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于文化沃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442
颗粒名称: 奔波于文化沃野
其他题名: 天山南路乐舞风情一瞥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0
页码: 138-167
摘要: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显然没有任何一种生存体验是多余的。作为学术用语的“田野调查”,指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实地研究工作,充满独特的文化意蕴,不过是一种艰苦而有趣的事业。塔里木大学地处南疆,位于天山脚下、塔河之滨,进行西域文化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本校西域文化研究所各成员则发挥区位优势,不辞辛苦,深入调研,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塔河两岸。为了弥补同类的缺憾,我们策划组织了此次挽救民间艺术的调查活动。2005年1月14日至19日,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库车,进行了有关库车民间艺人的走访调查,以了解木卡姆之乡的民间文化艺术。
关键词: 新和县 民间艺人 文化研究

内容

陆放翁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显然没有任何一种生存体验是多余的。作为学术用语的“田野调查”,指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实地研究工作,充满独特的文化意蕴,不过是一种艰苦而有趣的事业。
  塔里木大学地处南疆,位于天山脚下、塔河之滨,进行西域文化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本校西域文化研究所各成员则发挥区位优势,不辞辛苦,深入调研,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塔河两岸。
  多年来一直坚持进行以文化为主题的田野考察研究,自然希望把亲身体验的文化思考和生命感悟表达出来。笔者现在最想诉说的就是,这个特殊地域的文化多种多样,各民族文化之间有着无尽的碰撞和整合,这些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关注的是底层文化,进行了一种跨文化探索。
  一、木卡姆之乡
  历史上的龟兹幅员辽阔,扎根于渭干河两岸并积极拓展。其主体辖境相当于今阿克苏的库车、拜城、新和、沙雅及巴州的轮台六县市,最盛时领有境西的姑墨(今阿克苏以东至喀拉玉尔衮)、尉头(今温宿)、温宿(今阿克苏及以西以南部分)、据史德(今巴楚)、济浊馆(今柯平)。即北枕天山,南临大漠,西接疏勒,东邻焉耆,相当于今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区。
  《汉书·西域传》中说,龟兹在当时已经有6970户,81317人,胜兵2万余,并设有各部千长等官职,即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统治机构。长时期歌舞升平,又受佛教影响,因此龟兹宫廷乐舞节奏较平和舒缓,隋唐时期曾煊赫一时,其乐器和舞蹈形象在龟兹石窟寺壁画中有栩栩如生的反映。龟兹乐对中原乃至亚洲一些国家的音乐文化产生了非凡影响,当代维吾尔乐舞与龟兹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继承中予以发展,经过千年岁月至今仍享有“歌舞之乡”的盛名。
  不久前去库车时,有一位80多岁的老艺人,表演水平高超,让我们惊叹不已,但在我们回来不到一个月就过世了,唯独激情和美妙的瞬间一直激荡在我脑海里。为了弥补同类的缺憾,我们策划组织了此次挽救民间艺术的调查活动。
  2005年1月14日至19日,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库车,进行了有关库车民间艺人的走访调查,以了解木卡姆之乡的民间文化艺术。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经过阿克苏、新和到达了目的地库车。余晖下的古城墙斑驳陆离,“龟兹古都”物是人非,心中不由泛起沉重的沧桑之感。
  先找了一处宾馆歇脚,然后前往拜访宣传部、文体局等相关机构负责人。在新疆这个特殊区域,没有文化部门负责人出面组织协调,纯学术活动就会两眼一抹黑,毫无收获,最后他们安排了文化馆吐馆长负责我们这次活动。吐馆长给我们介绍,库车民间艺人共有612人,每年在全疆举办的民间才艺表演,库车县常居榜首。
  新疆与内地相差一个时区,整体后移两个小时,清晨9点出门,便觉得寒气袭人。吐馆长先给我们引见了一位叫艾买尔·牙生的民间艺人,在车上对他进行了采访。艾买尔·牙生,58岁,艺名艾买尔·锵,他所弹奏的锵是在1956年由父亲从苏联带回,如今整个库车只有这一台留了下来,可谓硕果仅存。锵又叫扬琴、蝴蝶琴或扇面琴,最早流行于波斯,17世纪中期从海路传至华夏东南沿海,18世纪传到西域,后来遍布亚洲和东欧。它共有76根弦,在新疆它所采用的材料有三种:底部由松木制作,三个侧面由较重的胡杨木制作,在靠近下弦的地方则为桑木所制。
  艾买尔·牙生同我们一起前往库车县七区,参加一家维吾尔族老乡婚礼,途中接上其同伴,他们将共同为婚礼演奏助兴。司曼提·艾干白提弹奏的是弹拨尔,弹拨尔是拨弹弦乐器,最早源于波斯,10世纪在阿姆河以南呼罗珊地区广为流传。11世纪中叶喀喇汗王朝时代,当地人在传统民间乐器基础上,创制了新弹拨尔。肉孜·卡比主要是打手鼓,手鼓又称达甫,10世纪以前已在西域广泛使用,俗称吐木鲁克。鼓面由马皮或山羊皮制作,鼓面松紧不同奏出的音调也不同,紧的响亮清脆,松的深沉厚重。台来提·依明弹奏的是艾捷克,他和艾买尔·锵是亲兄弟。他今天所弹高音艾捷克是弓弦乐器,源于波斯,14世纪前传入中亚,流传于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传人喀什等地后,增加了共鸣弦。
  车开到一群穿盛装的人群边停了下来,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被主人让到里屋。十五天前在新郎的家中已经举行过婚礼,这次属于回礼。亲朋好友陆续前来,谈笑风生,艾买尔·牙生四人组合弹奏起欢快的迎宾曲。宾客吃完手抓饭后,纷纷加入到大型麦西来甫中,所谓麦西来甫就是十五对以上的集体舞蹈。伴着音乐,长幼有序,翩翩起舞,长辈跳舞时还送各种不同颜色丝巾,类似于藏人送哈达,表达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及对长辈的特殊礼遇。
