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克苏市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思考及建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798
颗粒名称: 对阿克苏市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思考及建议
分类号: S66
页数: 10
页码: 145-154
摘要: 近年来,阿克苏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建设“中国枣园”、“中国红富士之乡,为目标,大力实施50万亩优质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按照“上规模、抓管理、增效益、树品牌”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通过几年的努力,特色林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局面已开始形成,构建了农民依靠林果业增收8000—10000元的框架,使林果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效益初步显现,林果业发展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林果业 发展建议

内容

一、林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阿克苏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建设“中国枣园”、“中国红富士之乡,为目标,大力实施50万亩优质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按照“上规模、抓管理、增效益、树品牌”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通过几年的努力,特色林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局面已开始形成,构建了农民依靠林果业增收8000—10000元的框架,使林果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效益初步显现,林果业发展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一)特色林果业发展思路明确。
  这些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粮、棉、果、畜四大基地建设,把特色林果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谋划推动。成立了阿克苏市林果业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阿克苏市林果业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等促进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更加明确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在实践中市、乡两级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始终把发展林果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定位更加准确,措施更加有力。
  (二)林果业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全市各族干部职工的多年努力,目前,全市林果业面积已达到52.47万亩,其中:其中红枣25.13万亩、核桃15.24万亩、红富士苹果4.62万亩、香梨6.03万亩,其他1.46万亩,实现了人均3亩园的奋斗目标,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经济林建设任务。并逐步形成了以依干其乡、良种场为主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以拜什吐格曼乡、喀拉塔勒镇为主的香梨生产基地;以库木巴什乡为主的核桃生产基地和以拜什吐格曼乡、喀拉塔勒镇、托普鲁克乡、阿依库勒镇为主的红枣生产基地。
  (三)对农民的增收作用进一步凸现。
  通过实施特色林果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林果业已经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2009年,全市林果挂果面积32.5万亩,果品总产17.36万吨,林果业收入达到3.5亿元,占总收入的12.93%。人均林果业收入1615.3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今后,随着进入结果期和盛果期果树面积的不断增加,林果业产值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将会有大幅度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林果业挂果面积将达到40万亩,果品总产23万吨,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4%,农民林果业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的大约1万户。到2015年,优质林果业面积将稳定在61.4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54万吨,其中:红枣面积34.1万亩,产量25.2万吨,核桃面积16.7万亩,产量2.3万吨,香梨面积6万亩,产量15.1万吨,苹果面积4.6万亩,产量11.6万吨;林果业产值将达到2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实现农民人均10000元的收入目标。
  (四)林果业质量增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阿克苏市把提高林果业科技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作为林果基地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实施“林果业科技培训年”、“林果业质量管理年”和“林果业管理增效年”活动。良种使用率普遍提高,嫁接改良、矮化密植、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等先进适用技术和重点树种的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基地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百万果农技能培训”工程,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创建了一批优质高效、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林果示范推广基地,培育了亩均效益突破万元的红枣高密植栽培示范园,提升了林果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农民从中获得了很大收益。
  林果业生产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随着林果发展面积迅速扩大,林果生产质量管理压力急剧增强,现有技术队伍远不能满足林业发展需求。二是对现有果园管理粗放,重造轻管现象仍较突出,低产果园较多。三是林果业管理科技含量不高,林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滞后,果农缺乏独立的操作技能。四是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强,林果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果品销售比较薄弱,商品率低,品牌意识不强。五是无固定干鲜果品交易市场流通能力受阻,储藏深加工能力还很薄弱等。六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达不到有机果品及绿色果品指标要求,真正的无机产品和绿色产品少。
  二、发展特色林果业具备的优势条件
  经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和市场经验,我市林果业具有优越的发展条件和竞争优势:一是区位环境条件。阿克苏是南疆的中心,是地区政治经济交流的中心,虽然没有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但却具备了优越的区位优势、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已具备发展条件的工业园区、相对畅通的物流环境、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等比较优势。近年来,按照南疆物流集散中心的思路,阿克苏市集散中心的框架目前已基本形成,南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优势已逐步显现,这为发展特色林果业提供了市场条件。二是科学技术条件。阿克苏市连续四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市在长期的林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林果业生产中,特色林果业品种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同时也积极培育和引进了大批优良品种,使特色林果业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果品的贮存。大大加快了特色果品的运输和销售速度,使苹果、香梨等果品所固有的季节性强,保鲜时间短的缺点得以克服,为特色林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人才条件。近年来,阿克苏市以林果质量增效年活动为载体,按照“适时、适地、适人“的原则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将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无形网络和有形培训紧密结合,启动了“百万果农技能培训”工程,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训了一大批农民园艺技术人才,目前全市从事园艺工作的技术人员约5000人,其中:高级7人、中级25人,其它4968人,共组织各类现场会、交流会9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12万份,培训各类农民技术员4.8万人次,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奠定了一定人才基础。
