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快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建议对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790
颗粒名称: 进一步加快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建议对策
分类号: F282
页数: 17
页码: 67-83
摘要: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扩充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更是地区经济突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地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不断深化“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抢抓国家支持新疆加快发展政策的重大机遇,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方向,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较好地发挥了项目带动效应,有力促进了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前地区在建和规划建设石油石化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届时,地区将成为新疆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重大项目 建议对策

内容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扩充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更是地区经济突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地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不断深化“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抢抓国家支持新疆加快发展政策的重大机遇,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方向,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较好地发挥了项目带动效应,有力促进了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现状
  “十一五”以来,地区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意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培植做强“六大支柱产业”,坚持投资拉动,相继引进库车华锦大化、金石改性沥青、鲁泰棉业、库车火电、益海粮油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建成投产,有力推动了地区以石油化工、煤电煤焦化、盐化工、电力能源等为主的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达243.82%。据统计2006年—2009年,全地区施工项目2418个,预计“十一五”期间地区施工项目将突破30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9.3亿元,其中重点项目446个,累计完成投资246.21亿元,占“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的43.25%,总投资在1亿元以下重点项目271个,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75个。
  2010年,地区认真贯彻落实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力推进大项目大工程建设。截至5月底,地区342个项目加快施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6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38.09%,列入地区考核的57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复)工41个,开工率达87%,累计完成投资18.69亿元。重大项目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引进了库车石化、钢铁冶炼、棉纺城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奠定了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石油化工方面
  已初步形成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带,形成了中石化塔河分公司220万吨炼油、辽宁华锦54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氨、天山环保和新成化工21万吨/年二甲醚生产能力,2009年年底,原油加工量205.82万吨,增长6.8%。目前地区在建和规划建设石油石化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中石化塔河分公司350万吨重油改质项目正加快设备工艺管道和仪表安装,预计8月份将联动试车,年内塔河分公司原油加工产能将达到600万吨;新疆金圣胡杨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土建工程正加快施工,2011年一季度将投产,增加新的产能;20万吨三氨项目也已提前完成前期全面开工;阿克苏华锦化肥有限责任公司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技术改造扩能项目、天山环保库车二甲醚公司甲醇驰放气综合利用制2万吨/年液氨、15万吨/年甲醛、3万吨乌洛托品项目均已开工;库车新成化工有限公司5万吨甲醇蛋白项目,正加快开展前期,年内一期1万吨工程开工建设;百万吨乙烯及其深加工项目、华锦第二套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4万吨聚甲醛、中南控股集团新疆拜城天然气制丙烯等项目前期步伐加快,积极向开工目标推进。
  (二)电力能源方面
  1、电源建设:已形成以库车火电厂、塔尕克水电站、吐木秀克水电站、克孜尔水电站为主的多点电源,总装机达到61.797万千瓦(含农一师),其中火电36.9万千瓦,水电20.697万千瓦,其它4.2万千瓦(含生物质发电1.25万千瓦)。装机容量11万千瓦小石峡水电站、2×20万千瓦徐矿阿克苏热电厂正加快建设,2×33万千瓦国电库车火电厂二期、2×13.5万千瓦农一师塔里木热电厂增容扩建程将于今年动工建设。
