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龟兹低温釉陶产生的历史背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435
颗粒名称: 六、龟兹低温釉陶产生的历史背景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
页码: 123-125
摘要: 考古发现我国中原地区所出土的低温色釉陶系列产品中,是以三彩釉陶器和各类俑的出土而著名于世。为什么唐代能够出现这类雍容华贵、色彩清新、造型生动的低温釉陶制品?这是有着极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前提的。“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两汉以来,其盛世当推唐代。尤其是天宝年间的唐王朝,国内政治空前统一,经济繁荣使得李氏王朝有足够的力量实行经济文化的开放政策。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所生产的唐三彩陶器,在陆路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西亚地区都有出土。如伊朗内沙尔布和德黑兰,伊拉克的巴格达,叙利亚的腊卡和阿勒颇以及中亚的撒马尔罕等。
关键词: 龟兹 低温色釉 历史背景

内容

考古发现我国中原地区所出土的低温色釉陶系列产品中,是以三彩釉陶器和各类俑的出土而著名于世。为什么唐代能够出现这类雍容华贵、色彩清新、造型生动的低温釉陶制品?这是有着极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前提的。“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两汉以来,其盛世当推唐代。尤其是天宝年间的唐王朝,国内政治空前统一,经济繁荣使得李氏王朝有足够的力量实行经济文化的开放政策。在科技文化方面也有足够的“吞吐”能量,对外来文化进行兼收并蓄的吸收和融会,使传入的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科技都能作为养料吸收到自己的体内,推陈出新,并成为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唐代低温釉陶新科技产品的出现,亦即三彩釉陶的产生,是在我国传统的铅釉陶、铅玻璃等生产实践积累之下,吸收并融汇了古代西方玻璃制造技术和化学知识,并有抉择地损益取舍,使传统的低温釉陶工艺产品在唐代达到炉火纯青,取得卓越成就。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所生产的唐三彩陶器,在陆路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西亚地区都有出土。如伊朗内沙尔布和德黑兰,伊拉克的巴格达,叙利亚的腊卡和阿勒颇以及中亚的撒马尔罕等。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新疆考古发现的低温釉陶主要在龟兹,这是耐人深思的问题。这正是我们还要考察和研究龟兹低温釉陶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龟兹低温釉陶,对于丰富我国的玻璃制造史,以及研究东西文化科技交流的轨迹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龟兹是新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城邦大国,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河流域,“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其中心在今库车、新和等县。史籍所载,龟兹盛产煤、铁、铜、锡、铅、金,公元前2世纪即能冶铸。4世纪时,其铁器的生产就能“恒充三十六国”之用,5世纪之时,已开用煤记载之先河。近年的考古资料则证明,龟兹在先秦时期已有相当辉煌的青铜文化。早自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年至前87年)起,龟兹就与内地政权有了直接交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种交往始终未曾中断。汉唐两代的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治所设置在龟兹决非偶然。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质资源,众多的人口,以及适当丝路贸易的重镇,极大地促进了龟兹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在吸收和融汇外来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产生出灿烂的龟兹物质文明。如4世纪时,素享盛誉的龟兹佛教艺术和龟兹乐舞已脱颖而出;5世纪已产生本土的文字;6~7世纪之际又出现具有自身特点的地方铸币。不言而喻,上述所列举的龟兹文化的内涵,丰富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从唐代西北边政史的宏观考察,龟兹为当时安西大都护府驻节之地,统辖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焉耆)四镇,其辖地“西尽波斯”。大量的中原士兵在龟兹驻防、屯田、屯牧、开矿等经营建设,推动了龟兹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了中西丝路贸易的畅通。内地汉族士兵、工匠移驻龟兹,促进了汉民族和西部边陲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唐代的低温釉陶工艺能在龟兹产生,正是内地先进的生产科技在祖国西北边陲开花结果的缩影。龟兹低温釉陶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龟兹低温色釉陶器制品,其色釉的主要着色素是铜和铁;就其化学组成而言,应属于我国传统的PbO-SiO2二元系统;其生产工艺,明显是受到唐代中原地区传统低温釉陶工艺的影响。

知识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丝路重镇话新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和,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之美誉。以“一关三城二窟一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无不彰显新和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六件国家一级文物,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存500多件文物……印证了昔日新和的繁荣,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 本书收集了《科克阿斯曼古道前期考察报告》、《龟兹乐舞探幽》、《新和县历史文化介绍》、《寻访鸠摩罗什出生地》等论述新和县文化历史、建设等论文21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