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们的调查与发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431
颗粒名称: 二、我们的调查与发现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115-117
摘要: 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和同事及县文化馆的同志曾几次到此调查。岁月流逝,沧桑巨变,古城曾有“克子西耳”、“克子尔沁”、“克孜里下城”到今日的“克孜勒协海尔”古城的标准称谓。如今的遗址四周均被农田、道路、林带和水渠所蚕食和包围。南北相依的两座古城东侧有条南北流向的水渠和通往大尤都斯乡的大道,水渠和道路穿过城址的东部,其南城的东城墙均置于道路和林带之外。南城址:基本上呈正方形,边长161×151米。南城现只有西墙垣保存较好,北墙一段还保存有距现地表2~4米高的城墙基。从目前保存的墙垣较好的两墙垣来看,现长约161米,靠南的3米墙垣已破坏。北城址:北城与南城间隔约115米。墙垣为夯筑,因坍塌堆积,夯层情况不明。
关键词: 调查 发现 古城东

内容

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和同事及县文化馆的同志曾几次到此调查。岁月流逝,沧桑巨变,古城曾有“克子西耳”、“克子尔沁”、“克孜里下城”到今日的“克孜勒协海尔”古城的标准称谓。如今的遗址四周均被农田、道路、林带和水渠所蚕食和包围。南北相依的两座古城东侧有条南北流向的水渠和通往大尤都斯乡(玉奇喀特乡)的大道,水渠和道路穿过城址的东部,其南城的东城墙均置于道路和林带之外。
  南城址:基本上呈正方形,边长161×151米。城址的西北角有向外斜向伸出的垛墙,按此类古城的另外三个角也应有斜向伸出的垛墙,其古城的形状应该呈“◇”状。南城现只有西墙垣保存较好,北墙一段还保存有距现地表2~4米高的城墙基。东、南墙垣仅存有低矮的墙基痕,并被利用为现在农田的田埂。从目前保存的墙垣较好的两墙垣来看,现长约161米,靠南的3米墙垣已破坏。北墙垣保存长约80米。现墙垣最高约6米,上宽约3米,基部宽约5米,横剖面呈梯形。墙垣外观可以观察到有三个马面,均长7~7.5米、宽7~7.5米、高6米。西墙垣与北墙垣衔接处有一向外斜向伸出的垛墙,长9米、基宽6米、上宽3米、高约6米。
  从保存较好的西墙垣观察,墙垣为夯筑,夯层之间保存有夯洞,一层层、一排排的夯洞清晰可见,有些夯洞现已成为鸟巢。每排夯洞的间距为57厘米左右,洞径为3.5~15厘米之间,夯洞为东西向。夯洞层与层的距离不等。夯层厚度在11~19厘米之间,夯土很硬。
  南墙垣与东墙垣现仅存一部分低矮的墙基,大部分墙垣已被开辟为农田。北墙垣保存情况较东、南墙垣要稍好一些。墙垣长约151米、高约2.4米、宽约4米。北墙垣西段保存有一个马面,长7米、宽7米、高3米。在北墙垣的近中部地段的基部和现地表齐平的地方,发现一个圆形的呈南北走向的洞穴,洞穴四周散露有被老乡挖出并打碎的许多夹沙红陶片。其次,在北部墙垣的下部见有土坯,土坯长度不明,宽15厘米、厚8厘米。
  北城址:北城与南城间隔约115米。城址呈方形,东西墙垣长约100米,南北长约97米。现仅存2~6米高的墙垣。墙垣上长有甘草、芦苇、骆驼刺等植物。大部分墙垣高约2米。墙垣为夯筑,因坍塌堆积,夯层情况不明。古城北墙垣外,中段有一缺口,宽约10米,缺口外为一向北突出的梯形状瓮城遗迹。瓮城外墙垣东西墙边长30米,北墙现为一土台,高约1米,长约15米。瓮城内东西长约19米、南北宽约7米。城内已开辟为农田,在沟渠内散见陶片。陶器形为罐、缸之类,皆为夹沙的红陶、红褐陶、灰陶和少量的带绿釉的红陶,以及残铜钱、铜器等。
  随着古城内外开辟为农田之后不断有文物出土,如1983年8月县文管所收藏的三耳釉陶罐、大陶瓮,1978年收藏的铜肖像形花押(人骑毛驴),1989年10月的自治区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两件陶水管等文物,对古城的时代、定性定位等研究都是重要的实物例证。

知识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丝路重镇话新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和,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之美誉。以“一关三城二窟一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无不彰显新和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六件国家一级文物,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存500多件文物……印证了昔日新和的繁荣,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 本书收集了《科克阿斯曼古道前期考察报告》、《龟兹乐舞探幽》、《新和县历史文化介绍》、《寻访鸠摩罗什出生地》等论述新和县文化历史、建设等论文21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