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古植物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984
颗粒名称: 第五部分 古植物类
分类号: G236;X171
页数: 8
页码: 79-86
摘要: 远古的自然界和现代的自然界,其有机体虽在种属上有千差万别,但存在和组合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在晚古生代的二叠纪,生物有机体并不是孤立或杂乱无规律地生活着,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结合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古生物群落。一块草地、一片林地、一个湖泊白,都是一个古生物群落,同时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大的古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为此,在古生态地理实际工作中,常以古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各类化石的发掘,证明晚古生代二叠纪的内陆湖盆是一个较大的古生物群落。所以,古植物群落与内陆湖盆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关键词: 新疆 古植物类

内容

古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探讨
  一、概述
  远古的自然界和现代的自然界,其有机体虽在种属上有千差万别,但存在和组合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在晚古生代的二叠纪,生物有机体并不是孤立或杂乱无规律地生活着,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结合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古生物群落。古生物群落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区的全部生物有机体的有规律的组合。一块草地、一片林地、一个湖泊白,都是一个古生物群落,同时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大的古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
  远古的地质时代,生物群落虽然也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3部分组成,但其中还是以植物群落的外貌最为突出,在古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当首推陆地植物。为此,在古生态地理实际工作中,常以古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植物在古生态系统中,处在生产者的地位,是古地理环境的基础。
  从各类化石的发掘,证明晚古生代二叠纪的内陆湖盆是一个较大的古生物群落。在这个古生物群落中,古植物化石的完整性不亚于古鱼类、古两栖类等动物化石。为此,对古植物化石的采集,有利于了解古植物群落的外貌和古植物的生长型,并通过它们来了解当时古地理环境的特征,开展古植物群落的探讨与研究。
  二、古植物化石的举例及分析
  古植物(Palaeobotany),类植物门(Pterldophytaet)和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裸蕨类(Psilophytites)在此分类中,其生态特征为:草本,孢子体(轴)常二歧式分叉,无根、茎、叶的分化,有的具拟,叶或拟根;输导组织不甚发达,原生中柱,具环纹、螺纹管胞等;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有的单个顶生,有的多个或束状或丛状,有的聚成孢子囊穗;同时,孢子壁比较厚,有的具纵向或切向裂口,多数是近水生或半水生植物。根据《古生物图册·新疆分册(二)》查对,现将采集该类化石标本列举如下:
  1.雷默芦木(中芦木亚属)Calamites(mesocalamites)roemeriGoeppere
  属型:古芦木属(Archaeocalaamitesstur)。
  特征:茎直立,常保存髓模化石,节间上纵肋与纵沟平直,纵肋平凸,孢子穗顶生,见图5-1。
  产地:乌鲁木齐红山区。
  2.哥氏裸蕨 PsilophytongoldschimidtiiHalle
  属型:裸蕨属(Psil opahf on)。
  分布时代:中泥盆纪最盛。
  特征:孢子囊呈椭圆形,具纵向加厚痕迹,见图5-2。
  产地:乌鲁木齐红山区。
  3.脉羊齿 Neuropteris
  属型:脉羊齿属。
  分布时代:石炭纪、二叠纪。
  特征:舌形,具短柄,叶脉羽状,见图 5-3。
  产地:乌鲁木齐红山区。
  除上面列举的蕨类植物外,在采集的化石中(枝叶不甚清晰)按古生物图册查对推测,可能还有科达属(Cordaites)的古植物。见图谱古植物类化石图片E­17,图5­4,特别是图片E­17,用放大镜观察,其枝干已有较发达的输导组织和维管束。另外,在二叠纪地层的泥岩中,发现枝干粗大的古植物类,从纵断面上看去有粗的木质纤维。如图 5-5、图5-6、图 5-7说明,该古植物也有较发达的输导组织。科达属裸子植物,说明晚古生代二叠纪内陆湖盆的古植物演化,已经由低级的原始草本植物向高级的乔木植物演化。那时蕨类植物,已经发展成无种子的维管植物,主要依靠孢子繁殖。裸子植物是维管植物中最先产生种子的一个类群,种子对于陆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种族的繁衍。但是裸子植物胚珠无子房壁保护,呈裸露状态,因而由胚珠发育来的种子,也没有果皮包裹。这就是裸子植物名称的由来
  三、古植物群落的特征与内陆湖盆环境的关系
  根据上述古植物化石发现情况看,古植物外貌及生长型,与内陆湖盆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一)古植物群落外貌及古植物生长型
  晚古生代内陆湖盆,从目前化石的发现来看,古植物种类还不甚多,但每个植物群落都具有自己固有的外部形态,这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之一。当时群落的外部形态,即古植物群落的外貌,也是古内陆湖盆、古地理环境特征的反映。
  古植物形态类别称为古植物生长型。它是在特定古代生活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在古生态因素的长期综合影响下,所表现出的一种生长形式。如:蕨类植物、草本、近水生或半水生、裸子植物、3m以上的乔木等陆生植物。
  (二)古植物群落与内陆湖盆环境的关系
  从晚古生代二叠纪内陆湖盆古生物群落的构成来看,每一个生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生物种类所构成。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变动,往往随环境而定。植物对环境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把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化合物,除自供外,还使地球上其他生物依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而维持其生命。古植物的作用也是如此。
  化石的形成一般仅占一个种类的万分之一或千万分之一。从二叠纪地层中出土如此丰富而种类繁多的古鱼类、古两栖类、古鸟类、古昆虫等化石,说明当时的古植物是很丰富的。古植物群落中的植物种类也不少,因为生物群落中动物的数目,主要决定于植物群落为动物提供食物的丰富程度。古植物愈丰富,古动物也愈丰富。丰富而完好的植物化石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内陆湖盆优越的地理条件,主要取决于古植物群落的数量多少。所以,古植物群落与内陆湖盆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三)古生态地理环境复原

知识出处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