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工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少数民族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492
颗粒名称: (一)前期准备工序
分类号: TS935.7
页数: 20
页码: 22-41
摘要: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六道工序:选毛,洗毛,梳毛、纺纱,染色,合股经、纬线,绘制图案。这时还未加工的羊毛称为“生毛”,经水洗后称为“净毛”。传统的清洗过程中要用木条反复砸、压,并用水不断冲洗,使毛变得洁净而有光泽。化学染色是先在40℃~45℃的水中,加置酸类物质,一般是硫酸或醋酸,待完全吃酸后,再加入助染剂和染料溶液。根据图案颜色、色样合理地选择染料,找出所需染料的配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染料和助染剂的配制,通过在化验室内进行试染,找出最佳方案。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中没有绘制图案这一道工序,当时的图案都是通过工匠们的口传心授得到世代相传。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准备工序

内容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六道工序:选毛,洗毛,梳毛、纺纱,染色,合股经、纬线,绘制图案。
  1.选毛。少数民族毯的制作工序从选毛开始,选毛就是将剪下的羊毛按颜色分类,同时将杂质清除干净,以保证毛纱染后的质量。这时还未加工的羊毛称为“生毛”,经水洗后称为“净毛”。
  2.洗毛。洗毛要求把羊毛中的脂肪、尘埃和杂质等清除掉,从而保证在染色时,不会出现染花、色暗、染不透等问题,影响羊毛的质量。所以,要求毛纱洗得均匀、透彻、干净,同时,又不能损伤羊毛的纤维。洗羊毛的质量有严格要求:含残油率低于1%,含残矸率低于1%,含杂质率低于1.5%,回潮率控制在16%。洗羊毛时先用清水粗洗,再用热碱水净洗,达到清洗掉毛上的油脂和消毒的作用,最后再用温水清洗去碱性。传统的清洗过程中要用木条反复砸、压,并用水不断冲洗,使毛变得洁净而有光泽。
  3.梳毛、纺纱。洗净的羊毛晾干后就称为净毛了。虽然机器化作业已经非常普遍,但现在依然存在纯手工梳毛、纺纱。手工梳、纺采用梳耙子梳毛,梳耙后毛纤维变得松散、平顺,这时羊毛称为“熟毛”,可以用来纺纱。
  传统的手工纺纱就是纺纱者一只手拿着上有纤维的捻杆,另一只手把纤维抽成一根毛条,绕在锭子顶端的凹槽里。锭子底下用扁平的石块或锭盘加重固定。纺纱者把锭子像陀螺那样旋转,锭子便把毛条碾成纱线,然后再把纱线绕在锭子上。或者是用木制的纺车纺纱。由于手工纺纱效率低,粗细不均匀,所以现在大都采用机器纺纱。近几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的地毯消费者返璞归真和环境产品理念逐步升温,对手工毯需求逐年增加,若顾客需要手工捻线的毯子,仍可用手工。
  现在,梳毛、纺纱工序已经基本机器化,通过梳毛机和粗(细)纱机,根据毯子不同的档次要求生产出不同纱支的毛纱。少数民族毯一般使用3.5支、4.2支和6支粗毛纱,以及8~12支的细毛纱。由于机器纺纱粗细一致,加捻均匀,它不仅比手工纺纱速度快,能提高产量,而且更有利于稳定和保证毯子的质量。机械化的梳毛、纺纱工序如下:
  (1)合毛。根据产品质量指标和纺纱支数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各种羊毛的性能和特点,要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喷洒合毛油和乳化白油,进行充分的混合,达到混合均匀,颜色均匀,干湿均匀。黑花毛、黄残毛和死毛严禁使用。
  (2)粗梳。在粗纺梳毛机梳理的作用下,不同品质块状羊毛和毛束逐渐梳顺,各种纤维进一步混合,并逐渐松解成单根纤维。经过充分混合的毛网,进行切割后搓成粗细均匀并具有一定强力的粗纱(小毛条),粗纱无捻度,强力差,还需在细纱机上进行加工。
  (3)细纱。从粗纱木轴上,经过退卷给条机逐步退出,通过牵伸,将粗纱抽长拉细,以达到纱线支数要求,然后将纱条,经过加捻机加捻,使纤维之间抱合,以提高纱线强力,最后将纱线缠绕在纱管上。
  4.染色。毛纱染色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天然染色,一种是化学染色。
