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龟兹乐传播中原,增添异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418
颗粒名称: 一、龟兹乐传播中原,增添异彩
分类号: J609.2
页数: 6
页码: 68-73
摘要: 据《隋书·音乐志》载:龟兹乐传入中原“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名。吕氏之,其乐分散,后获之。其声后多变易”。后凉吕光时所传龟兹乐只附于“秦汉乐”,后传于洛阳的一系。龟兹乐经魏晋南北朝传播发展至隋唐已盛行于京师长安,开皇中“其器大盛闾”。而俗乐调大率借用以龟兹乐调为中心的曲调,而稍加以华化。在隋、唐七部、九部、十部乐中皆专设有“龟兹伎”或“龟兹乐部”。龟兹乐为胡部诸乐之首,从所用乐器也可看出,疏勒、高昌、安国、康国、天竺、扶南诸乐大体上都是龟兹乐队的缩小形式①。胡乐以其新潮、时尚、前卫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特殊喜爱,西域乐工和乐器也广泛流行于民间。龟兹乐舞已深深渗透中原社会,融入华夏艺术洪流。
关键词: 龟兹乐 传播 中原

内容

据《隋书·音乐志》载:龟兹乐传入中原“起自吕光灭龟兹(公元382年),因得其名。吕氏之,其乐分散,后获之。其声后多变易”。后凉吕光时所传龟兹乐只附于“秦汉乐”,后传于洛阳的一系。另有北魏曹婆罗门,《旧唐书·音乐志》说他“受龟兹琵琶于商人,世传其业”,经曹僧奴至曹妙达传至北齐后主高纬的一系。第三系是北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皇后得龟兹人苏祗婆所传的龟兹乐,《隋书·音乐志》:“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凡三部。”大体上即此三系龟兹乐。龟兹乐经魏晋南北朝传播发展至隋唐已盛行于京师长安,开皇中“其器大盛闾闬”。“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借妙绝管弦,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炫王公之间,举时争相慕尚”。而俗乐调大率借用以龟兹乐调为中心的曲调,而稍加以华化。在隋、唐七部、九部、十部乐中皆专设有“龟兹伎”或“龟兹乐部”。《旧唐书·音乐志》:“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故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龟兹乐为胡部诸乐之首,从所用乐器也可看出,疏勒、高昌、安国、康国、天竺、扶南诸乐大体上都是龟兹乐队的缩小形式①。据任半塘《唐声诗》:“开元以前,中外之声犹相抗;开元后,胡部新乐益张,华夏旧声已绌。”中原传统的雅乐衰微,宴乐(燕乐)则成为唐代音乐的主流。殷燕乐以中土民间音乐为基础,大量吸收西域胡乐和中外精华的新音,并以龟兹乐律为主。胡乐以其新潮、时尚、前卫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特殊喜爱,西域乐工和乐器也广泛流行于民间。胡姬乐人在街头和歌楼酒肆中表演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许多诗人墨客以此为创作素材留下精彩诗篇,大诗人李白描绘“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贺朝则诗云:“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毡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鲶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同时民间流行胡乐西音蔚然成风,诚如元稹所吟:“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王建则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降至周隋,管弦杂曲,多用西凉(“变龟兹之声为之”);故舞曲多用龟兹;宴享九部之乐,夷乐至居共七。唐兴仍不改,开元来,甚至升胡部于堂上,使坐之奏,非唯不能;厘正,更扬其彼。于是昧禁之音,益流传乐府,浸渍人心,不克复浣涤矣。”龟兹乐舞已深深渗透中原社会,融入华夏艺术洪流。
  龟兹乐舞在两京倾倒朝野士子,在宫廷更盛极一时,唐朝历代帝王多喜好胡乐,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唐高祖喜爱西乐,玄宗则尤甚。玄宗继位后“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②。他又能度曲,宋江人吴曾《能改斋漫录》:“明皇尤溺于夷音,天下熏然成俗。”在西域诸乐之中又特别喜爱龟兹乐。在他的直接影响和宫廷政治潜规则的作用下,“达官臣慕之,皆喜谈音律”③,“十宅诸王多解音声”④。读龟兹乐谱,欣赏和演奏龟兹曲在上流社会成为一种时尚。《酉阳杂俎》载:“玄宗尝伺察诸王,宁王夏中挥汗革免鼓所读乃龟兹乐谱也,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当极此乐。”尽管这个故事带有政治权谋色彩,但无论是玄宗,“以声色犬马羁縻诸王”,还是王公投上所好,或韬光养晦以声色自保,客观上都为龟兹乐风行起推波助澜作用。上行下效,风靡朝野。开元、天宝年间,大批西域艺人辗转东进纷至沓来,带来大量玄宗十分欣赏“胡部新声”。天宗十三年(公元754年)玄宗命令胡部新声与传统的法曲合并,从而全盘吸纳入宫廷乐曲,只是出于政治考虑将乐曲的西域或佛语名称改为汉名,修改后的新名都带有吉祥或道教色彩。如:《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急龟兹佛曲》改为《急金华洞真》;沙陀调的《苏幕遮》改为《万宇清》;金风调的《苏幕遮》改为《感皇恩》。历朝宫廷把礼乐仪制,乐舞伎工归“太常寺”管理,玄宗时有“太常四部乐”即胡部、龟兹部、大鼓部、鼓笛部,由于龟兹的声望很高,在音乐上占有重要位置。唐人大兴乐舞,还扩大与新设培训乐舞伎工的机构,又增设“教坊”、“梨园”等,并沿习北朝旧习,重用西域艺术人才,一些技艺精湛的西域艺师受命任主持管理职务,如龟兹白明达在隋、唐两朝任“乐宫之长,掌国子之教”的“乐正”,唐高祖也曾封西域舞蹈家安叱奴为“散骑常侍”,具有作曲或编曲才能,创作“颇杂以新声”的白智通曾任乐府的“教习”(相当于总导演的身份)。
