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预期目标和产业发展基本取向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816
颗粒名称: 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预期目标和产业发展基本取向研究
分类号: F260
页数: 12
页码: 281-292
摘要: 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三个因素:一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根据统计部门分析,按全国9%的GDP年均增幅以及人口等因素来测算,以2008年为基准,到2015年我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要达到10.5%,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也就是每年GDP增速必须要超过全国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地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黄三平书记讲话要求指出,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1.5番,在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到2020年再翻1番。要积极利用投资大幅增加的契机,与中石油、中石化就炼油项目进行磋商,实现“十二五”期间达到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国民经济 产业发展

内容

一、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预期目标的确定
  (一)经济增长目标确定的依据
  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三个因素:一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根据统计部门分析,按全国9%的GDP年均增幅以及人口等因素来测算,以2008年为基准,到2015年我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要达到10.5%,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也就是每年GDP增速必须要超过全国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地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黄三平书记讲话要求指出,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1.5番,在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到2020年再翻1番。
  根据上述要求,按全国9%、自治区12.5%的GDP年均增幅以及人口等因素测算,以2008年为基数,到2015年全国、自治区人均GDP分别为39943元/人、39983元/人,以自治区2015年人均GDP39983元为目标,若以2010年为基数,则阿克苏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要达到27.1%GDP年均增长29.6%GDP达到1000亿元,比2010年翻1.87番,。到2020年GDP达到,1994亿元,比2010年翻1番。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按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15%的增速测算,到2015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须保持年均17.1%的增幅才能达到西部平均水平”。
  根据上述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按西部12个省市年均15%、自治区17.1%的增幅测算,以2008年为基数,到2015年西部地区、自治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613元/人、34516元/人,以西部地区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613元/人为目标,以2010年为基数,阿克苏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要达到2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按15%的增幅测算,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79元/人,分别比全疆和西部地区高出1861元、1802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据初步匡算,2010年-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总量预计可达21169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中央对新疆转移支付总量的3倍多”;“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将达到266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二是地区“十五”、“十一五”期间的经济指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每投入1元固定资产投资,将产出1.428元增加值,地方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8。三是浙江省未来十年将在阿克苏地区投资150亿元左右。四是浙江省民营资本雄厚,经济活跃,已在阿克苏有了一定投资,“十二五”在中央大力支持新疆发展和浙江省对口帮扶政策的激励下,更为浙商提供了投资、创业的平台,浙商必将成为阿克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根据上述要求和数理分析判断,2015年GDP要达到1000亿元,则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778亿元,年均增长37.2%,五年累计投资2278亿元,比“十一五”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翻2番。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时期,调整结构的立足点就是扩大内需,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二是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改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建设,加快发展边境贸易,实施进出口优惠政策、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等,都对商贸物流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地区“十五”、“十一五”期间经济指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全社会每创造一元的财富,则有0.254元用于直接的物质消费,地方生产总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95。
  根据上述形势和数理分析判断,2015年GDP要达到1000亿元,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达到253亿元,年均增长33.2%,翻2.07番。
  (五)人口目标确定的依据
  2001年以来,地区人口呈U型增长,即2001-2003年人口平均增长2%-2.3%,2004-2007年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在1.7%左右,近两年增长速度又恢复到了2001-2003年的水平,2009年地区人口达到218.1万人,比上年增长2.26%。同时考虑到阿克苏地区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已经到来,加上地区经济活跃度日渐增强,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均增速达到2.25%,以此为据,2015年地区人口将达到249.3万人,但要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工作,才能使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现有的12%的水平。二、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预期目标的支撑依据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
  “十二五”期间,中央对新疆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任务。阿克苏地区做为全疆的资源富集区,优势资源转换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时,有中央的大力扶持,有全国经济最活跃的浙江省的大力援助,更有喀什打造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阿克苏具备了良好的先发优势。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地委、行署提出了“把阿克苏率先打造成新疆经济的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当前的中央新疆座谈会的政策取向,充分表明了民生领域的建设将由中央、浙江省尽最大努力扶持,这就使地区能够围绕“把阿克苏率先打造成新疆经济的增长极”这一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集中精力,放手一博,关键要把地区的几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一)有效地利用中央给予的政策优势为地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在土地、财税、投资、金融、进出口、产业、人才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以上政策地区各部门、各县(市)都要认真研究,如果政策上使用得当,地区产业发展将如虎添翼,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远大于中央的资金补助。
  (二)积极鼓励和引导浙江省民营资本到阿克苏地区投资
  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独特,具有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专业市场非常活跃、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的特点,而这正是阿克苏地区的弱项,阿克苏丰富的资源正是浙江省的劣势,地区着力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大多与浙江互补性强,尤其是在纺织服装产业、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与精深加工产业、特色旅游业等方面借助浙商的力量实现快速发展。
  (三)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为千亿元生产总值目标夯实基础
  一是做大做强石油石化工业。“十一五”期间,中石油、中石化、神华、国家电网四家央企在疆投资将达到4360亿元,比“十一五”将有大幅提高。要协调中石油、中石化加快地区油气生产力和储备基地建设,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要积极利用投资大幅增加的契机,与中石油、中石化就炼油项目进行磋商,实现“十二五”期间达到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积极利用“逐步放宽天然气利用政策,增加当地利用天然气规模”的政策优势,除满足城乡气化需要外,积极争取天然气用量,力推100万吨乙烯、200万吨化肥项目早日达产。围绕上游产业,加快塑料制品、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学工业发展,建成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如果上述目标得以实现,2015年石油石化产业将创造增加值124亿元(其中石油加工50亿元,乙烯34亿元,化肥30亿元,其它10亿元)。如果加上石化下游产品的拉动作用,预计2015年该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140亿元左右。
