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81
颗粒名称: 四十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分类号: K294.5
页数: 3
页码: 192-1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过程。
关键词: 大小和卓 叛乱 波罗尼都 霍集占

内容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九月,大小和卓(阿哈玛特和卓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霍集占)将清朝所派副都统阿敏道(带一百多人前往阿克苏招服维吾尔人)等拘禁于库车。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间,库车城伯克呼岱巴尔氐、伯克呢雅斯,听说两和卓要杀阿敏道,就暗中给阿敏道报信。阿敏道闻信后杀死看守者三十余人,步行逃出。两和卓立即派三百人追至,将阿敏道等一百多人尽行杀绝,并聚集两千多人,在库车打出巴图尔汗旗号,抗拒清军。
  大小和卓逼令维吾尔族中的伯克、阿訇等服从叛逆。库车阿奇木伯克鄂对反对叛乱,不肯服从,便逃往伊犁投奔清军,其家属悉为大小和卓下令捕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靖逆将军雅尔哈善以鄂对为前导,率军万余讨伐大小和卓,兵围库车城。雅尔哈善不听鄂对派兵屯于渭干河的建议,致使霍集占脱逃。清军苦战数月,至八月间才攻克库车城。乾隆皇帝下令处斩雅尔哈善,改派兆惠领兵追剿。霍集占逃往阿克苏后,又纠集叶尔羌以及阿克苏、乌什的四千余人,起程再援库车。他的侦察人员见清朝大军行处尘土蔽天便报告霍集占,霍集占惶恐万状,带部众回阿克苏。等霍集占到来时,阿克苏的居民却闭城不纳。霍集占于八月十七日攻城,城中放枪抵抗,杀死其部下十多人。霍集占不得进阿克苏城,只好逃往乌什。八月二十五日,兆惠率军抵达阿克苏,阿克苏阿奇木伯克霍集斯与百姓出城迎接清军。霍集占逃至乌什,也被乌什人所拒,又不得不向喀什噶尔逃跑。清军于八月三十日进驻乌什城。次年(1759年)七月二十八日,
  巴达克山酋长领兵数千人将大小和卓擒获处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妄图破坏祖国的统一,乌什、阿克苏伯克霍集斯(维吾尔族)和库车伯克鄂对(维吾尔族)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在清政府平定叛乱、重新统一新疆的斗争中功劳卓著,受到清政府的嘉奖。
  霍集斯因功,清政府加恩赏给郡王品级,后又被征召入京;鄂对被授散秩大臣,先被封为辅国公,继而封为固山贝子加贝勒衔,又被任命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
  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将这场斗争中的五十位有功之臣画像悬挂于紫光阁,霍集斯、鄂对分列第三十一、三十二位。乾隆皇帝亲自作序,并撰有御赞:
  郡王霍集斯
  奉元戎檄,擒达瓦齐。后稍观望,旋迎我师。同大军进,被围黑水。回部望族,居之京邸。贝子鄂对
  平伊犁时,归顺勤王。回部杰出,其心允良。往谕和阗,被围三月。共噶布舒,全守卓越。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人物

波罗尼都
相关人物
霍集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