  三、对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建议
  发展特色林果业,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客观准确地分析形势,把握规律,利用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林果业由扩张规模向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转变,由农民一家一户销售向集约化、产业化转变,巩固林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支柱地位,推动我市特色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快果品外销平台建设,努力拓展内地林果市场。
  充分认识加大特色林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外销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拓农产品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推进阿克苏市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工作重心由基地建设转移到市场开拓上来,把精力放在林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上来,把握战略发展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营销措施,力求产品市场开拓工作取得实效。
  拓展内地林果市场一方面为企业搭桥牵线,帮助和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果品市场,创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的合作营销关系,让内地广大消费群体认识和接受阿克苏特色果品;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在各大城市设立阿克苏果品营销窗口,广泛开展直销和代理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扩展各方销售渠道,支持各类营销主体开拓中亚、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和建立营销组织,扶持专业协会、种植大户和有销售经验的能人从事林果营销,引导鼓励乡村两级开展果品自产自销壮大销售队伍。
  (二)积极参加林果展会,扩大产品知名度。
  加强林果产品市场外销平台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后促进特色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任务和战略重点。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每年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新疆农产品(特色林果产品)展会为载体,积极打造区外特色林果产品销售平台。把每年举办的林果产品交易会的组织筹备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早部署、早安排。积极动员组织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流通企业、林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等参加展会,组织好各类林果精品展示,把招商引资和签订产品销售订单作为林果产品交易会的重点,为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奠定基础。
  (三)进一步加大林果业科技培训力度。
  一是注重培训效果。结合当地主栽树种,按照林果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时节,分层次、分批次、分区域、分内容,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发挥好市、乡、村各级林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的作用,采用现场示范、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重点突出现场示范和演示,提高技术骨干和果农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培训基础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抽查,年终有总结,真正把培训效果落到基层。三是加强对林果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通过传授实用技术,全面提高综合服务队伍的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能力强的林果综合技术服务队伍,为提高林果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四)进一步增强林果业灾害防控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林果业面积扩大、树种趋同、规模集中,林果业有害生物的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大,低温冻害和大风沙尘等自然灾害也对林果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必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围绕“防治有害生物、防范低温冻害、防御大风沙尘”,做好各类灾害的防御工作。一是科学制定特色林果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有害生物检疫体系建设和有害生物防治减灾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健全“高残留农药禁用监督制度”、“果品质量安全追踪制度”和“林果病虫害预测预报定期会商制度”等综合防控体系工作机制,指导各乡镇场开展灾害防御工作。二是积极整合农业植保、林业森防、林管站、园艺站等部门的技术力量,成立林果业灾害防控监测中心,通过公开招考、聘用等形式,择优选择一批学习植保专业的技术干部,充实到林果业灾害防控第一线,统一承担指导全市林果业灾害综合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控工作。三是围绕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科学使用化学药剂,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把喷洒石硫合剂、束诱集带、布粘虫胶、铲埂除蛹、安装杀虫灯等作为必需管理到位技术,常抓不懈。系统地开展建设麻雀窝,赤眼蜂、扑食螨繁育、食虫鸟人工饲养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四是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带,认真研究防护林标准与模式,强化防护林网建设,不断完善现有林果基地的防护林网,增强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五)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培育林果龙头企业。
  利用已建成的具备发展条件的工业园区为平台,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有利政策,营造有益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地吸引扶持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前来阿克苏市发展林果储藏加工业,积极支持、引导本地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林果产品的精深加工、储藏保鲜和市场营销,建设一批中小型林果加工企业群体,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承包、粗赁、订单等形式参与林果基地建设和生产,不断带动林果规范化生产,提升果品质量和效益。重视和解决好龙头企业、基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营造公平合理诚信的环境,协调好企业和农民的购销协作关系,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共赢。
  (六)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果品品牌。
  以红枣、苹果、核桃、葡萄曾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指定果品为基础,进一步加大阿克苏系列果品品牌的对外宣传力度,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农业产业峰会、林果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为企业顺利参展、成功参展做好服务;加大对现有林果品牌的整合力度,打破产地和企业的区域界限,以使用集体商标为手段,统一使用、共同打造阿克苏区域果品品牌。

知识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新型工化、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经贸流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雪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