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目标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815
颗粒名称: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目标研究
分类号: C96
页数: 16
页码: 265-280
摘要: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必须以新的思路取得新的突破。实施科教兴阿、人才强阿战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各类人材的培养,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重要突破口。阿克苏地区作为一个维吾尔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速度和规模效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人才发展 发展目标

内容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必须以新的思路取得新的突破。实施科教兴阿、人才强阿战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各类人材的培养,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重要突破口。阿克苏地区作为一个维吾尔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速度和规模效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据2004年、2008年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按照经济普查的口径(第一产业未完全统计),全地区从业人员168972人,比2004年增长6.0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78158人,比2004年增长43.4%,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4年的34.2%提高到2008年的46.3%;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40324人,比2004年增长128%,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4年的11.1%提高到2008年的23.9%;技术工人12853人,比2004年增长374.1%,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是从学历、专业技术职称还是从技术工人的角度来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含量均得到大幅跃升,地区持之以恒实施的科教兴阿、人才强阿战略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加速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与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相对应,地区经济正经历着发展史上又好又快的时期。2008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07.9亿元,比2004年增长64%,年均增长13.2%,向前推一个时期,即2000年—2004年,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也就是伴随着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地方生产总值的增速也相应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人均地方总值由2004年的5979元/人提高到2008年9616元/人。
  (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结构趋于优化
  2004年以来,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年均22.89%的速度快速增加,2008年全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86人,比2004年增长115%,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除传统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等人才聚集行业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外,其他行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25.1%、采矿业增长413.1%、制造业增长252.3%、建筑业增长7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05.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0.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3.9%、房地产业增长20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2.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长188.5%,人才行业分布更加合理。虽然教育、卫生、文化、金融等行业每万名从业人员各类专业人员增速低于全地区平均水平,但人才的拥有量仍高据榜首,其中教育行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6698人、卫生5792人、文化3479人、金融2743人,分别高出全地区平均水平4312人、3406人、1093人、357人。
  (四)人才输出和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加强
  2008年全地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数3208人,比2004年净增2869人;成人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数3945人,比2004年净增1024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数8382人,比2004年净增3797人,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均有大幅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得到极大的加强。同时,地区基础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2009年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44.9%,比2004年提高了22.5个百分点,幼儿阶段的“双语”培养得到了强化,人才培养的后备资源得到了快速充实。
  二、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素质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文盲人口达11.8万人,文盲率达7.9%,比全国的6.72%高出1.18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过低,高中、中专受教育程度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较低。县或城市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虽也高于农村,但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关甚远。
  (二)教育投入不足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
  地区是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近年虽有大幅增长,但难以缓解长期欠帐的矛盾,各级财政和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虽然不断增长,但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高中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困难多、学校缺少教师周转房、双语寄宿制学校校舍严重不足、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规模很小、功能不全、“双语”师资培训基地缺乏、教师编制紧缺、教职工严重不足、教师结构性短缺严重、学科结构不合理、学校管理人才紧缺等问题。
  (三)教育结构需要继续调整
  一是普通高中招生数量过少,不利高等教育的发展。初中生升入高中的比例仅为44.9%,高初中学生人数相差悬殊,使考高中比考大学还难,使很多学生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无力升学深造,如果不能接着进行高中或职业技术培训,他们的知识很难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加快调整普通高中的规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数量,以适应跨越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学校招生和发展高等技术教育的要求。二是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调整转型,尤其是对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量偏低。
  (四)人才数量少,质量低,高层次人才少,结构不合理
  在全部从业人员中,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0.76%,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占14.2%,大专学历占31.3%,而中专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了53.74%。从人才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则更低,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仅占1.5%,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占7.2%,初级技术职称人员占15.03%,人才的知识结构还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才还存在着知识陈旧、老化的问题,许多人大学毕业后一次分配定终身,再无深造学习机会。
  (五)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
  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中,教育、卫生和公共管理三个行业占了65.59%,非生产性人才是地区人才的主体。在地区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煤炭开采业、纺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化学原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生产企业、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拥有的人才数量仅占全地区人才总量的5.55%,经济主战场的专业技术力量明显不足。而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则更低。
  三、阿克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需求
  由于地区人才数据库尚不完善,理论上还有较大欠缺,技术方法掌握不足,现仅能根据2004、2008年人才现状资料,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对地区“十二五”时期和2020年的人才需求进行粗略地估算,仅供参考。
  (一)人才需求总量
  人才的需求总量变化受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劳动力总量、科技水平、人口总量、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选择与人才相关度的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预测“十二五”和2020年人才发展总量。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半,经济发展速度较“十一五”明显加快,跨越式发展的特征明显,为较好地满足阿克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基于目前地区人才培养的实际,在人才发展速度上暂按《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08—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4.6%的要求计,2015年地区人才总量达到107077人,按全国2015—2020年要求的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2.9%计,2020年地区人才总量达到123530人。
  (二)人才产业需求结构预测
  围绕“64122”工程建设,按照人才需求与产业的发展基本匹配的原则,同时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2015、2020年的产业人才资源需要预测如下:
  分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表(一)
  
