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320920020210004942 |
颗粒名称: | 五、古鳕鱼生态特征的分析与演化对比 |
分类号: | G236;X171 |
页数: | 6 |
页码: | 11-16 |
摘要: | 已采集到的古鳕鱼化石生态性状与前述古生物分类中的描述基本一致,但因发掘化石的具体地点不同、化石质地存在差异,尚需对其生态性状和显著特征作进一步分析对比。红雁池组及其附近的芦草沟组,均属体形较大的古鳕类,最大体长达60cm,胸背宽度18~20cm,大部分出土于蓝灰色泥岩,菱形鳞片碳化为黑色。凡出土于蓝灰色泥岩者均不易保存;出土于粉砂岩、灰色页岩及油页岩的,体态完整,也易保存。如志留纪的Jamoytius,只有长长的背鳍和腹鳍,以及反歪型尾与连续的鳞褶,而没有胸鳍。古鳕鱼尾部构造,由真尾、主尾鳍、副尾鳍3个部分组成。古鳕鱼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增强了水域升降的能力,加快水中游速,创造了重要的生态条件。 |
关键词: | 新疆 鱼化石 演化对比 |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