  二是加快煤电能源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地区煤电能源产业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持续加大对能源的需求,以喀什经济特区建设为核心,必将形成旺盛的能源需求,借此机遇,阿克苏电力基地建设将有望成为南疆片区的支撑电源。根据电力弹性系数分析(电力弹性系数为电力消费年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十一五”期间阿克苏地区平均电力弹性系数为1.47,据此测算,2010-2015年地区年均电力需求量增长速度将达到43.37%左右,2009年地区发电量为28.27亿千瓦时,2015年电力需求将达到245.5亿千瓦时,如果加上喀什、克州、和田用电量的大增,电力需求还将大增。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南疆地区电力消费将快速增加,对阿克苏地区的电源建设和南疆片区的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地区能源基地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必须优先发展电力工业。要按照坚持统一规划、电源电网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抓好国电库车火电厂二期2×33万千瓦、库车第二火电厂2×30万千瓦、徐矿阿克苏热电厂二期2×30万千瓦等一批火电项目建设,加快南疆750线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积极利用中央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序开发阿克苏河等流域水能资源,建设梯级电站。利用中央规划建设一批5000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建成3至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政策,发展地区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鼓励和支持热电联产和煤矸石发电项目建设。但就目前已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电力项目,全部投产合计总发电量将达到121亿千瓦时,缺口电量将125亿千瓦时。2015年,若按245.5亿千瓦的发电量测算,2015年电力行业将创造增加值27亿元左右。在煤炭资源开发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强劲需求,在做好现有矿井的扩产的同时,继续加大煤炭资源的勘探,力争“十二五”末达到3000万吨的产能,并借助中央提出的“以准东、准南、库拜、吐哈等煤电为主,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建设2至3个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的要求,积极争取示范工程建设,加大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按3000万吨的煤炭产量计,2015年煤炭开采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50亿元。
  三是加快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发展。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焦化企业推进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和余热发电项目,提高焦化产业综合效益。做好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力促已规划的盐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至2015年有两家盐化工项目投产运营,主要盐化工产品达到200万吨左右,就可创造70亿元的增加值。
  四是培育壮大钢铁冶炼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按照中央提出的“适度发展钢铁冶金,加快发展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和钾盐、膨润土、石材等特色非金属矿深加工业,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的政策,全力以赴做好300万吨的八钢拜城生产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形成产能;加快新探明的铌、钽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可研规划和开发利用,2015年按300万吨的钢铁产量计,可创造增加值50亿元。
  五是培育壮大棉纺产业。用活用好中央提出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抓住自治区规划纺织工业“两城七园一中心”战略布局的有利机遇,加快阿克苏地区“纺织业城”和沙雅纺织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加快纺纱、织布、印染及服装加工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打造为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加工基地建设,按300万锭纺织的产能,预计2015年纺织行业将创造增加值10亿元。
  六是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依据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借助企业的人才、品牌、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提升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整体水平。同时,争取中央在“支持粮油、林果、番茄、啤酒花、肉类、乳制品等特色农林牧产品深加工业,力争将阿克苏建成为国家绿色农林牧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的要求,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
  七是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十二五”期间,随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下游与之配套企业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设备和采掘业机械装备、输变电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棉纺织装备等。若按2009年工业行业结构中的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10%的比例测算,预计该行业将创造37亿元的工业增加值。
  八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十二五”期间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积极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鼓励浙江企业以扶持阿克苏企业上市为中心,开展并购重组,加快具备条件的企业股份制改造,争取浙江省和自治区保荐机构在阿克苏培育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争取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加大对新疆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指导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2-3家企业成功上市。
  (五)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目前全区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96%,而对GDP的贡献率却只有17.1%,农业每立方水产出量仅为1.37元,远低于全国7.6%的平均水平。南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已经接近承载能力,水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十二五”期间,在重点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田上大基地建设的同时,优先发展现代节水滴灌技术,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加强基础工程建设。要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改变依靠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实现农业发展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把依靠科技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中,切实加大农、林、牧、渔业各项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十二五”期间,预计农业增加值增速为10.1%,农业增加值达到128亿元。
  (六)其他方面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78亿元,累计投资2278亿元,占“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22847个、总投资7815亿元的29.1%。若暂按2015年778亿元的投资计算,按2009年18%的增加值率估算,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40亿元。第三产业中的物流业,随着石油、石化、煤炭、林果、棉纺等产能的迅速增加,将获得大的发展,加上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计将带动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将比“十一五”期加快3个百分点,增速达到17%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1亿元。
  综上,经对各个主要行业的分析,经初步测算,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8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工业增加值402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27亿5);第三产业增加值241亿元。与1000亿元的目标相比,尚有103亿元缺口,就需要地区各县(市)、各部门积极谋划项目,尤其是在工业领域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求通过工业的发展弥补缺口,以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完成。经调整后,预计到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9.85∶30.36∶39.79调整为12.8∶63.1∶24.1。
  (注:本文数据系分析比较和研究预测,尚不能引为规划数据,仅供领导和有关规划人员参考)

知识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新型工化、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经贸流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频
责任者
朱建明
责任者
刘兴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