  到2015年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7077人,2020年达到123530人。要按照上述目标,才能保证加速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第三产业,稳步提高第一产业人才的需求。
  三是人才素质预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产业、各部门吸纳从业人员的数量有较大增长,预计年均增速比2004—2008的加快1个百分点,达到年均2%的增长速度,由此预测2020年地区城镇单位全部从业人员预计达到186559人,按《规划纲要》要求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即37312人,比2008年增长48%;按《规划纲要》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28%,即52235人,比2008年增加9倍。按《规划纲要》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0%,即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2353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分别达到1235人、4941人、6177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
  四、人才工作重点要做好的工作(一)建立新型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
  一是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人才教育质量,丰富人才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大中专院(校)教育的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适应;采取合力培训、外派、定向、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急需的煤炭、纺织、石化、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跨世纪人才。
  二是大力开展以人才在职培训为中心的综合化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才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动适应能力。逐步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新型继续教育体制,确保人才得到定期的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等方面的在职培训。
  三是增加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加大教育投资的比重,实现投资结构的战略调整,把由重生产性投资和项目投资,转向对人才资源的超前性投资;通过国家扶持、地方财政拨款、企业社会资助等各种途径,加大对急需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奖励在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以及在人才培养、引进、举荐等方面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二)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配置使用机制,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
  完善人才市场,建立以人才市场为主体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通过培育人才市场主体,积极培育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才流动、竞争创造公平、合理、有序的社会环境;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调节职能,稳定用好现有人才队伍。不断开展行业和县、乡人才对口交流,建立带项目、带技术、带人才的定期轮岗、交流轮换制度;制定优惠政策,保持生产第一线和艰苦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
  (三)以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新体制
  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发挥人才的才能,克服人才管理中的弊端,为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实现由单纯管理型向综合管理服务型转变。综合运用工资、职称、奖励等手段,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按照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不断提高人才的待遇;深化职称评定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推行专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执业资格制度;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
  (四)创新人才工作思维,确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人才观
  一是树立经济发展以开发物质资源为中心向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中心转变的观念。长期以来,充分开发物质资源,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源竞争的时代被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科技竞争时代所取代。虽然目前地区发展思路的重点仍是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资源导向型战略,但从适应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看,未来地区必须由自然资源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变为人才资源导向的发展战略。为此要把人作为资源和资本,强调开发的潜能,围绕有利于人才成长、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主观能动作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这是搞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理念。
  二是树立人才开发模式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开发模式转变的观念。随着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组织结构模式不断变革,为发挥人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才管理要由“控制型”管理向“指导与激励型”管理转变。人才资源的开发,就是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以影响人才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开放和信任的人才环境,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使人才能够相互合作,发挥最大价值,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现实的条件。在实施人才战略的过程中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重视人才内在需求的人性化管理,在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机制、体制方针,营造培养、吸引、凝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五)培养学习型个人,建立人才教育和培训的新机制
  培训教育是实现人才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开发、获取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一种基本动力,继续教育是提高人才能力的重要条件,不断学习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基本途径。从目前情况看,引进人才是必须的,但大量的人才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培养。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型个人,真正把人才培训作为一种开发、一种投资和一项新型的重要产业,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一是建立以教育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教育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导内容,在人才资源开发中起关键性作用。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迫切要求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人才的开发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才素质的提高,为人才资源的挖掘和使用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开发人才资源,就是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以教育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从知识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提升人才资源的素质,调整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培养学习型个人,鼓励更多的个人参与终身学习,形成自觉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社会氛围,通过培养学习型个人来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二是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实施终身教育,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继续教育是积累人才能量、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环节,是知识更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激发创新精神、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要强化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职能作用,加强宏观规划与协调。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严格推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逐步实现从记录凭证向资格凭证的转换。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依托国内科研院所建立继续教育基地。要适时充实、改进培训内容。围绕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以及与发展市场经济相关的内容进行知识更新。要加大培训教育投资力度。培训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也是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武器,要建立多渠道投资的体制,政府对教育经费要列人年度预算并逐年增长;企事业单位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建项目、技术革新和事业发展投资中,也要确定适当比例用于继续教育。此外,还应当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款,拓宽培训教育投资渠道。
  (六)培养人才与调整人才结构相结合
  围绕“64122”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工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推进地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上,努力实现人才优势与产业优势的相互促进。
  要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加强人才学科和研究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推进入才工作信息化建,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知识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新型工化、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经贸流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侯冠东
责任者
刘兴德
责任者
董淑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