  演奏时夹有伴唱,唱词蕴含着丰富内容。比如欢快明净的“庆新婚”,描述一对新人在青草绿地的细水河边,天空碧蓝碧蓝,微风轻轻地吹来,他们尽情地跳舞,甜蜜和幸福难以言喻。“莱里麦吉农”情绪则颇为复杂,讲述了四对有缘无分的情人。塔依儿和祖可热被卡卡·阿卜儿这个恶人拆散,艾里甫和萨拉姆被阿不都拆散,帕拉提和稀人被克思肉拆散,莱里和麦吉农这对有情人也不能终成眷属。他们基本上都是一见钟情,由于命运差错,恶人居中挑拨离间,最终劳燕分飞,致使相爱时的幸福快乐和分手时的优愁悲伤交错进行。
  婚礼快结束时,还要进行风趣的祈礼。先是男主人举着手鼓,向在座的任一女士施礼示意。女士立即上来配合男士转圈,转圈同时双方口中念着祝福之词。随即接过男士的手鼓,向在场另一男士示意施礼,欢乐的动作再次循环。这样男女交替进行,往下一直传到在场的所有客人都收到祝福为止。祝福礼物也随之而来,主人把一长方形毡子摆放在院中央,上面再铺上一条粉红色单子,客人则纷纷把道喜的贺礼放在床单上:箱子、丝绸、被面、毛毯、暖瓶琳琅满目;最后男女主人向前来祝贺的客人们表示感谢,贺客纷纷离去,婚庆活动到此结束。
  我们一行分工又合作,询问的、翻译的、记录的、摄影摄像的各自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一直搜寻着民族民俗的独特之处,听老乡聊天,采访那些短暂休息的演奏艺人,及时了解他们所演奏乐曲的内容则是重中之重。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坐在回城的车上不禁思绪万千,从小就习惯了吃手抓饭、吃馕喝茶的村庄,有着热情淳朴的村民,任何人的婚礼全村人都会去祝贺,送去方块糖、床单、暖壶、红布或者箱子。虽然礼轻,情谊却是那样难言的深重,这是一片极富文化气息的土地。
  第二天,早晨照例9点钟出门。吐馆长带来了前任老馆长阿不都·热扎克,一起吃完早饭便匆匆赶路,他们带我们去文化部命名的“木卡姆”之乡——库车齐满镇大博孜村。老馆长阿不都·热扎克说:“过去齐满镇大博孜村共有40人演奏木卡姆,而现在只有27人,13名是女性。”在两位馆长的引见下,我们先见了四位民间老艺人:艾白热木·肉司旦木,达甫手;艾买提·司马仪,以弹拨尔为主;肉孜克·阿巴克,达甫手;肉司旦木·司马仪,他是上述三位艺人的师傅,从事弹奏已经有二十余年。
  他们开始在当地文化中心为我们开起了“演唱会”,但白色墙壁与黑色水泥地的现代设施跟传统乐舞演奏反差太大,于是我们又移到村民家里,背景与气氛才协调起来。我们先拍摄了由弹拨尔为前奏的“那瓦木卡姆”,它节奏较缓,气氛随和。持手鼓的艺人领唱,伴唱也随后跟上。不过手鼓翻打的幅度没有昨天大,但效果却不亚于昨天,重音在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右手则起辅助作用。伴演的“台子乃姆”注重脚法,适合年长者跳;“赛乃姆”刻意挥洒手臂,适合年轻人跳。他们边唱边扇鼓,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节日欢庆的气氛。所唱的歌词中有赞美新疆,也有赞美爱情之意,其中一段歌词大意是:
  我跑到了小河旁,
  看见了我心爱的姑娘,
  新和民间歌舞
  看到了美丽的家乡;
  我心爱的姑娘,
  我美丽的家乡,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玩吧!玩吧!
  尽情地玩吧!
  第二段弹奏的是“月孜尔木卡姆”,也是由弹拨尔和都他尔为前奏,引唱平缓低沉,紧接着就是节奏明快的手鼓。在第三段的“买白热木木卡姆”中节奏是中快的四三拍,此曲中没有伴唱,但气氛却很活跃。演唱结束后,我们意外地在肉司旦所持的手鼓背面还发现有一首诗,其实不管生活有多劳累,诗乐舞都陪伴他们一生。
  中午,我们和艺人一同相聚在齐满镇一家民餐馆,他们在餐桌上的言行举止,让人明显感觉到这个演奏组合有着情同手足的情谊。下午,我们又观看了齐满镇文化站门口举行的婚礼,该婚礼模式脚踏两只船,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新时代的浪潮真是无孔不入。据了解新人先是一同到理发店,新郎理发、刮胡子,新娘盘头、租婚纱,尔后一起到婚礼举行地。随着新人在婚礼上互相倾诉心里话,或者进行情诗朗诵,最后是宾主联欢的民族舞蹈。由一位巴郎(小伙子)演唱阿图什民歌,用电子琴伴奏,歌词的大意是祝福新娘新郎白头偕老。场上跳舞的都是同村年轻人,场子两边还有桌椅板凳、各类糖果小吃。这次婚礼没有按传统民族风俗习惯进行,花销很大,可以看出是户有钱人家。
  前后两天举行的两场婚礼属于同一民族、同一地域,风味却相差挺大,可谓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昨天村庄离城镇较远,民族传统相对保存较好,而今天镇上受现代文明冲击就比较明显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论上谈起来很轻松,现实生活中却迷雾重重,火热的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守望总有其难以逾越的障碍。通常说来,越是封闭的乡村,传统文明保存越为完好,但总不能为了减少现代文明的侵犯,让一部分人疏离火热的时代生活。然而,如今南疆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姹紫嫣红的外来文化迷乱了年轻一代的眼睛,民族传统带给现代人的感动日益衰颓又是事实,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蕴含有历史进程的二律背反?
  第三天依然是晴天,两位馆长带我们来到七区的哈拉哈塘乡。它位于库车镇东南部,东与塔里木乡相连,西以沙雅县为界,“哈拉哈塘”系维语,意为“有围墙的清真寺”。哈拉哈塘乡的木卡姆历史悠久,随着时间和观念的变迁,一代代木卡姆爱好者把心中艺术演绎得别具一格。这里民间艺人外貌别具特色:年长者下巴、脸部与耳垂边缘都留有长须,但在上唇与鼻空之间修理得干干净净,漫步龟兹几乎有十里不同俗的感觉。据哈拉哈塘乡文化馆馆长牙生江介绍:这里老少共有47名麦西来甫演奏者及舞蹈演员。其中40位男士,7位女士,女士中还有一位名叫月热古丽的都他尔演奏者。
  开始见到的四位年长民间艺人,65岁的肉孜·艾尔肯,专为音乐伴舞,他们本是六人组合,有两位已经病逝;65岁的买买提·牙库甫,打手鼓加伴唱;70岁的尼牙孜·牙库甫,也是打手鼓加伴唱;72岁的撒音地·巴克演奏都他尔,他操练此技艺已经有55年。撒音地·巴克介绍:他家第一代叫艾杰白地·明克,主要弹奏卡龙、都他尔、锵、萨它尔;第二代叫阔勒瓦尼,主要打手鼓;第三代叫吐买尔·托合提主要也是打手鼓;第四代叫萨音地巴克,弹奏都他尔并打手鼓。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是一家几代,乐器演奏却差异颇大,古老而极富特色的“木卡姆”或许因此失传变质。
  我们在哈拉哈塘乡文化馆的馆长牙生江的引导下,来到了民间老艺人尼牙孜·牙库甫家中汇演。他们家中家具虽然简单,但不乏民族特色,干净、整齐,给人以舒服温暖的感觉。弹唱的第一首歌词是:
  亲爱的你嫁人了吗?你美丽的脸庞、你动人的歌声,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何时才能让我重新见到你?
