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少数民族毯与丝绸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少数民族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616
颗粒名称: 六、少数民族毯与丝绸之路
分类号: J645.2
页数: 6
页码: 132-137
摘要: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宁夏、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的名称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但政府的诏令并不能阻挡历史的进程,新疆毯仍然继续不断地运往国际市场。丝绸之路就像是一条贯穿中亚的大河,将印度、阿拉伯、蒙古等相邻的国家和地区连接在一起。东西方国家的商品交易皆经此途往返运送,交易物品如来自东方的中国、印度等国家之绢、丝、香料,还有波斯、土耳其等地的手工艺与土特产品等。在各种频繁贸易往来的刺激下,古丝绸之路发展成为手工毯生产和交易的枢纽地带。
关键词: 哈萨克族 丝绸

内容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宁夏、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的名称是
  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
  提出。不过他所指的系“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而今,史学家把历史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丝绸之路,按线路有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绸之路”、“高山峡谷丝绸之路”和“沙漠绿洲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绸之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西汉时期,先民用牛、羊毛制成拜佛垫,后来就制作毯子使用,从而形成了我国萌芽状态的毯业。唐宋时代,其制作方法逐渐传到内地,编织技术也逐步改进提高,毯子编织工艺就已经达到了十分成熟的水平,其中这种编织技术的传播与丝绸之路的存在息息相关。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毯编织工艺向中亚、中东和欧洲的传播,那时起这两大文明不断相互学习、交流与借鉴,编织工艺在天长日久地相互融合,从而成就了一项高雅细腻的织毯艺术。在波斯毯图案中,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与中国毯图案完全相同的花纹。
  新疆毯历来是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重要物资。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诏令:“诸锦、罽、续、罗、毅、绣、织成..不得与诸蕃互市。”其中“罽”指彩色地毯。但政府的诏令并不能阻挡历史的进程,新疆毯仍然继续不断地运往国际市场。直到清代时,据清《新疆图志》记载:“岁输英、俄属地四、五千张..和田岁制栽绒毯三千余张,输入俄属安集延、浩罕,英属印度、阿富汗等处均千余张。”“于田、洛甫、皮山三县输出口者,若千余张,其余小方毯、挂毯、坐褥、鞍罽之类不可胜举。”当时的撒马尔罕是新疆毯的集散中心,故有些外国商人误将新疆毯称为撒马尔罕毯。从南疆的喀什、莎车、和田,东到且末、若羌、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都是著名的毯子交易场所。南疆地区的商人远至安集延、浩罕经商者亦十余万人。而英国商人亦自北印度“逾兴都库什山,历经塔什库尔干,而入蒲犁,皆汇集于喀什城”。新疆毯于17世纪运销到欧洲,各国人民十分喜爱,视为艺术珍品,争相购置。近年来,新疆毯引进新工艺,吸收内地、外国的图案纹样,设计出许多既富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特色的图案纹样;同时,对传统的手工织艺予以革新,从而使新疆毯的声誉越来越高,出口量持续增长,现已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高年份出口量近10万平方米。
  宁夏的固原、灵武、中卫和兴庆(今银川市)等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东段,明清时期宁夏毯得到充分发展,就受益于土耳其、新疆等织毯工艺沿丝绸之路向内地传播。固原地处六盘山、龙山之北,地势高平,七关辐辏,为通陇西、平凉、会州、灵州四方交汇之处,是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自青海北上,逐步占领秦、兰、原、会各州,整个西北被控制,长安通敦煌的南北两路皆阻隔不通,只能从西安北上经邠州(今彬县)、庆州(今庆阳)、环州(今环县)、固原至灵州(今灵武),然后渡黄河沿贺兰山南至武威,宁夏灵州(今灵武)变成了通向河西、漠北的交通枢纽。中卫市地处宁夏西南部,是丝绸之路的边陲要塞,素有“塞上明珠”之美誉。全市所辖中宁、海原县和中卫区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都有记载。
  宁夏毯产生于丝绸之路晚期的明末清初,繁荣兴旺于清朝末年。据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介绍,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宫廷地毯800余块,其中铺设在三大殿的近百块,大小在6米宽、12米长,其余大都是3米宽、6米长和2米宽、3米长。这些地毯绝大多数生产日期都在200多年前,也就是清代早、中期,更早一点的是明代中晚期。初步判断这些地毯多产于新疆、宁夏、西藏、内蒙古和北京,其中宁夏毯占50%~60%,宁夏毯大多是没有固定铺设场所的“万能地毯”。据介绍,故宫收藏的宁夏毯用色和构图很有特点,特别明显的是“三蓝”,花、边、底分别用三种深浅不同的蓝色,古朴淡雅,另外毯边辅以小辫一样的边。
  丝绸之路就像是一条贯穿中亚的大河,将印度、阿拉伯、蒙古等相邻的国家和地区连接在一起。东西方国家的商品交易皆经此途往返运送,交易物品如来自东方的中国、印度等国家之绢、丝、香料,还有波斯、土耳其等地的手工艺与土特产品等。在各种频繁贸易往来的刺激下,古丝绸之路发展成为手工毯生产和交易的枢纽地带。

知识出处

少数民族毯

《少数民族毯》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共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毯发展简史、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少数民族毯文化、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等。2008年6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 ——第二期工程(少数民族毯)”项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