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助推阿克苏市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再上新台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788
颗粒名称: 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助推阿克苏市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再上新台阶
分类号: F830.45
页数: 8
页码: 53-60
摘要: 今年阿克苏市把扩大投资作为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紧项目资金申报、投资计划落实、项目建设管理等关键环节,以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争取资金总量逐年递增。三是强化“善争”意识。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目前我市已把有望获得上级补助资金的123个项目分解下达至各相关单位,为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做实这批项目的争取资金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争取项目资金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实绩考核,淡化指标考核,重点看这批项目前期工作是否扎实、争取的资金是否落到实处、是否按计划实施。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项目资金

内容

今年阿克苏市把扩大投资作为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紧项目资金申报、投资计划落实、项目建设管理等关键环节,以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近年来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资金总量逐年递增。
  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07年,全市共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8565万元,同比增长51.4%;2008年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2亿元,同比增长134%;2009年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6.12亿元,同比增长206%。
  (二)争取项目资金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争取资金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市领导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自治区对接,极大地鼓舞了全市相关单位争取项目资金的士气。同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上级补助资金及外商投资来强力拉动市域经济发展。
  (三)争取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工作成绩显著。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带来了良好机遇。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项目,成立了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我市已争取到中央新增投资项目77个,中央预算内资金9525.1万元,主要用于农村沼气、人工防护林、兽医站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廉租房等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
  通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我市经济发展,是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一大法宝。充分利用相关部委来阿调研、检查工作等时机,积极请示、汇报工作,适时提出困难和问题请求解决,另外,通过简报、信息、网络等,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应我市项目工作动态。由于日常沟通联系及时、到位,在项目报批中,我市能够抢占先机,确保我市上报的项目尽可能多地进入自治区发改委计划盘子,为我市争取项目资金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我市争取资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
  一是前期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申报项目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欠缺,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或是不能及时完成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导致项目前期工作滞后。二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我市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有关信息,错失了很多机会。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
  目前我市的争取资金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很多单位对于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发布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不甚了解。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的基本知识,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
  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开工后迟迟不能建成投入使用。一方面,一些项目由于土地落实困难,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另一方面,一些项目由于自筹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三、做好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2010我委按照国家政策投资导向,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契机,狠抓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已编制出2010年争取项目资金计划,共123个项目,计划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5亿元。为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及自治区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我市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牢固树立全新争取项目资金理念。
  争取项目资金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重要途径。因此,牢固树立全新争取项目资金的理念,要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精神,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争取项目资金工作仅有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有关单位要注重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或投资者的沟通联系,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魅力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保持长久关系,为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争取项目资金基础工作。
  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准确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投资领域和自治区的投资方向,结合32号文件精神,从我市实际出发,申报一批发展需要、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建设项目。目前,在广泛征求各相关行业部门意见基础上,我市已梳理出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需国家、自治区在政策、资金方面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220个,涵盖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商贸流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检法司、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十大方面,现已加大“跑办”力度,积极与自治区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将这批项目列入自治区2010年及“十二五”计划盘子。同时,要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确保项目申报成功率。
  (三)健全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争取项目资金工作规范有序发展的保证。一是建立全市争取项目资金工作联动机制。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负责搜集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信息,筹划包装项目、建好项目库。二是建立争取项目资金人才培养机制。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在于形成合力、营造氛围,人才是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中坚力量。全市每年可选派部分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着力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在外交友广泛的争取项目资金人才。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目前我市已把有望获得上级补助资金的123个项目分解下达至各相关单位,为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做实这批项目的争取资金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争取项目资金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实绩考核,淡化指标考核,重点看这批项目前期工作是否扎实、争取的资金是否落到实处、是否按计划实施。
  (四)强化争取资金项目的跟踪服务。
  在建项目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项目的争取和引进,做到争取一个项目,留下一份信任,为进一步争取项目资金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要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设立项目资金专户,明确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防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在形成实物量的过程中不缩水。同时要会同市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效率。二是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改委、财政局、督查室、纪检委、审计局等部门从项目设计、概预算、招投标等环节加大监管力度,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严格监管,促进项目健康、快速推进。三是要积极协调处理项目落户和建设中的困难。发改委、财政、国土、建设、环保、金融机构等部门(单位)要按照“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经常深入项目现场,积极协调解决土地供应、信贷投放、环境准入、项目核准等关键性问题,建立和完善现场服务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妥善解决和处理好项目建设在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知识出处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新型工化、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经贸流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卢京华
责任者
胡淑英
责任者
田晓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