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藏毯的规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少数民族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621
颗粒名称: 八、藏毯的规制
分类号: F262
页数: 1
页码: 142
摘要: 五世达赖喇嘛是西藏地区历代最有功绩的统治者之一,从他开始实行对手工业生产者缴纳实物支付劳役的制度。当时的江孜作为藏毯的生产中心就已受到规制,著名的生产大户有楚西贵族和朵西贵族。当时的地方政府还把江孜手工业者组成行会组织——“吉社”,派遣一名五品官来管理江孜卡垫的生产,其产品除本地自足外,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周边国家。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把流散于乡间的手工艺人招到城镇成为手工业者,同时以行会制度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使手工业走向规范化和精致化,使得藏毯生产日趋成熟。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藏毯 规制

内容

五世达赖喇嘛(公元1617年-1682年)是西藏地区历代最有功绩的统治者之一,从他开始实行对手工业生产者缴纳实物支付劳役的制度。当时的江孜作为藏毯的生产中心就已受到规制,著名的生产大户有楚西贵族和朵西贵族。当时的地方政府还把江孜手工业者组成行会组织——“吉社”,派遣一名五品官来管理江孜卡垫的生产,其产品除本地自足外,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周边国家。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把流散于乡间的手工艺人招到城镇成为手工业者,同时以行会制度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使手工业走向规范化和精致化,使得藏毯生产日趋成熟。
  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公元1876年-1933年),江孜地方政府开办了织毯作坊,并选派最优秀的艺人到拉萨,为宫廷、寺院和贵族家庭织毯。索朗多布杰就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织过坐床的双龙靠背,为此被十三世达赖喇嘛封为五品官职,令他掌管藏毯的生产。这个时期藏毯走向完全成熟期,辐射到西藏以西、四川西北和青海藏族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藏毯的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6年3月,中国藏毯协会成立,协会致力于增进国内外织毯技术及工艺、图案和花色、市场与信息等诸多方面的交流,逐步达到中国藏毯生产工艺统一化、标准化,促进国内藏毯产、供、销的协调发展和科学管理;协助青海、西藏两省(自治区)政府办好藏毯国际展览会,使展会逐步走向市场化,发展展会经济;统一实施两省(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藏毯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中国和世界手工毯的繁荣与发展。
  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这项民间技艺,兼顾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青海省还计划制定加牙手工藏毯编织技艺保护方案,对藏毯的品种进行分门别类的保护,培养藏毯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的支持。由于手工藏毯是口口相传的技艺,没有系统的教材,政府还将对藏毯品种和生产地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完整的文字、实物、录像、照片档案,并用藏、汉、英文撰写《青海藏毯志》,形成文字记载。

知识出处

少数民族毯

《少数民族毯》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共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毯发展简史、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少数民族毯文化、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等。2008年6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 ——第二期工程(少数民族毯)”项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