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使僧话悟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872
颗粒名称: 丝路使僧话悟空
分类号: K203
页数: 6
页码: 100-105
摘要: 悟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几经变异添彩,流传华夏,远播四海。其西天取经之行,奠定了业绩底色;其人猿嬗变,浓缩了艺术效果;其经历的山川地望,圣地史物,华梵易风,留下考稽蜘丝马迹。其记载著作,又成为探寻史实真相的种籍。中外文化交流则是解开悟空之谜的钥匙。
关键词: 悟空 西天取经 丝绸之路

内容

明朝嘉靖年间,中国出现了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这部著作传播迅速、广泛,深受人们喜欢,几乎家喻户晓、世人皆知。其社会影响跨越中外,贯穿古今,至今《西游记》不仅是社会认知度最高的古代名著,而且据调查显示,还是中国民众获得佛教常识和神仙意识的主要渠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则是最受中国男女老幼民众喜爱、敬佩的艺术形象。那么《西游记》中的悟空的艺术原型是谁?
  一、悟空西天取经
  悟空本名李奉朝,是唐朝京兆云阳县青龙乡乡义里人(今陕西泾阳附近)。其祖上为北魏鲜卑拓跋氏贵族。他自幼天资聪敏,精读典籍,立志“忠贞奉国,孝悌居家”。曾任左卫泾州府别将。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西域罽宾国(在帕米尔兴都库什山西南,今阿富汗喀布尔附近区域)遣使来唐朝,他奉旨随正使张韬光出使回访,此行沿途取“丝绸之路”北道,历经两年跋涉,到达王都、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犍陀逻城(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东北)。当使团回国时,他却突患重病不能登程,便留居下来。他在病中发愿,如得痊愈,愿落发为僧,皈依沙门。痊愈后,他践行誓言,遂拜当地三藏法师舍利超魔为师,师傅为他取法号“法界”。当时年仅27岁。此后他遍游北天竺、中天竺(印度)各地,觐礼佛迹,访师问道,潜心研修佛学;学习梵文,“夙夜虔心,未曾暂舍”。成为继唐玄奘以后,在印度社会和佛教界影响很大的一位中国高僧。
  尽管他在印度受到崇高敬仰和优厚礼遇,但仍“思恋圣朝,本生父母,内外戚属,焚灼其心”,遂“发愿归国,瞻觐君亲”。谢绝了师父再三挽留。师父见他归心诚恳,便亲手将珍贵的梵文本《十地经》、《回向轮经》和《十力经》三部真经和佛牙舍利一枚庄重地赠送给他,请他带回中国奉献唐朝,永供广传。于是师徒挥泪拜别,登程归国。
  此时,西域已形势大变。自安史之乱后,西北边疆兵马内调勤王,吐蕃遂趁机侵袭,西突厥部落又叛离,使河西之路中断,西域与中原朝廷失去联系,但仍有一些将士坚守西域各地军镇,维护边陲安宁;许多当地首领仍臣服朝廷,尊奉正朔。法界由罽宾越兴都库什山,经瓦罕谷进入今新疆,历经三年“备涉艰难,捐躯委命”,来到西域重镇疏勒(今喀什),受到疏勒王裴冷冷和镇守使鲁阳的热情款待,请他休整留住了五个月。继之东行达于阗(今和田),于阗王尉迟曜、镇守使郑据又挽留他住半年。然后折向北行,沿叶尔羌河,经今巴楚、柯坪来到当时西域军政中心龟兹(今库车)。安西副大都护、四镇节度使郭昕及龟兹王白环将他敬置在城西门外莲花寺,在此用一年多时间译出小乘经典《十力经》。东行达焉耆(今孔雀河一带),受到焉耆王龙如林和镇守使杨日祐殷勤款待,延留三月后,翻越天山,来到北庭(今吉木萨尔)。北庭节度使杨袭古请他与于阗高僧一起翻译《十地经》和《回向轮经》。他遂完成了这部大乘经典的汉译工作。时逢唐朝宣慰使段明秀来到北庭,他便随当地奏事官一起回朝。由于东路断绝,便向西北绕行,翻越金山(今阿尔泰山)入漠北,经回纥道,于贞元六年(790年)回到长安。
  法界自离开京师到返回长安历时40年,唐朝廷将他安置在章敬寺,又正式赠法号“悟空”。悟空取回并翻译三部佛教经典,以及西行游历的回忆录,被收集入敕修的《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这些宝贵的文献不仅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且为《西游记》提供故事原形和信息基因。悟空历经40载凌霜冒雪,越冰峰,涉荒漠,以毕生精力舍身求法,精严凝重地翻译经卷;他践行誓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回国成名后,拒绝诱惑,仍坚守出世信念和慈济宏愿。充分体现了佛教独具的文化人格。千百年来,悟空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随着岁月飞逝,他的事迹逐渐被淡忘、嬗变,他的法号英名,却成为移花接木,艺术嫁接的素材。
  二、《西游记》中悟空的来历
  关于玄奘、悟空两位唐代西天取经大师成为师徒关系,并且悟空变成孙猴形象,在民间流传甚早。小说《西游记》成书前,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猴行者”的形象,但还是个“白衣秀士”,举止斯文,只是一副猴相而已。①唐僧取经图石窟壁画现有最早者于甘肃安西县东千佛洞及榆林窟,总共有6幅。②其中东千佛洞第2窟后甬道的南、北两侧壁画各一幅,榆林窟第2、3、29窟共4幅,都是绘于西夏统治瓜州时期(1036—1227年)的洞窟,较小说《西游记》的出现早三百余年。这些“唐僧取经图”分别属于“水月观音变相图”和“普贤变相图”的局部。
  在东千佛洞的第2窟,唐僧取经图位于水月观音图中段右前方。玄奘、悟空、白马三人隔河岸遥望观音。悟空是猴面人象,猴腮牙突,身着汉服脚踩平履,瞪着一双大眼,极力的望着,不是火眼金睛,是虔诚敬望观音。据段文杰的解读,对孙行者的描写,强调在于身着武士短衫,是保护者的身份,符合小说《西游记》的角色。壁画已受《取经诗话》的影响。
  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中所绘唐僧取经内容与《取经诗话》更加连结,故段文杰认为:“可能是玄奘与猴行者在西王母蟠桃林偷桃的故事。”此壁画由玄奘取经事迹渐转成《西游记》故事原型。
  此后,唐僧取经的故事继续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不断丰富发展。据《收藏》杂志刊载的实物图片,元朝青花瓷中已有唐僧取经故事内容。由此可见,唐僧取经故事,在小说《西游记》之前在民间早已流传。两位相距近90年的取经高僧,不仅成为师徒关系,悟空还变成玄奘的保镖、侍从和向导、顾问。