  为这首曲子伴舞既要注重脚法也要注重手法,在打手鼓时两手用力要均匀,还夹有举鼓敲法即左手持鼓底,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敲鼓心,手掌敲鼓边。这种打法不常用,只在高潮时使用,鼓点子是咚吧—咚吧—咚吧吧……弹奏的第二首民歌风格类似:
  昨晚我去阿娜尔汗家中,
  她没有欢迎我,
  我失望地回到了家,
  我心爱的阿娜尔汗,
  我何时才能进入你的家见你一面?
  亲爱的,我爱你,
  你也爱我。
  库车欢迎我,
  你的家人不欢迎我,
  想对你说心里话,你不在我身旁,
  只有每天和你相聚在梦里。
  我想你,但是我只有忍耐和等待,
  你何时才回来,带回我的爱?
  但结果却总是忍痛分离!
  从歌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都是在赞美爱情,汇演中还穿插着与昨天不同的祈礼,是以小品形式来表示彼此深厚感情和纯洁友爱。
  在哈拉哈塘乡我们还了解到他们传统的体育项目,荡秋千(1~2人)、滚球(3~5人)、守宫(5~10人)、玩骨(5~20人)、捉迷藏(5~20人)、踢帽(5~20人)、扔核桃(2~4人)尜尜游戏(5~10人)等,还看到了斗鸡,所有这些体现了中原与西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据村民说:当地斗鸡已有25年历史,这是为给忙碌的村民增添乐趣而自发的一种娱乐,类似于赌博。到场看斗鸡的人很多,每个人可在自己认为会胜出的鸡身上押注,最后胜方获得所押的资金。斗鸡规则相对宽松,可以在双方主人的同意下给鸡换位置,但在场任何人不得扰乱斗鸡的秩序。在一个斗鸡场旁边有四棵国家三级保护古树——银白杨,它们已有180年的历史,不知陪伴着乡民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第四天虽然天气转阴了,但我们的激情和责任感让我们心灵的天空更加晴朗。库车冬天的凌晨静悄悄,我们吃完饭后便跟两位馆长来到了离县城不远的乌尊乡。首先我们找到了分布较散的四位老艺人,我们用车将他们拉在一起,然后进行采访。在这个生活贫困的乡里,他们并没有因为艰苦而放弃自己对祖传民间艺术的追求。
  艾木都·阿不都拉,艺名为阿不都·萨它尔,77岁,现已弹奏了55年的萨它尔。据他介绍,他家三代人都热衷弹奏萨它尔,第一代是爷爷赛依马洪,第二代是父亲阿布都拉,第三代是就是艾木都。他所持的萨它尔是他的爷爷赛依马洪留给他的,200多年的岁月在手中摩挲而过。艾木都尽管已逾古稀之年,但他那徐缓悠扬,缠绵委婉的萨它尔乐声驰魂夺魄,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老人的表情是那么的温暖慈祥,你不会相信他已年老,他尽全力表达出对民乐的真挚情感,也许是他太爱爷爷、爱萨它尔、爱音乐了。
  麦米娜·居买,62岁,跳顶碗舞已经有五十余年了。12岁时,她可以头顶8个茶碗,手持两个小碟子随乐起舞,因此在乡里的赛乃姆小组中领舞,参加过多次演出。大胆刻苦加上聪明伶俐,她使顶碗舞表现得十分优雅娴熟,而且能顶到12个碗。
  托合提·吐买儿是乌尊乡阿合提吐大队一组村民,他主要是打手鼓,一表演立即激情四射。今年56岁的他打起手鼓如同20岁的年轻人异常投入,跪在炕上,浑身都随鼓点晃动,那是激情和热爱的流荡。托合提·吐买儿的两位师傅是本乡四组的村民:一位叫热夏·吾甫,另一位是已85岁的塔希·再都,不久前两位老人相继过世。当我问阿不都·萨它尔:“还会再培养下一代吗?”他说:“要是有年轻人喜欢,我一定会传授的,但是现在没有年轻人再去学了,我的孩子对这个根本不感兴趣……”民间艺人的弹奏使我清醒,让我感动,但了解民间艺人后继无人又使我心酸,或许就是这样,民间艺术正在我们不经意间慢慢消失。
  依力木·塔希,46岁,是弹拨尔手。他弹奏弹拨尔已有24年,师傅也是托合提·吐买儿的师傅,父亲塔希·再都是个很优秀的达甫手和弹拨尔手。
  在两位馆长的商议下,在一户村民家中他们进行了汇弹。第一首歌的旋律较快,充满欢庆、喜悦的节日气氛!歌词是:
  亲爱的朋友们,
  可爱的孩子们,
  让我们互相帮助,
  彼此同心!
  让我们一起来跳舞,一起来欢乐!
  快乐是你的,快乐是我的,快乐是大家的!
