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在龟兹的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868
颗粒名称: 佛学在龟兹的兴起
分类号: K203
页数: 3
页码: 91-93
摘要: “龟兹”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汉书》:“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能铸冶、有铅。”①龟兹是西域文化的摇篮。龟兹人的祖先是被张骞访问过的大月氏人。月氏又称吐火罗人,或称禺氏,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②《管子》凡4次提到禺氏是著名的玉石产地。张骞出西域前,横贯中亚、连接东西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已经形成。为了夺取对丝绸之路的控制,中原朝廷和匈奴在西域多次交战,龟兹被卷入战争的漩涡。
关键词: 龟兹 丝绸之路 文化

内容

“龟兹”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汉书》:“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能铸冶、有铅。”①龟兹是西域文化的摇篮。龟兹人的祖先是被张骞访问过的大月氏人。月氏又称吐火罗人,或称禺氏,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经出现。《管子》曰:“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②《管子》凡4次提到禺氏是著名的玉石产地。《史记·大宛列传》中多处记载月氏:“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破,乃远去。”③以上文献记载至少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对西域的少数民族无论禺氏还是月氏,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张骞出西域前,横贯中亚、连接东西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已经形成。当时,民间贸易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被中亚商人输送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西域的香料、药材等又由丝绸之路输送到中原。但是,这条丝绸之路在张骞通西域前,没有受到中原朝廷的重视。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出西域,中原王朝开始比较详细地了解到西域的风土人情,丝绸之路开始受到中原朝廷重视。
  为了夺取对丝绸之路的控制,中原朝廷和匈奴在西域多次交战,龟兹被卷入战争的漩涡。匈奴人对西域的统治十分残暴,赋税十分沉重。相比较而言,汉朝对西域的政策比较宽松。经历了长时间的征战之后,中原朝廷获胜,丝绸之路开始受到中原朝廷的保护。
  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有北、南、中3条路线,最终到达帕米尔高原,而龟兹正好位于丝绸之路的中道上。商人和使者赶着骆驼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丝绸之路,龟兹是中道必经之路。对于商人和使者来说,龟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补给基地。在这里,商人不仅交易货物,更要补充淡水和食物。在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中,穿着龟兹服装的商人是最常见的人物,龟兹昔日的繁华从壁画中可略见一斑。商人们经过龟兹,不仅给龟兹人带来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带来了龟兹人闻所未闻的佛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奚达多,是一位古印度小国的王子。相传公元前565年(中国农历四月初八日),王子从母亲的右肋下出生。乔达摩·奚达多王子目睹人间的苦难,毅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并创立佛教。
  佛教创立后,最初在今天的印度、阿富汗等地区流传,然后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越流沙和荒漠,从遥远的印度、阿富汗地区到达龟兹,再由龟兹继续北传,进入中国、朝鲜和日本。龟兹是佛教东传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佛学东传最早是丝绸之路上商人们的贡献。商人希望佛祖能够保佑他们辛苦而危险的旅途平安并带来滚滚财富。在丝绸之路上,他们于所到之处供奉佛像并在佛像前顶礼膜拜。商人们供佛与拜佛的举动影响到丝绸之路上的所有国家和城市,包括龟兹。
  一个国家或城市受到佛学影响是一回事,而佛学能否在这个国家或城市兴盛又是一回事。佛学文化在龟兹勃然兴起并且使古龟兹国罩在一片佛光之下,成为佛学文化东传途中的重镇,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佛学的流传,其前提是生活富足、人口昌盛、文化发达、信仰空虚。汉代的西域同时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绿洲国家,但大多国家非常之小。如库车东北方向当时有一个叫克尤克沁的小国,史料记载,该国城墙周长仅940米,可谓袖珍之国。与这些袖珍小国相比较,龟兹显然是一个泱泱大国,而且是一个富裕的大国。
  当时龟兹国的中心位于今天新疆南部的库车,在一望无际的戈壁和荒漠中,库车绿洲是塔里木河流域最大的一片绿洲。龟兹以库车为中心,东起轮台,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现在新疆的库车、拜城、新和、沙雅、轮台县等地均属古龟兹国。
  龟兹国的畜牧业、农业、酿造业和冶铁业很发达。龟兹气候温热,盛产麻、麦、葡萄、梨、桃等水果;山中有金、铜、铁等矿产;丰美的草原上出产良马。龟兹的葡萄酒、冶铸业闻名西域,其冶铁业当时曾经出口到西域36个国家。龟兹因处于丝绸之路要冲,中转贸易发达,龟兹锦尤负盛名。肥沃的绿洲滋养着众多的人口,汉晋时期龟兹人口已达到81700多人。
  丰富的物产、富足的生活、众多的人口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佛学在龟兹的流传提供了条件。当年的龟兹,其精神领域、信仰领域尚是一片空白,佛学十分轻易地占领了这块阵地。龟兹人很快就接受了佛教。他们和南来北往的商人一样,开始供佛、拜佛,并且仿照佛学发源地印度,开始修建佛教寺庙并开凿石窟供佛。克孜尔尕哈石窟是一座当年龟兹王室专用的佛教石窟,其第13窟的甬道上有一排精美的龟兹供养人画像,其中就有当时的一位龟兹国国王。在佛教最兴盛的时候,龟兹的僧侣人数超过1万人。《晋书》记载龟兹当年寺庙兴盛的情景说,龟兹“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①这意味着在人口仅8万有余的龟兹国,每八九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僧侣,每八九个僧侣就拥有一所寺庙。龟兹能供养如此之多的僧侣,建造如此之多的寺庙,说明当时龟兹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

知识出处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的24篇优秀论文,主要围绕古龟兹文化传统、龟兹文化与丝绸之路、汉唐屯田文化等课题展开论述,探讨了龟兹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古龟兹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