  唐初在“十部伎”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确立“坐部伎”和“立部伎”,二部伎基本上包罗了隋唐以来各方艺术精华,其最大特点是改变了“十部伎”以地区或国名划分乐舞,而是以乐曲的演出形式来定名,是各民族艺术融合并华夏化的标志。“坐部伎”与“立部伎”是以乐队在堂上坐着或堂下站立演奏而命名,其演奏顺序是先“坐部伎”再“立部伎”,然后再加一些马戏、杂技之类的表演,每次演出不是全部节目,而是由皇帝选点其中一部分。二部伎中绝大多数的乐曲用的是龟兹音乐。据《旧唐书·音乐志》载:“立部伎”包括八部乐舞,计《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普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除《安乐》、《太平乐》外,其余六部均用的是龟兹音乐,《太平乐》即《五方狮子舞》其伴奏曲也用龟兹乐。“坐部伎”包括六部乐舞,计《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以上诸部乐除《龙池乐》为汉族雅乐,《庆善乐》为西凉乐外,其余均杂以龟兹乐声,龟兹乐与“变龟兹声为之”的西凉乐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唐代宫延燕乐的内外结构看,它基本是由胡乐胡舞组成的⑤。
  唐代以恢宏的气魄吸纳萃取各民族优秀乐舞,经遴选改造形成华夏文化艺术,还以乐舞作为礼乐教化工具和友好交往载体,向外输送传播。由于龟兹乐舞艺术高超精湛产生巨大影响,唐朝常以龟兹乐作为代表国家文艺水平的国礼相送。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吐蕃遣使请婚联姻,金城公主出嫁和亲随有杂技乐工和一部“龟兹乐”。唐玄宗时曾赐予南诏王阁罗凤“鼓乐”、“胡部”、“龟兹乐”和大批乐工舞伎,从此龟兹乐舞传入西南地区,经安史之乱风云变幻,至唐德宗贞元年南诏王异牟寻再归附,遣使率乐舞队编制《南诏奉圣乐》晋京献演,其中龟兹部规模编制最大并列为首部,以示“远夷悦服”。
  龟兹乐还远流东瀛,日本遣唐使将“燕乐”中一百多首乐曲带回国,“燕乐”到了日本被列入日本“雅乐”之中。隋唐“燕乐”在日本“雅乐”中占绝对优势,从传入日本而且有记载的“燕乐”曲目上大曲有《破阵光》、《团乱旋》、《春莺啭》、《苏合香》;中曲有《北庭乐》、《回波乐》、《兰陵王》、《凉州》、《感皇恩》、《苏幕遮》等;小曲有《甘州》、《拔头》等。从以上乐曲可见龟兹乐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唐代:“燕乐”东渐,随行还有大批“燕乐”乐器,如琴、瑟、筝、曲颈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笙、方响、各类鼓等,其中属于龟兹乐的筚篥、五弦琵琶、曲颈琵琶等在日本极为流行,现今奈良乐大寺的正仓院里还保存着唐制乐器珍品。龟兹的筚篥在日本是重要的旋律乐器。据田边尚雄《日本音乐讲话》载,平安朝时日本“雅乐”管弦合奏分主奏部与拍子部,主奏部担任主要旋律的是筚篥与横笛。如今传下业的“雅乐”乐队形式仍然如此。日本“雅乐”中的五调,其中“般涉调”显然系唐“燕乐”使用的龟兹苏祗婆调名般涉调名在日本一直沿用至今,日本现代民族音乐作品中有中能岛欣创作的乐曲《盘涉调》。
  唐初有朝鲜留学生来学习交流文化,12世纪初朝鲜音乐有《唐乐》与《乡乐》之分,《唐乐》就是唐人的“燕乐”,唐“燕乐”的《高丽乐》中有许多西域乐器列入,如五弦、曲颈琵琶、筚篥等,据(朝)郑麟趾《高丽史》载:“又杂用唐乐,及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与当时的俗乐。”可见“唐乐”在朝鲜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朝鲜流行的桃皮筚篥也显然受龟兹筚篥影响,而腰鼓在朝鲜极为流行,至今长鼓一类已成为朝鲜打击乐器的代表。
  东南亚地区受古代汉文化影响深远,越南(古称交趾、越裳、占城)、缅甸(古称骠国)、柬埔寨(古称真腊)等国,不仅直接遣贡使吸收华夏文化,还间接以南诏为传播中介,学习引进隋唐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各国皆采用唐代“太常四部乐”的形式,据《新唐书》载:“分四部:一、龟兹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龟兹部演奏的乐曲和乐器与中国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龟兹乐舞不仅风靡华夏数百年,而且走向亚洲,远传海外。

知识出处

丝路重镇话新和

《丝路重镇话新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和,享有“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之美誉。以“一关三城二窟一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无不彰显新和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六件国家一级文物,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库存500多件文物……印证了昔日新和的繁荣,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 本书收集了《科克阿斯曼古道前期考察报告》、《龟兹乐舞探幽》、《新和县历史文化介绍》、《寻访鸠摩罗什出生地》等论述新和县文化历史、建设等论文21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