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困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少数民族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640
颗粒名称: 二、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困境
分类号: TS935.7
页数: 10
页码: 175-184
摘要: 综合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少数民族毯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毯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毯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目前,少数民族毯生产均是中小型企业传统式的分散经营,行业内无序竞争现象突出,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行业整体效益较差。据海关统计,中国毯业出口金额增长较快,但出口数量增长速度更快。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中国毯业出口效益连年下滑,一流质量只能卖三流价格,除了图案设计跟不上国际潮流、设计与生产周期较长等因素外,织毯厂商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是主要原因。正因如此,中国部分手工毯开始向机制毯转移,或走手、机并举之路。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发展困境

内容

综合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少数民族毯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毯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主要体现在:
  (一)外部困境
  1.政府保护的力度有待加强
  少数民族毯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目前,少数民族毯生产均是中小型企业传统式的分散经营,行业内无序竞争现象突出,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行业整体效益较差。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政府应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从保护产业发展的角度,政府还应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多做努力。从项目组调研情况看,随着少数民族毯业的衰落,各级政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缺乏实际行动替企业分忧解难,没有“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更有一些政府不重视对传统产业的保护,看重那些能短时间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政绩”的项目,忽视对少数民族毯企业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保护。
  2.政府相关政策的低效
  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优惠政策的实施,主要目的是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步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商品流通和市场繁荣,满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求和日常供应。这些政策同样适用于少数民族毯行业。
  1997年,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有关问题的批复》,规定了少数民族贸易和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生产贷款实行比正常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政策;二是每年由人民银行安排1亿元贴息贷款,用于民族贸易网点建设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三是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即对民族贸易县县级国有民族贸易企业和供销社企业销售货物,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先征后返50%。
  “十一五”期间对少数民族贸易和特需商品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与以前的政策相比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民族贸易县的所有民贸企业(不分县级以上和以下企业,不分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销售货物免征增值税。第二,中央财政继续对民贸网点建设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给予贷款贴息,贴息贷款规模由“十五”期间的每年1亿元增加到每年5亿元。
  政府除了通过政策倾斜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发展以外,还利用专项资金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企业给予帮助。以新疆毯为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2001年以来,国家、自治区向织毯项目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248.4万元,购置毯架16242套,分发给16242户贫困户织毯。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培训贫困户22920人次。各级帮扶单位捐赠毯架1265套,全部发给贫困户。目前,分发给贫困户的毯架分为两种:一种钢织架可编织6平方米的毯子,这种毯架一般分配给人口较少的家庭;另一种钢制主体带升降式较宽的织架,可编织6~12平方米的毯子,这种毯架可在编织大户集中点摆放,由贫困户编织,原材料由大户提供,大户按织毯面积支付贫困户加工费。
  虽然通过民族优惠政策的扶持,极大地缓解了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供应体系发生了巨变,有些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
  如银行贷款支持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但许多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企业无法获得优惠贷款,资金链断裂,滑向利益边缘,甚至破产倒闭。究其原因:
  首先,政策规定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承贷行必须是工、农、中、建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加大,在民族地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撤点缩线改革,直接造成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企业资金链断裂。其次,在市场经济规则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遵循效益优先原则,实行商业运作,大幅减少民族地区的贷款额,对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特需品企业更是“惜贷”。三是财政、税务、银行对原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企业改革改制后的民营经济主体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的认识存在分歧。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少数民族毯生产企业——盐池县恒纳地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符合获得优惠贷款的条件,但公司向银行申请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优惠贷款时,银行以恒纳地毯有限公司为贸易公司而非生产企业为由拒绝提供优惠贷款。
  3.行会组织不够发达
  就少数民族毯行业而言,行会组织在市场开拓、信息收集、提供交流平台、产业调研、会展组织、产业宣传、人力资源培训、引进新技术、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调查,除青海藏毯外,其它地区都没有少数民族毯方面的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少数民族毯相关企业、农户间缺乏有组织的纵向和横向合作,产品缺乏市场公认,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企业盲目生产经营,走向没落倒闭。
  从监督保护的角度看,行会组织不仅在少数民族毯国际贸易中担当“保护神”,而且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毯企业行业自律、行业质量监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离不开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如少数民族毯的特色之一是原料特色,若没有行业组织的监督,企业可能为了降低成本
  在特色原料中掺假,用劣质毯将优质毯驱逐出市场,长此以往将毁坏整个产业。
  从促进发展的角度看,行会组织可以协调少数民族毯企业间的关系,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企业纵向、横向的集约化经营。据海关统计,中国毯业出口金额增长较快,但出口数量增长速度更快。以羊毛手工毯为例,出口数量增长,但出口金额反而下降了。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中国毯业出口效益连年下滑,一流质量只能卖三流价格,除了图案设计跟不上国际潮流、设计与生产周期较长等因素外,织毯厂商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是主要原因。