  第二首的歌词大意是赞美劳苦大众,赞美那个年代没有压迫、没有束缚的自由幸福乡村生活。第三首歌词中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而歌颂爱情几乎是维吾尔民歌的主旋律。演奏场景是这几天最具震撼力的,77岁高龄的阿不都·萨它尔的演奏忧郁深沉,独臂老人忘情地跳着麦西来甫,托合提·吐买尔饱含激情敲击,这使民间音乐具有了一种灵性。表演结束,主人摆出了各种食品以款待客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库车大馕。维吾尔老乡大多以馕为主食,劳累一天的人们坐在炕上吃馕喝茶,既快捷又方便。1月21日是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在节日来临之前他们都要打好节日中待客的馕,按照习惯有大、中、小三类,在节日里一般吃的恰好是大馕。
  第五天是齐满镇的巴扎,我们在文化站看到了聚集近千人的大型麦西来甫演出。齐满镇的女镇长阿达莱提介绍说:自1981年齐满镇文化站成立以来,每个月都会举行这样的大型集会,而每次集会都要从十九个大队中评出优胜者,颁发奖状、荣誉证书、暖水瓶以及一些生活用品。据了解,齐满镇的大博孜二大队、齐满一大队、巴扎大队和二博孜四大队的成绩最为突出,曾经就有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内地的朋友来观看齐满镇的麦西来甫演出,麦西来甫即为十五对以上的集体舞蹈。镇长阿达莱提向整个会场介绍了我们一行的来意,然后十九个大队的23名乐手同时上场,各大队演员引亢高歌,群众纷纷汇入舞蹈洪流,气势磅礴的聚会开始了,我们也兴奋地拍摄了许多关于齐满镇大集会的场面。
  天气突变,我们担心提前到来的寒流或大雪会影响在阿瓦提的调查,于是便提前踏上返回行程。我们深刻感受了库车的民间艺术,虽说基本上完成了此次调查,心中却是百感交集,而老艺人沉重的生活并不需要我们去刻意渲染。
  二、塔乡歌舞与乐器村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策划之后,塔里木大学和新和县就要正式建立西域汉唐重镇文化研究中心。6月2日凌晨,微风拂面,格外凉爽。在孙庆桥副校长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从学校出发,一路颠簸了5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此次行程目的地——新和县。县委领导们早在门口迎候,我们下榻新和宾馆。午餐丰盛精美,宾主谈笑风生,洋溢着轻松热烈的氛围。午间小憩使旅途劳顿消逝得无影无踪。下午4点半在广电文化综合大楼前,参加了西域汉唐重镇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仪式由邢春林副县长主持,孙庆桥副校长和新和宣传部长努尔尼莎常委分别致了热情洋溢的贺词,表示了相互协助、共创美好前景的诚意和决心,并充分肯定了此次合作的重大意义,两个乐手的演奏则为仪式增添了喜庆热闹气氛。
  仪式结束后,我们在主人陪同下参观了龟兹书画院、龟兹博物馆和班超广场,随后驱车来到城郊民族风情独特的巴扎乡农家乐园。阴凉的果树下摆放着一张张桌子,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错落其间,红砖小径迷宫似的纵横交错于密林各处。在一座较大的蒙古包落座后,衣着整洁的维族小姑娘立即为我们端来了醇香扑鼻的奶茶和色泽金黄的杏子。大家盘腿围坐在铺有地毯的长条桌旁,尽情享受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暑意消退之后,主客双方直奔主题,紧紧围绕着如何发掘、研究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以下简称塔乡)麦西来甫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底蕴,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邢副县长就新和县非物质文化的现状和抢救、保护工作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介绍,并描绘了新和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设想。文体广电局鲍自斌局长谈了自己从龟兹博物馆陶器上的葡萄叶图案联想到塔乡麦西来甫歌舞,并意欲对二者的结合做一个尝试的想法。孙副校长则就如何把握塔乡麦西来甫歌舞研究的切入点提出了很多新颖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我提议在双方共同努力前提下,集民汉双方力量收集整理塔乡歌舞,并制作成精美光碟,力争造出声势,突破地域限制,创造美好前景。谈笑之间,一道道美味陆续上桌,烤鸽子、烤羊肉、烤鱼、大盆酸奶还有拌面散发出诱人香味,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民族乐曲更为我们增添了一份雅兴与闲适。随着红日西沉,我们的行程也告一段落。
  由于学校事务繁忙,第二天孙副校长返回学校,我们则继续进行民间歌舞调查。吃过早饭,在邢副县长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塔乡博斯坦村。车子行进在宽阔平坦公路上,眼前不时掠过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和葱绿的庄稼田,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当我们到达时,艺人们早已静静地等候在一片果园的地毯上,围观的乡亲人头攒动。
  塔乡民间艺人有200多名,今天为我们演奏麦西来甫的是其中八位。阿不都热西提·赛义提,61岁,演奏弹布尔,他是这支队伍的核心,老人这项祖传技艺已历三代,爷爷师从喀什来的一位艺人。托合提·铁木尔,64岁,艾尼丁·月色皮,60岁,他们都是阿不都热西提·赛义提老人的徒弟,擅长手鼓。尼牙孜·克热木,48岁,演奏热瓦甫。木明·赛义提,50岁,演奏独它尔,他是阿不都热西提·赛义提老人的弟弟。依布拉依木·赛提,56岁,演奏的也是都它尔。肉孜·铁木尔,41岁,演奏弹布尔,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吾甫尔·肉孜,51岁,演奏现代小提琴,不过和搭在肩上的演奏法不同,他是竖在腿上拉。
  艺人们调好乐器,商定好演奏曲目,贾东老师架好摄像机,一切准备就绪,上演的“节目”就算正式拉开了帷幕。坐在中间的阿不都热西提·赛义提老人先领唱了几句,然后全体艺人同时弹唱起来,每结束一曲我们都尽快地把歌词记录下来,王燕灵老师有很好的维语功底,还有塔乡文化站女站长吉米拉全力协助。几曲听下来,我多少明白了艺人们纵情歌唱的主题,几乎清一色的爱情咏叹调,虽然歌词很直白,语言朴实无华,但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巧妙、大胆地表达爱情,给人以新鲜质朴之感。或描绘爱情天空的缠绵纯情,或表达命运挫折的哀怨冷酷,还有则向往情爱的热烈追求。
  悠扬的乐曲声荡漾在果园上空,鼓声铿锵,歌声高亢。看得出这些艺人们个个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他们忘情地弹着,唱着,似乎又焕发出了青春的光芒。我们也听得如痴如醉,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为便于我们记录歌词,阿不都热西提·赛义提老人要弹唱好几遍,比别人辛苦得多,即使如此他也任劳任怨。在演奏过程中,打手鼓的两位老艺人感情特别投入,他们根据曲调的高低变化,时而跪坐在双腿上,轻柔地拍击出和缓的节奏;时而直起上身,激烈地猛击打出强劲的节奏,从姿势和表情中就可以感受到歌词所表达的精感变化。
  不知不觉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按照事先的安排,此时大盘的羊肉抓饭陆续端上来,闻着它的香味,我们特有食欲。吃饭过程中,邢副县长他们将带来的美酒提上来,让我借花献佛,感谢塔乡父老乡亲,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热合满乡长开始对我们的到来似乎并不欢迎,此时主动出来表示歉意,类似接待太多太繁,因此误把我们当作猎奇观光游客,经过沟通后消除了对我们工作的误解,明白我们这些汉族朋友是在抢救保护他们的民族传统,故一再表示感谢,自己对此会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我说:“你们不要把我们区分为汉族和维族,其实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在共同保护民间传统!”
