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阿克苏屯田和林则徐勘查地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86
颗粒名称: 四十九、阿克苏屯田和林则徐勘查地亩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
页码: 199-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阿克苏屯田和林则徐勘查地亩的情况。
关键词: 阿克苏屯田 林则徐 勘查地亩

内容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政府在伊犁屯田的同时,南疆各地已开始屯田,以发展经济,稳定人民生活。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军派绿营兵15名在阿克苏种稻,实行兵屯。乌什农民起义失败后,乾隆帝于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下令,派阿克苏二百户,赛里木、拜城村民二三十户,借给耕具、牲畜、籽种,迁移乌什屯田。乌什屯田分置宝兴、充裕、丰登三屯,设兵屯千名,屯田近万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道光皇帝通过伊犁将军布彦泰向林则徐传旨,派林则徐前往南疆勘查地亩,兴办水利,招户安民。二月十五日,林则徐抵达库车。二十日,林则徐与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到托依伯尔底丈量土地,勘地6.8万亩。三月一日,林则徐与全庆在乌什出城各勘地亩,共勘得10.3余万亩。三月八日,林则徐等在阿克苏朗哈里克新垦地共勘得10余万亩。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月十五日至八月二十五日,阿克苏办事大臣扎拉芬泰率领承办开垦官吏,组织百姓在朗哈里克勘得11.9万亩,实得可耕地10.23万亩。开挖总、支各渠长150余里,招徕维吾尔族500余户,立界校田,每户分给籽种2石、牛2头。其间,前任大臣辑瑞等捐银3000两,维吾尔族王公爱玛特捐羊500只、口粮面8万斤、籽种1000石。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则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