  2、电网建设:地区已完成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改造,主电网已通过220千伏线路与新疆大电网连接,在八县一市及石油作业区形成以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为主,覆盖城乡的坚固网架结构。2009年全地区发电28.27亿度,变电容量达190.68万千伏安(不含农一师35千伏),电网线路总长3694.98公里(不含220千伏线路和农一师35千伏线路)。“十二五”期间地区还将陆续建设4×33万千瓦库车二电厂、60万千瓦大石峡水电站、24万千瓦亚曼苏水电站,加快木扎提河、渭干河、托什干河水能资源开发,同时开发建设煤矸石发电、太阳能发电、秸杆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750千伏线路参与国家“西电东输”战略。届时,地区将成为新疆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3、煤炭项目:2009年地区原煤产量达637.07万吨,增长17.76%,2010年将新增原煤产能120万吨。目前,地区在库车县阿艾矿区、温宿博孜墩矿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家能源局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攻关力度,力争年内取得正式批复。计划年内新开工煤矿项目产能达695万吨(温宿60万吨,库车县240万吨,拜城县335万吨)。目前,库车国电大平滩240万吨/年、拜城县阿尔格敏150万吨/年、俄霍布拉克煤矿1000万吨产能扩建、库车县永新60万吨/年等前期核准加快推进,年内将开工建设,库车县伟晔60万吨/年煤矿、新疆天然物产公司梅斯布拉克60万吨煤矿建设加快,年内将投产运行。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拜城县300万吨钢铁生产基地项目前期进展顺利,抓好资源整合工作,已与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所属拜城阿依冬可档煤矿采矿权转让、兵团农六师百花村天然物产所属梅斯布拉克煤矿、温宿县国营煤矿等多家煤矿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与天辰、华地等煤矿企业也在积极洽谈。同时,按照“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原则,将资源的需求量由一次性满足300万吨调整为首期满足100万吨,整合范围由20余家煤矿企业调整为5家,整合方式由绝对控股调整为控股兼并、强强合作等多种方式并行。钢铁基地项目选址、可研已完成,并上报宝钢集团审批。初步设计及施工设计正在加快进行,环评、安评、水资源论证、选址规划、用地申报等工作已启动,项目按规定程序由县级逐级申报至地区、自治区。项目区地形图测量工作已完成,场区平整、水、电、路等开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地区工作组与拜城县委、政府组成坚强的项目推进领导班子,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前期核准步伐,力争在资源整合等事关项目建设的关键性措施上拿出超常规办法,协助八钢公司重新设立项目推进时间表,尽量缩短项目设计、报批等工作周期,力争首期100万吨钢铁/年工程年内开工建设。温宿县120万吨/年干法水泥、阿克苏天山多浪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进展顺利,计划于2011年一季度投产;乌什县金磷钒矿开发项目国庆节前将竣工,拜城县滴水铜矿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新疆五洲集团10万吨/年铜冶炼前期进度加快,年内将力争新增产能水泥熟料100万吨、钒矿5吨(年加工钒矿石4000吨)。
  (四)煤化工、盐化工方面
  1、煤化工项目:已建成拜城国际实业70万吨、众泰60万吨、库车新疆五洲集团一期30万吨、新和星河30万吨煤焦化项目,全地区形成180万吨/年焦炭生产能力。2009年地区焦炭产量86.15万吨,增长49.02%。目前,库车新疆五洲集团二期90万吨正加快建设,近期将投产;河北开滦500万吨/年矿井及其煤化工项目正加快开展矿区煤炭资源精查等前期工作,力争2011年开工建设,拜城山西金晖一期50万吨煤焦化项目将于今年动工建设,力争2010年焦炭产能突破300万吨。
  2、盐化工项目:目前地区已与山西金晖集团签订了100万吨聚氯乙烯投资协议,与河南永煤集团、国电集团、徐矿集团、新疆祥运工贸有限公司、阿克苏兴华电业公司签订了60万吨聚氯乙烯投资协议,合计总规模达到400万吨/年。其中新疆祥运工贸有限公司6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和阿克苏兴华电业公司6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已经自治区发改委备案。山西金晖集团已完成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可研编制,一期5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申请备案。
  (五)轻纺项目方面
  地区已建成投产华孚10万锭、山东鲁泰6.3万锭、健鹰7万锭等棉纺项目。截至2009年底,地区纺锭规模已达到67.5万锭,其中已投产规模35万锭,在建32.5锭,年产绵纱1.62万吨,棉布700万米。年初三干会确定年内新增30万锭目标任务正加快落实,“阿克苏地区600万锭纺织工业城”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近期将完成纺织工业城总体规划编制和专家论证评审,争取获得自治区批准,年内依照纺织工业城规划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国家、自治区支持的优惠政策落实工作。目前地区已累计入驻纺织工业城棉纺企业5家,总规模22万纱锭(其中精梳6.6万锭)。河南新野5万锭精梳棉纺、新和健鹰二期5万锭、阿克苏上海百金化纤有限公司9.5万吨棉浆粕等年内拟投产3个项目正加快建设,浙江宁波雅戈尔集团8万锭(5万锭卡磨精梳纺、3万锭倍捻)、山东鲁泰新增10万锭绵纺、阿克苏市玉华纺织有限公司100万锭、新和金泰实业10万锭等项目正开展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同时,阿克苏火车站至纺织城的铁路专线和铁路高架桥等已列入南疆复线。地区纺织工业城自备电厂、物流园、棉花期货商品交割库等项目申报自治区核准、备案等前期工作正同步开展。
  (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年来,地区不断加大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快速增长,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地区境内公路里程达11060.33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66.86%,境内铁路运营里程405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阿克苏、库车机场建设进展顺利,年底完工通航;库(车)-俄(矿)铁路支线、南疆铁路增二线库(尔勒)-阿(克苏)段工程正加快建设,2011年将全线贯通,届时将新增铁路里程423.8公里;库(车)-阿(克苏)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其中阿温大道将于2011年贯通,库(车)-拜(城)高速公路、温(宿)-昭(苏)公路、库(车)-拜(城)铁路支线、阿克苏南疆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前期正加快推进,地区枢纽优势和战略优势进一步增强。
  (七)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方面
  地区特色农业与加工工业紧密结合,棉籽油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以上,脱酚棉蛋白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棉粕饲料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粮、油可全部实现本地加工,番茄酱生产能力达到4500吨/日,已形成益海粮油、中粮屯河、天海绿洲、新天果业为主的棉籽、番茄、红枣、土豆、玉米、亚麻、核桃、苹果等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
  二、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呈现的主要特点
  1、重点项目对地区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十一五”期,地区充分发挥政府在谋划项目和招商引资中的主导作用,谋划和运作一批以“六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引进了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阿克苏,对加快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