  吃完饭,休息片刻之后,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又投入到紧张工作中,忙到下午6点半,我们已采集麦西来甫歌曲9首。考虑到艺人们住得较分散,往返不方便,另一方面也恐他们劳累过度,因此当天主要工作就此结束。送走艺人们,旅游局刘金明局长为我们做向导,游览了新和县城的民居。一路上,我们边走边看边拍,收获颇丰。在刚建成不久的民族步行街,看到笑靥如花的老人和孩子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草药铺,我们都一一定格为永恒的记忆摄入镜头。造型别致的烤羊肉串车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辆用铁皮制作、带有轮子的车有漂亮的烟囱还有顶,顶上有穆斯林清真寺特有的标志——月亮,有着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明显痕迹。
  穿过大街小巷,一处特别古旧的民居出现在我们视野。看到我们在门口张望,院子里走出一个年轻姑娘,王燕灵老师向她讲明了我们的来意,并提出想进去看一看,她有点迟疑,在征得母亲同意后,我们如愿以偿,对院子进行了拍摄。此时,维吾尔族的热情好客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她请我们进屋喝茶,我们表示了谢意。临走前,我和她在她家门前愉快地合影留念。再向前穿梭,我们又来到另一处居民的院子里。很明显,这家比较富有,但房屋的结构仍然颇具民族特色。在刘局长的引领下,我们又观看了新和县热斯特清真寺。据刘局长介绍,这个清真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除它之外,新和县还有另一座大清真寺。
  6月4日早晨9点半,在博斯坦村果园里,邢副县长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小会就开始工作。和昨天不同的是,除了艺人们自弹自唱,今天还有几个老人跳舞。老人们和着节拍,动作自由、朴实大方,时而抖肩,时而打响指,步伐轻快灵活,舞姿丰富细腻,歌舞之乡名不虚传。对于麦西来甫歌舞的传承,一同前来的新和县文工团团长吐尔洪·铁木尔和演员艾海提·阿尤甫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大多热衷跳街舞、迪斯科,玩电子琴,而传统民乐太土太累遭到扬弃,所以麦西来甫前一部分由于简单都会跳,赛乃姆往后部分只能依赖老人表演。闻听此言,我们都深感遗憾,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只能停留在书本上,由此更加意识到非物质文化抢救的迫切性及其特定价值。
  在趁空休息时,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了心中的烦忧:他们在这儿又唱又跳,有吃有喝,家里的农活儿都由老伴做,老伴对此深感不满。听了老人们的一席话,我们默然无言:传承民间歌舞艺术,却不能给家人创造富裕生活,我们又无能为力。此时,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的热合满乡长插话了,他向艺人们陈述了我们此行采集塔乡麦西来甫歌舞的重大意义,艺人们一下子都沉默了。从热合满乡长的话中,我们也清楚了他前一天上午的冷漠和今天态度转变的原因:塔乡于1998年由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后,每年就有各种名目的参访团体借出差、开会之便前来观赏,热合满乡长接待了无数次,并对此深感头痛和厌烦。
  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从另一面领略维吾尔歌舞,新和县文工团的歌唱演员佐旦木·艾合买提为我们演唱了一曲。在艺人们伴奏下,她边唱边跳,歌声清亮,舞姿婀娜。虽然50岁了,但绕腕灵活,腰肢柔软,步伐轻盈,旋转自如。娴熟的扬眉、动目、扭肩、移颈做得煞是到位,韵味十足。另一位老歌唱演员尼牙孜·托合提也满怀激情地唱了一首《我是农民的儿子》,老人今年59岁,退休前是地区文工团歌唱演员。这两天老人一直都在场旁听观看,有时还激动得上场即兴舞蹈,赛乃姆部分老人跳得特别好,旋转、蹲跳、矮步、抖肩等动作丰富多变,充分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欢乐。
  时至中午,我们又采集歌曲5首。吃过羊肉抓饭后,为了进一步调动艺人们的演唱激情,同时也为了表示我们的谢意和一点心意,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酒向在座的各级领导和艺人们敬酒,随后到了塔乡书记家演奏。在铺有地毯的炕上,艺人们围坐在墙壁边,乘着酒性纵情歌唱。看得出艺人们确实从心底理解了我们,他们的表演更投入、更富有激情,也更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临分手前,我们和各级领导、艺人及演员们愉快地合影留念,其中一个艺人,也就是最年轻的肉孜·铁木尔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盼望你们下次再来。”这是最为朴实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6月5日是星期天,我们先观赏了新和县文工团的表演,接着探访“乐器之乡”依其力克乡加依村。将近中午12点,在一处缀满葡萄的园子里,我们观赏了新和县文工团的表演,共有十来个节目。男演员们表演的一个《靴子舞》,动作粗犷,强健有力,非常风趣、幽默。大热的天,他们穿着靴子和夹层绒布马甲,头戴绒布棉帽,又蹦又跳,真是难为他们了,不过从对靴子的喜爱之情中表现了该族先民的草原生活气息。随着弹布尔、艾捷克等弦鸣乐器奏出的引子和打甫击出的起跳鼓点,服饰鲜艳的姑娘们步入场中,舞姿婀娜,手势纤巧。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胡旋女》中所描绘的那样:“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午餐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车前往依其力克乡加依村——乐器之乡寻访。途中,我们顺路观看了唐柘厥关(从现有出土文书看,应为龟兹都督府)故址,沿着遗留的古道蜿蜒而行,当年的古城烽燧早已面目全非,仅留下两个大土包,孤零零伫立在周围农户中,显得异常苍凉。在旁边一块空地上建有一座故址石碑,碑铭由赵朴初题名、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炳华撰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金意庵教授书写。
