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乌什农民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83
颗粒名称: 四十六、乌什农民起义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乌什农民起义,乌什起义给清朝政府和本地本族的封建势力有力的打击。清朝政府总结南疆的经验,实行一些巩固统治的措施。乾隆皇帝又根据伊犁将军明瑞的建议指示:各城驻扎大臣,当以乌什为总汇之地。将参赞大臣由喀什噶尔迁到乌什,兼辖阿克苏、喀什噶尔。
关键词: 乌什 农民起义 阿克苏

内容

乾隆统一新疆后,清朝驻在新疆的军政官吏,习于逸乐,日益腐化。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情况,在乌什尤为突出。乌什的阿奇木伯克阿卜都拉,带了一批哈密的亲信爪牙,对当地群众横征暴敛,随意鞭打群众,且将维吾尔族人的妻女子妇唤去调戏。所属官兵任意奸污妇女。乌什办事大臣素诚父子任意污辱城乡妇女,敲榨勒索。凡见到伯克之妻年轻者,就借故传唤到衙署过宿,不让回家。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十四日晚,奉命第二天解送沙枣树差役的赖黑木图拉(其妻曾被素诚留宿衙署)召集属下商量反抗。次日凌晨,他们向驻守乌什的清军发动进攻。素诚父子自杀,阿卜都拉被擒。起义者将乡村的维吾尔人迁到城内,构成防御工事,抵抗清军的反扑。
  阿克苏办事大臣卞塔海率步、骑兵450名前往乌什镇压。卞塔海及其后来的纳世通攻城未果。乾隆恼怒之下,派阿桂也去乌什协办镇压起义,并下令将纳世通、卞塔海二人处死。起义军坚守城池。八月十日,叛变者将起义的主要人物42人擒获,于十五日晨献给清军。历时半年多的乌什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乌什起义给清朝政府和本地本族的封建势力有力的打击。清朝政府总结南疆的经验,实行一些巩固统治的措施。乾隆皇帝又根据伊犁将军明瑞的建议指示:各城驻扎大臣,当以乌什为总汇之地。将参赞大臣由喀什噶尔迁到乌什,兼辖阿克苏、喀什噶尔。铸给“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印”。阿克苏官兵都移驻乌什。并从次年起在乌什实行屯田,屯田8000亩,屯兵400人。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