  2、重点项目质量明显提高。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区确定重点项目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目录,实行“好中选优、大中选强”,从源头防止低水平、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上马,促进了地区重点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
  3、重大项目落户企业实力增强,扩大地区工业投入规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地区重大项目落户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就2006年—2009年期间,地区重点施工建设项目369个,完成投资187.1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5.7%。2006年-2009年地区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1.49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6年33.09∶27.40∶39.51调整为10.69∶47.82∶41.49,确保2009年地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综合效益经济指数高达243.82%。
  4、争取和落户的项目绝大多数是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和国有企业资产,高新技术产业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更少,地区重大项目建设还处于粗放型发展的阶段。
  三、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地区相关部门对国家基本建设程序、项目建设各前置条件学习掌握和把握运用不准,对主管部门建设性建议重视不够,在筛选项目、申报项目方面还不能及时把准国家资金投向,核准、备案、审批等项目建设的多个环节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以致错失良机。
  2、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在重大项目前期谋划、储备上,缺乏超前谋划项目意识和精心包装项目以及储备一批优秀项目的能力,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谋划不够,跟不上项目整体工作的要求和争资引资竞争激烈的新形势,导致谋划项目效果不明显,抓项目的思路不够宽,研究和谋划项目的深度、广度不够,储备的中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尤其是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对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产业前端、生态保护与再造类项目较少。
  3、项目审批难度大。项目报批核准工作程序多,审查严,周期长,影响项目推进,急需加大攻关力度。2009年9月国家实施全国一刀切的产业政策成为严重制约项目审批的主要因素,在火电项目的核准上,受国家污染排放指标限制和项目核准程序多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核准审慎,按照热电联产、上大压小、煤电一体化等优先原则进行综合评分,优胜劣汰,增加了项目核准难度。
  4、资源配置难度加大。目前,地区争取和落户的项目绝大多数是以资源依托型为主,在资源配置方面,能够满足一个大项目所有资源配置的县(市)不多或基本没有,涉及到县与县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地区在资源掌控和整合配置上难度加大。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处于“等米下锅”状态,项目建设一再滞后。
  5、重大项目建设机制不完善。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互通渠道不畅,项目推进不够有力,抓项目精力不集中,在项目的协调、管理和服务上不到位。在项目推进中,各项目管理机构与县(市)难以形成合力,在重大项目信息上报工作中,县(市)顾虑目标考核指标和投资增速,故意隐瞒项目投资和工程进度,直接影响项目推进。
  四、建议对策
  (一)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新疆经济发展政策,多措并举,趁势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结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口援疆工作及地区项目建设实际,各县(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配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性作用,结合地区实际,做好项目规划编制;二是认真挖掘和筛选项目,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继续争取国家及浙江民间社会资金支持。同时,坚持用好思路聚集民资、用好项目激活民资、用好环境盘活民资,促成更多的浙江民间资本投入到地区各个领域。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争取扩大建设贷款规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银行贷款问题,解决资金短期不到位燃眉之急,统筹安排财力,将有限资金用于地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二)全力以赴,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一是结合地区优势资源,精心开发、论证、包装、储备一批前景广、效益高、对接度强的项目,定期调整、充实项目储备库,确保项目建设后劲。同时,主动出击,超前做好已开发论证项目的立项、环评、土地储备等工作;二是要加快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突出抓好新开工项目,对列入新开工项目计划的未开工项目,细化目标责任,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在协调建设资金、安排用地指标、落实施工条件等方面优先保证,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重点预备项目要尽快在关键环节取得进展,加快项目报批和催批,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家出台对新疆放宽各项优惠政策,下大力气谋划产业,争取新项目;四是进一步加大前期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前期经费使用与前期成果挂钩机制,充分发挥国家、自治区、地区前期补助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围绕已谋划编制的前期项目,尽早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确保项目及早上报和得到审批。
  (三)创新工作方式,加大重大项目攻关力度。
  一是围绕地区深化“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工作重点,解放思想,拓展项目攻关思路,使地区各有关部门及地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项目组形成合力开展项目攻关;二是进一步加大攻关力度,加强与国家、自治区相关部委厅局沟通汇报,用好规划、土地、环保等政策,加快项目核准审批步伐和攻关力度,确保拜城300万吨钢铁生产基地、棉纺织工业城、库车电厂二期2×33万千瓦火电厂、河北开滦500万吨/年矿井及其煤化工、国电大平滩240万吨煤矿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前开工;积极推进华锦化肥“4580”扩建项目建设;三是通过自治区协调两大石油集团解决地区所需天然气资源配额和凝析油资源,解决好天然气资源配额;四是积极开展纺织工业城2×30万千瓦自备热电项目、50万吨国家棉花储备库、园区物流及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配套项目的前期和报批工作,推进棉浆粕、棉籽加工等相关棉产业和织布、印染、制衣等产业链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国家重点支持、支撑南疆的石油石化、电力能源、钢铁冶炼、纺织、特色农副产品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
