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和县的通古孜巴西古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877
颗粒名称: 一、新和县的通古孜巴西古城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106-108
摘要: 新和“龙马纹”陶器出自通古孜巴西古城的遗址,故此要不厌其烦地简述一下古城及周边相关遗址的概况,借以确定“龙马纹”陶器的相对年代。1928年,我国学者黄文弼先生首先调查了通古孜巴西古城。古城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城墙的中部各置有瓮城门一座。瓮城内的高台上残存有房屋的建筑基址,以及铺地方砖等建筑材料,是古城的最显要遗址区。通古孜巴西古城周缘尚分布有众多的小型戍堡、烽燧、聚落渠道等唐代遗址和遗迹。通古孜巴西古城即是唐代安西四镇中的军事基地,对拱卫安西的防卫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遗址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关键词: 新和县 古城 遗址

内容

新和“龙马纹”陶器出自通古孜巴西古城的遗址,故此要不厌其烦地简述一下古城及周边相关遗址的概况,借以确定“龙马纹”陶器的相对年代。
  1928年,我国学者黄文弼先生首先调查了通古孜巴西古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又曾多次到古城及周边地区的遗址作进一步的文物调查。古城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渭干河下游西岸古灌溉区,现已沦为盐渍荒漠。位于新和县城西南约44公里。
  从现存遗迹观测,古城建筑平面呈方形,东西城墙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30米,周长约960米,城墙厚约3米,残高约6米。城墙基本上是以夯土、土坯和垛泥的垒砌方法为主。夯层厚50~60厘米。土坯规格有45×24×10或35×10×7厘米。其中古城的南部城墙尚有红柳夹土坯的建筑结构,即一层红柳枝一层土坯的垒叠。这种因地制宜的筑法,省工又省料,而且经久耐用。
  紧靠城墙及四角的外缘都筑有向外凸出的垛台,也称为“马面”。垛台是处于防御而设置的军事建筑的“敌台”,同时也起到墙体的加固的保护作用。城墙四角向外伸出的垛台长和宽约6米,残高约6米。四周城墙外的垛台数量和间距皆不相同,东、西墙外的垛台各置有4座,南墙因建城门面置有3座垛台,北墙则建有2座垛台。垛台台面长约5米,宽约4米;顶部长约3米,宽约2.5米,残高约6米。南北城墙的中部各置有瓮城门一座。北瓮城门的大门朝西开,瓮城长约30米,宽约12米。瓮城内的高台上残存有房屋的建筑基址,以及铺地方砖等建筑材料,是古城的最显要遗址区。南瓮城门的大门朝东开,瓮城为土坯垒建,其规模要小于北瓮城门。
  古城内泛碱,有多座红柳沙丘的遗迹。地表散露着大量的夹砂红陶质地的罐、钵、盆、瓮、铺地方砖等器物碎片、残铁器、炼铁和炼铜残渣和碎块,以及棉、毛、麻、丝织物残片等文化遗物。历年曾出土可供断代的文物主要有唐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建中通宝和大历元宝等钱币;大历年间的“将军妣闺奴烽子钱残纸”、“白苏毕梨领屯米状”、“李明达借粮契残纸”等汉文书;“龙马纹”陶灯;石磨盘、铺地方砖等,凸显了古城文化内涵的时代特征。
  通古孜巴西古城周缘尚分布有众多的小型戍堡、烽燧、聚落渠道等唐代遗址和遗迹。结合史籍文献的综合考量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通古孜巴西古城为重心的驻屯史迹,印证了唐代龟兹作为安西大都护府驻节之地,以四镇为前沿基地,依靠屯戍的汉军和西域诸国的各族民众的“务农备战”所创造的物质基础在守边卫土抵御吐蕃的军事围剿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通古孜巴西古城即是唐代安西四镇中的军事基地,对拱卫安西的防卫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遗址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的24篇优秀论文,主要围绕古龟兹文化传统、龟兹文化与丝绸之路、汉唐屯田文化等课题展开论述,探讨了龟兹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古龟兹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