  车子七拐八弯,把我们载到了依其力克乡加依村。乐器大户司马义·尤努思,从业60年,当我们来到时,大门紧锁,不见主人踪影。在热心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户人家,女主人帕提古丽正好在做乐器。帕提古丽今年22岁,跟丈夫学做都它尔、弹布尔已有7年。据她说,做一把乐器成本只需20元,却可卖到90300元,一般销往乌鲁木齐。
  从帕提古丽家出来,我们来到了克尤木·卡地尔家。他告诉我们,加依村共有210户人家,105户专做独它尔。他本人从师司马义·尤努思三年,出师后已做了六年。当我们提出想了解乐器的详细制作工序时,他欣然应允。我们围坐在他身边,他一边拿着实物一边为我们耐心地示范、讲解。独它尔一般用桑木制作,先把11块或13块长为42厘米两端窄、中间宽的薄桑木条浸于20℃的冷水中1个小时或开水中10分钟,然后放在50℃~80℃的火上烤2分钟,顶在膝盖上弯成弧形,用强力胶接合成瓢状。下一步做指板,指板一般长92~93厘米,多选用较硬而直的桑木制作,用木工刨刨光后和瓢形琴背粘和。接下来就该做面板了,先用笔在薄板上画好形状在火上烤一烤,再用坎坎削去多余的料,留出1厘米宽的边,然后用101强力胶粘合,再用刨子刨去边,通体用纱皮打光,涂以清漆。刻槽后,以前多镶以骨饰花纹,由于价格太贵,现在就用塑料,最后剩下的就是缠品、张弦了。
  谈到他现在的生活,克尤木·卡地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家里五口人,3个孩子,最大的今年7岁,名叫木孜阿帕尔。5亩地年收入5千元,而乐器年收入可达1~1.5万元,一般销往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生活确实如他所说越来越好了。正说着话,他的妻子端来了青杏子招待我们,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维吾尔族的热情好客。
  告别了克尤木·卡地尔,听说司马义家人回来了,我兴冲冲地立即前往。努尔顿·司马义,是司马义·尤努思的儿子也是学徒,父亲司马义·尤努思老人师从喀什来的一个亲戚,一生带过30个徒弟。老人82岁去世,至今已有13个年头。努尔顿家有7口人,4个孩子,两男两女,最小的儿子13岁,名叫艾合买提。老人跟父亲学艺3年,至今已做了30年乐器了,除自己的儿女以外,有徒弟7~8个。老人、两个儿子和1个女儿共4人,制作乐器,一般弹布尔、独它尔做得多,热瓦甫较少做。当问到收入时,老人告诉我们:乐器年收入可达3万元,40亩地年收入2万元。房子是1998年修建的,花了3万,在当时是最好的。在祖国的西北边陲,高大宽敞的房屋、崭新漂亮的地毯以及大片的果园和院子也正说明老人家的生活。
  多浪河边多浪人
  你穿着雪白的裙子,
  镶着鲜红的花边,
  等待着心上的人儿,
  呆呆地坐着望眼欲穿。
  你穿着美丽的丝裙,
  手捧鲜花在门外留连,
  热恋着心上的情郎,
  却掉进了灾难里面。
  你是多么好的姑娘啊,
  就像含苞的花蕾一般;
  我想送一束花给你,
  又怕双手打颤!
  这是多浪人的一首民歌,新疆南疆维吾尔老乡亲切地称叶尔羌河为“多浪河”,处在该流域的人们则因河得名。叶尔羌河(多浪河)流经今叶城、莎车、麦盖提、岳普湖、巴楚、图木舒克、阿瓦提、阿拉尔,在闭塞的环境里,多浪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化、艺术和心理特征,到清朝初年已与其他维吾尔人迥然有别:“此等回人,以迁徙为常,性与各城有异”,已成为“回子中别一种了”。在此补充一句,多浪为其音译,意译则为“刀郎”。
  多浪人与克里雅人、罗布人、图瓦人是西域四大古老部族,但他们的生存境遇一直以民间文化方式存在,文献典籍记载少而又少。大致能弄清楚的是,乾隆年间中央开始从周边各县移民到多浪河流域垦殖,从此逐渐融合外来文化。
  1月25日,我们一行10人来到了距阿克苏市东南58公里的阿瓦提县,进行有关多浪文化的社会调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26日上午,我们在阿瓦提县科技局阿布都·斯拉依力局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县文化宫参观。首先,在一楼,馆长艾热孜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多浪木卡姆”的相关乐器和道具,如卡龙、多浪艾捷克、热瓦甫、萨它尔、独塔尔、达甫等。接着我们来到二楼,看到由乐师阿布鲁米提培训的一个多浪木卡姆儿童班,目前已有6名小学员。我们的初来乍到使这六个孩子很害羞,但当木卡姆乐曲响起时,他们就像小天使一般,伴歌伴舞。在演奏过程中,我们彻底被这些孩子征服了,弹着比自己高出许多的热瓦甫,打着高亢激烈的达甫,而他们却完全沉醉于音乐之中,那种沉醉滑入言语表达的边际,于是我们悄悄地走了,免得惊扰了这群小天使。
  阿布鲁米提曾在文工团工作了20年,来文化馆已经三年。2004年9月20日,在阿克苏地区举办的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得“集体创作奖”。除了办这个儿童班,他还与文化馆老馆长的师父——阿布都·阿依木萨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收集、整理了多浪十二木卡姆的歌谱,准备寻找民间老艺人演唱,并给其配舞,出版光碟,以此将多浪木卡姆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发扬光大。
  随后我们又驱车来到文化馆老馆长的师傅阿布都·阿依木萨家里。他家是音乐世家,到他已是多浪木卡姆的第六代传人了。他的祖先当中有人有“姆阿尔”的称号,恰好与木卡姆的第五章“戈壁木卡姆”中的“姆阿尔”意思相同。阿布都·阿依木萨更出色,在中国音乐协会介绍的新疆地区150位音乐人中就有他。他一直在教他的几个儿子学习木卡姆,二儿子艾合买提江在县文化馆工作,擅长热瓦甫、弹布尔、电子琴、舞蹈等,多次在地区演出中获奖。小儿子艾克拜尔江目前在新疆艺术学院学习,放假回到家后,又要接受父亲对他进行的卡龙、锵等乐器的训练。目前在阿瓦提,只有他们父子三人会弹奏卡龙了。
  阿布都·阿依木萨兄弟两人,哥哥1953年在地区文工团工作至2002年逝世,而他15岁就进入文工团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工团被撤销,他被遣送到家乡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78年,又由教育部门调至文化馆,从事多浪文化的研究和传播。1979年,他从学生中挑选出15名木卡姆水平较好者(包括现任文化馆馆长)组成骨干,进一步培养训练。至今,他已在本县培养了300多名木卡姆人才,又在各个中小学培养了2000多名后继力量。