  三、悟空的产地问题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西游记》中悟空的来源,一直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孙悟空到底是国货还是进口货。
  主要观点有三:
  1.外来说。第一个认为孙悟空是进口货的人是胡适。他在1923年写的《〈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根据印度《罗摩衍那》的片断故事,大胆假设神猴“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此说得到了陈寅恪等一批著名学者的响应。陈先生撰《〈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从汉译佛经中罗列出《西游记》里三个徒弟来源的文字,均出自印度。
  2.土生说。鲁迅是坚持孙悟空国产货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百年变迁》中断然否定胡适的外来说,认为“孙悟空是袭取无支祈的”。无支祈是中国古代一个“形若猿猴”的淮水神。在《太平广记》卷467李汤条下的《古岳读经》第8卷有记载。持此说,还有人认为孙猴来源于罗贯中另一著作《三遂平妖传》中的白猿。白猿有谋略神力,侠义智勇,助人降妖,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或异曲同工。是其原型样板。
  3.混血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说兴起,最有名的代表是季羡林。他先后发表三篇论文,即《印度文学在中国》、《〈西游记〉里的印度成分》和《〈罗摩衍那〉初探》,提出:“哈奴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这个人物形象最初产生于印度,传至中国,经过改造和发展就成了孙悟空。”又说:“也不能否认中国作者在孙悟空身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把印度神猴与中国的无支祈结合起来,再加以幻想润饰,所造成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勇敢大胆、敢于斗争、生动活泼的,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季羡林精通印度学、汉梵双修,他的观点得到许多国内学者认同。
  印度神猴哈奴曼神通广大,精通变身术。《罗摩衍那·美妙篇》中哈奴曼为了探听悉多的消息,变成一只猫,爬进无忧树园,找到悉多,然后现出原身,交出罗摩给她的信物。这种施展变身术的情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发挥得淋漓尽致。
  《罗摩衍那·美妙篇》中神猴哈奴曼在去楞伽城途中,遇雌龙被吞入肚中,哈奴曼在肚内击毙雌龙。在《西游记》中则孙悟空则三次钻入妖怪腹中战胜对手,手法如出一辙即在第67回,悟空为陀罗庄除蟒蛇妖;第69回,“孙悟空一调芭蕉扇”,变小虫钻入罗刹公主肚内;在第75、76回,“八百里狮驼岭”悟空被大魔头吞入肚内,智斗魔王。
  此外,《罗摩衍那》中的“避邪圈”的故事,在《西游记》中也有相似情节,其安保预警监控思路同一来源。
  从现有资料来看,20世纪以前,中国根本没有《罗摩衍那》的汉译本,吴承恩不可能目睹《罗摩衍那》,但《罗摩衍那》的故事却较早从海路传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唐宋以降印度、阿拉伯商人沿海上丝绸之路纷至沓来,宏伟史诗《罗摩衍那》在印度声望卓著,被当作宗教经典,自然也随之传入东方。在中国东南沿海商贸繁荣地区,一些寺院的壁画上有神猴的形象,据考证,很可能是以《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为原型创作的。吴承恩一直生活在中西交流频繁的东南沿海地区,据说他自幼生性好奇闻,爱听神异故事,爱读“野言稗史”,极有可能接触到《罗摩衍那》的相关故事情节,有意识地搜集一些海外传奇,并吸收加工纳入西天取经的神话巨著中。
  悟空,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经过岁月烟云的风化和民间传说的打造,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神猴,他是多元文化碰击,中外交流打磨的杰作。中印两只神猴,各展现自己的勇敢、灵慧的猴性,赢得人民的深深喜爱。然而,中印不同的文化生态,又塑造出迥异的特色。印度人把《罗摩衍那》当作一部宗教经典,哈奴曼因其对天神毗湿奴的化身罗摩的绝对忠诚,而受印度人民喜爱,其中不乏有对天神和哈奴曼的敬畏。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民喜爱他的主要不是仁义忠勇,更多的是他的机智幽默、勇敢无畏和叛逆精神,人们在追求精神娱乐中,寄托向往除暴安良、安居乐业、善恶终报的愿望。“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中西合璧的悟空是中国人伸张正义、消除魔障、清平世界的精神化身,尽管他并未被奉入神殿庙堂,受到顶礼膜拜,然而他在民间的知名度和受到的爱戴却超过一切威严冷峻的神明。

附注

①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页。 ②《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三)》,段文杰:《玄奘取经图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第344—355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的24篇优秀论文,主要围绕古龟兹文化传统、龟兹文化与丝绸之路、汉唐屯田文化等课题展开论述,探讨了龟兹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古龟兹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