  (四)完善管理机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一是健全和完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继续落实好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保证项目申报工作无障碍;二是完善争取项目投资和实施考核办法,加大对各项目部门工作的考核力度。各县(市)、地直部门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主要力量集中到抓项目,谋发展上,着力抓好关系全局项目发展的重大决策的落实,在落实中出思路、出特色、出成绩。制定领导班子成员跟踪相关项目制度,切实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班子成员要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所有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加快施工推进速度,提高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三是建立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进度表,加强工作调度,确保项目按进度快速推进。建立项目建设责任机制,坚持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运作,一套措施保障”的要求,严格实施重点项目领导跟踪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将重大项目建设任务与项目实施进度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每个项目都有领导负责抓,每个项目都有项目组服务、落实,明确工作重点,细化项目工作措施,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提供组织领导和制度保证;四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理解,加快涉及自治区、国家层面资源整合、审批立项等前期办理进度,加速推进项目进程。强化地区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八钢拜城钢铁基地、盐化工、轻纺、机场铁路公路建设、口岸开放等七个项目组的作用,充分发挥项目组在项目招商、开展项目前期与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优势,对于项目推进中难以解决的长期性问题,要深入开展研究,协助建设单位解决施工进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办证、各种收费、资金、电力、上下水、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及早做好项目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加大力度,积极协调资源配置。
  一是坚持以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合理兼顾煤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等资源所有人利益的同时,依法对事关地区长远发展的煤炭、棉花和其它优势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对煤炭和棉花等资源实施兼并、重组、托管,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的经营体制;二是按照“政府调控推进、企业平等协商、合理划分利益、依法规范办理、促进做大做强”的总体要求,制定煤炭、棉花等各项资源整食专项方案,实行“一次布点、分批到位”,“先易后难、分批推进”的方式整合资源;三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求地区各县(市)树立全局意识,按照“好资源配好项目、好企业”的原则,在地区重大项目建设中涉及到县与县之间的资源整合和整体效益的发挥问题,不论项目落址到哪个县(市),在资源配置上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以确保地区确定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六)强化保障机制,用优良服务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突出项目实施单位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项目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运用市场化的利益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利用政府自身的行政资源优势,发挥政府在项目建设中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和推动作用,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真正变管理者为服务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全面服务;三是坚持优先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优先为重大项目安排用地、提供电力、劳动力等要素,坚持诚信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契约式”服务,使项目业主明确承诺投资强度、建设周期、贡献数额、政府承诺等扶持政策,推进重大项目服务的内容契约化、个性化、目标明晰化和具体化。坚持高效服务和长效服务;四是依法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继续完善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协调各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真心诚意为外来客商解决实际困难,使外来企业“走进来、稳得住、有发展”,不断提高地区投资环境的影响力和好评率。
  (七)科学谋划地区“十二五”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精神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将投资强度大、就业容量大,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列入规划,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产业升档升级。同时把浙江援阿工作与地区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充分利用浙江援阿的有利契机,“筑巢引风”吸引浙江强大的民间资本来阿投资,着力引进与本地产业发展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最终实现政府和民间援疆的双赢效果。

知识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新型工化、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经贸流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松鹤
责任者
许凤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