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库车两次农民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87
颗粒名称: 五十、库车两次农民起义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库车两次农民起义情况,在短时间内,新疆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其实质就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农奴解放战争。库车起义获得初期的胜利时,热西丁和卓便从他蛰居的清真寺内被请了出来。热西丁骗取了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的信任,篡夺了起义的领导权,把人民的斗争引向了歧途。以反封建开始的农民起义,变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大混战。
关键词: 库车 两次 农民起义

内容

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影响下,1857年3月9日,库车农民伊布拉依木·夏与迈买铁里在牌子瓦特庄,集合2000农民,手执长矛弓箭和木棍,向奉令前来“安抚”的新任伯克库尔班提出五项要求。库车办事大臣乌尔清阿无奈,先后将200余名被霸占的妇女放回,将私吞款的爱莫特伯克和通事玉素甫撤职。不久,被革职的伯克一律复职。农民起义队伍派人与喀什噶尔阿图什铜矿起义矿工联合,计划从东西两面夹击库车城。起义军在距库车城2.5公里处一棵树的地方聚集起数千人准备攻城。不料天气突变,风雨骤至,尘沙闭目,行走艰难,寒冷异常,延误了攻城。乌尔清阿乘机一面派人向阿克苏、喀喇沙尔求援,一面派人分化瓦解起义队伍,高价悬赏逮捕了50名起义者。起义队伍在进入阿克苏所属哈拉塔尔时,寡不敌众,迈买铁里、伊不拉依木·夏不幸被俘遇害,起义终于失败。这次起义,在新疆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库车渭干河水利工地一批无力交纳粮赋的维吾尔族和回族农民,在托乎提尼牙孜和哈里等人的串连和组织下,首先爆发起义,一个晚上杀死在工地监工的2个满汉官吏和15个维吾尔族伯克。武装起义迅速向库车城蔓延,库车城外的维吾尔、回、汉农民响应起义。五月一日夜,在马三保、马漋及玉门回民杨春等人领导下,焚毁附近军台及城厢商铺向城内进军。五月三日,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死库车办事大臣萨灵阿等官吏及8个伯克。在库车农民起义的影响下,五月九日,拜城、赛里木人民持械包围阿奇木伯克衙门;布古尔(今轮台)、库尔勒、喀喇沙尔、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库尔喀喇乌苏(今沙湾、乌苏一带)、奇台、塔尔、巴哈台、伊犁、塔城、哈密、巴里坤和布伦托海等地相继燃起斗争的烽火。在短时间内,新疆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其实质就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农奴解放战争。
  库车起义获得初期的胜利时,热西丁和卓便从他蛰居的清真寺内被请了出来。热西丁骗取了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的信任,篡夺了起义的领导权,把人民的斗争引向了歧途。以反封建开始的农民起义,变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大混战。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库车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