
  文化遗址下的魅力
  龟兹故城里有不少遗址。其中,有一片高地名叫哈拉墩遗址,是古城的中心,曾经出土了不少文物,有一柄弧形的石镰刀,残存二分之一,长7.7厘米、宽3.7厘米、厚0.7厘米,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说明了龟兹故城那时已经有人类居住。
  东墙附近的房舍遗址曾经出土了陶片、铁块、黄铜残片、玉石耳坠、剪边五铢钱和龟兹小铜钱等。
  三年前,龟兹故城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发现了新疆独有的地下城墙和地下护城河。城墙基宽13米,上端宽2米,最高点距地表约0.7米左右;护城河宽7.5米,深3米,距地表3米以上。
  专家介绍,护城河大坡有早期文化遗迹,其中最早的遗迹应该是红淤土,红土下面,这是人类活动的一些文化痕迹。因此人类活动的痕迹,比这段护城河和城墙年代要早。
  据史料记载,1958年,库车河、渭干河出现约200年不遇的大洪水,库车老城遭到毁灭性破坏。在那之后,库车人开始择地另建新城,于是库车有了新城、老城之分。
  在后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残存的龟兹故城城墙基本上都按原样保留了下来,但遭受了洪灾的冲刷和历史烽烟的洗礼,地面建筑遗迹已不多存,只有断断续续的城墙大致勾勒出当时城池的影子。
  如今,库车以古老的龟兹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着世界目光,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他们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品味着龟兹文化的魅力。
  龟兹故城亟待焕发新韵,将她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故事向世人倾吐。

知识出处

魅力阿克苏

《魅力阿克苏》

出版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本书分黄与绿的断代史、绿色进行曲、山河如此壮丽三部分,反映了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以及生态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举。阿克苏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奇特,是丝绸之路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曾是古龟兹、姑墨、尉头诸国故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

阅读

相关人物

龚喜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