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新疆建省前后的阿克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89
颗粒名称: 五十二、新疆建省前后的阿克苏
分类号: K294.5
页数: 3
页码: 205-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建省前后的阿克苏的改变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新疆 建省前后 阿克苏

内容

清政府在新疆统治的军府制度,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彻底跨了;伯克制也一蹶不振,名存实亡了,各地王公伯克大多“家产荡尽”,衰败没落了。清政府恢复了在新疆的统治后,在南疆各地建立善后局,负责恢复屯田、修治道路和水利等项善后工作。善后局的设置,为下一步新疆改建行省,及各道、府、厅、州、县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光绪八年(1882年)七月三日,刘锦棠、谭钟麟奏报光绪帝,拟在南疆东四城设巡道一员,驻扎阿克苏;设直隶厅理事抚民同知一员,治喀喇沙尔(今焉耆);设直隶厅抚民同知一员,治库车城;设温宿直隶州知州一员,治阿克苏;拜县知县一员治拜城,归温宿直隶州管辖;设直隶厅抚彝同知一员,治乌什城;上述各厅、州、县均归东四城巡道(阿克苏)管辖。此案于当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经吏部、户部同意后,由清政府批准执行。次年(1883年),刘锦棠奉旨委任了试署南疆各道府厅州县的各级官吏。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阿克苏的农业经济开展复苏。1883年,清政府在阿克苏设立蚕桑总局,又在阿克苏、库车等地设立蚕桑分局,向当地人民传授江南地区栽桑、育蚕、缫丝、织绸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清政府在阿克苏用库车、拜城之铜开厂铸钱。20世纪初,阿克苏出现矿产公司,如拜城的铜矿“股份有限公司”。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来的,并不是劳动人民贫困生活的改善,而是剥削的加重。
  清政府在新疆重新征收农业税,是从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的。当年,清政府即在库车征粮12849石,乌什征粮8378石,阿克苏征粮14230石。此后三年,年年又增。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转嫁庚子赔款的负担,新疆巡抚饶应祺明令“加征耗羡”,每石随粮加征粮一钱五分,第二年又改为一石连耗准收粮一石五斗五升,加之,农村耕作落后,地主、乡约霸占水源,阿克苏农民的赋税十分沉重,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