  为了促使多浪文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找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的老艺人,与他们促膝谈心,鼓励他们将濒临消失的多浪文化重新找回来。与此同时,他深入乡村,走访老艺人,将遗失的十二木卡姆逐渐收集整理成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12套多浪木卡姆收集齐全。至于笔者询问疏勒十二木卡姆时,阿布都·阿依木萨解释道:它们是由阿曼尼莎罕率领宫廷乐师,根据祖先流传下来的木卡姆收集整理成为宫廷雅乐,而民间木卡姆本身并没有套数的限制,所以多浪木卡姆与其他地区的木卡姆都存在地域性变体。
  多浪木卡姆每个乐章分五部分:召唤、侦察、赛乃姆(战斗)、塞列曼(围攻)和胜利。多浪是古代天山南北18支游牧部族中的一支,多浪人是这18个部落之中比较勇敢、活跃、强盛的部落,他们生活在叶尔羌河两岸的戈壁之中,故多浪有‘野外刀耕火种”之意。多浪人团结,勇敢,在日常耕种、打鱼、畜牧、狩猎和抵御外敌中逐渐形成了今天多浪歌舞的基本动作,而多浪木卡姆则以叶尔羌河流域为代表的多浪文化为基础。
  随后老人及其两个儿子将悲伤(第一章)和欢快(第七章)各给我们表演一组乐章,在表演过程中不难看出,诸多动作与狩猎御敌有关。阿布都·阿依木萨还喜欢收集木卡姆古典乐器,他家里的乐器可以供一个25人的乐队使用,其中最古老的是一把有500年历史的卡龙,另有一把300年历史的艾捷克。
  下午我们来到了拜什克日木镇的博斯坦村(“博斯坦”意为“绿洲”),采访了三位老艺人。萨乌勒麻依甫,50岁,达甫手;艾买尔夏地,76岁,伴舞;依斯拉姆木萨,78岁,伴舞;两位伴舞的舞蹈技艺是小时候和父母参加聚会时学的。接着我们与三位老人一起到了买买提家,买买提今年已66岁,是祖传的热瓦甫手。买买提先和他的一对儿女热买江、古丽努尔为我们表演多浪木卡姆第一乐章的开端,然后又在他家院内分别弹奏了木卡姆的第十和第十一乐章。主人弹热瓦甫,儿子打达甫,萨乌勒麻依甫也打达甫并领唱,艾买尔夏地与依斯拉姆木萨虽然都已是七十多岁老人,但是依然手脚灵活,舞蹈很有节奏感,表演也非常投入。
  在我们送各位艺人回家时,经过依斯拉姆木萨家,再次领略了维吾尔乡民的淳朴。正如阿局长所言:维吾尔人自己可以吃馕喝茶,但是有朋友来访一定要有酒有肉!我们在老乡家吃着“恰马古”,喝着“穆塞勒斯”,玩着古老的碰鸡蛋游戏,最后在主人的祝福中,乘车而去。
  27日,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一幢幢的楼房逐渐被扬起的尘土掩盖,大漠戈壁以它特有的辽远来迎接我们这些客人,主人依米尔易卜拉音已在不是路的路边等我们好久了。他家就在一片胡杨林边,据他介绍这片胡杨林一直沿叶尔羌河两岸延伸到喀什的巴楚和麦盖提,有300多万亩。由于正处严冬季节,河水很小,除了河中央的一湾细水还在挣扎外,两边都被厚厚的冰围住。
  主人告诉我们,周围还有50多个艺人能演奏多浪木卡姆。今天到场的有8个人:买买提居努斯(63岁,热瓦甫手)、依麻姆尼牙孜(65岁,达甫)、依米尔易卜拉音(77岁,达甫兼唱曲)、托尼牙孜托尔迪(66岁,热瓦甫兼达甫)、依明司马义(66岁,达甫兼唱曲)、依斯拉木萨姆(78岁,舞蹈)、艾买尔夏利(76岁,舞蹈)、伊尼亚孜(26岁,学徒)。另外,还有阿不都阿依木萨和他的儿子艾合买提江。
  他们给我们演奏了木卡姆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十乐章,从第三个开始由依斯拉木萨姆、艾买尔夏利伴舞,其间大家还不断喝酒助兴,相互祝福。群体表演超乎寻常得热闹,当酒一上来,几乎疯了,我们不断更换角度抢镜头。那些年迈的老人,在我们一群年龄不及他们一半的“儿童”面前,又唱又跳,神采飞扬,累得满头大汗。自古以来,乐舞大都是为诗酒助兴,现在却是酒神弥漫乐舞场面,由此不得不提到在歌舞之乡对有关西域名酒穆塞勒斯的调查。
  阿布都斯拉依力局长和主任孙太保带我们去了阿瓦提县著名的红宝石穆塞勒斯酒厂。红宝石酒厂是由一位退休老干部艾沙尕依提通过家族集资方式建立起来,已有八年历史。我们首先在酒厂办公室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发现办公桌上摆放了几个造型独特的酒瓶,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酒瓶是由酒厂主人的女婿——艾买尔江根据葫芦的造型自己设计的,瓶盖则是借用的多浪木卡姆的乐器“独塔尔”柄的形状制作的,下身缠有汉人自古信仰的飞龙。
  随后厂长还介绍了穆塞勒斯的起源、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古老传说。穆塞勒斯最先是先辈自酿自饮的一种特殊葡萄酒,具有特殊药效,在民间称其为“多尔拉”(三分之一)。至于在酒中添加鸽血、鹿茸等的说法,据厂长说是由于古时原料不足而采用绿葡萄作原料,加入这些后不但能加深酒的色泽还可以提高其药效。有时为了提高酒的浓度还会加入苹果汁和玉米汁,而加入红花和玫瑰花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加酒的香味和甜度,这样更适合女性口味。一般在9月中旬,厂商就开始大量收购葡萄,主要品种是“和田红”。然后将收到的葡萄洗净榨汁,把皮和汁分开后再放入熬浆锅内文火熬5~6小时,而后在控制好温度的发酵池里自然发酵10~30天,再经过滤、消毒程序,芬芳馥郁的穆塞勒斯就诞生了。
  关于穆塞勒斯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广袤的沙漠地带,住着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种了许多葡萄,希望葡萄成熟时亲友们能来品尝。但是,葡萄成熟了,亲友们却没有来。于是,他把葡萄全部摘下来放入坛子里储存起来,准备等亲友来了再吃。过了几个月亲友们来看望他,老人就把贮存葡萄的坛子拿出来,发现原来新鲜的葡萄已经变成香醇的葡萄酒,亲友们享用后对这种酒大加称赞。后来,经过不断改良这种葡萄酒就演变成了现在的穆塞勒斯。
  时至今日,在艾沙尕依提家族的不断努力下,最初的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小型家族企业,其中经历了许多风雨坎坷。起先他们集资10万元买下现在的酒厂地皮,开始造酒,又将卖酒的钱用于发展酒业,主要是以在保留传统酿酒技术的基础上,学习现代科技和购置先进设备为投资点。在制造过程中,遵循绿色纯天然的原则,加以现代工艺技术流程,终于使千年美酒散发出新生的芬芳。在厂长艾沙尕依提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红宝石穆塞勒斯酒厂,酒厂现在共有熬浆锅24个,沉淀池32个,还有过滤机、轧汁机、破碎机、化验室、消毒室等硬件设施。在院子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装酒的坛子和缸,坛子口直径大约为40厘米,肚径大约1米,高约1.2米,缸的直径约1米,高约1.3米。
