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320920020210004979 |
颗粒名称: | 二、古昆虫化石的判读与推测 |
分类号: | G236;X171 |
页数: | 3 |
页码: | 65 |
摘要: | 古生物距今年代久远,有的种群已经绝迹。现代生物经过长期地质变迁,生态上同其祖先有着绝对生物进化上的差异。但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按现代昆虫模式图,从形态学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1988年在准噶尔东南大断裂带发现的化石,经判读推测为古昆虫化石,其化石上昆虫的外部形态,头、胸、腹、翅等较全。经与资料对照研究,对其体态较完整的已推测为鳞翅目、双翅目。口缝、亚颊缝等其他器官,被压在岩石底部,情况不明。其中腿节和跗节都有,断裂现象,右侧两只前足,略有痕迹,证明该昆虫有 6只足,后足长,表明有一定弹跳功能。具有食虫虻的跗节端部构造。 |
关键词: | 新疆 古昆虫化石 判读 推测 |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