  天然染色的颜色主要依靠植物色素,少部分是从矿物中提取的,而这些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贵的中草药材,染出的颜色鲜艳纯正,色泽柔和,没有刺眼的光色。羊毛与人类的毛发一样,是有生命的,羊毛纤维有一层起保护作用的鳞片,紧贴鳞片的是保护纤维的油脂和蛋白质。天然染色,通常是以泡染和煮染的方法,在染色过程中不会伤害到羊毛纤维的鳞片和油脂,并且还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编织出来的毯子经久耐用。但是由于天然染色的成本高昂,目前已经较少使用。天然染色所用的植物染料源于自然中的花草和根木,取花蕊和花瓣,取草的叶和根,取木的根和皮,经过煮、榨等方法取出的色素液是很好的天然染料。常用的植物染料有:黄栀——含黄色素;槐米——来自槐树的花蕾,含黄色素;橡树——含黑色素;红花——含红色素;蓝草——含蓝色素。另外还有乌拉草、石榴皮、核桃皮和苏木等都是很好的植物染料。矿物染料也有很多种,有朱砂、松石、珊瑚石等各种带色石,还有红土、黄土、青灰等等。
  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染色方法是化学染色。化学染色是先在40℃~45℃的水中,加置酸类物质,一般是硫酸或醋酸,待完全吃酸后,再加入助染剂和染料溶液。待染液均匀后浸泡毛纱,用45~60分钟的时间逐渐升温至沸点,再煮沸半小时。有的需要加红矾,有的则需在染色前,先将毛纱用铬酸钾处理,等等。当然,染不同颜色的毛纱,它的具体工艺过程和操作注意事项也不完全相同。毯子的毯面是由彩色毛纱的横截面来显示的,并由此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因此,对于染色工艺,特别是其染透性的要求较高。具体流程如下:
  (1)小样试验。根据图案颜色、色样(色样本的色号)合理地选择染料,找出所需染料的配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染料和助染剂的配制,通过在化验室内进行试染,找出最佳方案。
  (2)洗纱。用适量的洗毛剂,在一定的温度下把毛纱放在洗线机内压扎和冲洗,以除掉毛纱中的杂质和油污,使洗净的毛纱达到透彻、洁白、均匀一致,为染色创造好条件。
  (3)漂白。一般产品,毛纱不需要漂白。制作艺术毯的毛纱,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染制一部分浅色和比较娇艳的颜色,需要进行漂白,以便去掉毛纱的天然色素。
  (4)染纱。按色号小样及染料配比选择适宜的染料,按照染纱工艺的操作方法,使染料均匀而牢固地与毛纱纤维相结合。
  由于毯子要经过化学水洗处理,所以染料应具备耐酐、耐氯、耐摩擦等特性,目前各种染料有数十种,但适宜上述要求的仅有两三种。
  5.合股经、纬线
  合股是指人工操作合股绕纱机或手工缠纱机,按照毯子品种和工艺要求的栽绒股数合股缠绕,其目的在于节省毯子编织环节的时间。
  根据产品和质量要求,不同规格的毯子要求使用不同规格的棉纱,以增加经、纬线的强力、弹力、耐磨度,提高均匀度,保证毯子有较好的身骨。
  6.绘制图案。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中没有绘制图案这一道工序,当时的图案都是通过工匠们的口传心授得到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新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对传统图案保护意识的加强使得这一道工序越来越重要。绘制图案由准备工作、放稿、绘制工艺图(即用道数艺匠纸点制坐标艺匠图)、晒图和标色五个环节组成。
  (1)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粘纸、方纸、量活,打半个线等。要注意按不同道数毯子的比例留足抽头,因为洗后长、宽缩水率不一样。
  (2)放稿。是以色稿为依据,将纹样按照织作的比例进行放大的工艺。大稿要符合色稿的基本精神,大、小活要顺套,纹样增减要合理,纹样造型要美观,墨线要挺拔均匀。大稿还要适合织作和片、剪的工艺要求。
  (3)绘制工艺图。根据订单的具体要求,以色稿为参考,定出图案大稿所需要的色调,并将所需要的色线标号。
  (4)标色。绘制图案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在大稿上,用色戳和标号,标出各种纹样的颜色。写色分为写地色(指大地,大、小边)、写纹样色相(俗称写大号)和写纹样色阶(俗称写小号)三个方面。写色的效果应层次分明,有虚有实,均匀稳重,色调和谐,达到娇而不艳,飘而不燥,美观大方的效果。

知识出处

少数民族毯

《少数民族毯》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共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毯发展简史、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少数民族毯文化、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等。2008年6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 ——第二期工程(少数民族毯)”项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