  4.现代机制毯的冲击
  中国机制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山东省山花集团为代表的机制毯企业于1985年率先引进簇绒地毯设备,以机器大工业制作逐渐代替手工编织。相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毯,机制毯有着巨大的产量、成本优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共拥有机制毯设备500多台(套),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近10年(1996年-2005年),中国机制毯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5%左右;近5年(2000年-2004年),中国机制毯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0%。2005年,中国机制毯(不含针刺毯)总产量约1亿多平方米。少数民族手工毯产量差距大,产量最大的青海藏毯,2005年的总产量为32.8万平方米。而且,少数民族手工毯的成本劣势更明显,项目组在调研中了解到,一台织机每天可以织1000平方米左右,批发价格为每平方米32~34元,成本为29~30元。而一个熟练织工每个月只能织毯2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价格在1000元左右。
  正因如此,中国部分手工毯开始向机制毯转移,或走手、机并举之路。以新疆乌鲁木齐地毯总厂为例,该厂目前生产的地毯分为机制毯和手工毯两种,其中机制毯年产为13万平方米,手工毯年产为1500平方米。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一些机制毯企业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埃及东方编织有限公司、根莱环保地毯有限公司已落户天津,中国手工毯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二)内部困境
  1.多数少数民族毯生产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多数少数民族毯生产企业是从手工作坊转化而成的小型集体企业,虽然产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美图案,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但由于受生产规模的限制,只能满足本地区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不具备占领国内市场的能力。民族用品大多属小商品,产品批量小、品种多、销路窄、成本高、价格低,近年来少数民族毯生产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已有部分企业陷入困难,一部分产品出现了萎缩和消失。究其原因,是受传统生产销售思维定式影响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小而全”特征明显,未能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未能形成有效的社会分工与协作,致使企业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此外,近年来东南沿海一带工业发达地区仿制的少数民族毯产品源源不断流入市场,形成对原本脆弱的少数民族毯致命的打击。
  2.生产技术落后,从业者文化水平偏低
  许多少数民族毯生产企业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机器设备陈日,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艰苦,待遇低,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吸收人才,导致经营者、生产者素质低下,人才大量外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少,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尚未形成。生产方式、生产技术陈旧,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决策简单化、专断化现象。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企业中仅有极少数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而小学学历和文盲、半文盲占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导致了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以及信息不灵,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现代生产意识淡薄等问题。以青海藏毯为例,全省藏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配备不齐,尤其是营销人员、生产技师(含机制毯技师)、图案设计和研发人员缺口较大。农牧区熟练编织工人少,且未能形成稳定的队伍,全省藏毯从业人员近30000人,专业技术员250余名,不足1%,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仅有4人。企业在省内很难招聘到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的管理、营销人员也十分稀缺。
  3.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和能力
  大部分毯业生产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较差,发展空间狭小。以藏毯为例,青海藏毯在国际市场销售力量不强,宣传力度较弱,销售链延伸不足,目前销售仅占国外毯类消费重点国家、地区的20%。国内销售网点覆盖面仅占全国重点省市的15%左右,且没有专卖店,至2008年8月,仅在西宁设一家“藏羊”专卖店。产品售后服务滞后,至今尚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在营销过程中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品牌意识薄弱。以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毯为例,西南民族毯的发展历史较短,相比于藏毯、新疆毯等其它少数民族毯,这些手工毯所蕴涵的地方民族特色和底蕴不够深厚,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招牌产品。就版纳毯而言,虽然印有云南昭通“黑颈鹤之乡”的产品曾一度打响市场,但从现今的生产情况来看,该公司的产品多为按照顾客要求进行的生产,即“按需生产”,相对于顾客和订购商来说,企业生产相对被动,基本是顾客指定样式和图案,企业“按图作业”。
  4.传统手工毯的技艺传承问题严峻
  传统的手工毯生产工艺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较高。以东巴毯为例,东巴地毯厂位于国内久负盛名的旅游城市丽江,这些年来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东巴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一些外地商家的机制毯乘虚而入,成为当地旅游产品市场的主流,外地游客很难辨别真伪。以独龙毯为例,独龙毯目前的生产方式非常原始,农村妇女于农闲时在自家院子里用手工织机编织,产量非常小。而且,这种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无法使独龙毯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少数民族毯之所以具有较高价值,源于凝结其中的传统手工工艺特色。由于目前就业选择的多样化和手工织毯较低的劳动报酬,原来从事少数民族毯编织的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威胁。独龙毯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从事手工编织的人越来越少,外出打工成为当地农村劳动力的首选。
  新疆毯和藏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手工编织费时费力,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由于机制毯的冲击、原材料价格较高,又因国内外竞争激烈和品牌缺乏知名度价格上不去,农户得不到实惠而放弃生产;手工毯技艺属家族式传承,没有系统教材,导致一些技艺失传;还有,像加牙藏毯原本由男性编织,而现在男性大多外出打工,编织以女性居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加牙藏毯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所以,保护手工毯技艺,让民间传统而古朴的求生技术连同其独有的文化价值造福后人,已是当务之急。
  5.集群企业优势未发挥,产业链条不匹配
  以青海藏毯行业为例,藏毯行业是目前产业链条比较齐全的少数民族毯品种之一,但尚未按照统一布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合力。具体表现:一是织毯车间迅速增加,半成品生产能力快速扩大,但全能厂或后整厂的建设滞后,两者不同步、不配套;二是纺、染纱近期尚不能实现完全统一规划生产模式,目前拟由青海省毛绒龙头企业雪舟三绒集团公司承担全省藏毯生产所需毛纱的供应,但由于藏毯品种多、图案复杂,需求的原、辅材料品种多难以保证正常的生产供应,许多手工藏毯生产企业均是自己纺、染纱或到市场采购;三是在减排节能方面,西宁市城南工业园区为藏毯生产企业的主要聚集区,目前仍没有统一规划的综合排污设施,而是各企业单独建造,加大了藏毯企业的生产成本。

知识出处

少数民族毯

《少数民族毯》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共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毯发展简史、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少数民族毯文化、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等。2008年6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 ——第二期工程(少数民族毯)”项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