  红宝石酒厂的穆塞勒斯正如其名——红宝石那般鲜艳透亮。刚入口感觉凉爽甘甜;进喉后滑腻细致;至胃后初感微凉,稍后方感灼热;两杯过后酒气缓升至头部,渐有飘仙之感。目前,市场对穆塞勒斯的需求量非常大。据艾沙尕依提厂长说,他们酒厂在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伊犁、库尔勒、喀什、和田等地都设有代销点,但他们酒厂只能供应市场上半年穆塞勒斯的需求。据厂长说这种酒只有在阿瓦提本地生产加工才会具有独特的质感,而在其他地方由于受气候、土壤、水质等的影响,颜色与口感都不如阿瓦提生产的好。我们的“阿瓦提之旅”在穆塞勒斯馥郁的酒香中结束。但我们也真正明白,中国的狂欢节不是西南傣族的泼水节,而是西北刀郎文化的麦西来甫,因为狂欢节不能缺少酒神的列席。
  三、西蒙古长调的生存境遇
  下午4∶参观民族博物馆民俗文物展厅,了解00分到达和静县,到土尔扈特末代汗王之叔父第五世森勤活佛多布栋策楞车敏(或曰“生钦五世活佛”),是西蒙古族历史上极有远见卓识且富于改革精神的人物,42岁遇害。渥巴锡率土尔扈特东归,被册封为卓哩克图汗,安置其部署于焉耆以北珠勒都斯,任盟长,33岁逝世。末代汗王满楚克扎布,1915年生,1916年承袭汗位,52岁病逝。
  5∶10分在文物管理员吉布杰的引领下,我们考察了察吾乎古墓群。察吾乎位于和静县以西30余公里的天山察吾乎沟口,属和静县北哈尔莫墩乡。察吾乎文化区出土文物非常独特,墓葬群的主人是欧罗巴人种,与邻近地方文化没有衔接,人群何去何从都是未解之谜。
  傍晚10点开始,我们陆续采访调查文物管理员吉布杰家乡哈尔莫墩镇觉伦图尔根村,首先是邻居银匠高其克一家。高其克,手工艺人,84岁,18岁时跟随土尔扈特部落老银匠学艺,夫人苏布赛,79岁,一家三代8口人。家中以放牧为主,有600多只羊、30多匹马、10多峰骆驼、10多头牛;耕地百十亩,种些棉花、辣子、玉米、麦子等。放牧采取轮换制,一般每个人外出放牧1个月,手工艺只是副业。不过高其克的手艺已有两个孙子承习(传子不传女),蒙古族家庭中女的一般只做些香袋、茶叶袋。然后我们在相邻几家采访,还收了不少民俗物品,为即将落成的西域文化陈列馆铺垫。
  第二天凌晨,我们前往巴伦台黄庙,巴伦台黄庙坐落在和静县巴伦台东南的一条山沟里,即老巴伦台所在地。黄庙建筑群,占地2.4万平方米,绵延缓2.5公里,由27座庙宇组成,喇嘛最多时可达四五千人。据说,该庙是满汗王在位时,派人去西藏请示达赖喇嘛庙并求得光绪皇帝同意后,于1888年修建的。修庙的能工巧匠远从内蒙古、西藏请来,共花费了500两黄金。
  下午,调查祭敖包仪式中唱蒙古长调的妇女娜伦其米克。蒙古长调,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不过新疆与蒙古高原差异颇大。娜伦其米克,1964年出生,7岁开始上学,11岁开始跟母亲学祖传的长调,母亲已经82岁了。经调查得知,娜伦其米克所学的长调已祖辈传唱四五代了,娜伦其米克姊妹五个都能唱长调,一般在结婚、节日时唱。娜伦其米克参加过巴州长调歌咏比赛,在卫拉特蒙古首届“金马镫”杯蒙古民间长调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优秀奖。
  晚上,我们又来到和静县城团结东路1号区52号夏日尼曼家进行调查。夏日尼曼,1947年生,和静县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夫人加娃,1954年生,蒙古长调歌手。大孙女儿孜买雅,今年8岁,小孙女才申其明克,今年6岁。一家人为我们表演了蒙古长调及蒙古舞蹈。
  失落在古丝绸路上的古代文明碎片,先是透过古城、烽燧、墓葬、钱币追寻历史的烽火狼烟,接着天马、骆驼、牛羊、葡萄这些“丝绸之路”上的动植物让我们大开眼界。你仿佛能听到骏马驰骋西域疆场的嘶鸣声,看到了丝绸古道上悠悠的骆驼长队,商人们坐在马车上长途跋涉将东西方文化一点点带进了西域,古老文明当年就通过这些交通工具相互交流和传递。
  各式各样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唐时代的石器、陶器的材质、色彩、图案和形状变化折射出历史的光芒。尽管汉唐丝绸衣物绝大部分都是破损碎片,可上面描绘着当时西域的农耕、收获、放牧、采桑、纺织和采盐的生活场景,那些神态各异的珍禽异兽记录着从东汉到魏晋年间的信仰和理念。再留意一件件马橇、驯鹰工具、桑皮纸、石灯、卡盆、草叉等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民俗用品,便可领悟如此深厚的文化资源背后隐藏着太多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沉重分量和神秘梦幻,我们的田野调查是个没有终点的文化旅程。
  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最现代化的信息文明伴随着社会变革,猛烈冲击着天山南北为生计而奔波忙碌的人们及其文化。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在此纵横交错,奠定了深厚不绝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成为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宝库。不过疆内外文人学者为贫困落后地区送进清风阳光时,别忘记这是个人和自然融合无间的一片净土,雪山、高峰、草原、戈壁、沙漠及人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沉默和尊严,现代文明每一次贸然推进却都是对素朴自然的侵犯,历史和现实常常互相错位。对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说还所知不多的神秘地方,我们应该以平和沉静的眼神打量,其陈年旧事般的历史气质才能得到恰到好处的保护挖掘,本文呈现的仅仅是一份田野调查实录。

知识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丝路重镇话新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和,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之美誉。以“一关三城二窟一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无不彰显新和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六件国家一级文物,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存500多件文物……印证了昔日新和的繁荣,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 本书收集了《科克阿斯曼古道前期考察报告》、《龟兹乐舞探幽》、《新和县历史文化介绍》、《寻访鸠摩罗什出生地》等论述新和县文化历史、建设等论文21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廖肇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